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660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结(湘教版)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帮助荷兰人发展的功臣是风车。

4.阿拉伯人服装的特点是白色长袍,作用防沙隔热,阿拉伯人的着装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5.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6.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7.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图。

8.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9.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共八个方向。

10.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1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子为1,分母小的比例尺大,分母大的比例尺小。

14.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粗略。

即范围与比例尺成反比。

15.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16.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是:

访问互联网站

17.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18.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也叫0°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3.赤道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纬度范围: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经线都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在北半球或南半球,不同纬线圈长度都不相等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条数

无数条

无数条

7.球体上的网格叫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看P23图2-19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洲是南极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10.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呈“S”形的洋是大西洋;完全在东半球的洋是印度洋;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北冰洋;被北美洲、欧洲、亚洲包围的洋是北冰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12.陆地地形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

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

14.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大洋底部的地形有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大洋中脊;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海沟。

15.①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②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③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④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⑤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⑥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⑦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1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本P30—31讲课画的图)

17.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原始的大陆经过分裂、漂移而形成的。

1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0.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火山地震带上。

21.大西洋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2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1.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

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临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的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5.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

中国

7.典型的“干渴”大陆是:

非洲

8.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9.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10.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肤色。

1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

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12.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

基督教:

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发源于沙特阿拉伯,经典《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13.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1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城市和乡村。

15.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

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段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多变、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2.识记课本P58的天气符号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4.气候的两个要素:

气温和降水。

5.最炎热的大陆非洲;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相同;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的气温比周围低。

7.北半球,7月,是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1月,是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南半球冬夏季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8.降水形成的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9.降水的主要类型有: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地区;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少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11.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

12.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的活动。

1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1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

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

山寺因为处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气温比平原地区上升慢,桃花开得晚。

1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

①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②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的急剧增加)③臭氧层的破坏(氯氟化合物的排放)④城市的“热岛效应”

16.五带划分的依据:

①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

③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17.五带的名称:

热带:

有阳光直射;北温带和南温带:

四季分明;北寒带和南寒带: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18.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自转

公转

围绕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结果

昼夜更替

四季变化

②地球公转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

春分

赤道

3月21日前后

昼夜相等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昼,南极极夜

秋分

赤道

9月23日前后

昼夜相等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极夜,南极极昼

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⑴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

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⑵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广

  ⑶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分布: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⑷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

终年高温少雨

分布: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分布最广

  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点:

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分布: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

  ⑹地中海气候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⑺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

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山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⑻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分布: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⑼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

 

分布:

亚欧大陆内陆和北美洲内陆。

  ⑽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

 

分布:

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

 俄罗斯和加拿大分布最广。

  ⑾苔原气候   特点:

全年严寒,降水少。

分布:

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⑿冰原气候   特点:

终年严寒,降水少。

 

分布:

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南极洲。

⒀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分布:

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高原

20.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1.全球共60多亿人口,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①从领土面积看:

最大的是:

俄罗斯,其次是:

加拿大、中国;

最小的是:

梵蒂冈,被称作袖珍国

②从人口看:

最多的是:

中国, 其次是:

印度、美国;  最少的是:

梵蒂冈

③从政治体制看: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古巴、越南、朝鲜

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英国、日本等

地区:

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

④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发达国家:

美、加拿大、英、法、德、意大利、日、澳、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

中国

注意:

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亚、非、拉)

③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上的差别叫“南北差距”。

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商谈叫“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叫“南南合作”。

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有:

中国、巴西。

3.世界各国地位一律平等,要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当今世界存在很多矛盾冲突,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从根本上影响这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

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

6.当今世界三大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

国际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

7.为消除核战争的影响,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8.一种产品由多个国家合作生产才能完成反映了: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联合国:

(UN)①是规模最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到2006年底,有192个成员国。

 ②总部:

纽约。

 ③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④安理会的职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⑤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任期5年。

⑥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

列举1—2个即可。

(P96)

10.世界贸易组织:

(WTO)①是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

 ②宗旨: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③总部:

瑞士日内瓦。

 ④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部长会议。

  ⑤日常办事机构:

秘书处   ⑥主要负责人:

总干事   ⑦主要职能:

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1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①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

 ②总部:

瑞士洛桑。

③精神: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④理想:

和平、友谊、进步。

12.红十字会:

 ①宗旨:

人道主义。

  ②主要任务:

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13.欧盟:

总部:

比利时布鲁塞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