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0151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docx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精品教案统编本

第七单元奇妙的想象

我们都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可以通过想象让生活变得奇妙起来。

你看,我们可以将蓝天上的白云想象成奔腾的千军万马,可以将成群的蜜蜂想象成正在参加盛大的舞会,可以将兀立的高山想象成插入云天的剑戟。

有了想象,我们可以和微尘交流飘浮的心得,也可以和星星畅谈浩瀚的宇宙。

想象,让我们肋下生翼,带我们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尽享奇妙之旅。

走进本单元,你将感受到其他人的想象世界:

李白站在高楼之上,“手可摘星辰”;美丽的敕勒川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雾像孩子,藏了万物藏自己;雪孩子为救身陷火海的小白兔,结果变成了白云……打开想象的大门,我们便拥有了一个天马行空的精彩世界。

本单元内容以“想象”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既有经典古诗,又有生动的童话故事。

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帮助学生识记字形,了解字义、规范书写汉字,努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诵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并运用文中优美的词句,大胆想象,创作表达,提高表达能力。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2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两首古诗。

敕勒歌

雾在哪里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雪孩子

2

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识字加油站

2

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积累民谣《数九歌》;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乐趣。

词句段运用

写话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18古诗二首

文本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用“穹庐”作比,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此理念,在教学时,可采用“一读二想三积累”的方法来学习。

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1.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了解作者,领悟题意

1.复习旧知,引出作者。

导语:

同学们,你们会背《静夜思》这首诗吗?

(全班齐背)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大家还会背他的哪一首诗?

(学生背诗)

2.指名介绍李白,引导其他同学有礼貌地补充。

3.导入新课,板书诗题。

过渡: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

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登临山寺,写下了一首令人惊叹的作品,那就是《夜宿山寺》。

(板书:

夜宿山寺)

4.简笔画解题。

学生齐读诗题,读好断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1)夜。

交代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夜晚。

(教师板画星星、月亮)

(2)宿。

在题目中读sù,平舌音,是“住,过夜”的意思。

识记方法:

可以运用想象法识记“宿”字,如宝盖头是房屋,下面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在房屋里住了一百天。

(3)山寺。

交代了李白住在深山的寺庙里。

(教师板画山峦、寺庙,同时在山腰处画几朵云,以突出其高度)

识记方法:

可以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寺”字,如“诗”去掉言字旁就是“寺”。

“寺”,读sì,平舌音。

过渡: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山寺,同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感受山寺的气势吧!

(师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读准生字)

二、初读古诗,感知节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之间互相读,检查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3.课件出示诗歌及朗读节奏。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1)出示“危楼”。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危楼高百尺”。

(2)出示“星辰”。

读好前鼻音和后鼻音。

通过图片理解“辰”就是太阳、月亮、星星的总称。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手可摘星辰”。

(3)出示“恐、惊”。

读准字音。

正确朗读诗句“恐惊天上人”。

5.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6.教师范读,学生再读,读出诗的节奏。

过渡:

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聆听,体会诗句的停顿)

(1)朗读指导:

读时要注意停顿,而且读得声断气连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2)学生按照教师介绍的方法再读古诗。

7.师生合作读。

按诗歌的节奏,教师读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三、观察示范,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危、敢、惊”,教师范读。

随后学生齐读,教师指名认读。

2.指导组词来加强识字。

[危]危害、危险、危急、居安思危

[敢]勇敢、果敢、敢于、敢作敢为

[惊]惊动、惊人、惊讶、惊天动地

3.指导书写。

(1)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危]半包围结构。

第五笔是横折构,不是横钩;最后一笔竖弯钩要探出第三笔横,钩段要有力。

[敢]左右结构。

左边是“耳朵上面挂上钩”,不要写成“耳”;右边是反文。

书写时注意第七笔是提,“攵”底部撇高捺低。

[惊]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口”在横中线部位,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评价:

使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并予以纠正。

四、随文识字,品读古诗

过渡:

同学们齐心协力,扫清了字词障碍,可以跟随“诗仙”李白一起夜宿山寺,感受身临高处的奇特。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夜宿山寺》这首古诗。

(一)学习第一句:

危楼高百尺。

1.全班学生齐读。

过渡:

真是聪明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掌握了读诗的诀窍。

你们读得这么好,诗中有一个字急切地想来和大家打招呼。

2.多种方法识记“危”字。

(1)(课件出示“危”的小篆)猜猜它是哪个字?

它是“危”的小篆体,上面是一个人,中间是山崖。

本义指人站在山崖上心里很害怕,说明这个山崖怎么样?

所以“危”就是“高”的意思。

(2)出示载有危险易爆物品的车上标注“危”字的图片、加油站中带有“危”字的图片、路标上带有“危”字的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出示字典中的三种解释:

①不安全,跟“安”相对。

②损害。

③高的,陡的。

引导学生从三个义项中找出“危”在诗中的解释。

“危楼”是高楼的意思,“危”在这里就是“高的,陡的”的意思。

(教师在寺庙的后面画上楼的简笔画)

3.理解诗句。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危”就是“高”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一边观看简笔画一边想象画面,同桌再合作交流,看看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的高。

(高百尺。

(1)理解诗意:

山上寺院的楼很高。

(2)理解手法。

“高百尺”并不是说这座楼真的有一百尺高,“百尺”是虚指,形容楼很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李白的很多诗句都运用了这样的手法,你们读过的有哪些?

(相机出示诗句)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再读诗句,可指名读。

指导:

想象楼极高、夜色朦胧的画面,读好诗句,将“高”字读得响亮一些。

5.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教师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再赛读。

小结:

这首诗的第一个字就是“危”,和后面的“高”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呀!

(齐读——危楼高百尺)

(二)学习第二句:

手可摘星辰。

过渡:

如果你站在这么高的楼上,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看看诗人李白的想法吧。

1.学习“辰”。

(1)理解“星辰”。

“星辰”就是天上星星的总称。

(2)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辰”:

晨-日=辰。

(3)用组词的方法来巩固识记“辰”:

生辰、诞辰、星辰、辰时、良辰美景。

2.课件出示第二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

小结:

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地表现出了楼之高。

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3.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置身山顶高楼,星光满天,一伸手就可摘星的画面,并说一说对诗意的理解。

4.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带着惊喜的心情来读。

5.课件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读。

预设:

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山上的高楼,楼如此之高,这真是——(生:

危楼高百尺。

星星离我们是那样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到,这真是——(生:

手可摘星辰。

看到此情此景,诗人李白不禁惊喜地吟诵道——(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假设自己也与诗人一起上了高楼,看到了满天星辰。

可见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大家会运用这种方法了吗?

(三)学习第三、四句诗: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过渡:

大诗人李白站在如此美妙的地方,本该高声吟诵一首,可是他却说“不敢”,这是为什么呢?

1.课件出示第三、四句。

(1)理解诗意:

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2)引导学生质疑:

李白为什么不敢高声说话呢?

(3)引导学生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古诗。

2.学习生字“恐”“惊”。

恐,上面的声旁提示读音,下面的形旁表示与心情有关。

惊,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这两个字都与心情有关,它们还可以组成词语“惊恐”。

3.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想象。

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很近。

由“不敢”“恐惊”,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进一步突出楼之高。

4.引导学生质疑:

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5.指名朗读。

指导:

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天上人”呢?

读时要轻一些、慢一些,还可以模拟诗人此时的神态。

6.拓展:

假如你和李白一起夜宿山寺,楼高百尺,星似可摘,你又会怎么想呢?

同桌间相互交流。

五、熟读成诵,作业设计

过渡:

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默契程度。

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与这个画面相对应的诗句。

1.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认真倾听,说出对应诗句。

预设:

(1)师:

夜里住在寺庙中,发现了一座高耸的藏经楼,诗人又惊又叹,登上高楼,仰望星空,似乎伸手就能摘到星辰,这真是——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师:

夜空如此美丽,让人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唯恐惊动了住在天上的神仙。

这真是——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结合板书中的简笔画,师生配乐合作读,然后结合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发挥想象给诗配画。

3.学生扮演诗人,一边做动作一边表演读。

指导:

表演时注意体会诗人的表情、动作、心理,“摘星辰”的动作、“不敢、恐”的心理是重点。

4.练习背诵:

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老师抽查。

5.拓展阅读。

过渡:

李白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诗。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一首他的诗,快来读一读吧!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办一个李白诗歌朗诵展。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李白的诗,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成诵,然后依次朗诵,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7.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学习“似、庐”等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字。

2.朗读并背诵《敕勒歌》,感受草原的辽阔与壮美。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激趣导入,了解作品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1)描画面:

指名描绘歌词让你想到的画面。

(2)谈感受:

听完歌曲,结合草原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

导语:

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

的确,碧蓝的天空,如茵的草地,成群的牛羊,这美丽的草原怎能不让人陶醉?

北朝曾有人用27个字描写了一幅草原美景。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板书诗题)

2.简介作品。

《敕勒歌》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其中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诗》《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动画,学生认真听,感受古诗的朗读节奏。

听时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古诗呈现的画面。

2.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读好节奏,范读。

学生读时用笔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指导读,必要时可以领读难句,学生齐声跟读。

随后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田野天

(1)指名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

(2)教师重点强调:

“似、苍”的读音是平舌音;“笼”在本课的读音是三声;最后一句中的“见”同“现”,是出现、显露的意思,读xiàn。

3.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断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指导朗读:

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5.学生自由朗读: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

(两分钟)

6.汇报朗读:

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三、指导书写,背诵积累

1.出示本诗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重点笔画所在的位置。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阴]左窄右宽。

“阝”的竖要写得长一些;第三笔竖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最后一笔的小横大致写在横中线上。

[似]左窄右宽,要注意右边“丿”的穿插。

“以”中,竖提靠近竖中线;点靠近竖中线,比竖提起笔高;最后一笔不是捺,而是长点。

[野]左右均宽。

注意第五笔是竖,第七笔是提,第十笔横钩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竖钩,不要多写一撇。

3.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苍]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第六笔是横折钩,竖弯钩的竖弯折角处要写得圆润些。

[茫]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第四笔和第七笔点要写在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竖折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

4.练习写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写得好的字进行投影评议,同时出示问题范例予以纠正。

5.指导当堂背诵。

学生自行背诵3分钟,然后分男生、女生检查两遍,随后教师指名背诵或接龙背诵。

6.播放歌曲《敕勒歌》,在美妙的音乐中加强记忆。

 

四、品读诗句,感受意境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好!

你们的读书声仿佛把我带进了那无边的草原。

现在,让我们走进草原,细细品读,感受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吧!

1.课件出示图片:

碧绿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白色的蒙古包。

(1)看图想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

(2)引导学生对照画面再读古诗,思考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

课件出示:

敕勒川,阴山下。

(1)出示阴山的风景图片以及阴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简介:

敕勒川是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位于阴山脚下。

“川”是平地的意思。

(3)提问:

读“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结合出示的图片说一说。

小结:

一句“敕勒川,阴山下”,不仅交代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方,而且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给人以无限辽阔的印象。

课件出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教师指名读,再全班齐读,想象画面。

(2)出示蒙古包和蒙古包形状的蓝天图,对比感受“天似穹庐”的含义。

明确:

“穹庐”指的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指的是原野。

这些房子屋顶的形状像蒸笼的盖儿,而天空就像圆圆的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这正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学生交流:

天除了像“穹庐”,还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事物来回答,如还像巨大的圆馒头、圆顶的蚊帐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言时语言流畅,将理由说清楚。

(4)小组讨论:

什么是“笼盖四野”?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笼盖四野”这样的情景吗?

引导学生理解“笼盖”“四野”的含义,然后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笼盖四野”的情景,如浓雾罩住广袤的麦田等。

(5)谈感受:

诗句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天空辽远、草原宽阔,天际与草原相接,浑然一体,让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6)教师范读,学生照读。

指导:

可以让学生以桌面为四野,用手势模仿穹庐笼盖四野的动作,体会大草原的辽阔。

“笼盖”要读得重些。

小结: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圆圆的毡帐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诗人用牧民最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天空,写出了牧民对家园的热爱。

课件出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

①画一画:

用横线画出诗句中出现的景物。

②说一说:

这样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和谐吗?

(2)学习“天苍苍,野茫茫”。

①理解“苍苍、茫茫”。

出示相关图片,感受这两个词语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

天苍苍——天空蓝蓝的野茫茫——原野没有边际

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大海茫茫——大海没有边际

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云海茫茫——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②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学生看后说说这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原带给自己的感觉,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示例:

蓝蓝的天空下,膘肥体壮的牛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

(3)学习“风吹草低见牛羊”。

①教师配乐范读,请学生闭眼想象,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感受草原壮丽富饶的景象,体会牧民的自豪之情。

②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诗句。

③理解:

为什么风吹草就低?

为什么牛羊现?

(大草原上生长着茂盛的牧草,比牛羊还高。

当风吹过,牧草被吹弯了,在牧草中吃草的牛羊就显现出来了。

小结: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吹、低、见”三字让原本安静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更增添了大草原的壮美。

5.思考: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是否无人?

明确:

诗中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质疑释疑,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重点)

师:

“危楼”是什么意思?

哪位同学知道?

讲给大家听听。

生1:

“危楼”就是非常危险,要倒塌的楼。

生2:

我认为“危楼”不是非常危险,要倒塌的楼,“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

师:

到底是哪种意思?

请大家再读读古诗。

(学生再读诗句,体会后,纷纷举手,表示“危楼”就是高楼。

师:

你们怎么知道“危楼”就是高楼呢?

生1:

第一句诗说“危楼高百尺”,这就告诉我们这座楼特别高;第二句接着又说“手可摘星辰”,进一步说明楼非常高,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

生2:

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知道这楼很高很高,连说话都不敢提高音量,生怕惊动天上的仙人,使我感觉到这楼离天很近很近。

师:

那么诗中为什么不说“高楼”,而要说“危楼”呢?

生1:

我认为如果说“高楼”,这里的“高”字就和下文“高百尺”里的“高”字重复了,所以不能说“高楼”。

生2:

我想“高楼”只是一般说法,不能使人感觉到楼特别高,“危楼”却使人感觉到这楼非常非常高,看上去叫人吃惊。

师:

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合适。

但是,这楼为什么这么高呢?

大家想想看,这楼是怎么盖得这样高的?

生:

这是因为楼盖在山上。

山已经很高了,所以楼就显得更高了。

师:

诗句中并没写楼盖在山上,你怎么知道楼是盖在山上的呢?

生:

诗中虽然没有写楼盖在山上,但是诗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夜晚到山上寺院里借宿的,寺院里的楼当然就盖在山上了。

师:

对!

同学们学得很好,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通过讨论,就把问题搞清楚了。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讲出来?

生:

这座楼很高很高,站在楼上好像一举手就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我在楼上,连话也不敢大声说,生怕惊动了住在天上的仙人。

师:

讲得真好!

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们怎样读,才能把诗的感情表达出来?

赏析:

低年级教学古诗,学生要不要理解古诗?

当然要。

但这种理解不是架空的文字分析,而是通过诵读感悟,从整体上去理解。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分析,更没有逐字解释,但学生的理解是独到的,是深刻的。

在解释“危”的含义时,学生不仅能说出“高”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楼高山陡的险峻之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辨析,不知不觉进入了诗境,领略了诗的意味,体会了诗的感情,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低年级古诗教学既要落实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又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意境。

在遵循儿童认知特点的前提下,我以读为本,采用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在理解诗歌内容时,我采用诵读想象、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悟诗句的优美。

1.将识字、学词、理解词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学习生字“危”时,通过讲述“危”的字理来帮助学生牢牢记住字形,然后出示“危”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让学生理解了“危”在诗句中的意思是“高的,陡的”,加深记忆。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掌握“读诗句、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两首古诗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诗句进行想象。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想象画面中渐渐感悟到古诗的意境。

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学生想象自己仿佛一抬头就看到星星在眼前眨着眼睛,一伸手就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更是想象到了碧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着肥肥壮壮的牛羊。

富有童真童趣的想象,正是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再现。

3.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在理解难词难句时,我借用课文插图或课件图片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例如在理解“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词句时,通过图片介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