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02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网络布线系统工程方案Word格式.docx

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

适应发展,规模适当,逐步发展,保持先进.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容量,技术较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质量优良,适应全方位、多层次需求的现代化网络。

设计简单、结构灵活、可塑性好,便于更新调整和扩展升级;

具有前瞻性,网络建成后能满足公司大楼的需要。

2.1先进性

本方案采用的布线材料、布线技术及方案设计,都是世界先进的。

2.2符合国际标准

本布线方案符合最新的国际布线标准ISO/IEC11801,并符合美国TIA/EIA—586布线标准。

2.3支持网络系统的应用

本方案系统可支持

●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100BASE-T,100BASE—VG,千兆以太网等)

●令牌网

●ATM

●ISDN等

2.4具有广泛兼容性

采用标准的RJ45八信息位标准接口,可以把不同厂家的网络设备和多种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上,可以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信号。

2.5高度结构化

采用星型树状结构,由主配线架(MC)到层配线间(TC)的路由,可适应多区管理的需求.使得维护管理比较容易,重新配置灵活,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

2.6信息插口

●防尘;

含有插口盖板。

●超五类接口模块;

保证其耐用性和可靠性。

●面板标记;

保证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2.7超五类水平电缆和模块

可适应多方面数据的要求,能够根据未来的需求灵活配置。

可完全满足数据信息的传输带宽要求;

同时亦能够完全满足将来计算机网络系统扩容的要求.

3、布线系统总体方案

3.1方案说明

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以下按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说明。

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如下:

网络拓朴图如下

3.2工作区子系统

本楼布线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楼层构成,在楼层相应的墙上安装五类信息插座。

每个信息插座可根据需要设数据点,分布在各楼层内.安装埋墙式RJ45插座.每层信息插口为18个都是一个标准的RJ45五类插口,并具有防尘弹簧盖板,同时能够标识出插口的类型。

可支持高速信息传输.不同型号的微机及电脑终端通过RJ45标准跳线可方便的连接到数据信息插座上。

口底盒(预埋盒)采用我国标准的86型底盒。

统一安装高度为离地0.3米。

3.3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各分管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

高速数据信息点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支持高速信息传输。

非屏蔽双绞线线缆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高传输率,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水平线各层的配线间经弱电井、走廊天花板上金属桥架或地下预埋管,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

从配线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极大方便。

3.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分别由设在每层子配线间,及主配线间构成.

各楼层分配线间负责管理一定区域到主干系统的配接,对线缆进行第一级管理.

主配线间(MDF)同时管理所有主干电缆的跳接,所有的子配线间(IDF)数据部分通过超5类4对UTP电缆接入主配线间的数据主配线架。

每个子配线间(IDF)均应设有一定面积的墙面,并预埋管槽和专用电源,以便安装19"

标准机柜(含配线架和管理架),并且预留面积考虑未来的扩容可能所需的空间。

计算机中心的数据主配架,设有标准机柜。

机柜上安装配线架,用来管理数据配置,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安装用户网络设备。

3.5垂直主干线子系统

数据网络系统干线,从楼层子配线间(IDF)到计算机房数据主配线间(MDF-D)采用超5类4对UTP电缆.

3.6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主要集中在主配线间(MDF)和楼层配线间(IDF)。

数字主要设备包括各种集线器和交换设备等,有源设备采用集中管理和供电。

同时在主机中心为保证设备工作所需的UPS,和空调环境,并要求每个电源插座提供有500W容量。

4、工程材料清单及报价

见附表

5、方案综述

由于本方案是办公用楼,故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不同的终端,而作为整栋大楼则面向未来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布线系统的严格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和长远效益。

6.施工方案

6.1。

1施工顺序

总体要求前期施工进行线穿线铺设、测试工作,后期配合设备安装,最终完成系统整体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施工顺序:

管线安装-—-穿线校线—系统现场元器件安装-—局部调试-—系统全面调试-—运行。

6。

1.2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1)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予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

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

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

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

6.1.3电缆(线)的敷设

在弱电系统中,大多信号型号都是直流电压、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电缆(线)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未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

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

4)检查预埋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若没有应先处理好;

5)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磨管口。

清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0。

25Mpa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凤保证穿线质量。

所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划伤电缆。

6)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

7)在管内穿线时,要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以便保护线对绞距。

8)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的性能良好,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

9)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

10)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工前完成;

所有线缆不应外露.

11)留线长度:

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长度(从线槽到地面再返上)铜缆3-—5m,信息出口端予留长度0.4m;

12)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线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晰可读。

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拿线头,线尾向右,以便于以后线号的确认。

13)垂直线缆的布放:

穿线宜自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线缆要求平行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缆放成死弯或打结.

14)匝绑:

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避免垂直拉紧后再绑扎,以减少重力下垂对线缆性能的影响。

主干线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扎间距<

=1.5M.光缆应时行单独绑扎。

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10CM的变曲半径;

15)电缆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屏蔽层。

16)安装电缆时要注意确保各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º

C.

17)填写好放线记录表:

记录中主干铜缆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层号、序号;

18)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

19)线槽内线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防火、防潮、防鼠害之要求。

1.4机柜(箱)内接线

1)按设计安装图进行机架、机柜安装,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2)机架、机柜安装应与进线位置对准;

安装时,应调整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按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图、设计布置图进行配线架安装,

4)核对电缆编号无误

5)端接前,机柜内线缆应作好绑扎,绑扎要整齐美观.应留有1米左右的移动余量;

6)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开线器,不得乔伤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

7)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接表进行;

8)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首先要进行校验编号。

9)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要进行固定。

10)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11)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不容许有接头。

12)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尽量避免相互交叉。

13)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标牌清晰。

14)接线完毕,由第二人进行复检确认,以免接线错误造成系统设备损坏。

5工程调试

检查、校验、测试线路和并作好记录。

2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2.1质量管理的标准

按ISO9001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的质量体系,确保工程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并针对设计、开发、生产、安装、服务过程制定质量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规定要求.该质量体系将适用于本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

用户和社会对公司人品和产品(工程)的满意和受益,是我们永恒的宗旨。

我们的质量目标是:

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让用户的风险降为零。

我们的承诺是: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精心施工、周密组织、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

6.2。

2质量管理的环节

在整个布线系统施工过程中,切实抓好以下环节:

1)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

2)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3)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

4)配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5)现场设备或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6)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

7)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

8)系统操作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

9)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与要求

6.2.3质量活动实施和控制的方法

(1)设备、材料进场时,应由管理公司、监理单位及本公司管理人员对照合同对进场设备的型号、质量、数量进行审定。

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决不能进场。

(2)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划分,该项目由工程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建立质量检查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分项工程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各分组负责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程负全面责任.

(5)在施工过程中由工程项目经理及各分组负责人,每天不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当场口头传达解决。

次日如再次发现同样的问题并未解决则再次口头传达限期解决;

如若还不能解决,则给予书面通知并进行奖金扣罚,扣罚金额大小由工程项目经理酌情而定。

6.3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施工队伍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教育,对每一道安装工序要设专人负责,严把各种材料进场质量关、设备验收关、安装质量关。

采取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实时控制各道工序。

1)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公司所有现场施工的人员均需接受安全生产和消防保卫的教育,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消防保卫的思想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2)必须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规程、条理,严格遵守现场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安全人员的检查。

3)设备、材料应按工程进度计划进入现场,坚持谁施工谁清理的原则,使整个工作区达到文明施工。

4)使用高凳时,应防止安全稳固,并采取安全监护措施.

5)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在线路首端必须接漏电保护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