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356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docx

级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SO

 Cl-

B.Cu2+ 

 Cl- SO

C.H+ Cl- K+ CO

D.K+ Mg2+ SO

 OH-

2.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氯化钠

B.酒精

C.硫酸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SO2

B.Cl2、Al、S

C.NO2、Na、Br2

D.HNO3、HCl、Fe2+

4.有下列物质:

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铁,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Na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6.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

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C.1mol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7.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碳酸氢钠

B.碱式碳酸铜

C.氯化钠

D.碳酸钠

9.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H2+Cl2

2H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2H2O

2H2↑+O2↑ ④CuO+2HNO3===Cu(NO3)2+H2O ⑤2HgO

2Hg+O2↑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④⑤

10.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铁的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纯铁的物理性质是(  )

A.质软

B.银白色

C.能导电

D.易生锈

12.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硫氰化钾

C.氯化亚铁

D.铁

13.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4.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nm~10nm

C.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探究实验:

检验Fe2+的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支试管加入10ml氯化铁溶液,再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②另取1支试管10ml氯化亚铁溶液,再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③在盛有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新配置的氯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亚铁盐、铁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现用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已知:

①4Fe2++O2+4H+===4Fe3++2H2O

②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图:

(1)首先,将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此步骤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通常不用过滤,使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硫酸亚铁溶液。

①硫酸浓度应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A.浓硫酸B.10moL·L-1硫酸

C.3moL·L-1硫酸D.任意浓度硫酸

②温度宜控制在________,加热的同时需适当补充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中应保持

__________1(填“<”、“>”或“=”)。

(3)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可稳定存在,如“摩尔盐”,即(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就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操作后所得。

18.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到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

试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铁氧体是一类磁性材料,通式为MO·xFe2O3(M为二价金属离子)。

(1)为了制备铁氧体,称取5.6g铁粉、一定量的FeCl3(s)作为原料,先制备Fe3O4。

方法如下:

用稀硫酸溶解铁粉,加入FeCl3(s),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纯净的Fe3O4[已知1molFe(OH)2与2molFe(OH)3混合灼烧可得到1molFe3O4],需要加入FeCl3(s)的质量是多少?

(2)若以MgSO4(s)和FeCl3(s)为原料制备9.0gMgO·2Fe2O3,制取过程中至少需要1mol·L-1的NaOH(aq)多少mL?

(3)在一次制备Fe3O4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比例控制不当,获得了另一种产品。

取a克该产品溶于100mL盐酸(足量)中,需要通入672mL(标准状况)Cl2才能把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然后蒸干所得溶液,灼烧至恒重,得9.6g固体。

①ag该产品溶于盐酸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②推算该产品的化学式(写出推算过程)。

20.已知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g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21.在2L硫酸铜和硫酸铁混合溶液中,加入30g铁粉,最后得到2L0.25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及26g固体沉淀物。

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为不溶性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氢氧化铁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亚铁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铁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亚铁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23.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且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当它被还原成三价铬时,颜色有明显变化。

据此,当交通警察发现汽车行驶反常时,就上前拦车,并让司机对填充了吸附有K2Cr2O7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

若发现硅胶变色达到一定程度,即证明司机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K2Cr2O7跟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名称)发生了反应。

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4.

(1)对于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若有6molCl2生成,则有______molHCl被氧化。

(2)对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请用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项,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2+有颜色;C项,H+与CO

可结合生成H2O和CO2,不能大量共存;D项,Mg2+与OH-可结合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2.【答案】C

【解析】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氯化钠是电解质;酒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酒精是非电解质;硫酸在液态不导电,硫酸溶于水能导电,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碳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碳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

3.【答案】A

【解析】F2中F元素化合价为0价,为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K元素化合价最低,只有还原性,而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A正确;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B错误;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C错误;HCl中H元素化合价为+1价,具有氧化性,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具有还原性,D错误。

4.【答案】B

【解析】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直接化合生成碳酸氢钠;铁能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氯化铁;铁能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氧化亚铁能与氧气、水直接化合生成氢氧化铁。

5.【答案】B

【解析】 导电性强弱不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依据,尽管水导电性很差,但水仍然是电解质,A选项错误;酸、碱、盐属于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如CaO、Na2O等)也是电解质,C选项错误;CH3COOH是电解质,但在熔融状态下,CH3COOH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熔融状态时CH3COOH不导电,D选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根据物质间的关系分析解答,注意臭氧和氧气中化合价相同。

A项,氧气和臭氧的化合价都是0,所以臭氧在反应中不被氧化,错误;C项,该反应中1molO3反应中得到1mol×(2-0)=2mol电子,正确;B项,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碘,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钾,错误;D项,氧化产物是碘,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钾,由反应2KI+O3+H2O===2KOH+I2+O2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为1∶2,错误。

7.【答案】C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

一定有单质生成。

8.【答案】D

【解析】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和钠盐;碱式碳酸铜属于碱式盐和铜盐;氯化钠属于正盐和钠盐;碳酸钠属于碳酸正盐和钠盐。

9.【答案】A

【解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10.【答案】C

【解析】部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存在电子转移,如CaO+H2O===Ca(OH)2,CaCO3===CaO+CO2等,A、B错误;置换反应是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C正确;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存在电子转移,D错误。

11.【答案】D

【解析】铁质软,铁为银白色,铁能导电,属于铁的物理性质;铁生锈是指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是化学性质,D项符合。

12.【答案】D

【解析】Fe3+与氢氧化钠、硫氰化钾溶液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Fe3+与氯化亚铁不反应;Fe3+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13.【答案】A

【解析】金属元素在化合态时显正化合价,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被还原,A项正确;非金属元素在化合态时显正化合价或负化合价,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B项错误;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O2

2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①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豆浆属于胶体,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②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沉淀,使水得到净化;③血液属于胶体,三氯化铁能使血液胶体发生聚沉;④江河入海口处的电解质使江河中含有的泥沙胶体发生聚沉形成三角洲。

15.【答案】C

【解析】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nm~100nm,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nm~100nm;可吸入颗粒形成气溶胶,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易被人体吸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水不属于分散系,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分散系,它们都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16.【答案】

(1)溶液变为血红色

(2)无明显现象

(3)溶液变为血红色

(4)2Fe2++Cl2===2Fe3++2Cl-

【解析】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若滴入新配置的氯水,Fe2+被氧化为Fe3+,2Fe2++Cl2===2Fe3++2Cl-,溶液变为血红色。

17.【答案】

(1)倾析 

(2)①C ②60℃左右 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③>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

【解析】

(1)此步骤中,由于铁屑沉在容器的底部,溶液在上部,分离出液体的方法利用倾析即可。

(2)在室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只需用3moL·L-1硫酸;硫酸亚铁在60℃左右溶解度最大,温度宜控制在60℃左右;为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加热的同时需适当补充水;亚铁极易被氧化,加热时更容易发生,为防止Fe2+被氧化为Fe3+,加入过量铁粉可减少Fe3+存在,所以铁应该稍微过量一些。

(3)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18.【答案】

(1)没有被氧化 

(2)完全被氧化 (3)部分被氧化 (4)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 K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解析】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3+。

(1)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含有Fe2+,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无Fe3+,从而确定药品没有被氧化。

(2)高锰酸钾不褪色说明无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从而确定药品完全被氧化。

(3)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含有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从而确定药品部分被氧化。

(4)KMnO4溶液呈紫色,Fe(SCN)3是红色,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同时K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也影响Fe2+的检验。

19.【答案】

(1)32.5g 

(2)350mL

(3)①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0.6mol·L-1

②2FeO·Fe2O3

【解析】

(1)5.6g铁粉n(Fe)=0.1mo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n(Fe2+)=0.1mol;

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由n(Fe3+)=0.1mol×2=0.2mol,n(FeCl3)=0.2mol,

m(FeCl3)=0.2mol×162.5g·mol-1=32.5g。

(2)9.0gMgO·2Fe2O3物质的量n(MgO·2Fe2O3)=0.025mol,n(MgO)=0.025mol,n(Fe2O3)=0.025mol×2=0.05mol,

根据工艺流程可知,MgO、Fe2O3来自氢氧化镁、氢氧化铁分解,

由电荷守恒可知n(OH-)=2n(Mg2+)+3n(Fe3+)=0.025mol×2+0.05mol×2×3=0.35mol,

需要1mol·L-1的NaOH溶液体积为0.35L。

(3)取a克该产品溶于100mL盐酸中,需672mLCl2物质的量氧化其中亚铁离子,

根据2Fe2++Cl2===2Fe3++2Cl-,得n(Fe2+)=0.06mol,c(Fe2+)=0.6mol·L-1。

最后9.6g固体为Fe2O3,n(Fe2O3)=0.06mol,

利用铁元素守恒可知原氧化物中+3价铁的物质的量为0.06mol×2-0.06mol=0.06mol,n(FeO)∶n(Fe2O3)=2∶1,该产品化学式为2FeO·Fe2O3。

20.【答案】

(1)4∶1 

(2)42g

【解析】从反应方程式可知3molCu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HNO3为8mol,但其中只有2molHNO3得到电子被还原(从化合价分析可以判断),因此3molCu还原2molHNO3,即应按3Cu~2HNO3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

n(Cu)=

=1mol,

m(HNO3)=63g·mol-1×

mol=42g。

21.【答案】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mol·L-1和0.1mol·L-1

【解析】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Fe+Fe2(SO4)3===3FeSO4,

Fe+CuSO4===FeSO4+Cu

根据反应前后铁元素和铜元素的质量守恒得:

56g·mol-1×2x+64g·mol-1×y+30g=2L×0.25mol·L-1×56g·mol-1+26g①

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得:

3x+y=2L×0.25mol·L-1②

x=0.1mol,y=0.2mol。

22.【答案】

(1)①Fe(OH)3+3H+===Fe3++3H2O

②Fe(OH)2+2H+===Fe2++2H2O

(2)①2Fe(OH)3===Fe2O3+3H2O ②Fe(OH)2

FeO+H2O

【解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为不溶性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23.【答案】酒后驾驶 乙醇 K2Cr2O7 乙醇

【解析】根据题意知铬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至+3价,作氧化剂;司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可将K2Cr2O7还原。

24.【答案】

 10

(2)5∶3

【解析】

(1)该反应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当有3molCl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当有3molCl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所以若有6molCl2生成,则有10molHCl被氧化。

(2)该反应中,HCl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若1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10mol被氧化,则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比为5∶3;反应中2molKMnO4得到10mol电子,HCl失去10mol电子,则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