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544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docx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

电梯安装施工自检报告

使用单位名称:

山东元亨置业有限公司

设备类别:

曳引式

设备品种: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

□强制驱动载货电梯

设备型式:

■有机房□无机房

施工类别:

■安装□改造□重大修理

自检日期:

2018年04月23日

聊城康盛电梯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1、本自检报告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7001-2009)及《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2-2017),适用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的自行检查;

2、安装按本报告序号1到79项目进行检验;重大修理或改造按修理或改造涉及的有关项目及本报告有“▲”的项目及序号80到88的项目进行检验;

3、符号表示:

“√”表示“符合”;“×”表示“不符合”;“/”表示“无此项”;

4、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是定性要求的,自检结果栏应该填“√”或“×”;是数据要求的,自检结果栏应该填数据,若同时有定性要求的,还要填“√”或“×”;无此要求的,自检结果栏应该填“/”;结论栏只能填“合格”、“不合格”、“/”,定性要求、数据要求均满足要求时,结论栏才能填“合格”;

5、对于允许按照GB7588-1995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电梯,标有★的项目可以不检验;

6、标有☆的项目,已经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含1、2号修改单)进行过监督检验的,定期检验时应当进行检验。

电梯施工质量证明书

使用单位

山东元亨置业有限公司

安装地点

聊城市高新区马庙新村

制造单位名称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日期

2017年09月

产品编号

型号

KLKS/VF1000/1.0

施工单位许可

证明文件编号

TS3337325-2019

使用登记证编号

/

安装单位

聊城康盛电梯有限公司

单位内编号

/

应急救援电话

维保单位

聊城康盛电梯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人员

或联系人

孟利民

联系电话

设备

技术

参数

设备

基本

信息

额定载重量

1000kg

额定速度

1.0m/s

层站门数

6层5站5门

控制方式

集选

曳引机

型号

KGT-T

曳引机编号

安全钳型号

HN2500C

安全钳编号

控制柜型号

KL/VF

控制柜编号

限速器型号

XS101-01

限速器编号

上行超速保护

BLB

层门锁

161型

缓冲器型号

YHN70A

缓冲器编号

H1719915

H1719912

检验

仪器

1、塞尺2、游标卡尺3、钢卷尺4、机电类检查工具箱5、钢直尺

6、交直流钳形电流表7、指针式绝缘电阻测试仪8、数字万用表

该电梯施工质量符合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GB7588-2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规定和电梯设计文件的要求。

检验: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施工单位(盖章)

年月日

(施工单位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技术资料审查表

序号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自检结果

结论

1

1

技术资料

1

技术资料

1.1

制造

资料

A

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下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检验专用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加盖国内代理商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许可范围能够覆盖受检电梯的相应参数

合格

合格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证书,其参数范围和配置表适用于受检电梯

合格

合格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型号和编号,门锁装置、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号,以及悬挂装置的名称、型号、主要参数(如直径、数量),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

合格

合格

(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合格

合格

(5)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

合格

合格

(6)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

合格

合格

2

1.2

安装

资料

A

安装单位提供了以下安装资料(下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

(1)安装许可证明文件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受检电梯的相应参数

合格

合格

(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合格

合格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合格

合格

(4)用于安装该电梯的机房(机器设备间)、井道的布置图或者土建工程勘测图,有安装单位确认符合要求的声明和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表明其通道、通道门、井道顶部空间、底坑空间、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到达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

合格

合格

(5)施工过程记录和由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出具或者确认的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合格

合格

(6)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

/

/

(7)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位安装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竣工日期

合格

合格

3

1.3

改造、重大修理资料

A

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提供了以下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料(下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重大修理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

(1)改造或修理许可证明文件和改造或重大修理告知书,许可范围能覆盖受检电梯的相应参数

/

/

(2)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

/

/

(3)加装或者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

/

/

(4)拟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IC卡系统的下述资料(属于改造时):

①加装方案(含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②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标明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并且有产品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③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以及与应急救援操作方面有关的说明

/

/

(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

(6)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

/

(7)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的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的许可证明文件编号、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竣工日期

/

/

4

1.4

使用资料

B

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要求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合格

合格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所述文件资料[1.2(3)和1.3(5)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则实施前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重大修理的,1.1、1.2、1.3所述文件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

合格

合格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合格

合格

▲(4)与取得相应资质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合格

合格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合格

合格

5

2

机房(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

机房(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

机房(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

机房(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1

通道与通道门

C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

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通往机房(机器设备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②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③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并且不易滑动或者翻转;

④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容易握到的把手

楼面高:

2.2m

梯子高:

2m

夹角:

68°

合格

合格

(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合格

合格

▲(3)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0.60m,高度应当不小于1.80m,并且门不得向机房内开启。

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门外侧有下述或者类似的警示标志:

“电梯机器——危险未经允许禁止入内”

门宽:

0.75m

门高:

2.1m

合格

合格

6

2.2

机房(机器

设备间)专用

C

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

合格

合格

7

2.3

安全空间

C

(1)在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0.70m,宽度为0.50m或者控制柜全宽(两者中的大值),净高度不小于2m

深:

0.8m

宽:

0.6m

高:

2.3m

合格

(2)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紧急操作的地方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小于2m

净空面积:

0.7m×0.8m

高:

2.3m

合格

(3)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当设置楼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

高差:

0.32m

合格

合格

8

2.4

地面开口

C

机房地面上的开口应当尽可能小,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当凸出地面至少50mm

65mm

合格

合格

合格

9

2.5

照明与

插座

C

(1)机房(机器设备间)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在靠近入口(或者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设置一个开关,控制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

合格

合格

(2)机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2P+PE型电源插座

合格

合格

(3)应当在主开关旁设置控制井道照明、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

合格

合格

10

2.6

主开关

B

(1)每台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

合格

合格

无机房电梯主开关的设置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如果控制柜不是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安装在控制柜内;如果控制柜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设置在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

合格

合格

2如果从控制柜处不容易直接操作主开关,该控制柜应当设置能够分断主电源的断路器;

合格

合格

3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

合格

合格

(2)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合格

合格

(3)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能够有效地防止误操作

合格

合格

(4)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

/

/

11

2.7

驱动主机

B

(1)驱动主机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合格

合格

(2)驱动主机工作时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合格

合格

▲(3)曳引轮轮槽不得有缺损或者不正常磨损;如果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进行曳引能力验证试验

合格

合格

▲(4)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没有油污

合格

合格

▲(5)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符合以下要求:

★①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

合格

合格

②松闸扳手涂成红色,盘车手轮是无辐条的并且涂成黄色,可拆卸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

合格

合格

③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如果手轮是不可拆卸的,可以在手轮上标出;

合格

合格

④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要以一个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

合格

合格

⑤进行手动紧急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合格

合格

12

2.8

控制柜、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B

2.8

控制柜、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B

(1)控制柜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合格

合格

(2)断相、错相保护功能有效,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设错相保护

合格

合格

(3)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

合格

合格

▲(4)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

合格

合格

②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

合格

合格

③进行紧急电动运行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合格

合格

▲(5)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从井道外接近和操作该装置;

合格

合格

②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

合格

合格

③装置上设有永久性照明和照明开关;

合格

合格

④装置上设有停止装置或者主开关

合格

合格

▲☆(6)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在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上或者其附近标明“旁路”字样,并且标明旁路装置的“旁路”状态或者“关”状态;

合格

合格

②旁路时取消正常运行(包括动力操作的自动门的任何运行);只有在检修运行或者紧急电动运行状态下,轿厢才能够运行;运行期间,轿厢上的听觉信号和轿底的闪烁灯起作用;

合格

合格

③能够旁路层门关闭触点、层门门锁触点、轿门关闭触点和轿门门锁触点;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和轿门的触点;对于手动层门,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关闭触点和层门门锁触点;

合格

合格

④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

合格

合格

▲☆(7)应当具有门回路检测功能,当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开启并且层门门锁释放时,监测检查轿门关闭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检查层门门锁锁紧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和轿门监控信号的正确动作;如果监测到上述装置的故障,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

合格

合格

▲☆(8)应当具有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当监测到制动器的提起(或者释放)失效时,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合格

合格

▲☆(9)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如果有)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铭牌和该装置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

/

②在外电网断电至少等待3s后自动投入救援运行,电梯自动平层并开门;

等待时间:

/S

/

/

③当电梯处于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或者主开关断开时,不得投入救援运行;

/

/

④设有一个非自动复位的开关,当该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该装置不能启动救援运行

/

/

(10)加装的分体式能量回馈节能装置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铭牌和该装置的产品质量文件相符

/

/

(11)加装的IC卡系统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

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铭牌和该系统的产品质量文件相符

/

/

13

2.9

限速器

B

(1)限速器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调试证书内容相符,并且铭牌上标注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与受检电梯相适应

合格

合格

(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应当设有在轿厢上行或者下行速度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

合格

▲(3)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完好,运转时不得出现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

合格

合格

▲(4)受检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每2年(对于使用年限不超过15年的限速器)或者每年(对于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限速器)进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校验结果应当符合要求

合格

合格

14

2.10

接地

C

(1)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机器设备间)起,中性导体(N,零线)与保护导体(PE,地线)应当始终分开

合格

合格

(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导体(PE,地线)可靠连接

合格

合格

15

2.11

电气绝缘

C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Ω

标称电压

绝缘电阻

合格

安全电压

≤500

>500

250

500

1000

≥0.25

≥0.50

≥1.00

动力电路:

380V

0.5MΩ

照明电路:

220V

0.27MΩ

电气安全装置电路:

110V

0.15MΩ

16

2.12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B

(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合格

合格

(2)控制柜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标注电梯整机制造单位规定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试验方法

合格

合格

17

2.13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B

(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合格

合格

(2)控制柜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标注电梯整机制造单位规定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动作试验方法,该方法与型式试验证书所标注的方法一致

合格

合格

18

3井道及相关设备

3井道及相关设备

3井道及相关设备

3.1

井道封闭

C

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者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

合格

合格

19

3.2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

C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①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0.1+0.037V2m

合格

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

1.0+0.037V2m

合格

4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

0.3+0.037V2m0.1+0.037V2m

合格

5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均可)

0.6m×0.7m×0.8m

合格

注:

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且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0.035v2可以用下值代替:

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时,可以减小到1/2,但是不小于0.25m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以减小到1/3,但是不小于0.28m

(2)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0.1+0.037V2m

合格

20

3.3

强制驱动电梯顶部空间

C

(1)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不小于0.50m,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一直处于有导向状态

合格

合格

(2)当轿厢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m

/

/

②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30m,与导靴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垂直滑动门横梁等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10m

/

/

③轿厢顶部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均可)

/

/

(3)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导轨的长度能够提供有不小于0.30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

/

21

3.4

井道

安全门

C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当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35m的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安全门时除外)

门宽:

/m

门高:

/m

/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

/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

/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

/

22

3.5

井道

检修门

C

(1)高度不小于1.40m,宽度不小于0.60m

门宽:

/m

门高:

/m

/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

/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

/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

/

23

3.6

导轨

C

(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安装于井道上、下端部的非标准长度导轨的支架数量应当满足设计要求

间距:

2m/2个

合格

合格

(2)导轨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

合格

合格

(3)每列导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