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001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与会计 模拟试题二版.docx

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二版

1、甲公司拟购建一条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可以使用6年。

若公司要求的年报酬率为10%,该项目每年产生的最低收益为()万元。

(已知年报酬率为10%时,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3349,2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1.7355)。

A:

86.41

B:

133.33

C:

149.96

D:

222.26

答案:

D

解析:

该项目每年产生的最低收益=800/(5.3349-1.7355)=222.26(万元)

2、甲公司采用销货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预计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7200万元,预计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70%、2%、15%、1%,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若甲公司2009年计划股利支付率为60%,则该公司2009年留存收益的增加额应为()万元。

A:

315.8

B:

259.2

C:

972

D:

648

答案:

B

解析:

2009年年实现的净利润=7200×(1-70%-2%-15%-1%)×(1-25%)=648(万元)2009年分配的股利=648×60%=388.8(万元)2009年留存收益增加额=648-388.8=259.2(万元)

3、当折现率为10%时,某项目的净现值为400万元,那么可以判断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A:

等于10%

B:

低于10%

C:

高于10%

D:

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折现率与净现值呈反方向变化。

当折现率是10%时,该项目的净现值是400万元,大于零。

内含报酬率对应的净现值是零,要使净现值降低,应该提高折现率,所以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高于10%。

4、甲公司购买一台新设备用于生产新产品A,设备价值为45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期满无残值,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一致)。

使用该设备预计每年能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380万元,付现成本l50万元。

最后一年全部收回第一年垫付的流动资金80万元。

假设甲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公司最后一年因使用该设备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万元。

A:

150

B:

164

C:

260

D:

290

答案:

C

解析:

最后一年折旧=450×1/15=30(万元)最后一年的所得税=(380-150-30)×25%=50(万元)最后一年的净现金流量=380-150-50+80=260(万元)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发放现金股利这种分配形式的优点的是()。

A:

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B:

增强股东的投资能力

C:

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

D:

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

答案:

B

解析:

企业分配现金股利,则投资者得到的是现金,因此有利于股东取得现金收入,从而增强投资能力。

6、根据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有关内容》的规定,纳入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是()

A:

技术投入比率

B:

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C:

总资产报酬率

D:

销售增长率

答案:

D

解析:

选项A.B属于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修正指标;选项C属于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基本指标;选项D属于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

7、某公司2008年年初产权比率为80%,所有者权益为6000万元;2008年年末所有者权益增长4%,产权比率下降4个百分点。

假如该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则其2008年度的资产净利润率为()%。

A:

2.78

B:

2.75

C:

3.33

D:

2.65

答案:

B

解析:

2008年年初负债总额=6000×80%=4800(万元)2008年末所有者权益=6000×(1+4%)=6240(万元)2008年末负债总额=6240×(80%-4%)=4742.4(万元)资产净利润率=300/[(4800+6000+6240+4742.4)/2]=2.75%

8、某企业2008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000万股,4月1日新发行600万股,9月1日回购150万股,企业当年前2个月的净利润为400万元,3月1日至9月1日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9月1日至年底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

该企业2008年的基本每股收益为()元。

A:

0.28

B:

0.30

C:

0.4

D:

0.37

答案:

D

解析: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00×12/12+600×9/12-150×4/12=5400(股)基本每股收益=(400+800+800)÷5400=0.37(元)

9、某公司拟发行5年期债券进行筹资,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2%,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当时市场利率为10%,则该债券的价值应为()元。

(PV10%,5=0.6209,PVA10%,5=3.7908)

A:

93.22

B:

100

C:

105.35

D:

107.58

答案:

D

解析:

本题债券为一年付息一次,每年的利息构成年金,所以债券价值=100×PV10%,5+100×12%×PVA10%,5=100×0.6209+100×12%×3.7908=107.58(元)。

10、企业在计算持有现金总成本时,通常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现金持有时间

B:

有价证券的报酬率

C:

全年现金需求总量

D:

一次的转换成本

答案:

A

解析: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现金持有量/2×有价证券的报酬率+全年现金需求总量/现金持有量×一次的转换成本,根据公式,可以看出选项BCD都会影响持有现金的总成本,而选项A不影响持有现金的总成本。

11、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下列会计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是()。

A:

债务方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B:

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

C:

企业将自己开采的煤炭用于产品加工时计算缴纳的资源税

D: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答案:

C

解析:

选项A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选项B增加的资产数额比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少,资产总额减少;选项C的处理是,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资产总额增加;选项D在资产内部之间发生变化,不影响资产总额发生变化。

12、标价为100000元的某增值税应税产品对外销售,商业折扣10%,付款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按照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现金折扣。

购货单位已于本期售出商品后的第8天一次付清这笔货款。

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75000元,该项销售业务使本期利润总额增加()元。

A:

34247

B:

13100

C:

12894

D:

15000

答案:

C

解析:

销售收入=100000×(1-10%)=90000(元),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100000×(1-10%)×(1+17%)=105300(元)。

获得的现金折扣=105300×2%=2106(元),本期利润=90000-75000-2106=12894(元)。

13、甲公司2009年3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价税合计为585000元,同日乙公司交来一张面值为585000元、期限为6个月的银行承兑无息票据。

甲公司2009年6月1日将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

另外发生手续费200元。

假定每月按30天计算。

则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A:

借:

银行存款    585000贷:

应收票据    585000

B:

借:

银行存款    576025财务费用     8975贷:

短期借款    585000

C:

借:

银行存款  576025财务费用   8975贷:

应收票据  585000

D:

借:

银行存款    576225贷:

应收票据    576225

答案:

C

解析: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585000(元),贴现息=585000×6%×90/360=8775(元),贴现额=585000-8775=576225(元)。

企业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576225-200=576025(元)借:

银行存款  576025财务费用   8975贷:

应收票据  585000

14、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甲材料计划成本每公斤为20元。

本月购进甲材料90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3000元,增值税额为26010元。

另发生运输费1000元,包装费500元,途中保险费用538.5元,入库后仓储费600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8992.50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7.5公斤。

则购进甲材料发生的成本超支差异为()元。

A:

5398.50

B:

1198.50

C:

27361.50

D:

23761.50

答案:

B

解析:

(1)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53000+26010+1000+500+538.5=181048.50(元)

(2)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8992.50×20=179850(元)(3)该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181048.50-179850=1198.50(元)

15、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

A: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B:

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C: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D: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答案:

B

解析: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16、W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

该公司2009年12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40000元和5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8000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3000元和5000元。

2009年12月31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70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5000元和54000元。

该公司12月份销售甲存货10000元;期初乙存货中有40000元对外销售。

则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A:

0

B:

-12000

C:

12750

D:

15000

答案:

C

解析:

甲存货应该转回的减值准备=3000-3000×10000/40000=2250(元),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0000-54000)-(5000×10000/50000)=15000(元),所以本期期末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5000-2250=12750(元)。

17、甲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

2009年3月,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10万元,售价总额为300万元,本月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10万元,售价总额为500万元,本月销售商品的售价总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甲公司2009年3月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

270

B:

325

C:

237

D:

330

答案:

B

解析:

成本售价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210+310)÷(300+500)×100%=65%,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售价率=[(300+500)-300]×65%=325(万元)。

18、某企业2008年1月1日乙材料账面实际成本为90000元,结存数量为500吨;1月3日购进乙材料300吨,每吨单价200元;1月15日又购进乙材料400吨,每吨单价180元;1月4日和1月20日各发出材料400吨。

该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期末材料成本的差异为()元。

A:

250

B:

74000

C:

73500

D:

500

答案:

A

解析:

(1)采用移动平均法:

1月3日购进材料后计算每吨单价应是:

(90000+300×200)/(500+300)=187.5(元)1月4日发出材料400吨,转出的材料成本=187.5×400=75000(元)此时结存材料400吨,实际成本=187.5×400=75000(元)1月15日又购入400吨,此时结存材料的每吨单价应是:

(75000+400×180)/(400+400)=183.75(元)1月20日发出材料400吨,实际成本=400×183.75=73500(元)所以,08年1月31日结存乙材料400吨,其账面成本余额=400×183.75=73500(元)。

(2)采用加权平均法平均单价=(90000+300×200+400×180)/(500+300+400)=185(元)月末乙材料账面成本余额=(500+300+400-2×400)×185=74000(元)所以,两种方法下材料成本的差异=74000-73500=500(元)

19、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9年5月10日以83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3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4万元。

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30万元。

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3.6元。

7月20日,甲公司以920万元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

甲公司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

111

B:

115

C:

151

D:

155

答案:

A

解析:

本题目问的是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所以需要考虑从购入到处置整个持有期间的损益。

该题目的会计处理是: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投资收益        4应收股利       30贷:

银行存款        834借:

银行存款        30贷:

应收股利         30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800-200×3.6)借:

银行存款          915(920-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投资收益           115所以,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4-40+40+115=111(万元)。

本题也可以用简单算法,直接用处置时的价格减去购买时的成本再减去费用即可,即=920-(830-30)-4-5=111(万元)。

20、旺盛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一台,应付融资租赁款现值为360万元(假定该现值小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另发生运杂费用16万元,安装调试费用20万元,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4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为8年,同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若该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万元。

A:

36

B:

40

C:

45.5

D:

50

答案:

D

解析: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60+16+20+4=400(万元),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400/8=50(万元)。

21、某公司于2006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为300万元。

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该无形资产2006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61万元,2007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24万元。

假定该公司于每年年末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不变。

该无形资产在2008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

A:

210万元

B:

212万元

C:

225万元

D:

226万元

答案:

A

解析:

2006年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00-300/10)-261=9(万元),2006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61万元。

2007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账面价值=261-261/9=232(万元),2007年末应该计提减值准备=232-224=8(万元),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24万元。

2008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224-224/8×6/12=210(万元)。

22、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B: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无论是自用还是用于出租或增值,均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C: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D:

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分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答案:

B

解析: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23、乙公司有一项专利权,已使用2年,累计已摊销32000元,账面余额为900000元,累计已确认减值损失160000元。

现公司将其对外出售,取得转让收入700000元,该项业务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则乙公司转让该项专利权能使其利润总额增加()元。

A:

-85000

B:

85000

C:

280000

D:

245000

答案:

D

解析: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900000-320000-160000=420000(元)无形资产转让净收益=700000-420000-700000×5%=245000(元)

24、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8年3月1日,为降低采购成本,向甲公司一次购进了三套不同型号且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X、Y、Z。

丁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960万元、增值税税额163.2万元、包装费8万元。

X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领用产成品账面成本6万元,该产成品的不含税售价为6.6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支付安装费5万元。

假定设备X、Y和Z分别满足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385.92万元、518.96万元、167.12万元。

如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X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356.600

B:

411.596

C:

418.232

D:

419.354

答案:

D

解析:

X设备的入账价值=(960+163.2+8)×385.92/(385.92+518.96+167.12)+(6+6.6×17%+5)=419.354(万元)。

25、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上年现金股利4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

2008年,乙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

受此影响,乙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下跌。

至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6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非暂时性的。

2009年,乙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10元。

假定2008年和2009年均未分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7年末因公允价值调整而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360万元

B:

2008年因减值而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1400万元

C:

2008年因减值的处理而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为360万元

D:

2009年因股价回升而导致资本公积的减少额为800万元

答案:

C

解析:

(1)2007年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成本=15×200=3000(万元);

(2)2007年5月10日现金股利的发放应冲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40万元;(3)20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3000-40=2960(万元);(4)2007年末因公允价值调整而借记“资本公积”金额=2960-13×200=360(万元);(5)2008年末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

资产减值损失1760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6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400[(13-6)×200](6)2009年股价回升时,应贷记“资本公积”金额800万元[(10-6)×200],此时资本公积的结存额也是800万元。

26、200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债券,该债券发行日为2007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

甲公司购入该债券时,上一年的利息尚未兑付,甲公司实际支付价款1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

经测算甲公司的内含报酬率为3.93%,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0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1062.14

B:

1068.98

C:

1020.28

D:

1083.43

答案:

C

解析:

2008年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成本=1078.98-1000×5%(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10=1038.98(万元);2008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038.98+1038.98×3.93%-1000×5%=1029.81(万元);2009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029.81+1029.81×3.93%-1000×5%=1020.28(万元)

27、M公司和N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

2007年2月26日,M公司以一项专利权和银行存款75万元向N公司投资,占N公司注册资本的60%,该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494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340万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0万元,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

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则M公司在对该投资事项进行处理时,应确认()。

A:

长期股权投资4575万元、营业外收入60万元

B:

长期股权投资4575万元、投资收益60万元

C:

长期股权投资4500万元、累计摊销-340万元

D:

长期股权投资4500万元、营业外收入135万元

答案:

A

解析:

M公司的合并成本=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4500+75=4575(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

长期股权投资    4575(4500+75)累计摊销       34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60贷:

无形资产              4940银行存款               75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60

28、下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需要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B: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必须都超过资产的账面价值,才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C: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D: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则中所列示的一种或多种减值迹象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这些减值迹象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不需因为上述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答案:

B

解析: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