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229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docx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

第二十一单元旅游地理

1.[2018全国卷Ⅲ,43,10分]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

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1.【解析】 应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旅游开发对当地的影响角度分析。

开发条件从气候、旅游接待能力等角度分析。

对当地的影响从对生态和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干扰等角度分析。

【答案】 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3分)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3分)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2分)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2分)

2.[2018全国卷Ⅱ,43,10分]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6分)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4分)

2.【解析】 第

(1)问,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知名度等。

(2)问,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设计,该问为开放性设问,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

【答案】 

(1)效益:

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升“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提高其知名度。

(6分)

(2)旅游项目:

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任答2项得4分)

 

3.[2018全国卷Ⅰ,43,10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3.【解析】 由材料信息分析可知,九寨沟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有利于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持并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可以增加优质农牧产品的供应,提高景区内居民收入,加强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有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旅游活动的危害,加强景区的管理,有利于保护游客安全等。

【答案】 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分)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3分)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0分。

4.[2018海南地理卷,23,10分]“候鸟式”养老旅游是老年人随着季节变化而转换居住地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国北方老年人冬季赴海南岛养老旅游的数量大增。

分析海南岛冬季吸引我国北方老年人养老旅游的原因。

4.【解析】 本题以海南岛冬季环境特征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相关地理知识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考生需注意到养老旅游的目的地是位于热带地区的——海南岛,客源地是我国北方,时间是冬季。

联系冬季海南岛与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及老年人旅游的目的即可答题。

【答案】 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温暖湿润,而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4分)海南岛常年空气清新,北方冬季空气污染相对较重。

(3分)海南岛阳光、沙滩、海水、椰树林等热带滨海风光优美、景色怡人,而北方冬季景色相对单调。

(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5.[2018天津文综卷,12,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武夷山景区示意图

(1)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9分)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2)说明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景区的意义。

(6分)

5.【解析】 第

(1)问,旅游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貌和地势等方面综合分析。

气候主要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如终年气温较高,无结冰期,以及降水充足,水流不断,有利于游客乘筏观景。

地貌主要分析地貌景观的观赏价值,尤其是丹霞地貌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地势平坦,河流弯曲且落差小,水流平缓,无急流、险滩和瀑布等,有利于游客乘筏观景。

(2)问,将聚落安置在甲区,服务设施集中建设在乙区,都处于景区边缘,其意义主要从景区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景区管理和接待能力等方面作答。

【答案】 

(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宜游客乘筏;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有利于游客观景安全;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美,对游客吸引力强。

(9分)

(2)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管理。

(答出3点即可,6分)

6.(2017全国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

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解析:

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留原有的生活状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等方面。

答案:

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7.(2017全国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

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解析:

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旅游活动的空间设计、旅游地区特征的适应性设计等角度分析。

答案:

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8.(2017全国Ⅲ)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

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根据材料中负地形的概念和武隆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可知,武隆地区地势起伏大,对交通线路建设不利,影响着旅游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对措施可从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意识等方面分析。

答案:

不利影响:

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

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9.(2017北京文综卷)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1)问,随着时代变迁,故宫历史文化价值的非凡性愈加突出。

故宫博物院的客源市场十分巨大,对公众开放游览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根据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展馆的进入人数;对游览者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游客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完善景区管理等。

答案: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10.(2017江苏地理卷)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图甲为“武陵源景观图”,图乙为“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湖南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有。

(2)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的主要原因有。

(3)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欣赏这类景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4)开发湘北旅游线路,对湖南省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景观欣赏方法、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问,从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湖南A级景区东北多,西南少,地域分布不均,且大都沿交通线分布。

(2)问,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组合好,观赏价值高,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丰富。

第(3)问,欣赏孤峰林立这类景观不仅要选择观赏位置,还要把握观赏时机。

第(4)问,可从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人数、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域分布不均(东北多,西南少);沿交通线分布

(2)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多样;组合好(3)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4)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从业人数(任答三点)。

11.(2017海南地理卷)日本岐阜县白川乡的合掌村,被誉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

该村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冬季多暴雪。

村中的“合掌屋”最早建于300年前,屋顶坡度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

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建造,这种传统保留至今。

合掌屋与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等,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

分析合掌村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屋顶坡度达60°”,主要是由于该地冬季多暴雪,屋顶坡度大可避免积雪过多压垮房屋;“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建造”,是由于村落所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森林面积广,木材丰富;合掌村坐落在山地中,布局错落有致;在这里,农田、房屋、溪流、花草植物等组成独特山村景观。

答案:

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造型独特(合掌形)的建筑。

当地森林茂密,使就地取材建造木屋的传统得以保留。

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

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交织,形成独特的山村景观。

12.[2016全国卷乙卷(Ⅰ卷)]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

“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

“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

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l.7亿元。

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

某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一般从游览价值、客源市场、交通便捷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此外,新的旅游方式的兴起和发展与游客旅游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由材料信息可知,政府政策鼓励也是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13.[2016全国卷甲卷(Ⅱ卷)]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

旅游资源的价值可从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可从旅游产品特点、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旅游价值:

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

(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14.[2016全国卷丙卷(Ⅲ卷)]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

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可从市场距离、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等方面作答。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香榧为小范围地区的特产,对外界的影响不大,吸引力不强。

同时要考虑枫桥地区夏季适宜避暑的特征,以及周边城市经济发达、距离此地近、居民旅游欲望较强的特点。

答案:

原因:

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15.(2016海南地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

市内店铺多为旅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

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解析:

旅店规模大小属于地区接待能力的范畴,而某地区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内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外因包括游客的数量、游客的滞留时间、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等。

而旅店收费的高低主要受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提供的服务水平、游客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16.(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我国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区域旅游景区与重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现有旅游线路L1(厦门—马洋漂流—温泉度假村—野山谷生态乐园—厦门)和旅游线路L2(厦门—鼓浪屿—清源山—大地土楼群—厦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生态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线路L1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线路L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厦—漳—泉西部土楼群发展旅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景区多分布于河流中上游,远离城市。

(2)问,结合图例分析旅游线路L1中的景点可以看出其主题为生态旅游;旅游线路L2中有大地土楼群等人文景点,由此可知其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以人文景点为主。

第(3)问,利用西部土楼群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土楼(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

(1)远离城市比较分散(分布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2)生态旅游人文景点为主景区知名度高感受闽南文化(3)改善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7.(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自然灾害等知识分析。

由图中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易遭洪水;由图中等值线数值大、密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又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徒步旅行还要考虑这里人烟稀少、易迷路、蚊虫多等影响。

答案:

 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18.(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km和43km。

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

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但九寨沟、黄龙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陆路交通耗时过长,会缩短有效旅游时间。

为了增加有效旅游时间,东部地区的旅客多采用航空方式;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能够负担过高的航空票价。

答案:

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

 

19.(2015江苏地理卷)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观赏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题,甲地位于曲阜附近,突出的旅游资源以孔府、孔林、孔庙为代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题,高铁沿线的世界遗产除了曲阜以外,还有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古典园林等多处,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高,旅游价值大,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三点)

20.(2015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

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游客数量的因素及游客数量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7、8月游客数量多,原因要从该月份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及此时间段游客的客源分析。

材料中提到该景区位于四川省,海拔4800多米,7、8月该地降水多,景色好,而且海拔高,气温低利于避暑,7、8月为学校暑假,学生旅游人数较多,因此游客数量较多。

(2)题,该题注意既要考虑到游客少对旅游设施的浪费还要考虑到游客多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

 根据湖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湖的形状可判断出此处为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造成缺氧和气压低,同时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多大风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答案:

 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22.(2014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

分析该地旅游规模较小的原因。

解析: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地理位置偏远(在北极圈附近)、交通不便利、距离客源市场(欧美国家)远,吸引半径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旅游旺季时间短(纬度高,气候寒冷)等来分析即可。

答案:

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23.(2014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解析:

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考虑因素有:

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信的便捷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

由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接近客源市场;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利;由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滑雪场地地势起伏和缓,地形条件适合;该地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