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307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docx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

县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7)

(讨论稿)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内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东平县教育综合提升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位于县城,现有68个教学班,4800余名学生,217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名。

学校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名,省级教学能手名,市学科带头人名,获省级以上优质课奖励者人,硕士研究生1人。

学校具有较好的教学设施。

配有一类理、化、生实验室。

所有教室均有“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

图书阅览室全天侯对学生开放。

使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比较先进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公平发展”的管理理念和“一二三四”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引导学校师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办学思想

1、办学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办学思路:

一个目标:

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创办学习型、研究型实验中学

两项工程:

课堂效能提升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工程

三线服务:

教务、后勤、德育为教学一线服务,服务于级部

四个抓手:

制度完善、公平评价、人文关怀、文化引领

3、教师追求:

师德高尚,师能高超

4、学生目标:

人格健全,全面发展

5、核心价值观(愿景):

和谐校园,激情团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办学成效

近三年来,我校教学质量连续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高分数段人数比例不断增加,是唯一连续三年完成县教育振兴计划中考指标的县直学校。

在近两年全县办学水平观摩评估中,均取得了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第一名的好成绩。

全县行风评议实验中学连续三年进入了前三名。

我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级绿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体育传统学校;市级学生喜欢学校、中华文化优秀传承学校、“市校园文化建设AAA级校园”、“市教学示范校”、“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

总结学校近三十年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学校比较鲜明的传统与办学特色:

注重学生人格教育,培养有爱心、责任心,讲文明礼仪的学生;

坚持规范办学,开全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重视教育科研,通过不断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培育出大批有创新精神和进入高一级学校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学校发展的机遇

1.学校办学理念深入人心,领导班子专业水平高,团结有力,结构合理,敬业乐业,凝聚力和积极性非常高,发展愿望强。

2.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有理想有追求,享受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3.学生以身在东平实中为荣,保持着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

4.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对学生、教师人文关怀。

5.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正在初步形成,开发了部分人格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具有开创性的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学校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社会声誉度迅速提高,学校办学成绩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社会对我校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强烈,使学校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运行环境。

7.课程改革、中考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为学校再上新台阶提供了突破口。

8.山东省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正在实施,全县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刚刚结束,新的教育综合提升计划刚刚启动,为学校带来良好发展契机。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1.教育改革、学校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2.学校发展到现阶段处于新的高原平台,教师素质、工作方式方法、教育科研能力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提升;

3.新生平均素质降低,“低进高出”的压力更大;学校课程与教学特色不鲜明,教学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

4.学校在山东东平县内已经奠定了领先的优势,进步很快,但省内外初中改革发展步伐更快,与全省全市一流初中相比仍然具有明显差距;

5.办学特色不够突出,质量与特色的竞争使学校面临更大挑战。

6、县城初中学校已有四所,形成了竞争格局,在各方面发展都有了强有力的竞争伙伴。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纲要》在义务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部分提出的要求。

继承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教育规律,建设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特色建设打造学校品牌,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方式、德育工作体系。

育英才,出名师,创名校。

二、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目标

在近三年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发展学校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完善育人功能,开发建设系统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整合学科课程,改良升华“一体两翼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研究型学习型一流师资队伍,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信息数字化,学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教学方式、手段现代化,努力实现师德高尚,师能高超,和谐校园,激情团队的价值追求,办成泰安市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一流学校。

(二)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做到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自信乐观,人格健全,德智同长,身心强健,爱学会学,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堂堂正正中国人。

第四部分 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

一、实施依法治校为重点的学校管理

   1.管理目标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形成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法治化的学校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系统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制度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科学素养,保持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协调沟通能力,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2.具体措施

(1)根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东平县实验中学章程》,强化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意识。

(2)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

实践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学校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引导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3)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实施民主决策。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做到把学校的工作重点、难点和教职工及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和知道,使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

(4)进一步明确所有人员岗位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方法。

采用动态的人事组织管理方式。

根据奖先促后、追求适合的原则,依据学校有关考核的综合情况,实施各层次人才(包括中层干部、教师、职员、工人)合理流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保持学校人力资源的调配最优化。

(5)加强管理干部执行力、沟通力培训工作。

(6)继续坚持“思想引领,人为关怀”、“公平,发展”的管理思路,调动各个层次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推进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育人工程 

1.德育目标:

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的堂堂正正中国人。

以培养做有礼貌讲规则的文明人、做有爱心包容宽厚的高尚人、做有诚信善合作的现代人、做有责任敢担当的有用人为总体目标,坚持德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自身言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养成,将德育与日常管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具体措施

(1)挖掘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德育主题“人格教育”和校魂“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开发相应系列课程,按年级有计划系统实施,形成鲜明特色。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以人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规划人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报国意识;

二是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把衔接教育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的起点;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压力,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五是进一步完善东平实中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创建德育特色。

(3)加强“三位一体”教育

一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的德育课程格局;

二是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着力办好家长学校,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三是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家教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三级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的四项权利。

(4)强化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落实,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5)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尝试分层次评价学生,完善具有激励效应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

(6)强化团队建设及社团活动。

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

(7)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和教师培训,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相关条例,不断完善德育队伍的激励机制,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骨干队伍。

二是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强化年级组的管理职能,落实本年级的常规管理、检查指导、活动组织和奖惩评比工作,加强调研、加强研讨,团结协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三、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工作目标

基本达到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使课程适应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

贯彻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教学各环节达到规范。

探索科学先进备课方式,达到减负增效。

教学设施设备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充分发挥各功能室育人作用。

培养善学会学、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

探索教学质量科学监控评价方法,教学质量保持县内领先水平。

2、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积极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精神、新课程理念、中高考改革精神,把握先进教育方向。

扭转单一教学成绩就是教育质量的片面认识,摆脱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成绩的做法。

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观。

靠课程的吸引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唤醒力来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2)向课程要质量。

课程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轨道与阶梯,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发展。

所以,我们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二是开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使课程多样化,适应所有学生。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开展好泥塑、机器人、航模、发明制作等课程,组织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三是要配合教科室研究课程整合,避免学科重复内容,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节约课时,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四是强化课程评价,建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3)向管理要质量。

一是完善教学各环节规范要求,研究适应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发展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明确规范要求,并严格落实。

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规模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级部的教学管理主体作用,学校加强对级部的管理评价,促使管理重心下移。

三是加强级部教学管理力量,逐渐充实管理人员,同时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

四是改进质量监控及考核方法,落实好学科单元检测和阶段检测等过程性监控,重在质量分析、查缺补漏。

改进成绩评价办法,使其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甄别功能,要既着眼基础又关注提升,既注重全体又鼓励培优。

(4)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成绩必须靠每节成功课堂的积累才能有所成果。

一是配合教科室不断改良“导探讲练四环节”教学模式,使其更有实效,更符合新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是培训提升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堂效益。

三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倡五个“带”。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塑造教师群体的健康心理,从而使教师以健全的人格带动学生积极进取、迎接挑战。

以“带激情入课堂,带微笑入课堂,带智慧入课堂,带激励入课堂,带趣味入课堂”为要求来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5)向教研要质量。

一是深入研究课标教材,扎实开展研课标说教材活动,让教师准确熟练把握教材和课标,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作用,正确科学地处理教材。

二是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内容程序和方法。

三是利用好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培养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要有计划系统设计学期、学年的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每次活动观察点和要解决的问题、任务。

四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开设论坛,搭建平台,及时互动研讨教学问题。

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与引领作用

1.工作目标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承担1—3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围绕学校发展的主导方向,设立几个学校主课题,引导骨干教师参与研究,提升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

加强课题研究跟踪管理、指导与评价,通过研究,出成果,见成效,出名家,带队伍。

着力研究本校教学模式的改良与升华,使之更贴合学校办学理念,更适应“立德树人”的发展需要,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研究开发10种左右校本课程,指导学科课程整合,用课程建设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

2、工作措施

(1)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扩充骨干研究人员。

采取自愿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组建几个科研小组,定期学习先进理论、经验,开设论坛,搭建平台,组织研讨活动,培养研究方法能力。

(2)组织课题筛选,申报立项。

首先对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方向。

其次,积极参与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课题申报活动,结合本校实际选择课题。

围绕本校教学模式改进、课程开发、教学环节优化等领域,积极组织校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鼓励骨干教师带领小组申报子课题。

(3)继续深化“课堂效能提升工程”实施。

课堂效能提升将是永远的话题,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究。

围绕“课堂效能提升”设置必须的要素与措施,更新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

(4)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建设。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师制宜,成立几个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鼓励有特长的老师开发自主开发课程,根据需要选择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及社区人员开设课程,根据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发课程等。

(5)尝试研究课程整合。

坚持先试点,见成效,再展开的原则,制定方案,从部分学科开始。

五、着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1.工作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超,有高度工作责任感和科研意识的教师群体,创建和谐校园,激情团队。

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学校青年教师自培机制,促其快速成长。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推进名特教师建设工程。

使老师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提升:

一是高尚人格;二是思维品质;三是文化视野;四是教学艺术修养。

2、工作措施

(1)继续深化实施《实验中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鼓励教师多读书、多研究。

更新内容与措施,提高标准要求,扎实深入实施。

(2)制定名师工程方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加快优秀教师的培养,使其尽快成为“名师”,学校对“名师培养对象”在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重点倾斜;联系市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师培养对象”的兼职指导教师,重点指导教育科研,形成高层次成果,奠定名师基础;筹办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建立“名师培养梯队”,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对于骨干教师,建立“发展成长包”,记录其个人发展轨迹。

(3)继续实施星级教师评选机制。

对评选细则修订完善,使其更有针对性、吸引力、激励作用。

(4)成立校本培训办公室,建立校本培训日常工作组织。

明确职能职责,制定切实可行计划和措施,扎实开展活动。

(5)注重教师远程研修,认真组织教师高效率参加山东省网上研修,严格管理,对优秀者大力表彰。

(6)利用好学校网站,建立网上研究平台。

开设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积极组织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空间,鼓励教师积极发表小论文、心得体会、课后反思、教育案例、问题探讨等文章,积极参与发表评论。

制定评价办法、奖励措施。

六、积淀“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1.工作目标:

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生活成长乐园。

提炼形成“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学校思想文化,总结提炼“和谐校园,激情团队”为特征的精神文化,打造“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课程文化,以“爱心、责任、文明、诚信”为标志的行为文化,以“公平,发展”指向的制度文化,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的物质环境文化。

2.工作措施:

(1)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拟定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思路,制定新的建设方案。

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思路等,提炼形成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

(2)创设洁净优雅环境。

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净化、美化入手,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及时更新充实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让校园每一个角落、墙壁、草木、设施都有育人的功能;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知识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完善校园广播系统,成立学校广播站,及时播发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3)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

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

一是从抓好教风建设开始;二是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

(4)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继续实施民主管理,畅通建言献策渠道。

坚持校务党务公开制度。

坚持“思想引领,人文关怀”的方针。

践行“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发展服务”的承诺。

(5)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年内切实让所有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感悟,体验成功。

每天保证学生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体育节,增加完善参与要求,使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七、扎实开展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工作目标

开全开足艺体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人人学会一种音乐、美术技能,一项体育特长。

使80﹪的学生身体健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让良好的艺体素养促进学生品德和智能发展。

2、工作措施

(1)开全开足艺体课程的基础上,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

(2)加强艺体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提高教师质量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

(3)加强艺体社团建设。

让每一位学生参加一种社团活动。

(4)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等展示活动。

给学生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5)注重特长生培养。

对在艺体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予特殊的指导训练,使其充分发挥发展。

八、加强安全、后勤服务、校舍及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1、工作目标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确保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

提高后勤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确保物品供应、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校舍及信息化设备维护,装备基本达到办学条件标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2、工作措施

(1)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防范、后勤及信息化服务体系。

(2)强化“一岗双责”制,全员定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3)加大经费保障,确保教育教学投入。

配合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及时落实有关计划标准。

(4)建立节约管理机制,公物爱护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包保到人,减少无谓浪费和财产损失。

(5)改造学生计算机教室,使之满足教学需要。

(6)配合教育局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九、学校特色建设

1、工作目标

拟将学校文化建设、人格教育、校本课程作为本校特色,精心打造,提升档次,真正出精品,见成效。

2、工作措施

(1)挖掘提炼目前学校文化的内涵,丰富发展其层次范围,增强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其更具有影响力、感召力,通过师生行为落实,逐步积淀,形成深厚底蕴。

(2)丰富发展人格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课程的角度设计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使之序列化,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教育活动内容。

(3)围绕学校校魂、办学理念,放眼中高考改革方向,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设置校本课程。

编制学校校本课程纲要,明确目标及具体开发范围、实施办法等。

充分发挥我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发展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构筑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的课程体系的基本板块:

基础课程、拓展性综合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

基础课程完成有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少而精的特点,是学校教学效能的体现。

拓展性综合选修课程是一种发展性的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对基础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综合选修课程的继续发展,学生对综合选修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构成了以知识应用和研究活动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三类课程相辅相成,逐步深化,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选修课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定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

这些课程逐渐形成品牌课程。

二是开发大批微型课程,建设“课程超市”,通过微型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博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将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实行课程化管理,提高学校生活的兴趣,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感受,提高学校生活质量、提高学校吸引力。

四是建设一部分校外课程,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共同体”,推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五是建设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

(4)中小学衔接课程。

小学进入初中,利用一学期的时间从五个方面进行中小学衔接。

常规衔接重在习惯养成;心理衔接重在科学调适;家校衔接重在形成合力;学科衔接重在激发兴趣。

(5)评价引领。

运用相对性、增值性、综合性评价。

 

第五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要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并请专家论证,最后经教代会通过。

并设立以下保障条款: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

规划领导小组要定期开会,解决重大问题,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积极寻求政府、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外部支持。

二、机制保障

加大学校未来三年规划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了解规划,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增强执行实施规划的权威性、自觉性。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围绕规划高效开展。

三、物质保障

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的编制每年的预算。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率。

学校经费重点支持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用于师资培训、继续教育、设施配置和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实现管理现代化、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加快校园网建设,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设网上学校,实现办公室、功能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