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474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docx

河北省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第十一讲

1.(多选)(2017·河北中考)用五个相同质量的滑轮和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分别用力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

B.F1一定大于F2

C.每个滑轮重为

D.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

2.

(多选)(2015·河北中考)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大于F2

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时间可能相等

3.(2017·石家庄裕华区一模)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压水机,其中AOB是杠杆,O为支点。

若F1=20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阻力为________N,它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4.(2016·河北中考)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用电动机、定滑轮和斜面组成的装置,将重为1600N的建材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4.5m,建材移动的速度为0.4m/s,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00W,斜面的效率与整个装置的效率之比η1∶η2=10∶9。

(忽略定滑轮处摩擦及绳重)求:

(1)对建材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效率。

(3)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5.(2017·石家庄40中二模)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

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

已知小明的质量为50kg,物体的质量为54kg,上升的高度为2m,动滑轮的质量为6kg,小明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00cm2。

(g取10N/kg)求:

(1)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当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小明对高台的压强是多少。

 

6.(2017·唐山丰南区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70kg,底面积为0.4m2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ABC的A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

已知AO⊥OB、OB⊥BC,且AO∶BO=5∶6,BO∶BC=3∶4。

(绳重和摩擦不计,g取10N/kg)

(1)求物体的重力。

(2)在C端用F=20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静止平衡,且AO、BC在水平位置。

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3)试画出作用在C点使杠杆平衡(AO、BC处于水平),且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所需的最小的力臂,并求出该力的大小。

 

7.(2014·河北中考)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点,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N,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cm2,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

(1)画出以B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

(2)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

(3)小明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高度为0.36m,则他

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8.(2017·石家庄裕华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重力50N。

某次操作中,将450N的泥土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起,在此过程中工人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拉力F大小和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

(3)在匀速提起泥土上升2m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9.(2017·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D是动滑轮;配重A的质量为140kg,底面积是0.08m2,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OE∶OH=1∶2。

假定运动员体重是600N,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不计杠杆重、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问:

(1)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当人将配重A匀速提升0.2m时,人做功340J,动滑轮重为多少?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当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人对绳的拉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1.BCD 2.ABD 

3.80 省力

4.解:

(1)对建材做的有用功:

W有=Gh=1600N×4.5m=7200J。

(2)斜面长度:

s=2h=2×4.5m=9m,

拉力:

F===1000N,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000N×9m=9000J,

斜面的效率:

η1===80%。

(3)因为斜面的效率与整个装置的效率之比为η1∶η2=10∶9,则整个装置的效率:

η2=η1=×80%=72%,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W电===1×104J。

5.解:

(1)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W有=G物h=m物gh=54kg×10N/kg×2m=1080J。

(2)滑轮组做的额外功:

W额=G动h=m动gh=6kg×10N/kg×2m=1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90%。

(3)由W=Fs得,绳端拉力:

F===200N,

小明受到绳子的拉力为F拉=F=200N,

小明对高台的压力:

F压=FN=G+F拉=mg+F拉=50kg×10N/kg+200N=700N,

小明对高台的压强:

p===1.4×104Pa。

6.解:

(1)物体的重力:

G=mg=70kg×10N/kg=700N。

(2)由AO∶BO=5∶6,BO∶BC=3∶4可得,

AO∶BC=5∶8,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C=FA×AO,

则FA=F=×200N=32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压=F支=G-FA=700N-320N=38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950Pa。

(3)如图所示

由勾股定理可得,最小的力臂l小=CO==2AO,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则绳对A点的拉力为FA′=G=70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小=FA′=×700N=350N。

7.解:

(1)如图所示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

F脚=F脚支=250N,F手=F手支,

由于p=,=,则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F手===500N。

(3)做一个俯卧撑时,支持力对人做功:

W=F手h=500N×0.36m=180J,

所以做30个俯卧撑做功:

W′=30×180J=5400J,

此支持力对人做的功的大小即小明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大小,则W重=W′=

5400J。

8.解:

(1)由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拉力F的功率:

P===120W。

(2)由P=Fv可得,绳端拉力:

F===200N;

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

η====75%。

(3)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做的总功中,包括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和提升动滑轮及筐、克服滑轮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W总=Fs=200N×3×2m=1200J,

W有=Gh=450N×2m=900J,

克服动滑轮及筐总重所做的额外功:

W动=G动h=50N×2m=100J,

所以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Wf=W总-W有-W动=1200J-900J-100J=200J。

9.解:

(1)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力:

FA=GA=mAg=140kg×10N/kg=1400N,

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强:

p===1.75×104Pa。

(2)根据题意可知,W总=GAh+G动h,即340J=1400N×0.2m+G动×0.2m,则G动=300N;

机械效率:

η===≈82%。

(3)设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人对绳的拉力为F;人对地面的压力:

F人=600N-F;

由F1l1=F2l2可得,FE=,FE=2F;

则对D分析可知,2FE=G动+F′,即F′=4F-300N,

故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

F′A=1400N-F′=1400N-4F+300N=1700N-4F;

因为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人=pA,即

=,解得F=25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