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645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

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

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①、教师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③、学生汇报

提问:

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

(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

888817263544

④、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

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⑤、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⑥、教师归纳指出:

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

(教师板书:

同样多)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

是几个?

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

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

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

(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

(2)、动手实践三: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

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

(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

每盘放了几个?

分完了吗?

继续分。

(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

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

第一次每盘放几个?

还剩几个?

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4)、动手实践四:

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

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

(用磁铁演示)

(6)、教师归纳小结:

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

),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三、形成练习

(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动手实践五: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观看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

提问:

总共分几此?

第一次每堆放几根?

④、指导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

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

除号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

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③、比较一、二两题

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3)、做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

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

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5、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

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②、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③、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④、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2、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①、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

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②、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③、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④、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⑤、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参赛)

[FLASH=450,350][/FLA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