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660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docx

专项训练专题十篇

初三语文专项训练(专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狼

学习目标

通过关于狼的专题介绍和借助多信息渠道,全面客观地了解狼、认识狼,深刻地研究狼及其与自然、人类的关系,从而提高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思辨能力客观地看待事物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积累

1、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

成语:

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不堪

杯盘狼藉狼烟四起狼心狗肺狼奔鼠窜鬼哭狼嚎

谚语: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披羊皮还是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二、认识

2、你通过对狼的专题研读,你准备用哪些词来刻画狼的形象?

你用哪些词来表达你对狼的态度?

①肯定类:

聪明、智慧、慈爱、无私、勇敢、知恩图报、团结等。

态度:

赞扬敬佩等

②否定类:

狡黠、奸诈、凶残、贪婪等

态度:

惧怕、痛恨、厌恶等

三、辨析题

3、蒲松龄写的《狼》和毕淑敏写的《母狼的智慧》都属于文学作品。

下面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狼”词条中的一段,请阅读后说说蒲松龄、毕淑敏和生物学家对狼的看法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狼食肉目犬科犬属的一种。

……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

夜间活动。

嗅觉敏锐,听觉良好。

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

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

在冬季,北方的狼可集成大群,猎杀大型动物,狼扑食病弱个体,在客观上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

提示:

从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情感性去评论。

①蒲松龄、毕淑敏对狼的评价分别是一贬一褒,而生物学家则比较客观地评价。

②蒲松龄和毕淑敏是文学家,他们从各自的情感角度去创作,自然对狼的评价都是由作者的立场和情感态度决定的,或褒或贬都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狼,而生物学家主要是向人们介绍这一动物,因而所带自己的情感成分要少些,自然就显得比较客观公正。

4、狼是凶残的,狼在牧区经常危害羊群,也常有狼伤害人类的事情,那么是

否可以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呢?

提示:

否定,从狼与其他动物、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角度去阐述。

我们认为对危害羊群或伤人的狼则坚决驱赶或斩杀无可非议,但是从狼与

其他动物,狼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看,“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是不足取的”。

5、你从对《狼》专题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提示:

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方面阐述。

6、狗的外形与狼极似,你知道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吗?

狗的祖先是狼,狼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而成为狗。

7、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

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提示:

赞同或反对都可以,但要言之成理。

我赞同,我们不能一味温驯、谨慎,而失去棱角,失去个性,这样我们也就失去了激情,失却了创新的思想和能力,我们只有具有狼一样的强悍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刚强的性格。

我反对,我们的温驯、憨厚、谨慎不是庸俗无能的代名词。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温情、诚实,形成和谐的气氛。

不需要人人如狼般凶猛而无所顾忌。

二、荷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一、咏荷——积累

1)、按下列要求写出相关的咏荷诗句,并注明出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唐·王昌龄

2)、表现“荷塘浣纱”“鸳鸯戏莲”的美景。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莲叶》唐·郑谷

3)、展现六月西湖独特风光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4)、描写荷的形象和品格的名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诗》宋·周敦颐

二、议荷——认识

3、荷有哪些名称?

莲芙蕖芙蓉

4、你能说出属于“荷”的某一部分和它的价值吗?

并结合相关诗句加以简述。

环境价值、美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如:

荷花:

花大色雅,有香味,供人欣赏,且可入药。

人们用“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濯清涟而不妖”来颂其不娇柔造作的自然庄重之美。

叶:

小的如铜钱,大的似车篷,色翠婀娜,供人欣赏,且可入药

收藏的荷叶可裹物,人们用“移舟水溅差差绿”写其色彩,用“倚槛风摆柄柄香”写其香味;用“雨中留得盖鸳鸯”写其高尚的品格;用“多谢浣纱人未折”表现人们对荷叶的喜爱。

三、活动与收获

7、在“荷”专题的学习中,你一定读了不少咏荷的诗文,这些诗文都称颂荷具有人的高尚品格,又各有特色。

你是如何理解的?

文学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感情的。

这就是寄情于物,借物抒情。

因而那本没有意识的荷便被人赋予了情感,实质是作者主观思想的反映。

又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思想、修养、情感、想像力的不同,所以对“莲”的审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同,于是又各有特色。

8、在“荷”这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你参加了什么活动?

并简要地说说你参加这个活动的收获。

(提示:

活动内容须与“荷”有关,收获可从活动的知识,能力或情感方面去谈。

9、澳大利亚科学家保罗·泰肯和古生物学家科林·帕多最近提出,早在10多万年以前,狼曾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类的祖先与古代狼群共同生活。

如今,我们只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狼。

对此,你想对动物园里的狼说点什么?

请简要写下来。

三、长城

学习目标

学习这个专题,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提高比较思维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综合和概括能力,形成创新,提高表达能力。

一、有关长城的简述

1、长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左传》僖公四年(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记载。

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防御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

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

明代为防御鞑靼、瓦刺侵扰,自洪武至万历,瓣后修筑长城18次,北部长城东起山海关东南老龙头,西至嘉峪关,称为“边墙”。

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

东北为防御兀良哈三卫和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的骚扰,在正统、成化年间修筑起自山海关附近铁块堡,经今辽河东西岸,至今丹东市东北九边城鸭绿江边的辽东边墙。

全部长城总长约6300公里。

大部至今仍基本完好。

居庸关一带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

并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罗哲文的一副对联: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

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史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里。

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

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二、讨论、研究

1、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今天还有什么价值?

提示:

只要从长城在今天某一方面的价值,作适当的感情分析即可。

[例:

刘雨田走完万里长城后在《长城万里行》一书中曾说到:

“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在“长城”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相关的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与刘雨田深有同感。

这充分体现了万里长城在当今的文化价值。

]

长城在今天有哪些价值?

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教育(教化)价值、历史研究、建筑史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旅游价值)等。

2、有人认为赵武灵王筑赵长城在先,秦始皇将秦、燕、赵历代筑的长城连成一气,经一千多年,直到明代,才修成一万两千七百多里的长城,你认为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

修建万里长城无论是在哪朝哪代,都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论功绩应归功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3、说到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秦始皇和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应当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的功与过?

从修建长城的初衷看,尤其是秦始皇主观意图是要保住自己的基业,使秦朝传之万世;再从过程看,他大兴土木,严刑苛法,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这些都应该否定。

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长城正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反抗秦朝暴政的愿望。

长城的修建也确实起到了保护人民免受匈奴的侵扰的作用,这是其有利于人民的一面。

4、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你是怎么看的?

说说理由。

提示:

反对者可从余秋雨的价值取向——看一项工程之伟大与否,要看其是否还造福于人民——的角度发挥。

也可从长城的功能方面分析,提出更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否定等等。

肯定者可从长城当时的社会功用和现在长城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教育(教化)方面的价值上,以及现在的旅游价值上去阐述。

但反对者不可否认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伟大力量,也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这一基本点、共同点。

5、在“长城”专题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人对长城的不同的看法,应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

你有什么启发?

无论什么事物,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环境不同,价值判断的标准就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

这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认识辨证法。

这是自然的。

这就启发我们看事物要学会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看,力求看清事物的本质,辨证地分析从而避免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

6、通过“长城”的专题学习,你一定对长城的价值有了深入了解。

请你结合长城的某一点价值简要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利用长城的价值为社会服务。

答:

长城的价值有军事价值、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建筑史研究价值、文化价值。

学生能谈好其中一点价值如何为社会服务即可给分。

 

四、汉字

学习目标

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

情,激发学习汉字的热情,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会运用汉字构造知识纠正错别字。

在探究中,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培养思辨探究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一、有关资料

1、汉字

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现存最古可识的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现代汉字已实现部分简化,更具实用价值。

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有四万多,收在《汉语大字典》里的有五万六千左右,通用的大约有五千到八千。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积有大量的汉文典籍。

是中国各民族和国际社会通用的正式文字之一

2、汉字的构造

汉字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方块字。

汉字的笔画只有几个,但字数却有几万个。

那么汉字是如何构造的呢?

这就要了解造字方法。

东汉的许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他把古代的造字方法归纳成六类,叫做“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都是表意字。

形声字既可表意又可表音。

二、感悟探究

1、你能否用一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汉字的理解。

汉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你能否从某一方面谈谈汉字的价值。

提示可从以下任一方面谈:

承载文化信息的功能方面,培养人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方面,书法艺术等方面。

3、根据你学习的体验,谈谈用汉字记录汉语和用字记录英语的不同。

答:

汉语是用方块字来记录的;一个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一个词由几个字组成全靠人判断;它可以自左到右横写,也可自上而下直写,行与行的连接自右向左。

英语由字母组成词来记录语言;它是分词连写的,词与词之间留有空隙,词与词之间界限清楚;它记录语言一般是自左至右横写。

4、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全文如下: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

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

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

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法国作者:

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道: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精确、最美的语言。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五、鸟

一、诗句积累

1、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3、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另外: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1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二、问题探究

1、本专题中古今诗文多角度描写了鸟的哪些美?

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

为什

么?

答:

(1)①体形美,②色彩美,③鸣声美,④飞翔的姿态美,⑤有灵性的鸟所具有的人性美。

(2)例如:

我最欣赏鸟的鸣声美。

理由:

①鸟鸣悦耳动听能使自己心情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②有时通过听鸟鸣可以重温童年的生活。

④鸟儿鸣叫欢快自由,而这正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2、本专题中的一组文章,出自古今中外作家之手,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你认为他们在对人与鸟的关系方面,有什么共同看法?

答:

鸟是人类的益友,人与鸟是共存的,人与鸟的心灵是相通的。

3、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

(1)供玩赏的鸟类能给人精神享受,尤其对老人的健康有益。

有的鸟已濒临灭绝,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2)肉用鸟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农林益鸟对维持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

4、鸟类是人类的益友,是国家巨大的自然财富,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爱鸟

护鸟?

答:

(1)宣传爱鸟、护鸟的知识。

(2)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

(3)加大打击力度,严禁捕杀鸟类。

5、如何利用鸟来抒情的?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借“雁”抒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写子规鸟(杜鹃鸟)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刘禹锡的《乌衣巷》,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堂前

“燕”,抒发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元人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借黄昏中的归巢的乌鸦衬托游子心中的凄凉和悲苦。

6、关于奥运吉祥物——鹤

六、叶

一、诗句积累

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属:

是)

4、诗家清晨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问题探究

1、根据你从有关书籍和互联网上的搜集,你认为叶有哪些非凡本领?

答:

(1)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

(2)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3)可做饮料,可做饲料,可加工成药材。

(4)检验大气污染。

(5)建筑学上的仿生利用。

(6)作为书写纸张,作为工艺材料。

(7)勘察矿藏,预报气象,预报地震。

2、本专题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绿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注重叶的色彩的描绘?

请结合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

(1)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各自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内在联系。

(2)如《山中》一诗中叶色是枯黄的,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了。

3、“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

(1)美学道理是:

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

方的色彩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2)含义是:

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

4、你能从叶联想到现实什么中的人物和事,或者领悟出某种哲理吗?

答:

(1)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

(2)从叶落归根,让我们联想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

(3)从叶的无私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七、气象物候

一、诗句积累

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看云识天气”的谚语积累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东虹轰隆西虹雨。

3、棉花云,雨快临。

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5、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6、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三、问题探究

1、《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雪,预知天气变化”,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

为什么?

答:

我认为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1)凭经验测天气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而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

(2)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并不矛盾。

2、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

为什么?

答:

(1)我同意“天有可测风云”这一说法。

因为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手段都在提高。

人类可以依靠气象卫星这样的高科技探测工具,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所以我认为:

“天有可测风云”。

(2)我同意“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说法

因为尽管人类拥有气象卫星这样的高科技探测工具,但在人类面前永远有未知世界,加上有时天气变化莫测,依靠高科技不一定能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所以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

3、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

“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指农历三月)。

”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

“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

“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根据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从中可以发现什么物候规律?

答:

梅雨的“入梅期”是从南向北逐步推进的。

4、关于“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有人说苏轼写的是农历二月景致,二月河豚正盛,怎能说“欲上”,有人还说,在江苏的江阴腊尽春初就能吃到河豚,在常州二月初方食,到南京则要三月才能吃到河豚,请从物候学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答:

(1)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芽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诗人看到了萎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2)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捕捞河豚自然从下游开始,从地图上看到江阴、常州、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5、请举例说明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1)诗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分析:

农历五月正是盛夏季节,但天山却是非同寻常的寒冷,这反映了气候的高下差异。

(2)诗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分析:

玉门关地势很高,春风自然吹不到这儿。

(3)诗句:

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析:

这里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种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八、广告多棱镜

一、知识要点

1、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2、广告创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紧扣主题

(2)立足真实(3)新颖独特、生动形象。

二、题型

1、创作型

(1)请你为维持交通秩序、保护生存环境各创作一则广告。

a、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减速行驶。

b、保护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双眼。

(2)请你以“地球与人”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a、地球是咱家,请你爱护它。

b、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3)去年春天,在东南区地区流行的“禽流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敲响了警钟。

请就此拟一条公益广告语。

答: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注意公共卫生。

(4)请你在某住宅小区绿化带写一句标语,要求使小区人们乐于接受。

答:

足下有情,留住满园春色。

(小草有意,愿与君朝夕相伴)

2、评价型

(1)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启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你认为该告示写得好不好?

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

我认为该告示写得好。

a、从内容上提醒游客要文明游览,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乱抛,不要摘花折树。

b、语言表达委婉得体,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容易记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像。

(2)请思考下列广告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运用这些手法对提高广告的宣传效率有什么作用。

(见九上P257)

a、寿星喝了矿泉水,扔了拐杖比健美。

(矿泉水广告)

(运用夸张,突出矿泉水健身强体的功效)

b、虽是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广告楹联)

(运用双关,此“顶”实指“头顶”,语言诙谐风趣,道出理发师的技艺高超)

c、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汽车广告)

(运用顶真,写丰田车的质量高,使用广)

d、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竹器店广告楹联)

(运用对偶,紧扣竹器的特点,“虚心”、“劲节”,又突出了竹器的制作奇巧)

e、你恍如躺在洁白的云朵里。

(鸭绒被广告)

(运用比喻,将鸭绒被洁白、轻盈形象地表现出来)

f、汇百花之精,集自然之灵,采众家之长。

(营业液广告)

(运用排比,突出了营养液取材之精,制作之精)

三、公益广告词

  [示例一]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个字之间)

[示例二]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