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783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荔城中学:

侯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

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

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

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

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

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

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

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4、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

相传她生下乌剌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她是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儿的母亲女神。

1、这则神话会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2、关于这种氏族的情况,你知道的有哪些?

三、父系氏族社会

厄瑞斯忒弑母却被雅典娜女神宣布无罪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说一说:

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

议一议:

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其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什么?

你能否举例说明?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小结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逐步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这表明,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已接近尾声,人类行将跨入文明时代。

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古埃及法老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能力培养:

1、看地图了解亚非文明古国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培养空间观察,因果联系、共性归纳等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以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为例,透视其内含的阶级关系,从而锻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1、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四大上古文明,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应该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理解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事例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关系,领悟政治、法律、宗教、军事等手段所体现出的国家职能。

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

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可播放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照片,让学生猜是属于哪一国的导入。

讲授新课

一、古代埃及

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问题:

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

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

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

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

1、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

a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兴趣。

b这根石柱高约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

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

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

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关于法典的内容,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对奴隶主仅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被割掉耳朵,理发师剃去奴隶头上的标志,要被截断手指,等等。

所有这些条文都说明了这部法典维护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结合课本地图,讲清古代印度历史上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2、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后,雅利安人陆续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3、种姓制度

问题一:

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

问题二:

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

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四大文明古国各有自己显著于世的辉煌文化。

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法典等,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能力培养:

区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情感、价值观:

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希腊文明渊源与爱琴文明,从而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继承和发展)、多元性和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

难点:

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讲授新课

一、爱琴文明

1、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

2、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2、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前444-前429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⑴雅典主要的权力机构是什么?

⑵国家大事是怎么决定的?

⑶当有国家大事时,他们就用这些石子投石表决,根据人数的多少决定是否通过。

由此看,雅典民主有什么特点?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请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2、两名执政官掌握行政权力,协议处理政事,元老院掌握实权。

3、公元前2世纪,通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4、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5、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小结欧洲文明的起源与我们前面提过的亚非文明古国的起源是有区别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区别在何处。

第四课中古亚欧文明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日本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的兴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能力培养:

对比中古亚欧文明文明,形成较完整的全球历史发展观

情感、价值观: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难点: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

一课时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与日本的交往关系以及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向学生介绍日本的自然特点:

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2、法兰克王国建立,8世纪前半期,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3、丕平献土

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导入框的小故事,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

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说明:

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

2、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东罗马帝国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它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

1、东罗马帝国灭亡

2、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3、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帝国。

思考: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三洲的封建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五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中印文化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能力培养:

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正确认识战争的本质。

情感、价值观:

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印文化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难点: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

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

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希波战争

1、希波战争爆发(公元前5世纪早期)

2、希波战争后,希腊的雅典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二、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

1、亚历山大大帝

2、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

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四、中印文化的传播

1、“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2、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传播

五、马可波罗来华

1、马可•波罗不仅把意大利的文化带到了中国,而且还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明与文化,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

2、《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

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小结;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课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教义和传播

能力培养:

透视宗教产生及其内含的阶级关系,从而锻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正确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重点:

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

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讲授新课

一、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

倡导“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对解除渴望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

今天,全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二、基督教

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

你知道还有哪些与基督教相关的节日?

三、伊斯兰教

长期以来,阿拉伯地区信仰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六世纪,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及阿拉伯统一的过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三大宗教

名称时间地点创立者经典教义传播

佛教前6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众生平等亚洲

基督教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小亚细亚耶稣《圣经》人人平等欧洲各国

伊斯兰教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

小结三大宗教产生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第七课古代科技和文化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古希腊的科学家、文学和戏剧、建筑成就

能力培养:

了解古代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

了解古代科技和文化的主要成就

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

一课时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简单给同学们提到了世界上各个主要文明的情况,今天我们从科技和文化方面了解它们的贡献。

讲授新课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1)什么是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由于它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2)什么是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几乎和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

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

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3)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

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

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二、古希腊的科学家

1、毕达哥拉斯定理和勾股定理

2、亚里斯多德的成就(亚力山大大帝的老师)

3、阿基米德:

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

三、文学和戏剧

1、《荷马史诗》特洛伊木马计、阿基里斯腱(后脚跟)的寓意-(致命伤)

2、《伊索寓言》的经典寓言(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等)

3、戏剧: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王》

4、阿拉伯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对以上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这两个著名建筑的最突出特点和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小结;古代科技和文化有着伟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结晶。

第八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能力培养:

文艺复兴的成就和新航路开辟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情感、价值观:

通过评价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重点: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的地位,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引导出为什么会出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②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进而分析:

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

3、代表人物:

但丁和达•芬奇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一位艺术大师

4、天文学的成就: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成就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①经济根源: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另外补充说明:

当时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2、设计新航路开辟的表格,和郑和下西洋比较

时间国籍代表人物成就

1492意大利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

1498葡萄牙达•伽马开辟通向印度的航路

葡萄牙麦哲伦环球航行

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

3、影响:

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

第九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意义

能力培养:

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具:

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文艺复兴不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而新航路的开辟,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不久,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讲授新课

一、革命暴发

1、“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2、过程: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二、《权利法案》

“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历史意义

设计欧美三个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表格

国家名称时间过程或方式重要文件国家形式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小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第十课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能力培养:

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以及战争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