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90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1doc

2019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

第五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资源最优配置: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2、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3、帕累托改进: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否则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5、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

6、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7、市场失灵的含义: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8、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9、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10、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11、垄断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12、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13、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存在外部经济(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产品缺乏)。

存在外部不经济,由于其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

这样由于存在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整个经济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4、公共物品:

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竞争性、排他性。

15、公共物品的特点:

(1)非竞争性。

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2)非排他性。

即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16、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

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治安等,这类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

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7、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18、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如教育、医疗服务等,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准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19、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20、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

(垄断)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通过法律限制如《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

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外部性:

)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公共物品:

)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信息不对称: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21、政府通过制定正确的微观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市场的失灵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如果政府不能有效承担或有效的履行这一责任,那么就会在市场失灵的同时,还会出现“政府失灵”。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宏观经济模型”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宏观经济模型

1、国内生产总值:

简称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国内生产总值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3、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4、支出法:

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①消费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各种服务的支出。

不包括居民建造住宅的支出。

②固定投资支出用于投资的物品属于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分为居民住宅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③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④净出口,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

5、用支出法计算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其中,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6、收入法——也称要素成本法。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①生产要素收入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②非生产要素收入包括:

一类是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另一类是资本折旧。

7、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四项: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8、国民总收入(GNI):

即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内生产总值以地域范围作为统计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作为统计标准。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

9、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设备折旧

10、国民收入(NI),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或NI=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

1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

(1)无法反映全部经济活动,例如地下、个体、非市场经济活动。

(2)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动。

第一,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生态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不能反映闲暇增多给人们带来的福利。

12、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先不考虑折旧。

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民收入。

1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2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

GDP=Y=C+储蓄S。

由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这两种角度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相等。

GDP=C+I=Y=C+S,即C+I=C+S,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定义得出的。

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13、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经济。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G和转移支付T。

1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

2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仍是所有要素所得的收入之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政府的净收入就要去掉这部分支出,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那部分收入。

政府净收入T=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TO-政府转移支付TR。

公式I=S+(T-G),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14、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I=S+(T-G)+(M-X)就是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15、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心理规律角度考察了消费倾向的变动规律,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16、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α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17、储蓄函数:

根据凯恩斯的假定,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主要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

18、投资:

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

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19、决定投资的因素:

实际利率、预期收益和投资风险等。

投资函数I=I(r)=e-dr其中e表示自主投资,-dr表示引致投资。

20△I,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引起过敏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投资。

假定社会边际消费倾向β=0.8,则△Y=(1+β+β2+……+βn)△I,△Y=△I1/1-β=△I1/s,这里乘数K=1/s,s为编辑储蓄倾向。

投资乘数:

乘数原理及时增加一笔投资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发展:

这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3、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4、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利用效率。

5、劳动的投入数量:

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6、资本的投入数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7、劳动生产率:

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8、.资本的效率: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9、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2.三因素分解法

10、两因素分解法:

就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11、三因素分解法:

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我们还可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12、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方式。

13、粗放型增长:

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4、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提高生产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5、.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应以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一般都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

但是,当一国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并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经济增长方式就能够实现转变,从粗放型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型增长为主。

1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但是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还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增长。

主要标志就是: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过高,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增长。

1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改善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为此,①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②必须增加教育的投入,为增加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

18、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

19、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20、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阶段,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是,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

相反,在经济的衰退或萧条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21、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1)投资率的变动。

一般而言,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

当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要取决于投资的效率。

2)消费需求的波动。

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进而导致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从而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3)技术进步的状况。

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当技术进步缓慢时,经济增长就比较缓慢。

4)预期的变化。

当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乐观时,会推动经济增长。

反之,当人们的预期不好时,会限制经济的增长。

5)经济体制的变动

22、价格总水平:

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3、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24、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有很多种类,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根据对比基期的不同,价格总指数可分为:

环比价格指数、定基价格指数和年距价格指数。

年距指数是环比指数的一种特殊形态。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就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某一基期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相对数。

其基本公式为:

25、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2.总需求和总供给

以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26、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

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27、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的含义和意义。

在市场活动中,工资、利率、汇率等货币形式的经济变量都和价格总水平有着互相作用的关系,当价格总水平变动时,这些经济变量都会受到影响并可能作出相应调整。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也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书上的说法是错误的),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一般地,由于价格总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会损害存款人或债权人的利益,借款人或债务人的利益会增加。

反之,由于价格总水平下降导致的实际利率上升则会发生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效果。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发生相应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净出口和总供求关系。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具有一些间接效应。

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只有在短期内,在价格变动没有被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

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则不利于经济增长。

但这种作用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期的。

28、就业:

是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29、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周或一天)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30、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31、失业率:

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失业总人数与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即:

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l00%

就业率是就业人口与民用成年人口总数的比率,即:

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在进行国际对比时一定要注意其不可比性。

主要是,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

32、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

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

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

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运行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失业率比较高。

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33、失业的经济影响:

失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正常的水平或者说潜在的增长率。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经济调节职能包括:

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

3、经济调节主要运用: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4、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