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08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Word格式.docx

一、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让学生将一周以来的对星空观察纪录的情况进行交流。

提问:

(1)、同学们,现在季节发生变化了,星空也会发生变化吗?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2)、从你对星空的观察,你能找到星座运动的规律吗?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情况,然后每一个组找一个代表把自己组交流的情况汇报一下。

教师小结:

通过你们的观察,发现了原来选定的观察目标已经不见了,并且天空还出现了许多秋季星空没见过的星座。

这就说明了冬季的星空发生了变化。

2、根据自己的观察,让学生画出北斗七星的样子。

(1)、秋季北斗七星的样子。

(2)、冬季北斗七星的样子。

再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北斗七星的样子。

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你画的北斗七星秋冬两季不同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指生交流。

3、继续交流观察记录。

根据你们的观察,从秋到冬,星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1)一天之中星空的变化。

(2)从秋到冬星空的变化。

小组总结并做好记录。

二、我们继续观察、研究星空。

1、讨论交流冬季星空该怎样观察?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要提出准备研究的指向,提示学生应该重新确立观察研究的目标选择观察重点并做好记录。

书中出示了一个表格:

观察重点是猎户座。

要求观察的是三个内容:

最早发现它的时间;

它在一天中的变化;

不同日期发生的变化。

小结:

研究冬季星座时,同样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和内容。

2、让学生自己学习猎户座的资料卡。

在这里,教师必须给学生指出冬季星空的显著星座就是"

猎户座"

,并让学生记住它的形状以便容易识别。

还要让学生画出它的样子。

还要给学生指出冬季观察星空要观察猎户座。

3、提供学生预测的指向:

根据学生对星空的长期观察来进行预测:

(1)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2)冬季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先小组讨论然后自己写出预测结果。

最后,一组一名在全班交流预测结果。

三、自由活动。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和自己观察认识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评一评。

从"

我的交流材料、我的观察记录、我的新发现"

三个方面,用一般、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开展评价活动。

四、拓展活动。

布置让学生继续利用观星箱观察纪录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观察目标的变化。

希望同学们养成长期观察星空的好习惯。

第十四课木材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

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

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一、从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

师: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

生:

有桌子、椅子、书橱。

沙发、床、柜子。

写字台。

餐桌。

哎呀,这么多啊!

那你们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木头。

对,是木头。

你们研究过木头吗?

没有。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木头,好吗?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如果我们要研究木头,你想研究什么呢?

我想研究木头的年龄。

我想研究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我想知道木头能导电吗?

木头的气味有什么不同?

木头是什么形状的?

木头有什么用?

……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小组内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认为这样可以吗?

可以!

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需要注意哪些?

我认为小组内要分好工,配合好。

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要选好实验材料和工具。

还要制定好实验方案。

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

那么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做实验。

查阅书籍,还可以上网。

问问老师和同学。

说得真好!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到前面来取,需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可到老师的微机上来查询,当然,你也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

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实验记录,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记录表。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记录。

能做到吗?

能。

好,现在,请各小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分好工,制定好方案,开始探究!

三、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把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

他们还想到把木头浸湿,继续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四、交流与表达

都研究好了吗?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

我研究的问题是"

木头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通过实验,我发现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江南香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沉到了水底。

你观察的真仔细!

实验前你是怎么想的?

我原来认为所有的木头都浮在水面上的。

结果呢?

结果发现木头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看来仅靠猜想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我还发现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数一数年轮有几圈,就知道木头有几岁。

我从《百科全书》上还查到有些树木一年长好几圈呢,那样,年轮就不等于年龄了。

说得好!

查阅书籍资料确实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我还发现年轮有的疏有的密,我认为根据年轮能辨别方向,疏的一面指南,密的一面指北。

你的知识可真丰富!

老师,我还在网上查到了很多年轮的图片呢。

是吗?

太好了!

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到微机前面,展示有关年轮的图片和资料。

并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还有什么新发现?

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是否导电。

我先把干木头接入电路中,发现所有的干木头都不容易导电;

可是我把湿木头接入电路后发现小电珠也不亮,湿木头也不导电呢!

有不同意见吗?

不对,湿木头导电!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从课外书中看到过。

那湿木头到底导不导电呢?

想不想知道?

想。

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检测出非常微弱的电流。

(出示电流计)当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我们就用它来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

(演示:

分别把两段长短、粗细相同的干、湿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它们是否导电。

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们纷纷站起,瞪大眼睛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当看到接入湿木头指针发生偏转时,不禁惊叹起来!

你们还研究了什么?

老师,我还发现木头有的软,有的硬呢。

你在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真了不起!

说说你是怎么研究的?

我用指甲在木头上划,发现桐木、榆木、樟木较软,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较硬。

你能用感官充分感知木头的软硬,真不简单!

我还研究了木头的用途。

你发现了什么?

我可以到微机上边演示边说吗?

当然可以。

通过你的研究,老师真是眼界大开,木头竟然有这么多用处,连躺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纸,它的主要材料也是木头,真是太神奇了!

你们还知道木头有那些用处吗?

我知道木头还能制作玩具。

能制作象棋。

能做铅笔。

是啊,木头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

你们知道木头是怎么来的吗?

是砍伐大树得到的。

树要经过很多年才能长成材呢。

我知道一种树叫"

铁木"

,它长得慢极了,所以非常硬,刀枪不入呢!

木头真是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木头。

你认为我们要怎样珍惜木头?

要爱护花草树木。

不能在树上乱刻乱画。

看到破坏树木的现象要制止。

我认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节约用纸,因为木材是制造纸的原料。

我觉得我们要用一些替代木头的东西。

比如,木头桌子可以用玻璃的代替,这样就节约了木材。

同学们说得真棒!

五、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

这节课同学们对木头进行了悉心研究,真不简单!

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的收获很多。

我们来看一下探究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有些问题大家非常感兴趣,并认真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发现,真棒!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如木头的形状、木头气味,虽然同学们想到了,也提了出来,但暂时不感兴趣,没有研究,那咱们就课下再去研究,好吗?

好。

下课。

第十五课纸

1、了解纸的发明和纸的发展

2、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学生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分组材料:

各种不同的纸,滴管,红墨水等

一、谈话导入,激发科学志趣

1、谈话:

同学们,今天咱们初次见面,所以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漂亮的工艺品。

看清楚用什么材料做的?

请看大屏幕。

2、电脑出示有关纸工艺品

3、提问:

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吗?

4、谈话:

想不想知道纸的来历呢?

5、电脑出示:

纸的由来(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6、提问:

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纸呢?

这些纸主要有哪些用途?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纸质材料的物品,让学生进入纸的殿堂,用视频展示中国四大发明纸的由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接下来对纸的深入研究奠定兴趣和情感基础]

二.自主探究,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一)认识各种纸的特点

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纸,请拿出一号信封,认一认是都是什么纸?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

如果老师刚吃完了饭,想要用纸来擦嘴,请问用牛皮纸还是餐巾纸好呢?

为什么?

说明各种纸有它的不同特点,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呢?

小组讨论一下。

5小组讨论(观察、实验)

6、汇报交流并板书

通过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纸,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直接感受不同种纸有不同的用途,同时过渡引入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二)研究纸的性质

原来大家了解这么多纸的性质呀,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纸的性质,好吗?

2、谈话: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纸的结实程度,吸水性及透明度来研究一下

A:

不同的纸的结实程度的探究

牛皮纸与宣纸哪种更结实呢?

2、学生猜测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案(两张完全相同的纸)

5、小组实验

6、交流汇报

7、师小结:

正因为牛皮纸结实,所以我们常用它来做包装物品。

8、谈话:

老师想留一个问题给小朋友,同一种纸它的横向与纵向结实程度是否一样呢?

小朋友们不妨回家做个实验

B纸的吸水性

牛皮纸与宣纸哪种吸水性好呢?

4、汇报交流,完善方案(滴的水滴数要相同)

正因为宣纸的吸水性能好,所以我们常用它来写字作画

C:

纸的透明度

牛皮纸与宣纸哪种透明度好呢?

3、交流方法

4、学生实验

5、交流结果

6、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纸的不同性质,正因为纸的不同性质才产生了不同种类的纸和纸的不同用途。

三、了解造纸过程,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2、电脑出示:

(纸的生产过程)

3、谈话:

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当然用竹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些新型材料的纸吗?

电脑出示相关信息

看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呢?

(进行节约用纸,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

5、谈话:

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用大量的纸,纸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用品,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纸呢?

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说说吗?

(结合生活实际,本地生活习惯进行节约纸的教育)

6、纸的设计

谈话: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希望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生活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纸,如下雨等。

通过古代造纸的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生产纸的不宜,通过现代生产纸的工艺流程图,让学生产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资源教育,设计纸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

四、课外延伸

了解纸的回收利用情况,做一件纸工艺品。

让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感受科学学习的方式和意义,通过废物利用制作纸工艺品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科学教学的一种延伸]

第十六课陶瓷

1、能针对研究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

2、在探究陶瓷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知道陶瓷是人造材料,了解陶瓷的性能及用途。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有关陶瓷的资料、陶瓷物品碎瓷片、木锤、小刀等。

教师准备:

关于陶瓷的录像片段及陶瓷物品、陶瓷资料。

活动一:

我们一起来欣赏陶瓷物品

1、学生说一说自己带来的陶瓷,介绍本物品的特征、来历。

2、将学生自己带来的陶瓷分组摆放在桌子上,进行参观活动。

3、学生进行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通过参观、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鉴赏价值、艺术价值。

活动二:

陶瓷有哪些特点?

我们想办法来研究。

1、提出问题:

陶瓷有哪些特点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设计观察实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同学们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需要的材料。

要记录下观察实验中的发现,比比那些同学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

2、学生分组制定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可以补充。

4、学生进行实验。

5、各组汇报观察实验结果。

在同学实验中发现陶瓷有很多特点,如,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等。

陶瓷是利用天然材料经过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课下同学们继续进行研究陶瓷。

活动三:

根据陶瓷特点,说一说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1、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材料?

2、放有关陶瓷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陶瓷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3、提出设想:

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利用陶瓷材料来做那些物品比较合适?

4、学生进行猜想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四:

讲一个陶瓷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讲故事,了解关于陶瓷的趣事以及陶瓷的发展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科学应为社会服务的信念。

自由活动:

1、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也可以选择教科书中提示的集中活动。

2、评价:

从:

"

我的发现、我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对陶瓷的认识"

这几方面来评价。

拓展活动:

对陶瓷还项研究哪些?

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

第十七课金属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

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能区分什么是实施;

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尊敬他人的观察实验的结果.

3.知道金属使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金属材料

课前完成部分实验方法的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研究了"

木头"

陶瓷"

,这节课我们在上两节课的基础上,来研究金属.

活动一:

1.提出问题:

金属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说一说:

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3)说一说:

观察实验方法.

2.提出观察实验要求

(1)实验中注意安全.

(2)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发现得多,而且科学.

3.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放手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老师参与学生探究活动,随时处理一些问题.

4.引导学生金农分得表达与交流

(1)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让学生对全班同学的发现进行归纳总结.

(3)学生整理最后的发现,形成对金属特点的共识.

活动二:

1.学生谈一谈"

金属从哪里来"

(1)让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说出自己的观点.

(2)猜想用金属制成金属物品的过程.

(3)播放录像片,介绍获取金属的两种途径:

一种是对金属的提取冶炼制作过程,让学生明白金属首先来自于金属矿,然后对金属矿进行开采冶炼,获得金属,再对金属进行加工,最后得到金属物品。

另一种是将回收来的废旧金属物品进行冶炼加工,获得金属物品。

2.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

自由活动:

学生进行交流:

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发现新的研究方法.

拓展活动:

在教室里准备一个收集筒,会收集废旧金属物品.

第十八课玻璃与塑料

1、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

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为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喜欢大胆想象。

玻璃片、塑料片、玻璃塑料制品、电池、导线、镊子、木锤。

玻璃塑料有关资料。

录像图片资料。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材料--玻璃与塑料。

1、列举事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玻璃与塑料

学生结合自己常用的物品说一说:

哪些物品是玻璃的?

哪些是塑料做的?

2、交流:

如果没有玻璃、塑料制品,生活会怎么样?

3、出示:

玻璃、塑料制品,让学生鉴别"

哪些是玻璃做的?

通过上述活动,使同学们对玻璃与塑料的用途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发现玻璃与塑料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下面我们观察实验。

1、猜想

玻璃与塑料可能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2、交流猜想的结果。

3、进行对比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

(2)汇报实验方法

(3)进行实验活动

整个实验活动老师注意调控课堂气氛,及时发现问题,灵活地处理,确保学生观察实验的进行。

2、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再进行对比。

3、学生汇报

通过实验,你发现玻璃与塑料分别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4、出示:

资料卡,让学生阅读

讨论交流:

社会面临着"

白色污染"

的威胁,应该对材料进行怎样的改进?

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讨论角落,认识到玻璃与塑料的使用给人民及社会带来了方便,但是塑料废弃物品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反过来又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使用材料具有两面性:

既有正面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要发明新材料来代替塑料。

1、讨论交流:

玻璃与塑料的未来。

学生充分进行创新、想象,先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想法。

根据"

对材料的研究、发现的问题、大胆想像"

学生进行互评。

调查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十九课材料的分类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会查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能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2、通过设计房屋的活动进行大胆想象;

意识到使用材料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3、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能根据材料的不同对人类进行分类。

观察:

社会中的物品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查阅资料:

了解关于材料的知识。

提出问题:

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材料?

讲: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给材料分类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带来了哪些物品?

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材料来自于哪里?

学生讲,老师适当地进行纠正。

2、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自带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

3、学生汇报分析、讨论结果。

同学们通过分析、对比,能区分自带的物品什么是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介绍材料:

P58

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1、学生分组将自带的物品合在一起。

2、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

3、提出分类标准:

按材料的不同的物体进行分类。

(1)是否是天然材料;

将由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分为另一类。

(2)是否是再生材料;

将不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物品分为另一类。

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你自己想的办法分。

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分类活动进行评价。

设计一间自己喜欢的房间

1、提出活动建议

2活动三:

1、提出活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