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087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环境教案.docx

一年级环境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案

【篇一: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大自然里的“宝贝”认识大自然。

2、通过自己找到的“宝贝”进一步的了解大自然的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准备:

旧信封、纸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自然隐藏着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片”、“石头”“羽毛”?

?

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来吧,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找独特的“宝贝”。

二、过程

1、将四个同学分为一组,把学生带到植物园中,给他们15~20分钟时间去寻找自己认为很有趣的东西,找到后放入袋中。

2、15~20分钟后,集合学生,回到教室。

3、各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找到的东西,并讲出它是在哪里找到的?

欣赏课本上的小朋友都找了些什么?

你认识它们吗?

猜一猜这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贝呢?

三、结束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了大自然中的宝贝,有的同学找到了美丽的花、可爱的小蚂蚁、有趣的石头等等,大自然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宝贝,希望同学在课后的时候多细心的去发现它的存在,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去户外寻找了大自然的“宝贝”,这节课啊我

们要一起再去看看大自然里边还有那些事我们没有找到的小动物。

二、欣赏

1、出示课件图片。

2、看一看这是什么?

(小鸟的一家、小蚂蚁)

3、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看过它们吗?

谁知道关于小蚂蚁的故事?

请同学发言说小蚂蚁的故事,最后老师补充,小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是靠触角来打招呼的,你别看它们平时出门都是整整齐齐的排着队伍的,但是要是你把它们来的路上哪怕是一个小石头你移动了,小蚂蚁就不知道路了。

因为它们是靠气味来认路的,如果一个蚂蚁如果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气味,,其他的蚂蚁就会沿着这条路线去找食物,并不断地加强气味。

如果这里的食物被采集完了,没有蚂蚁再来,气味就会逐渐消散。

如果一只蚂蚁被碾碎,就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立即引起其他蚂蚁警惕,都处于攻击状态。

才我们欣赏了小动物的一家,现在我们要来学一学植物妈妈传播后代的办法。

请看图片(苍耳、莲子、蒲公英)它们是怎么样传播自己的宝宝的呢?

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三、小结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动物和植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当它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收到了威胁就会有攻击人们的情况,所以请小朋友都善待这些小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友好生活在一起。

快乐的收获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有采集、欣赏和用树叶制作的积极性。

2、能动脑筋,尝试利用树叶,进行粘贴、穿缀或其他方法装扮活动室。

3、喜欢和同伴一起进行环境装饰美化活动室,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塑料袋或小筐。

抹布、绳子、胶带、浆糊、彩色纸等。

活动过程:

一、采集各种树叶

1、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散步,感受秋叶的变化。

教师:

秋天到了,想一想,秋风一吹,树叶会怎样?

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地上有哪些树叶?

我们去拾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

2、引导学生拎着塑料袋,观察寻找并采集各种树叶,提醒学生在固定的范围内拾树叶,不要独自行动离开大家。

二、观察、交流自己采集的树叶

1、回到教室后,引导学生将自己采集的树叶放在桌上,并用湿抹布将树叶擦干净。

2、教师:

你采集的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你知道它是什么树的树叶吗?

三、鼓励学生用树叶装扮教室

1、教师:

小朋友收集的树叶真漂亮呀!

我们用树叶来装扮我们的活动室好吗?

2、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提供的材料:

胶带、绳子、彩色纸等,启发学生用树叶上在彩色纸上拼贴图案、用绳子将树叶穿成长条、用树叶做树叶项链或树叶镜框等。

教师协助学生将树叶作品固定在墙面上或挂在活动室里。

四、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制品,交流自己制作的树叶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生利用生活当中一些不被人们经意的东西来制作有情趣的小工艺品。

激发、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发现美、选择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用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很多美的事物其实是用很普通的素材创造出来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当中发现美和审视美。

教学辅助工具:

湿面团、大头针、麻籽、胶水、剪刀、易拉罐、彩色橡胶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不被我们经意的甚至是废弃的物品,经过艺术加工后,就会变成很有情趣的小工艺品。

比如同学们都很熟悉的树根雕刻(根雕艺术);民间过中秋节时,老百姓用面捏动物等。

二、演示由普通素材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示范一用湿面团和大头针等制作小刺猬

步骤一:

把湿面团捏成半球状,然后将一头捏尖,呈刺猬嘴形。

步骤二:

用麻籽蘸上胶水,点出小刺猬的眼睛和鼻子。

如图示:

步骤三:

用大头针刺入面团,做成小刺猬的刺,小刺猬便制作成功了。

如图示:

示范二用粗细不同的两个易拉罐和小彩色橡胶球剪成盛开的菊花步骤一:

将两个易拉罐的顶盖剪掉,并套在一起。

步骤二:

将易拉罐由上往下剪成丝条状。

步骤三:

将剪成的“菊丝”拉开,呈菊花开放形状。

步骤四:

把有色彩的小橡胶球放在“菊丝”中间,“盛菊”制作成了。

三、两例成功的演示后,借题引导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平常不被我们注意的东西,其实都可以用简单的艺术手段把它们制成精巧的小工艺品。

例如,我们还可以用香烟的外包装盒做纸雕;可以用破麻布经过刺绣做成精致的小壁挂;可以用妈妈裁剪衣服剩下的碎布料粘贴成美丽的风景画,等等。

可见,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并且,很多美的事物来源于极其平凡和简单的素材。

生活是创作美的源泉。

四、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小工艺品

五、评价学生作业,鼓励和表彰优秀作业,让学生自评

大家一起做环保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

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

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

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

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

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

……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1、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生:

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被建工厂的

人堵塞了。

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

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

生:

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

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

生:

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

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师:

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

视频课程学习资料公开课找老师逛论坛

中毒的事。

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

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生:

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

【篇二: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执教:

徐明荣

第一课:

大自然真美丽

教学目标: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设计校园附近的几个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

1、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

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

环境。

4、讨论;小结: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

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

保护大自然?

第二课:

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学生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

(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

情景:

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

边飞边说:

“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学生讨论:

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生共同探讨树的用途:

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大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生共同探讨保护树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课件

(一)

启发学生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

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帮助小鸟建一个新家。

二、观看课件

(二)

情景: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

“我有新家了!

谢谢小朋友们”。

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

“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

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1.通过观看课件

(二),大大激发了学生帮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第三课:

我与绿荫交朋友

一、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知道树木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知道绿化的意义。

2、让每一位学生会简单的植树种花的方法,参加绿化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

二、活动条件:

1、事先请学生了解树木的作用

2、准备小品《大树公公的功劳》

3、请每位学生了解一种花草树木栽培知识

三、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

(植树节)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制定植树节吗?

(学生各抒己见,小结因为我国绿化的面积很少)

明理导行

1、树木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源,更是一种环境资源,树木美化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1)通过光合作用,

(2)可以吸收二氧化碳,(3)释放出氧气;

(4)空气中的尘埃、有毒气体能被树木吸附;

(5)教室旁种一些高大的树可以减弱噪声;

(6)树木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

2、大家知道树木有很多的作用,那么98年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发生特大洪灾?

(1)长江上游沿岸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山坡上的泥土流入长江中,随河水沿江而下,岛中下游比较平坦的地方淤积起来,阻塞河道,长江因此变成一条浑浊的河流。

(2)为了让长江水重新变清,应该怎么办呢?

(在长江沿岸植树造林)

3、创设情景,指导行为

(1)引出小品:

树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去保护,反而去砍破它,你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2)情景演示:

《大树公公的功劳》。

一同学扮演“家园的主人”,一同学扮演“大树公公”,三同学分别扮演“风沙”、“有毒气体”、“噪声”。

优美的音乐响气,“家园的主人”在美丽的家园翩翩起舞,“大树公公”在旁边默默守候着,微笑着注视“家园的主人”。

随着“家园的主人”一天天长大(代表地球人口的膨胀),他越来越不满足原来的条件,开始大片大片地砍伐森林,使绿化面积越来越少,“大树公公”挥泪默默退下,这时“风沙”、“有毒气体”、“噪声”出现,他们狂舞着双手,叫喊道:

“风沙”:

我要吞没大片耕地,让人类没有粮食。

“有毒气体”:

人类制造出我们,我们要让人类得各种各样得疾病。

“噪声”:

我要让人类无法安静休息,学生无法听清老师讲课?

?

“家园的主人”哭了(他痛恨自己得行为,正是自己破坏了原来美丽得家园),大声呼喊:

“大树公公”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

这时“大树公公”威武地走上,于是“风沙”、“有毒气体”、“噪声”通“大树公公”展开大战,经过一场激战,“大树公公”因一群“小树苗”得帮忙,战胜了“风沙”、“有毒气体”、“噪声”。

“家园的主人”和“大树公公”、“小树弟弟”一起在美丽的家园跳舞,再也不分开了。

(3)指导行为

同学们,看了小品表演,我们知道了树木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作为家园的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指名学生回答植树种花候的保护保养措施)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树木时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应该保护好树木,从小养成栽培花草的良好习惯,为美化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绚丽多彩,做一明绿化家园得小卫士。

第四课: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设计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近几年在国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节约水资源是其中

重要的一条,建立发展节水工程、加大宣传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让人们明白:

节约,不仅是省钱,更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明天。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国家水资源缺乏,并且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的现状,由此,我设计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节约的观念,大力宣传让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不但要从我做起,还要大力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

教学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学生通过开展与水相关的主题活动已经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以及水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观察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行为,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二、物质材料准备:

1、多媒体宣传片:

地球的“渴”望。

2、教师设计好的节水宣传画白描图若干、样例一份、彩笔、油画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

同学们,谁能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呢?

2、提问: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多媒体宣传片,请学生说说都看见了什么?

三、激发学生的同情心,鼓励幼儿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四、请学生把与家长讨论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①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洗青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

②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它滴水。

③用洗衣服的水来洗车,洗鞋子。

④洗手的时候水不能开得太大,冲完厕所要关好水龙头。

⑤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着,存着可以用的。

?

?

五、教师提议:

六、出示宣传画样例,学生自由分组、互相合作进行涂色活动,共同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

延伸活动:

1、将制作好的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贴到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生活区,让更多的人能看到。

2、请学生与家长自由设计制作一些小的节约用水的标志,贴在教室和家里有水的地方,提醒别人注意节约用水。

第五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

2、通过制作图表、观察、分析、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白色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巩固统计知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上网搜索或查阅图书,了解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2、收集数据:

自己家庭中一天要用掉几个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组照片,你知道照片上的地方是哪儿吗?

(课件出示:

高唐北湖—聊城明珠夜景—聊城的水和桥—冠县马颊河的一角—冠县金冠广场)。

师:

这些地方美吗?

是啊,近几年,我们的家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很大变化:

楼房高了,街道宽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洁净、舒适了,但是,也有一些这样的角落?

?

(课件播放:

污染的地方?

?

师:

你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现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

师:

是啊,这些生活垃圾尤其是这些塑料物品的废弃物,不但破坏了我们城市、农村的美丽景色,而且还会形成白色污染,今天,我们就聚焦白色污染,共同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板书课题)。

二、信息交流,认识危害

师:

课前,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有关白色污染方面的资料,哪些东西会形成白色污染呢?

生交流:

各种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泡沫餐盒、塑料杯、瓶、农用塑料大棚、地膜等,因为大多数是白色的,所以称之为白色污染。

师:

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你知道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

生根据课前搜集、查阅到的资料充分交流:

①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食物,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

②市场上用的红、黑、黄等颜色的塑料袋,大多数是废旧塑料的再利用,是小家庭作坊生产的,盛食物会使其受到污染,变质。

【篇三:

一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保教育教案教学2010-11-2310:

40:

34阅读228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第二课:

节约用水

一、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和水的用途。

(二)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

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挂图或投影片,内容包括自然界里的水、水的用途、节约用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

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提问:

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哪些地方有水。

谈话:

同学们:

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提问:

①天空中有水吗?

②地下有水吗?

③土壤里有水吗?

出示投影片。

结合投影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有水?

小结:

自然界里的水。

天上年年有下不完的雨水和雪水,江、河、湖、海里有水,地下有水,井里有水,土壤里有水等。

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用途

谈话:

现在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都有水,谁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水?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出示牲畜饮水、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挂图或投影片,并

一一给予讲解。

小结: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洗脸、刷牙、洗澡要用水,洗菜、做饭、洗衣要用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

动物也要喝水、用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

海上运输离不开水,水力发电离不开水。

工厂生产离不开水,总之,人类的生活、

生产都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

3.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讲述:

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

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

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

提问:

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

(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

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

为什么?

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3)提问:

你们平时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

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

(三)巩固

讲述: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用途一课。

(板书:

课题)我们知道了在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

同时还知道了水有很多的用途,无论是我们生活、工业生产、水上运输、水力发电、还是灌溉农田等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水这么重要,而自来水又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节

约用水。

(四)作业

想一想:

你怎样做到节约用水?

板书:

我们要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