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42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doc

本质安全管理要加强人的因素分析

----------李生江

加强本质安全管理,首先就要解决人、机、环三方面的主辅关系。

人的失误是人一机一环安全管理体系中潜在的事故源,据资料统计表明,由于人的失误引发的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随各种环境条件的改善、设备抗灾能力的增强,人的失误对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分析、预测、控制、减少人的失误,是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造成操作失误的原因有两大部分,一是人的自身条件;二是人与设备、环境的匹配。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从人的操作行为、心理状态、生物节律等多个方面入手,从深层次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它的实质,从而能够制定出效完善的控制对策。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着眼点应放在人、机、环三者的关系上,分清主体与客体,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尽管由于设备的不可知因素,环境的外来影响能够引发事故,但从前面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出所占的比重很小,从大的说占10%~20%,从小的来讲只能占到3%~5%,这些因素也可以由人去控制,所以对人一机一环管理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上。

人的工作总是包含着人与设备、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即主要表现为主从关系,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操作机器和控制环境。

机器本身为人服务,要与人的工作性能、条件相适应。

环境有时具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但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人与环境达到最终的统一。

下面就针对生产危险品的火工企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

生产危险物品的企业由于原材料半成品的危险性决定了以人、机、环三者要求较高,各种事故的出现都离不开这三者的影响。

因此在事故的分析中,首先抓住2点:

(1)是否源于操作工的违章操作、指挥者的违章指挥等人的因素;

(2)是否因设备环境的不合理导致。

对于环境、设备带来的事故,最终也可以归结到是否是检查者、操作工没有认真检查等人为因素上,只不过把事故从现象和实质上做了区分。

事故从设备、环境中反映出来。

如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风沙较大,是火工生产的事故多发期,最容易造成静电积聚事故,可归纳到环境的影响因素上,但最终分析还有以下几方面人的原因,一是空气湿度较小——操作工没有按时造湿;二是风沙较大——没有关闭好窗户;三是静电接地断开——没有认真检查。

这些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由此可知,在研究人、机、环整个安全系统中应充分从人这个主体出发,将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在操作过程中人的感觉、情绪、生理、操作水平等因素,从而减少操作过程的失误,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一)行为心理的分析

人的操作行为包含了3大部分,11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操作正确与否受到心理、生理、

技能的制约,任何操作行为都脱不开这3大部分。

以生产火工品的企业为例,由于产品的危险性,决定了技改速度不快,机械化强度不高,职工的操作行为多为单调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而这种限制创造力的工作又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

例如,雷管装配卡口工序,使用的机器较为简单,平凡单调的重复劳动极易造成违章行为,有单调感的卡口操作工,在工作前由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较高,自觉性也较高,此时不仅产量较高,而且操作安全程度也较高。

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职工重复操作的单调感增加,抢时间、赶任务的思想加大,尽管卡口速率加快,但临近下班时间,这种思想表现得更加明显,于是违章操作,大把抓管,赶任务,求产量,是违章和事故的多发期,因此也是重点控制阶段。

从上面例证说明人的操作行为受到人的心理条件的制约,研究安全管理的操作行为,应从研究人的操作失误入手,强化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规范人的操作行为,从而改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

(二)生物节律影响因素的分析

体力、智力、情绪是人体生物节律多项自然反应的其中3种,人的体力感应周期为23d,

情绪波动周期为28d,智力强弱周期为33d。

每个周期有高潮期(积极期)、低潮期(消极期)和临界期3个阶段,

高潮期也称为节律释放阶段,人的身心处于上升阶段,体力上升,精力充沛,充满朝气,心情愉快,心胸开阔,工作热情,细心,耐心,注意力集中,人的操作失误率较低。

低潮期体力不支,易疲倦,情绪波动较大,心理狭窄,缺乏信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人的反应迟钝,操作失误较大。

临界期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操作粗枝大叶,出差错几率较大,各部分协调能力较差,易产生事故。

在人的一生中,3个周期占生命时间的20%,所以,在加强低潮操作工安全管理的同时,特别要对2种或3种生物节律处于临界状态的操作工强化安全监督,因为这一天造成的操作失误率最高,最容易失控造成违章,也相应地最容易造成事故。

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特别是对于处在危险岗位的操作工应加以控制进行特殊管理。

一般情况下,人机结合形式是从简单的人和工具的结合,到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人要结合,尽管形式上有差别,但都存在信息传递、处理、反馈等基本结构,天长公司是以生产火工品为主的企业,人机结合模式较为单一,人是控制设备、机器的主体,火工生产系统设备的控制通常为半自动化系统,即由人操作各种设备,工具的主要发出指令受人的指挥。

对于环境的分析应该包括作业环境与社会环境。

在通常情况下作业环境包括生产区域的照明、粉尘、有毒有害物、干湿度等;社会环境包括职工所处的上下级关系,职工之间的关系,职工与家属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

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对于研究火工生产的安全工作也十分重要。

(一)作业环境因素的分析

在火工生产中,很早以前在安全管理中就提出“轻拿轻放,无声无尘,定员定量,防火防潮”

安全十六字方针,其中“无声无尘”就是对操作职工的作业环境所做的具体规定。

作业环境中粉尘的浓度较大,工序当中噪音较强,可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操作情绪,引发注意力不集中、无意识违章等多种连锁反应,同时也极易使操作工体力、情绪产生紧张与疲劳感,从而诱发事故。

下面就对火工生产影响较大的因素加以分析。

1.干湿度对作业环境的影响

空气中的干湿度不仅对火工品的质量有影响,对安全工作也有所影响,特别在冬春季节,

空气湿度较小,在操作中最容易发生静电积聚,而杂散电流对生产火工品的企业来说又具有较大危害。

从对天长所做的统计可以看出,建厂以来发生的10多起爆炸事故中有60%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其中15%的事故与操作职工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有关,28%的事故是由于工房湿度较小,因此,应加强工房干湿度的控制。

2.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分析

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可直接导致人体造成职业病,同时悬浮粉尘使工序中的危险性增大,

一遇事故极易造成串爆,酿成更大的事故。

对于容易造成粉尘飞扬的工序如黑索金造粒,粉状炸药装药工房,雷管装填工序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如加强造湿,定期清理、清扫,不仅可以防止职工造成职业病,同时又可以防止由于粉尘的积聚酿成事故。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1.一个企业安全气氛不浓,集体安全意识淡薄,最容易发生事故。

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方

式,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2.在工作环境中职工之间,班组长与职工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不良的人际关系,致使职工心理负担增大,心理紧张,产生不安全感,情绪压抑,失误率增加,造成这样和那样的事故。

3.领导的指挥方式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可以影响到安全状况,不良的领导作风,可以引起职工的逆反心理,轻安全思想使违章状况增大。

4.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每个职工静心养神,恢复体力的地点,由于各种生活条件的影响,如夫妻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等不良,极易使许多人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增加操作失误率,这也是应该控制的方面。

(一)有意违章行为的控制

1.通过安全教育和宣传,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所有人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和周

围同事的切身需要,消除侥幸心理、逆反心理等导致有意违章的因素,如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开展班前会、安全活动日,进行专业安全教育等强化安全意识的培养。

2.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通过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手段对具有违章行为的人加以约束,杜绝违章行为发生,如对违章人员强化三级教育,制定安全奖罚规定等。

3.充分利用行为科学激励理论和方法,来激励职工实现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制定安全方针,目标与职工的工资、奖惩挂钩,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

4.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活动、宣传方式,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推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等工作向全员化、规范化发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树立安全工作的权威性。

(二)无意违章行为控制对策

无意违章行为:

操作者状态正常,但因为不懂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而发生的违章行为。

1.提高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应急反应能力,增强抗外界干扰能力,将操作工作为重点安全

监控对象,随时提醒、督促其注意安全生产。

2.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外部环境,防止、减弱外界不良环境对操作者的影响,如为在危险工序中操作的职工配齐劳保用品,铺设能够防止静电灾害的地板,同时强化各种设备接地装置,确保安全生产。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使所有人了解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定,同时做好预防事故的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三)失控违章的控制对策

失控违章行为:

指操作者在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的违章行为。

1.由于生物节律的影响因素,操作职工处于生物节律的低潮期、临界期的要重点监控,对

三重临界日的操作工调换工种,安排到辅助性的工序工作,从而减少由于人的因素带来的灾害。

2.加强环境监控,对未知因素要做好预防工作。

3.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在招收职工时要严格进行体检,特别对于进入危险工序操作的职

工,更应严格把关,对于大脑反应迟钝,眼、耳、四肢有缺陷的职工,不能充实到生产一线,对于后天性因素造成缺陷的职工,要安排到远离危险物品的辅助性工作场所,并严格进行监控。

(四)被迫违章行为的控制对策

被迫违章,指行为人状态正常,而明知是违章行为,想控制却未能控制的违章行为。

1.人一机一环安全管理体系的合理匹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因设备的不合理

性、环境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灾害。

2.强化安技培训,提高安全技术素质,使岗位适合人,达到生产岗位与人的实际操作水平相匹配,减少无谓的伤害。

3.提高管理干部的指挥能力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随时教育职工注意安全生产,避免因工作失误、指挥不当、指挥能力欠缺造成职工违章,结安全工作带来不可靠因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素。

综上所述,人是火工安全生产主要的违章源,提高本质安全管理应从“人”这一具体的操作主体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技术和法规教育、监督、宣传,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安全意识,完善作业环境,通过采用改善机、环条件等控制对策来消除或减少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