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5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docx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

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

  徐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志摩的诗歌10首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

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

“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

“《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

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

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

“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

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

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

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

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

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

“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

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

“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

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

“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

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

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

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

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

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

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2、《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赏析:

  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

在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才性和诗情的诗歌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因为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

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

《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钦慕向往之情。

诗里云游的特征是空无依傍的自在逍遥: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空中飘荡的云游适性而往,不拘一地,为何会给抒情主体以深深的向往,诗中没有明说,但却在后面作了间接的交代,“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至此,抒情主体作为旁观的姿态点出了第三者的存在,“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形成对比,并由此反射出抒情主体隐蔽的心理历程与人生价值取向。

那“一流涧水”无疑是抒情主体客观化的象征,诗中以第三人称“他”称呼,与“你”形成了不同的词语情感效果。

同时,第三者“他”的存在是以与云游相对的形象出现,也含有抒情主体那万般忧愁又渴望得到新生与慰藉的心境。

“明艳”一词极富主观色彩,一方面对照着云游与涧水不同的生存形态,一方面又暗示着抒情主体那颗焦灼等待的心,生命的痛苦将何时越过暗黑的深渊走向自在与自由?

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诗人以“一流涧水”为自我写照而渴望漂荡的云游给自己萎靡虚弱的心灵涂抹些许光亮的色彩,由此,“一流涧水”便是诗人自己心境的最形象比喻。

在徐志摩的诗中,“云游”的形象多带有虚幻空灵的美,如《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

而徐志摩自己也常以“涧水”自喻,如给胡适的信中提到自己只要“草青人远,一流冷涧”,其中凄清孤单的韵味与此诗何其相似,里头是否蕴含着更深的内涵背景或生命体验,我们禁不住作如是想。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忧愁以绵密,系古代诗词手法的运用,如“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无形的忧愁以形象的比喻来加以形容,说明一流涧水期待的欣喜与遗憾,当“明艳”给自己的“空灵”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时,涧水醒了,一种长期期待的幸福的充实已悄悄降临,超越时空的生命本体实现的狂喜在抱紧倩影的动作中得到完成,那是怎样的心醉神迷的战栗!

  可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一流涧水的欣喜只是一种梦幻般的稍纵即逝,是因为美只能属于那个逍遥无拦阻的天空世界还是因为抒情主体那个理想的心由于过分关注现实而自觉其污浊的心境?

姑妄测之,诗歌在此给读者提供了容量极大的想象空间。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与一流涧水相对的“湖海”已不是单纯的字面浅层意义,而是与美相应合的所具的深层象征意义。

如说一流涧水只是个体孤单的审美意象。

那么阔大的湖海则代表着博大精深的生命原型力量。

而云游也正因如此超越了个体单纯的意义而取得了普遍的永恒性象征。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诗句中流露出哀怨缠绵的情调使人不禁恻然泪滴。

一流涧水希望云游常驻心头的希望终不能实现,唯有把一腔心愿付诸日月的等待。

在此盼望中,比起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显韵清而味长。

此诗极能体现徐志摩诗歌温柔婉转的审美风格。

  在《猛虎集》序言里,徐志摩说了一段颇带伤感但又耐人寻味的话:

“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这仿佛是为了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走错了路。

”这似乎是经历了一生大苦大难的人才能体会到并且能说出来的话,在此之后不久,诗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在经历了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奋斗与危机之后,他是否已经由此体会到超越凡庸无能的生之奥秘?

那个“栩栩的神通”是否昭示了诗人另外一个更加湛蓝希望的天空世界?

在那里,没有怀疑,没有颓废,有的只是心中早已存在的信心与幸福的许诺。

  此诗显然受欧洲商簌体的影响,商簌体系14行诗的音译(Sonnet)。

欧洲14行诗大体上有彼得拉克14行和莎士比业14两种,当然,后来变化者大有人在,如弥尔顿、斯宾塞等。

其中的区别主要在韵脚变化上,如彼得拉克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baabba cdedde,而莎士比亚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abcdcdfefgg。

此诗前8行的韵脚变化是aabbccdd,后6行与英国14行诗相一致。

闻一多、徐志摩主张诗歌的“三美”,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音乐美。

这与欧洲诗歌中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

同时,中国传统诗词本有入乐之事,诗与音乐固不可分。

诗人对古文颇有根底,同时在欧洲留学期间,接触了许多大家作品,特别对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推崇备至。

华滋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并不少见。

“云游”的象征性比喻以及由此引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可以明显地看出雪莱、济慈等诗作中的痕迹。

《云游》是一首中西合璧的好诗。

  3、《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赏析: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

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

“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

”(茅盾《徐志摩论》)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

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

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

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是的,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

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

),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于《雪花》、《康桥》和《风》的偏爱。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

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

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

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

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

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

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

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这首诗共四节。

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

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

“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

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

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

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我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

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

只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因此我们说,《雪花》、《康桥》和《风》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

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

“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

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首篇。

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

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

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或许有另一个视角吧!

  4、《生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赏析: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号,署名志摩,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

《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生活》是一曲“行路难”。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

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

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

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

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

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

诗人写道:

“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

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

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

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

——“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

诗虽小,却如七宝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我们应该突破语义层,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和痛苦的诗人心心相印。

面对生活的种种丑恶与黑暗,诗人拒绝了同流合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其中挣扎;挣扎就是抗争,挣扎需要力量和勇气,而面对强大的不讲完善与美的对手的挣扎命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这种挣扎除了需要与对手抗争的力量和勇气之外,还必须面对来自自己精神世界的对前途的绝望的挑战;这正如深夜在长河中行船,要想战胜各种激流险滩,首要的是航行者心中要有一片光明和期待。

这首诗正是诗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时对经验世界与人生的反省,是对生活真谛的追问。

然而诗人自我追问的结论却是不仅对世界,而且对自己既定追求的绝望,这样产生影响的不是发现了世界的丑恶,而是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无意义,于是诗人在最后才说: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最可悲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个人主动放弃生活。

放弃的痛苦当然从反面却证着对生活的热烈期待,但这种对生活的最热烈的挚爱却导致对生活的根本否定,生命的逻辑真是不可思议。

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剖析还是诗人自己的话:

“人的最大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你自己:

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

”(《自剖》)这首诗的好处不在于对社会的批判;作为心灵的艺术,其感人之处在于它昭示了生命的艰难、选择的艰难。

  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

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它用艺术的美好启示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5、《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赏析:

  ①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

  《黄鹂》这首诗最初刊载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诗很简单:

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情。

”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

自由的信徒?

泛神论者?

),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

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情。

这首诗意不尽于言终。

如果我们鉴品的触角仅仅满足于诗的表象,那我们将一无所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这首诗的深层结构,或如黑格尔所言,寻找它的“暗寓意”(《美学》第二卷,13页)。

在这个意义上说,《黄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篇类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诗。

  指出徐志摩诗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艺不无裨益。

因为诗人对于各种“主义”腹诽甚多。

早在1922年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他就批评中国新诗表面上是现实主义,骨子里却是根本的非现实性;此外还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义,以及成功地发明了没有意义的象征的象征主义。

其结果是虽然达到了什么主义,却没有人再敢称它为诗了。

在后来写就的《“新月”的态度》(1928)中,他又对当时文坛上的13个派别大举讨伐之师。

然而腹诽归腹诽,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还是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真正“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做”(《诗刊弁言》)。

所以他的诗并非千人一面,一律采取单调的直线抒情法,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手法,以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

《黄鹂》中象征的运用,便是一个明证。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

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

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

“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

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

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

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

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