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730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5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docx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

(注:

该题集为选择题,包涵教材全部内容,超过了大纲要求,仅供学生自学检测用)

第一章医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A型题]

1.免疫的本质是

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B.机体抗肿瘤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损伤细胞的功能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清除变异细胞的功能

2.免疫对机体来说

A.一定是有利的B.可能是有害的

C.清除抗原时是有利的D.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E.以上均正确

3.机体内的免疫细胞

A.通常处于静止状态,需活化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

B.通常处于活化状态

C.直接可发挥免疫效应作用

D.固有免疫细胞没有识别作用

E.适应性免疫细胞活化后无克隆扩增

4.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原生物分子应答过强会导致

A.能更有效的清除感染的病原体B.移植排斥反应

C.自身免疫D.超敏反应性疾病

E.病原体的持续感染

5.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导致

A.移植排斥反应B.超敏反应性疾病

C.自身免疫D.肿瘤

E.免疫耐受

6.最早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英国D.埃及E.法国

7.开创免疫学治疗先河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类毒素

D.白喉抗毒素E.肉毒类毒素

8.最早发现减毒活疫苗的是

A.KochB.JennerC.BurnetD.PasteurE.Porter

9.Burnet提出最著名的学说是

A.细胞免疫学说B.体液免疫学说C.克隆选择学说

D.免疫耐受学说E.自然选择学说

10.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Koch和PasteurB.Milstein,和KöhlerC.Porter,和Edelman

D.Miller和GooDE.Tiselius,和Kabat

[X型题]

1.免疫的功能包括

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调节

D.免疫耐受E.免疫病理

2.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导致

A.超敏反应B.自身免疫C.自身免疫性疾病

D.病毒的持续感染E.肿瘤的形成

3.机体的免疫应答过弱,可出现

A.病毒的持续感染B.肿瘤的发生C.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移植排斥反应E.病原体的急性感染

4.导致疾病发病原因包括

A.病原体感染B.免疫缺陷C.不适宜的免疫应答

D.机体不能有效清除衰老、损伤的自身细胞

E.机体不能有效清除变异的细胞

5.在疾病过程中,免疫应答因素的参与

A.促进疾病的痊愈B.可能导致疾病加重C.和疾病的发展无关

D.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展E.只能使机体建立抗再感染的能力

6.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

A.单核-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

D.中性粒细胞E.γδT细胞

7.下列哪些细胞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

D.树突状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

8.免疫学的研究包括

A.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B.免疫系统的功能C.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过程

D.免疫病理E.免疫学预防、诊断和治疗

9.免疫学的应用主要包括

A.传染病的预防B.感染性疾病的治疗C.免疫学诊断

D.计划生育E.肿瘤的治疗

10.代免疫学应用研究包括

A.DNA疫苗的研发B.各类基因工程抗体C.细胞因子的发现和应用

D.免疫细胞治疗E.抗体库技术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A型题]

1.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和淋巴结B.肝脏和脾脏C.胸腺和骨髓

D.骨髓和脾脏E.腔上囊和骨髓

2.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腔上囊C.淋巴结D.胸腺E.脾脏

3.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腔上囊C.淋巴结D.胸腺E.脾脏

4.在淋巴结中,T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深皮质区B.浅皮质区C.髓索D.副皮质区E.髓窦

5.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

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B.生发中心生存受影响

C.深皮质区和生发中心均无影响D.深皮质区和生发中心均有影响

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

6.禽类新生期切除腔上囊后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D.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正常

E.非特异免疫功能亢进

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主要分泌

A.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D类抗体

D.IgA类抗体E.IgE类抗体

[X型题]

1.关于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的发育成熟场所

B.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C.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居留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关的是外周免疫器官

E.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成熟的淋巴细胞从外周淋巴组织重新回到中枢免疫器官

2.骨髓的功能有

A.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B.B细胞的分化成熟场所

C.是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

D.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E.是NK细胞的发育成熟场所

3.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包括

A.增加抗原与APC的接触机会B.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的淋巴细胞

C.使淋巴细胞的分布更合理D.给淋巴组织补充新的淋巴细胞

E.可特异性的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包括

A.肠相关淋巴组织B.淋巴结

C.鼻相关淋巴组织D.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E.脾脏

5.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为胸腺依赖性B.多数为胸腺非依赖性

C.既有αβTL,又有γδTLD.B1细胞为主

E.B细胞为主

6.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包括

A.参与黏膜局部抗感染B.产生分泌型IgA

C.分泌各类IgD.分泌多种致炎细胞因子

E.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第三章抗原

[A型题]

1.对半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B.大多是小分子物质

C.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D.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E.与载体结合形成完全抗原

2.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

A.复杂的化学结构B.大分子量的物质C.表位

D.具有异物性E.是机体外的物质

3.TD-Ag

A.在胸腺中形成B.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有B表位,无T表位D.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E.只有在TL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

4.对TI-Ag的正确叙述不包括

A.具有重复的B表位B.无须TL辅助就可激活B细胞

C.能产生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D.不能引起细胞免疫

E.大多数是多糖类物质

5.异物是指

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的物质

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未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组织E.以上均是

6.下列哪种自身物质注入自身体内后可引起免疫应答

A.精子细胞B.血小板C.血浆

D.淋巴细胞E.红细胞

7.引起人类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E.TI-Ag

8.异嗜性抗原是

A.改变的自身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半抗原

D.变应原E.存在于不同种属间的共同抗原

9.抗体和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

A.交叉反应B.特异性反应C.超敏反应

D.排斥反应E.沉淀反应

10.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D.可减弱或脱去毒素的毒性

E.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11.抗原表位

A.是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B.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抗原表位

C.只能被B细胞识别D.能与所有TCR结合

E.并非所有抗原表位都能激发免疫应答

12.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不包括

A.异物性B.特异性C.一定的化学活性基团

D.高分子性E.一定的化学结构

13.对超抗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仅需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多个淋巴细胞克隆B.无MHC限制性

C.具有高度的特异性D.无须APC细胞处理

E.与MHC非多态区结合

14.丝裂原的特性不包括

A.能激活全部的淋巴细胞克隆B.能诱导细胞有丝分裂

C.淋巴细胞表面有丝裂原的相应受体D.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E.T细胞、B细胞表面均有PMN的受体

15.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免疫途径是

A.皮内注射B.口服C.皮下注射

D.腹腔注射E.静脉注射

[X型题]

1.对抗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A.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B.抗原一定是机体外的异物

C.是异物的物质一定是抗原D.自身组织可以是抗原

E.自身组织不具有免疫原性

2.与抗原特异性有关的是

A.表位的数目B.表位的性质C.表位的空间构型

D.表位的类型E.表位的位置

3.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

A.抗原的分子构象B.抗原的物理状态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D.抗原的种类E.机体的遗传因素

4.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有

A.T细胞表位可位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位B.B细胞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

C.B细胞表位直接刺激B细胞D.T细胞表位属线性表位

E.B细胞表位有线性表位和构像表位两种类型

5.TD-Ag的特性包括

A.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B.有免疫记忆性

C.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刺激机体产生各类Ig

E.需要T细胞辅助

6.佐剂的作用包括

A.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C.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D.提高APC处理、提呈抗原的能力

E.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团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A型题]

1.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抗体的部位是

A.VLB.VHC.HVRD.CHE.CL

2.各种Ig单体共有的特性是

A.与靶细胞结合后均能介导ADCC.B.与抗原结合均可激活补体

C.与抗原结合均可介导调理促吞噬作用D.具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

E.轻链借助非共价键与重链连接

3.关于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B.单体抗体的结合价是二价

C.γ球蛋白既是抗体又是免疫球蛋白D.Fab能与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E.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分子

4.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浆细胞C.B细胞D.肥大细胞E.NK细胞

5.关于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结构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四条肽链组成B.以重链分型,轻链分类

C.有12个HVRD.与表位空间构型互补的是CDRs

E.肽链间以二硫键连接

6.对可变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HVR和FR组成B.位于Ig分子的氨基端

C.区内所有氨基酸序列均富于变化D.是Ig与抗原结合的区域

E.分别占轻链和重链的1/2和1/4

7.Fab的组成是

A.CL+VLB.CL+VL+VH+CH1C.VH+VL

D.CH1+CH2+CH3E.CL+CH

8.对F(ab’)2的正确描述不包括

A.是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获得的片段B.结合价是单价

C.免疫原性降低D.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表位

E.胃蛋白酶水解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C端

9.机体内含量最多的Ig是

A.IgGB.IgAC.SIgAD.IgME.IgD

10.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IgGB.IgEC.SIgAD.IgME.IgD

11.有助于新生儿肠道抗感染的Ig是

A.IgGB.IgAC.SigAD.IgME.IgD

1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

A.IgGB.IgEC.SigAD.IgME.IgD

13.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是

A.IgGB.IgEC.SigAD.IgME.IgD

14.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升高的是

A.IgGB.IgEC.SigAD.IgME.IgD

15.Ig的免疫原性表达于

A.FaB.B.FC.C.F(ab’)2

D.VH+VLE.pFc’

16.将人IgG免疫兔子后,可获得

A.抗γ链的抗体B.抗α链的抗体C.抗μ链的抗体

D.抗δ链的抗体E.抗ε链的抗体

17.决定ADCC的特异性是

A.NK细胞B.IgGC.IgGFc受体

D.细毒作用E.靶细胞

[X型题]

1.Ig的基本结构是

A.两条相同的重链+两条相同的轻链B.链间以二硫键连接

C.轻链位于重链的氨基端D.Y字形结构

E.轻链位于重链的羧基端

2.对Ig结构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H链和L链折叠形成的球形结构B结构域呈“β桶状”结构

C.L链有2个,H链有4-5个结构域D结构域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

E.结构域内氨基酸序列明显不同

3.HVR特性是

A.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高度可变B.识别、结合表位

C.决定抗体的特异性D.具有免疫原性

E.肽链通过折叠形成空间可、构型与表位互补

4.与ADCC有关的是

A.靶细胞与IgG类抗体结合B.由NK细胞介导

C.有补体的参与D.效应细胞表面有FcγR

E.通过细胞毒作用损伤靶细胞

5.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表现为

A.不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特异性IgB.同一类型Ig免疫原性不同

C.同一表位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类型IgD.同一类Ig型别不同

E.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Ig独特型抗原不同

6.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有

A.同种型B.独特型C.同种异型

D.类E.亚类

7.Ig铰链区的特点和意义包括

A.含有丰富的脯氨酸B.易伸展弯曲C.对蛋白酶敏感

D.所有的Ig均有铰链区E.利于抗体与不同部位的抗原结合

8.Ig恒定区功能有

A.结合补体B.调理促吞噬C.参与ADCC.

D.介导I型超敏反应E.穿过胎盘和黏膜

9.某些Ig具有分泌片,其功能是

A.辅助Ig转运到黏膜表面B.增强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C.保护Ig免受蛋白酶的水解D.增强Ig的免疫原性

E.加强Ig分子间的连接

10.新生儿体内来自于母亲的抗体是

A.IgGB.IgA.C.SIgA.D.IgME.IgD

11.脐血中能检测到的抗体有

A.IgGB.IgA.C.SIgA.D.IgME.IgD

12.IgG的特性有

A.半衰期最长B.能通过胎盘C.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D.有四个亚类E.含量最高

13.IgM的特性有

A.分子量最大B.天然的血型抗体C.人类最早合成的Ig

D.发挥早期抗感染作用E.激活补体能力最强

14.SIgA的特性有

A.可经初乳传递B.存在与多种分泌液中

C.发挥局部抗感染作用D.为二聚体

E.由黏膜下的浆细胞合成

15.对IgE的正确描述是

A.参与I型超敏反应B.血清含量最低C.能结合补体

D.是亲细胞抗体E.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1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

A.高度的均一性B.高纯度C.高效价

D.高度的特异性E.简便易行

17.基因工程抗体

A.降低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B.亲和力强

C.常用于肿瘤的治疗D.均一性好

E.特异性高

第五章补体系统

[A型题]

1.MBL属于

A.细菌脂多糖B.C反应蛋白C.细菌甘露糖

D.丝氨酸蛋白酶E.急性期蛋白

2.C5转化酶指

A.C3bnBbB.C4b2bC.C3b

D.C5bE.C3bBb

3.在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中,其识别单位是

A.C1qB.C反应蛋白C.C1r

D.C1sE.CINH

4.具有反馈性放大机制的补体成分是

A.C3AB.C3bC.C4bD.C5aE.C2b

5.具有自身保护机制的补体调节成分是

A.MCPB.I因子C.H因子

D.C1抑制物E.C4结合蛋白

6.组成C1q的亚单位数目是

A.2B.4C.6D.8E.10

7.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2aB.C3bC.C4bD.C5aE.C2b

8.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加速凝血过程的补体成分是

A.C3bB.C3aC.C4aD.C5bE.C4b

9.不参与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A.C3B.C4C.C2D.B因子E.C5

10.不参加旁路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B.C4C.C3转化酶D.B因子E.C5

11.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是

A.MCPB.I因子C.MASPD.HRFE.C4结合蛋白

12.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A.MCPB.C1INHC.CR1D.DAFE.C4结合蛋白

13.C1q能与哪些Ig结合,启动经典途径?

A.IgG1、IgG2、IgG3、IgG4B.IgG1、IgG2、IgG3、IgA.

C.IgG2、IgG3、IgG4D.IgG1、IgG2、IgG3、IgM

E.IgG1、IgG2、IgG4、IgM

14.三条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点是

A.C5转化酶的组成相同B.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C.激活物质相同D.所需的调节因子相同

E.形成的C5转化酶均可裂解C5

15.MBL途径中具有与活化的C1S类似的生物学活性的补体成分是

A.MBLB.C1rC.CR1

D.MASPE.B因子

16.补体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A.C3bB.C1rC.C5b6789

D.C56789E.C4b2b3b

17.关于补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大多以无活性酶前体形式存在B.对热不稳定

C.在免疫病理中发挥作用D.可发挥自身调控

E.只参与特异性免疫效应

18.不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物是

A.细菌内毒素B.葡聚糖C.甘露糖

D.凝集的IgAE.IgG4

19.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B.参与免疫记忆C.溶细胞、细菌

D.具有调理作用E.ADCC作用

20.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称为补体的

A.溶细胞作用B.炎症介质作用C.趋化作用

D.调理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

[X型题]

1.影响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生成的补体调节因子有

A.CR1B.MCPC.C4结合蛋白

D.I因子E.DAF

2.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A.C3A.B.C2A.C.C3B.D.C5A.E.C4a

3.C3转化酶

A.C3bnBbB.C4b2bC.C3bBbD.C4b2b3bE.C3b

4.对补体旁路途径起正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P因子B.B因子C.C3肾炎因子

D.I因子E.H因子

5.参与清除凋亡细胞的补体成分有

A.C3aB.C3bC.iC3bD.C1qE.C1r

6.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CR1B.DAFC.I因子D.MCPE.H因子

7.影响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HRFB.MIRLC.I因子D.MCPE.H因子

8.通过自身衰变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是

A.C4bB.C3bC.C5bD.C2bE.C5a

9.能与C4b结合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C4bpB.C3bC.CR1D.CR2E.C4a

10.关于MBL描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分泌的急性期蛋白B.可与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结合

C.不依赖钙离子D.与MASP形成有关

E.参与MAC的形成

第六章细胞因子

[A型题]

1.关于细胞因子的特性,不正确的是

A.多数为高分子量的糖蛋白B.来源具有多样性

C.分泌方式多样性D.作用具有多效性

E.通过受体发挥作用

2.IFN-γ的主要产生细胞

A.B细胞B.活化的T细胞C.巨噬细胞

D.成纤维细胞E.肥大细胞

3.GM-CSF属于哪类细胞因子

A.肿瘤坏死因子B.生长因子C.趋化性细胞因子

D.干扰素E.集落刺激因子

4.产生EPO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活化的T细胞C.NK细胞

D.成纤维细胞E.肾间质细胞

5.能刺激B细胞产生IgE的IL是

A.IL-1B.IL-2C.IL-4

D.IL-6E.IL-8

6.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现象称为

A.重叠性B.网络性C.协同性

D.多效性E.拮抗性

7.能刺激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发育的细胞因子是

A.GM-CSFB.G-CSFC.EPO

D.TPOE.TNF

8.具有抗病毒感染和复制能力的细胞因子是

A.IFNB.G-CSFC.IL-2

D.TGFE.TNF

9.HIV在T淋巴细胞上的辅助受体是

A.IFNB.CD40C.IL-2

D.CCR5E.CCR3

10.刺激B细胞产生IgA的细胞因子是

A.IFN-γB.G-CSFC.IL-4

D.TGF-βE.TNF-α

11.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

A.IFN-γB.INF-αC.IL-11

D.G-CSFE.TNF-α

12.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CD40LB.G-CSFC.TNF-α

D.TGF-βE.IL-12

13.下列哪种细胞因子是一种CXC趋化因子

A.IL-2B.IL-4C.IL-6

D.IL-8E.IL-12

14.能刺激未成熟T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1B.IL-3C.IL-7

D.G-CSFE.GM-CSF

15.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TNF-αB.IL-2C.IL-7

D.G-CSFE.TGF-β

16.能抑制IFN-γ刺激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2B.IL-4C.IL-6

D.IL-18E.IL-10

17.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可与HIV-1竞争结合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A.MIP-1αB.TNF-αC.IFN-α

D.TGF-βE.MCP-1

18.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可刺激自然杀伤细胞增殖

A.IL-1B.IL-3C.IL-5

D.IL-11E.IL-15

19.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杀伤蠕虫的效应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7B.IL-3C.IL-5

D.IL-11E.IL-9

20.对T淋巴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CC亚族B.CXC亚族C.C亚族

D.CXXXC亚族E.CXCR

[X型题]

1.细胞因子的主要分泌方式是

A.自分泌B.内分泌C.外分泌

D.旁分泌E.持续性分泌

2.属于TNF超家族的细胞因子是

A.TNF-αB.CD40LC.FasL

D.CXCE.TLα

3.细菌可刺激感染部位的巨噬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包括

A.IL-1B.IL-2C.IL-4

D.IL-6E.IL-8

4.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包括

A.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