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3224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 2.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优质教案2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7个生字,会写“蒲、英、盛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7个生字,会写“蒲、英、盛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

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16金色的草地)。

(板书:

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

蒲公英盛开玩耍打哈欠钓鱼观察

有趣喜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

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

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英盛耍哈欠钓察趣喜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

成+皿耍:

而+女哈:

合+口英:

央+艹

钓:

勺+钅趣:

取+走睡:

垂+目蒲:

浦+艹

组词扩展:

观察视察呵欠欠条喜欢喜爱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

各类字该怎么写。

“蒲英察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盛、耍”上下等宽。

“哈钓睡”左窄右宽。

“趣”半包围结构。

走的最后一捺写长些。

(4)教师重点指导“耍、察、睡”的写法。

“耍”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的一横要足够长。

“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是“又”。

“睡”右边部分的写法要注意,四横不一样长,第一横最短,第二横最长,最后一横第二短。

两小竖插在第二个横上。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课件出示)

蒲公英盛开玩耍打哈欠钓鱼观察

有趣喜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2.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长满了蒲公英。

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

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啊。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2)理解“一本正经”。

①指名学生学着“我”的样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②“一本正经”的意思是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说,没事却装着有事的样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

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

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板书:

寻开心)

(4)(课件出示)课文的插图.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演一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自由说。

(板书:

新发现)

(2)(课件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3)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

碧绿金黄碧绿)

(4)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让学生伸开五个手指变为手掌表示花开,收拢五个手指变为拳头表示花谢。

(板书:

收拢张开收拢)

(5)齐读本段。

(6)引读。

(课件出示)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的,而是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了。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可以、。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的了。

(7)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新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细心)(板书:

要善于观察,思考探究)

(8)演一演:

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9)汇报表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真开心呀!

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

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想象说话)

(3)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真是——

学生接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4)师:

从此——

生接:

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5)有感情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重点理解“它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来迎接太阳。

”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深深喜爱之情。

三、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1.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

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

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

你知道哪些东西吗?

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2.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3.演一演:

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4.说一说:

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巧填课题。

师:

同学们,你们都一定见过草地吧,我们学校就有一小块草地,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题目(板书:

----的草地),你能把这个题目填完整吗?

付茂辉:

金色的草地。

师:

你真会预习,能把第二课的课题都记住了。

你知道金色是一种什么颜色吗?

付茂辉:

就是像金子一样的颜色(恰巧付茂辉穿的衣服就是金黄色的)。

师:

对,就像你的衣服的颜色。

你们觉得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陶峰:

绿绿的草地。

师:

不错,草地是绿色的。

龙小风:

绿油油的草地。

师:

你用了一个ABB式的重叠词,很棒!

王茂良:

漂亮的草地。

师:

嗯,草地真漂亮!

秦沂:

欢乐的草地。

师:

咦?

你为什么要填“欢乐”这个词呢?

秦沂:

因为,我的家就有一片草地,我经常在那里捉蚂蚱。

师:

所以,你觉得很欢乐!

可以,你不光填对了,还说出了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真棒!

师:

同学们,在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两个小朋友,哥哥和弟弟,弟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谢廖沙。

他们家旁边也有一片草地,不过他们家的草地,可神奇了,居然是金色的。

(板书:

金色,填完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课题中的“的”字,应该念得又轻又短,孩子容易把“的”字念成一声。

师:

同学们,这个“的”字应该念得轻,念得短,来,跟着老师读,的,的,的。

生:

的,的,的。

师:

金色的草地。

生:

金色的草地。

二、进入新课,体验童年的快乐。

1初步培养概括能力,把握课文内容。

师:

同学们,今天早读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你能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早读课,一般我们能够把当天要学习的课文读五六遍,所以这段时间无需再读,直接可以提问。

而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提前起步,有好处。

余海涛:

这篇课文,讲了哥哥弟弟在草地上玩。

师:

对,而且玩的是吹绒球花的游戏。

刘崎岭:

还讲了他们发现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合拢时,草地就是绿色的。

师:

你真会说,也就是说,他们发现了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对吧,你再说说。

刘崎岭:

他们发现了草地为什么会变眼色。

师:

如果把余海涛和刘崎岭的话连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说说。

师生同说:

这篇课文讲了哥哥弟弟在草地上玩,还讲了他们发现了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呈现生字词,读准字音,书写较难生字。

(生写字,注意提醒两姿:

握笔姿势和坐姿。

3.进入文本,抓住重点,体验童真童趣。

师:

同学们,谢廖沙和他的哥哥在说话,他们说:

“同学们,跟着我们一起到我们的家去玩吧,那里有一大片草地呢!

”同学们,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读得比较流畅,但缺乏画面感,不够生动。

师:

同学们,老师也想来读读,我们来比一比。

(师读: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周平安:

我觉得老师读得很美。

廖茜茜:

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付欣宇:

我觉得老师读得很好,我好像就来到了那片草地上。

师:

你说得真好,老师一边读,一边就在想象那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想象。

来,同学们,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停留五秒钟),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同读第一自然段,凸显画面,读得比较优美,在读的时候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发好翘舌音,比如:

住、是、长、盛、成,特别提醒发音的部位要准确,舌头要努力翘起来,触到硬腭前部有皱纹儿的地方。

师:

谢廖沙和他的哥哥就经常在这片草地玩儿,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老师要来一个朗读比赛。

男同学读一句,女同学读一句,看看谁读得好。

(男女生比赛读。

师:

同学们,在这一段中,老师有一个词语不懂什么意思?

(手指着板书“一本正经”)

(“示弱法”教学是我在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那儿学到的,效果不错,老师的假装示弱,正是学生成长的时候。

喻佳诚:

“一本正经”就是很神秘的样子。

钟艺璇:

“一本正经”就是很得意的样子。

张真彬:

“一本正经”就是装的很成熟的样子。

师:

你们同意谁的说法呢?

生:

张真彬!

师:

那好,我现在就是谢廖沙,张真彬是我哥哥。

有一次,谢廖沙跑在哥哥前面(师假装小跑),哥哥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张真彬表演,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张真彬还真行,表演得惟妙惟肖,孩子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们,教学效果极好)他喊道(张真彬:

谢廖沙!

师(微笑着):

哥哥,你真棒!

(和张真彬握握手)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一、二句话吧!

(生读前两句,读得有声有色,很多同学还能做到表情朗读,朗读的实效性就得到了体现。

师:

同学们,谢廖沙和他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

请你们用波浪线勾出来,然后自由读读。

(生动笔勾勾画画,然后朗读,师巡视,注意辅导差生。

赵晓雪:

我勾的是“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师:

你们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

能!

(刘崎岭读,读得比较有趣。

(老师和张真彬继续表演当时的情景----吹蒲公英玩,然后同桌互相表演,一个当哥哥,一个当谢廖沙,老师读,同学们一起玩儿,情境教学法彰显魅力。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生同读吹蒲公英的这两句话,读得非常有趣,童真童趣,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吉春亚老师倡导的“绿色课堂”概念,我也在此时有了一点体验。

师:

同学们,老师还发现了一个四字词语:

引人注目,它是什么意思啊?

龙小风:

就是有一样东西,大家都喜欢去看它。

师:

你说得很对,目,就是眼睛,注目,就是用心去看。

我想到了今天做课间操的时候,老师站在楼道口值周,路过的同学们总是看着我的T恤衫,你们看(手指自己的衣服,我的衣服是在腾讯公司特制,上面印有孩子们的笑脸照片),那么我就可以说......

龙小风:

老师的衣服引人注目。

师:

真聪明!

那么,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杨洋:

就是有一次,我家路边有一只小狗,被车撞死了,我就一直看着它。

师:

一只可怜的小狗引人注目。

潘晓贤:

有一天,我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她很引人注目。

师:

同学们,草地是金色的,小哥俩是怎么发现的?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勾出,哪些句子写的是草地的可爱之处。

(生默读,勾画,师巡视,有的同学如果没有按要求勾画,比如用波浪线勾画的,要注意提醒,听清老师的要求。

向小龙:

我勾的是---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师:

这三句话中,分别有三个写时间的词语,是哪三个?

曾强:

很早去钓鱼、中午的时候、傍晚的时候(师板书:

很早中午傍晚)

师:

时间不同,草地的颜色也不同,很早的时候,是(生:

绿色,师在“很早”下面板书:

绿色);中午的时候(生:

金色,板书:

金色);傍晚的时候(生:

绿色,板书:

绿色)。

师:

请大家注意看这个词---很早。

如果我把这个词去掉,这句话就变成了:

有一天,我去钓鱼。

你们这样改好不好(生摇头:

不好。

)为什么不好呢?

雷阳:

因为,不用很早的话,就有可能是中午或者晚上去钓鱼。

师:

对,用词要准确,很早去钓鱼,因为早上很凉快,钓鱼舒服啊!

师:

大家再看这个词语-----并,如果我也把它去掉,就变成了:

发现草地不是金色的。

你觉得好吗?

(生还是摇头:

不好!

)为什么呢?

(这次把大家难住了,没有人举手了。

师:

这个“并”字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冥思苦想了一阵,这个冷场我是事先有预见的,毕竟咬文嚼字,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有难度。

师:

大家想不出来,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大家先看老师读读,注意观察老师的表情,说不定等会儿你就能回答出来了。

师读,读到“很早去钓鱼”的时候,我眉头舒展,很高兴的样子;读到“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眉头紧锁,一副弄不懂的样子。

黄美林举手了:

我知道了,“并”字在这里表示,以前我看见的草地是金色,但是早上我去钓鱼,却发现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所以加上一个“并”字。

师:

你真聪明!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吧。

(师生表情朗读,读出了趣味儿和疑问。

师:

那谢廖沙的哥哥找到答案了吗?

请你们用波浪线勾出,哥哥找到的答案。

(生勾画,师巡视,辅导差生。

熊悦:

我勾的是----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

真是太有趣了,蒲公英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手掌。

来,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小手(生举起手,比作花朵样),花朵张开(生做动作),它是金色的;花朵合上(生做动作,62个孩子,62朵花,多么壮观的场面),它是绿色的。

师:

现在,男同学读课文,女同学做手势,让我们的教室变成一大片草地吧!

(男同学读课文,女同学表演,整个课堂生机勃勃,朗读得也很到位。

师:

现在,女同学读课文,男同学做手势吧!

(女同学读课文,男同学做手势,老师也加入男同学的行列中。

师:

同学们,让我们都放下书,一起来边做动作,边背课文吧。

(师生表演、背诵,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