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243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docx

安全评价考前题库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0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露天的采矿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的危害是可能产生的粉尘B.最大的危害是由于边坡不稳定发生的滑坡C.大爆破时人员在矿场外是绝对安全的D.大爆破时的点炮人员必须撤到采场外

2.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对与该计划相关的承包商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首次在实际中应用。

A.宇宙飞船系统安全工程B.海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C.陆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D.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

3.()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国务院有关部门B.劳动部门C.国家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A.偶然发生的B.经常发生的C.很少发生的D.突然发生的

5.下列不属于事故基本特征的是()。

A.事故的因果性B.事故的偶然性C.事故的潜在性D.事故的必然性

6.应急准备A.工艺控制B.物质隔离C.防火措施D.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7.我国一般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

A.3级B.4级C.5级D.6级

8.现阶段担任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的国务院部门是()。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卫生部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9.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某一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实际比例,推算另一类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有关指标的方法,是()。

A.平衡推算法B.代替推算法C.因素推算法D.比例推算法

10.下列安全色中,表示注意和警告的是()。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

11.系统结构的表达式下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2.对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确定其(),提出合理的安全对策和建议。

A.有害因素,程度B.危险源,程度C.有害因素,类D.危险源,类型

13.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分析方法。

A.经验性B.创造性C.系统性D.权威性

14.下列评价类型中需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资料的是()。

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D.安全专项评价

15.HAZOP评价组人员应具有HAZOP研究经验,最少由()人组成。

A.4B.5C.6D.7

16.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管理应建立机制。

()A.奖励与惩罚B.安全长效C.短期安全D.安全监督

1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A.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C.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D.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18.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若物质系数MF为14,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为2.5,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

为4.0。

试判断该工艺的危险等级(参考下表)()。

A.非常大B.很大C.中等D.较轻

19.下列方法须对物质系数进行温度修正的是。

()A.日本“六阶段”定量评价法B.我国“危险度评价”法C.道化学法D.蒙德法

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一阶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于所有高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B.两事件结构的重要度系数大小由它们出现的次数决定,出现次数大的系数大C.相比较的两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不等的若干最小径集中D.用最小割集判别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顺序与最小径集判别结果一样

21.安全评价机构出具虚假评价报告,尚不构成犯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的额度是()。

A.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B.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C.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D.处5千元以上20万元以下

22.概率分析评价的3个组成步骤中,不包括()。

A.辨识引发事件B.对已辨识事件发生的后果及概率建模C.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D.评价已发生事故的影响

23.目前,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24.按照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进行分级,R=180m是属于()。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5.在吹氧、真空脱气过程中,VOD装置可能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事故是()。

A.泄漏B.爆炸C.坍塌D.火灾

26.已知系统事故发生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度S,就可利用风险率尺与P、S的关系来求得风险率R,属于()类推方法。

A.平衡推算法B.代替推算法C.因素推算法D.概率推算法

2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中,危险性分值>320的情况是。

()A.可能危险,需要注意B.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28.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大类。

A.11B.12C.13D.14

29.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B.该协议无效C.责令限期改正D.吊销营业执照

30.下列中对FMEA的分析步骤论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分析对象系统B.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C.计算事故发生概率D.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安全评价的内容是危险度评价、对策建议及评价报告的编制。

(×)

2.与事件树分析不同,故障树分析时使用演绎法。

(×)

3.由于定性安全评价结果不能给出量化的危险度,所以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之间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

4.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MIL-STD-822),对实现系统安全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

(×)

5.设计生产设备,当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上的要求。

(×)

6.安全评价没有必要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

7.车间主任命令工人甲登上高塔进行维修作业,已知工人甲患有恐高症,该危险有害因素属于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中的从事禁忌作业。

(√)

8.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9.FMEA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能影响。

(√)

10.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系数应根据生成物的状态来决定。

(×)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

A.方针B.方向C.范围D.关键

2.DOW指数评价法中安全补偿系数等于()。

A.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B.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防火没施安全补偿系数C3C.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D.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

3.下列方法须对物质系数进行温度修正的是。

()A.日本“六阶段”定量评价法B.我国“危险度评价”法C.道化学法D.蒙德法

4.安全评价机构出具虚假评价报告,尚不构成犯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的额度是()。

A.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B.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C.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D.处5千元以上20万元以下

5.目前,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6.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职业岗位上B.生产工作中C.劳动过程中D.职业活动中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中,危险性分值>320的情况是。

()A.可能危险,需要注意B.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D.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8.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B.该协议无效C.责令限期改正D.吊销营业执照

9.下列中对FMEA的分析步骤论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分析对象系统B.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C.计算事故发生概率D.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10.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A.控制B.各种形式C.一种形式D.危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0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

1.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包括()等。

A.危险物质B.生产性粉尘C.工业噪声与振动D.温度与湿度以及辐射

2.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包括()几个方面。

A.作业环境评价B.人为因素评价C.综合管理评价D.危险性评价

3.ICI蒙德法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

A.物质系数B.特殊物质危险性C.配置危险性D.毒性危险性

4.安全验收是安全“三同时”的最后一关。

因此,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要突出()个方面。

A.安全“三同时”过程完整性的检查B.安全设施落实情况调查C.安全设施有效性评价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情况取证和评价

5.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内容时,应对下列()方面进行考虑。

A.厂址B.厂区平面布局C.生产工艺过程D.建(构)筑物E.生产设备、装置F.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6.安全验收评价中的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A.工艺设施安全连锁设计B.工艺设施安全连锁相关硬件设施C.开车前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验证记录D.评价结果

7.在由氧气站通过管路接至VOD精炼炉顶氧枪过程中,可能存在下列()危险。

A.火灾B.灼烫C.爆炸D.中毒

8.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宏观的概略定性分析方法B.能识别可能的危险,用较少的费用或时间就能进行改正C.能帮助项目开发组分析和设计操作指南D.从一开始就能消除、减少或控制主要的危险

9.道化学评价法在预评价中,确定实际暴露区域面积由下列()组成。

A.暴露区域半径B.暴露区域面积C.暴露区域的圆心D.评价单元面积

10.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著录项包括()等人员手写签名。

A.安全评价机构法人代表B.审核定稿人C.课题组长D.评价人员E.各类技术专家F.其他有关责任者

11.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中主要应用()等评价类型。

A.形象模型B.模拟模型C.数学模型D.真实模型

12.

以下属于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具体内容的有(        )。

A.识别和分析危险危害因素B.确定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C.确定事故发生的途径D.确定事故变化的规律

13.泄露一旦出现,其后果不但与物质的数量、易燃性、毒性有关,而且与泄露物质的()等状态有关。

A.相态B.压力C.温度D.颜色

14.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为()。

A.客观公正性B.观点明确C.清晰准确D.高度概括

15.在评价方法选择中,重要的安全整改方案表中如无与工艺相关的经验基础,考虑使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

A.SRB.WIC.PHAD.WI/CA

16.根据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其应符合()等要求。

A.安全B.消防C.设置明显标志D.定期检测

17.下列类推算法中,属于定性类推的有()。

A.平衡推算法B.因素推算法C.抽样推算法D.比例推算法

18.为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具体可通过()等项措施实现。

A.取代或控制用量B.加强密闭C.通风排气D.惰性化

19.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

A.操作自动化B.装卸搬运机械化C.确保调整、维修的安全D.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20.生产经营单位要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要求对劳动防护用品做到“三会”,以下不属于“三会”范围的是()。

A.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B.会验收;会正确使用;会检查(可靠性)C.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报废D.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会报废

21.我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由不同级别的()组成的。

A.应急救援工作领导机构B.应急救援指挥机构C.应急救援组织D.应急救援专家组

22.按装置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其中可分为()。

A.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B.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C.按工艺条件划分D.按潜在化学元素能,毒性和物质的数量划分E.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

23.我国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可分为()层次。

A.安全评价通则B.安全评价导则C.行业安全评价导则D.安全评价实施细则

24.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该特别注意()等方面的问题。

A.评价系统的特点B.评价对象的危险性C.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最终结果D.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E.安全评价人员的情况

25.应急救援预案中可通过分析()等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A.针对危险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的现状形成的安全评价报告B.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C.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D.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26.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等基本原则。

A.充分性B.适应性C.系统性D.针对性E.合理性

27.下列属于安全生产主要投入方面的是()。

A.防火工程、通风工程B.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C.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D.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28.为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击、电伤),应采取以下措施有()。

A.安全电压B.电气隔离与绝缘C.接零、接地、漏电保护D.屏护和安全距离

29.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包括()。

A.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B.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造成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C.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按照整改优先度进行排序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30.以下属于常用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A.专家评议法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C.化工企业六阶段法D.机械工厂固有危险性评价法

第3次作业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参考答案: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主要包括:

(1)建立制度;

(2)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3)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4)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5)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

2.简述事件树分析法步骤。

参考答案:

事件树分析法步骤:

(1)确定初始事件。

(2)明确消除初始事件的安全措施。

(3)编制事件树。

(4)对所得事故序列的结果进行说明。

(5)分析事故序列。

(6)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3.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参考答案: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

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操作方法或接触新的危险物质、工具和设备时,采用PHA比较合适,它从一开始就能消除、减少或控制主要的危险。

当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用PHA对已建成的装置进行分析。

4.绘制成功树的步骤?

参考答案:

报警和停车系统都有各自的传感器,温度报警仅仅是为了使操作工对这一问题(高温)引起注意。

如果高温报警器运行正常,第一项安全措施(高温报警)就能通过向操作工发出替报而对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

第一项安全措施应该有一分支,因为操作工对高温报警可能做出反应,也可能不做出反应,所以在高温报警功能成功的那一支路上为第二项安全措施确定一个分支;若高温报警器没有工作,则操作工不可能对初始事件做出反应,所以,安全功能(高温报誓)失败的那一支路上就不应该有第二项安全的分支,而应直接进行第三项安全措施的分析。

最上面的一支路没有第三顶安全措施(自动停车)的分支,这是因为报警器和操作工两者均成功了,第三项安全措施已没有必要。

如果前两项安全措施(报警器和操作工)全都失败了,则需要编入第三项安全措施,下面的几支应该都有节点,因为停车系统对这几支的结果都有影响。

5.用故障假设分析方法,对磷酸氢二铵(DAP)系统的反应工段进行分析。

按照下列提问,列表分析其结果。

(1)原料磷酸中含有其他杂质

(2)原料中磷酸浓度太低,不符合原设计要求

(3)反应器中氮含量过高

(4)阀门B关闭或堵塞

(5)搅拌器停止搅拌

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请简述:

事故、未遂事件、事件的区别。

参考答案:

(1)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2)未遂事件(或未遂过失)是指对于没有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事件包括事故事件,也包括未遂事件。

2.类比推理的结论不是必然的,在应用时要注意提高其结论的可靠性,其方法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其方法主要有:

(1)要尽量多地列举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

(2)两个类比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愈本质,则推出的结论愈可靠;

(3)两个类比对象共有或共缺的属性与类推的属性之间如果具有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则推出结论的可靠性就高。

3.系统与系统安全的区别。

参考答案: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安全,需要按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固有的和潜在的各类危险和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4.简要叙述我国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

参考答案: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类遵循以下原则:

从可操作性出发,以重大危险源所处的场所或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再按相似相容原则.依据各大类重大危险源各自的特性有层次地展开。

按此原则可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7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储罐区(储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2、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目前我国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级尚未制定统一的分级标准,在易燃、易爆、有毒的生产场所常见的做法是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进行分级,将重大危险源划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

其中,R为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

一级重大危险源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控制:

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和直辖市政府控制;三级重大危险源由县、市政府控制;四级重大危险源由企业重点管理控制。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预先危险分析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评价的方法,论述此方法的分析步骤、目的。

参考答案:

要点提示:

预先危险分析的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预先危险分析的目的:

(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4)判别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论述能量与有害物质和危险危害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1)联系:

能量与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危险危害因素。

(2)区别:

一般来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数量越多,其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分,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

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