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32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1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3页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3页
亲,该文档总共1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Word格式.docx

o松科的叶以互生(这里可以把在短枝上的簇生及针形叶的束生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互生方式)为特征,柏科植物则对生或轮生。

o诸如类似的类群很多,如冷杉和云杉属植物、杨属和柳属、香椿和臭椿、国槐和刺槐、栎属和栗属、蔷薇和月季、梨属和苹果属、梧桐、泡桐和法国梧桐(三球悬铃木)等。

o通过比较,不仅掌握的它们的区别所在,强化了记忆效果,更扩充了我们在识别植物过程的视野。

(2)检索法:

植物检索表的英文名称是“key”,即钥匙的意思,因此,树木学同植物分类学一样,学生们必须要掌握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由于检索表中大量地使用形态术语,学生应首先对这些术语掌握清楚。

另外,树种特征是相当复杂的,即使我们掌握了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往往出现错误和进行不下去。

只有我们经常利用工具书进行检索,才能炼就细致观察和解剖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树木的认知能力。

这也是树木学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

(3)口诀法:

比较检索法都是基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心理学告诉我们,下意识的记忆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幼儿背诵古诗词,并不一定理解全文,但仍然能够长时间的记忆,甚至一生不忘,就是这个道理。

o树木学尽管内容复杂,但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编成口诀,可以大大帮助记忆,学生们也乐于模仿。

如介绍梨属和苹果属的区别时,梨属的开花顺序我们用“梨向里开”就解释清楚了,苹果属自然就是“由里向外开”了。

再如用“锦带裂一半,海仙仙到底”来反映锦带花和海仙花的花萼特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联想法:

园林树木学中有的内容复杂,学生不熟悉,但如果能够将该特征与我们所熟知的性状联系起来,记忆起来自然十分容易。

如木兰科的重要特征是形成一个柱状的花托,离心皮雌蕊多数,螺旋状着生于花托的上部,雄蕊多数,生于柱状花托的下部。

谁在上谁在下有时同学们很容易混淆,但我们对常见花卉的雌雄蕊位置非常熟知,即雌蕊在内,雄蕊在外。

现在我们把长圆锥形的柱状花托压扁,上部的雌蕊仍然在内轮,而下部的雄蕊在外轮。

通过这样的联想自然不会再混淆。

o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记录,勤思考,多分析、比较、归纳。

o善于抓住科、属、种的识别要点,编制和使用检索表,提高熟练识别树种的能力。

四、园林树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o在了解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后,不难理解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辨别树种,了解植物资源,必须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

掌握树木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和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必须以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和森林学为基础;

掌握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必须以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园林规划理论为基础。

o园林树木学不仅与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营养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也与花卉园艺学、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苗圃学、温室园艺学、园林规划设计、造园学、园林建筑学、园林工程学等专业课存在着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o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土壤多种多样,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裸子植物繁盛和被子植物发生发展的时期,一直是温暖的气候。

第四纪冰川时,中国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只受到山岳冰川和气候波动的影响,基本上保持了第三纪古热带比较稳定的气候,从而使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成为世界著名的园林树木宝库之一,是不少园林树木的故乡.

o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一些古老孑遗植物类群,中国仍大量保存着,除前面所列属中的银杏、银杉、水杉、珙桐外,还有鹅掌楸、连香树、伯乐树、香果树等。

所以中国素以“世界园林之母”著称于世。

中国园林树木资源表现如下4个特点:

1、种类繁多

全世界木本植物约有25000多种,中国原产近8000种。

其中乔木2000余种,灌木6000余种。

2、分布集中

云南滕冲地区有高等植物1452种,属181科,603属,其中76%是该地区原产种类。

3、特点突出

中国特有的:

银杏科、杜仲科、珙桐科等;

特有的木本属有金钱松属、银杉属、水松属、水杉属、蜡梅属、梧桐属、猬实属等。

4、丰富多彩

第三节、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

o园林树木学属于应用学科,与树木学或植物分类学有所不同,它无意追究各类植物的演化过程,也无需论证其亲缘关系、树种起源的先后等,这与其观赏价值并无必然联系,然而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内容及其在造景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了解。

o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虽然打乱了植物分类学的系统,但在本教材中仍将使用许多分类学的知识,尤其在形态特征的术语概念、命名法规和检索表的应用方面,均恪守学术界的公论。

按园林树种的性状分类

o

(一)针叶树类

o

(二)阔叶树类

o(三)竹类

(一)针叶树类

o常绿针叶树:

如雪松、桧柏、柳杉、罗汉松等。

o落叶针叶树:

如金钱松、水杉、落羽杉、池杉、落叶松等

(二)阔叶树类

o1)乔木类:

乔木类树形高大,主干明显

o2)灌木类:

无明显主干,或主干极矮者,树体具许多长势相仿的侧枝

o3)藤本类:

茎细长,不能直立,须依附其它物体向前延伸

o4)匍匐类:

性状似藤本,但不能攀援,只能伏地而生,或者先卧地后斜升

1)乔木类

(1)常绿阔叶乔木:

如香樟、广玉兰、楠木等。

(2)落叶阔叶乔木:

如白玉兰、马褂木、七叶树、柿树、槐树、银杏、构树、毛白杨等。

在乔木类中,按其树体最大高度又可分为大乔木(高达20m)、中乔木(高5~20m)、小乔木(高度在5m以下)。

2)灌木类

按叶片的生长习性,又可分为:

o

(1)常绿阔叶灌木:

如构骨、栀子花、海桐、黄杨、十大功劳等。

o

(2)落叶阔叶灌木:

如紫荆、木绣球、紫叶小檗、月季、蜡梅、绣线菊、溲疏、贴梗海棠等。

3)藤本类

o

(1)常绿藤本:

如常春藤、络石、扶芳藤等。

o

(2)落叶藤本:

如爬山虎、三叶木通、葡萄、凌霄、紫藤、猕猴桃等。

4)匍匐类

o性状似藤本,但不能攀援,只能伏地而生,或者先卧地后斜升,如铺地柏、迎春等

(三)竹类

按树种的观赏特性分类

o1.花木类

o2.叶木类

o3.果木类

o4.荫木类

o5.蔓木类

o6.林木类

o7.竹类

o8.篱木类

1.花木类

o即观花树木类。

在花形、花色、花量、芳香诸方面具有特色者列入本类。

o以灌木和小乔木的比重大,寿命较长,可以年年开花,富有立体美,尤其栽培管理简易。

o在园林配置中主要起装饰和点缀作用,可以丰富园景色彩,配置成花丛、花坛、花境及花圃。

o以单种花木配植者,可充分发挥植株个体美,也可以组成专类园,如牡丹园、月季园。

梅园、海棠园等。

也有以多种花木布置花境,繁花名种、万紫千红、春色满园、四时不绝,为园林增艳生色。

o花木类按其花期,又可分为春花类、夏花类、秋花类、冬花类;

o对于花期特长或在自然件下可以多次开花的又可分跨季花木类和多次开花类,前者也可按其初花期和盛花期归单季花中,如春鹃、夏鹃;

春榆、寒梅等,后者如紫薇、木槿、米仔兰等

2.叶木类

o即观叶树木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以终年观赏、彩叶缤纷,用以美化环境(布置厅堂),管理上较花木类更为容易。

o以观色为主的叶木类,根据其叶色及其变化状况况,又可以分为有季相变化和无季相变化两类。

前如金钱忪、山麻杆、鸡爪槭、盐肤木、黄连木、紫薇、卫矛、火炬树、南天竹等,后者如紫叶李、红枫、紫叶小檗、银白杨、毛白杨、牛奶子、胡颓子、金心黄杨、金桃叶珊瑚、红背桂等

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

叶三角状卵形,幼叶背面密生柔毛。

我国特有树种,为我国北方防护林和绿化的主要树种。

3.果木类

o即观果树木类。

利用果实的色、香、形、量进行造景,是我国造园的一人特色。

o作为观赏用的果木类树种与果树有所不同,它无意追求其食用价值,但必须经久而看,不污染地面、不招引虫蝇,这是其最基本的条件,其次在外观方面要求。

o1)色泽醒目如天目琼花、紫珠、湖北海棠、大果冬青、山楂、香橼、老鸦柿等

o2)形状奇特如佛手、柚子、秤锤树、刺梨、石榴、木瓜、罗汉松等。

o3)数量繁多如火棘、荚迷、金柑、南天竹、葡萄、石楠、枇杷等。

o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均有一定的丰盛数量,才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

4.荫木类

o即绿荫树木类,包括庭荫树和行道树。

o选作庭阴树者,须具有茂密的树冠、挺拔的树干、花果香艳、叶大阴浓、树干光滑而无棘刺,可供人们在树下蔽荫休息,如合欢、鹅掌楸、香樟,枫杨、榉树、广玉兰等;

o选为行道树者,须具有通直的树干、优美的树姿、根际不滋生萌条、适直性强、生长迅速、分枝点高,不妨碍人和车辆通行,同时要求伤口愈合快、耐修剪、萌芽力强、抗烟尘、病虫害少、种苗来源广、大苗移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如枫杨、国槐、二球悬铃木、喜树、鹅掌楸、毛白杨、栾树、水杉等。

o行道绿阴树关系到城市的美化和环境卫生,所以荫木类的确定是园林绿化的重点内容。

5.蔓木类

o泛指木质藤本植物类,亦称藤木类。

o按树木的性状分为常绿蔓木类和落叶蔓木类,按其主要观赏特征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3类。

o按其生长习性和攀援方式又可分缠绕类和攀援类。

6.林木类

o泛指适于风景区及大型园林绿地中成片种植,以构成森林之美的树木。

o林木类树种繁多,形态作用各异,但要求主干和树冠均较发达,适应性或抗逆性较强。

o在庭园中配置疏林、树群、或作背景、障景用均甚理想。

o在创造山林自然风光和幽静环境时尤不可少世界四大公园树种——雪松、金松、金钱松、南洋杉均属本类。

o林木类依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又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两类,其中又各有常绿、落叶之分。

如:

桧柏、柳杉、白皮松、黑松、黄山松、赤松、水杉、池杉、水松、金钱松、落羽杉、香樟、木荷、青冈、榉、榆、杨、麻栎、刺槐等。

7.竹类

o竹类是木本植物中一个特殊的类群,用地下茎(竹鞭)繁殖,靠竹笋长成新竹,成林速度快,成林后竹林寿命长,可达百年甚至数百年,期间能不断调整竹株,确保新竹青翠健壮。

o园林配置时对其密度、粗度、高度均可通过人工控制,是体现我国园林特色的常用树种,也是现代园林常用的优良素材。

o按其地下茎和地面生长情况,有如下3种类型,造景时分别采取孤植、丛植、对植、群植等方式:

1)单轴散生型如毛竹、紫竹、斑竹、方竹、槽里黄竹、黄皮刚竹等。

2)合轴从生型如佛肚竹、凤尾竹、孝顺竹等。

3)复轴混生型如茶秆竹、箬竹、菲白竹等。

8.篱木类

o铁栏木栅是住户周围的常见设施,具有隔离与防范作用。

绿篱则是利用绿色植物(包括彩色)组成有生命的、可以不断生长壮大的、富有田园气息的篱笆。

除防护作用外还有装饰园景,分隔空间,屏障视线,遮挡疵点或作雕像、小品的基础栽植等。

o绿篱并不全部都是绿色,有时也可以形成花篱、果篱、彩叶篱等。

绿篱的高度以lm左右较为常见,但是矮者可以控制在0.3m以下,犹如园地的镶边,高者可超过4m,剪得平平整整,俨然一堵雄伟的绿色高墙。

o绿篱通常都采用双行带状密植,并严格按照设计意图勤加修剪,可成各种式样,以求整齐、美观,即为整形式绿篱。

o对于花篱、果篱、刺篱、树篱等为了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一般不作重修剪,只是处理个别枝条,勿使伸展过远,并注意保持必要的密度,可任其生长,即为自然式绿篱。

o作为绿篱的树种,在形态上常以枝细、叶小、常绿者为佳,在习性上还要具有“一密三强”的特性,即枝叶密集,下枝不易枯萎;

基部萌芽力或再生力强,能适应或抵抗不良环境;

生命力强;

耐修剪、成枝力强。

o适于配置各种绿篱的常见树种:

1)绿篱:

女贞、小叶女贞、小蜡、大叶黄杨(正木)、雀舌黄杨、黄杨、千头柏等。

2)彩叶篱:

金心黄杨、紫叶小檗、洒金柏、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等。

3)花篱:

栀子花、油茶、月季、杜鹃、六月雪、榆叶梅、麻叶绣球、溲疏、木槿、雪柳等。

4)果篱:

紫珠、南天竹、枸杞、枸骨、火棘、荚迷、天目琼花、无花果等。

5)刺篱:

枸橘(枳)、柞木、花椒、云实、刺梨、石榴、小檗、马甲子、刺柏、椤木石楠等。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o一、与植物分类有关的概念

o二、植物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o三、植物命名法规及书写规范

o四、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

o五、常见植物分类检索表及特征

o六、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性状、观赏特性)

一、与植物分类有关的概念

1、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

o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变异及其因果关系对他们进行分类命名,研究他们的亲缘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数据去建立某个分类系统的科学。

o2、园林建设分类法——是按园林建设的要求,将树木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以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

o3、人为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的分类系统。

如本草学是为了医药的目的。

o4、自然分类系统(植物系统学)——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

o5、种(Species)——是在自然界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o6、亚种(Subspecie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o7、变种(Varieta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o8、变型(Forma)——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但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而是零星分布的个体。

例如:

花色不同,花的单,重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o9、品种(Cultivar)——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数据时即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

二、植物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o各系统统一用下述的等级顺序,即界(Regnum)、门(Divisio)、纲(Classi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级次;

各级又可根据情况再分为亚级,即在级次单位前加“亚”(Sub-)字来表示。

o以桃为例:

o界……植物界RegnumPlantae

o门……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o亚门……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o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o亚纲……离瓣花亚纲Archichlamydeae

o目……蔷薇目Rosales

o亚目……蔷薇亚目Rosineae

o科……蔷薇科Rosaceae

o亚科……李亚科Prunoideae

o属……梅属Prunus

o亚属……桃亚属Amygdalus

o种……桃Prunuspersia

三、植物命名法规

o玉兰

o北京:

玉兰

o湖北:

应春花

o河南:

白玉兰

o浙江:

迎春花

o江西:

望江花

o四川峨眉:

木花树

三、植物命名法规及书写规范

o植物学名: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o1751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Linne)提出“双名法”。

经国际植物学大会讨论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o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缩写)

o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

o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

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oGinkgobilobaL.

o每一植物有且只有一个学名(优先律原则),用拉丁文书写。

o完整学名包括: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o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小写,斜体,命名人第一个字母大写,正体。

o学名以模式标本为依据,有效发表时要有拉丁文描述。

物种拉丁学名书写规范

o对于物种的属名,通常情况下,应将其写全,如菜豆Phaseolusvulgaris,Phaseolus就是菜豆属的全写形式。

但是,如果在一处有同一属名的多种物种,可将第一个物种的属名全写,后面的属名缩写。

如菜豆Phaseolusvulgaris、小豆P.angul等。

物种的种加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用拉丁学名,一定要写全。

o1.大小写和括号

o通常情况下,物种的亚属、组、亚组、系、命名人姓氏用正体,属及种加词用斜体。

即使物种的属采取缩写的形式,亦必须用斜体。

如桃是蔷薇亚目(Rosineae)蔷薇科(Rosaceae)梅属Prunus,其拉丁学名为P.persia

o属及命名人姓氏的首字母要大写,即使缩写后的属和命名人姓氏的字母亦必须用大写字母。

o中国大陆许多文献将物种汉语名后的拉丁学名用圆括号括起来的习惯用法不妥。

原因在于:

o第一,在国际生物学界有为物种亚属的名称加圆括号的规定;

o第二,有些种的原定属后被降为亚属,需要将亚属名和原命名人姓氏用圆括号括起来;

o第三,原命名人把某个种归入某个属,后来人们发现不妥而将该种移到另外的属,生物学界习惯将原命名人姓氏加圆括号,并将移属人的姓氏置于原命名人姓氏的后面;

o第四,在发现同种异名时,为了保证物种拉丁学名的稳定性,加之遵循早发表者具有优先资格的国际惯例,异名加圆括号置于原名之后;

o第五,有些物种原来的拉丁学名经后人研究被否定,并以一种全新的名字发表,原来的拉丁学名被废止,但在生物学专著中通常以原始文献的方式将原名置于新名之后并加圆括号。

o鉴于上述五点,为了避免出现括号套括号现象发生,使志书版面清新,方便志书读者阅读,在此建议入志物种汉语名后的拉丁学名不加括号,直接置于汉语名之后。

o2.拉丁学名的省略

o入志物种在志书的什么地方加拉丁学名,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o第一,在志书正文中首次出现的物种汉语名称后加拉丁学名,以后再次出现该物种一律只写其汉语名。

o第二,志书的篇、章、节等标题中的物种,不加拉丁学名。

o第三,插图(包括照片、地图、示意图等)、表格中的物种,不加拉丁名。

o第四,夹注、脚注、篇(章、节)后注中的物种,不加拉丁学名。

o第五,序言、凡例、目次、大事记(或大事年表)、概述、综述(篇、章、节正文前)、附录、参考文献、后记中的物种,不加拉丁学名。

o第六,封面、内封、版权页中的物种,不加拉丁学名。

o3.拉丁学名的正斜体

o

(1)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用斜体。

亚属subgen.、组sect.、亚组sbsect.和系ser.的拉丁字术语用正体,如滇山茶系Cameliaser.ReticulataeChang。

o

(2)较大的种之下的亚种、变种、亚变种、变型和亚变型等五个种下分类等级的拉丁学名用斜体,但表示这些种下等级的拉丁字母符号ssp.或subsp.,var.,subvar.,subf.用正体,如小果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Maxim.f.microcarpaC.WangetTung。

o(3)某个栽培植物的种下等级栽培品种,其名称是在它所隶属的种名之后,加上栽培品种的加词所构成,一般不写命名人姓氏,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栽培品种名的加词用单引号括起或在其前面冠以“栽培”的拉丁文缩写cv.,用正体,如巨峰葡萄Vitisvinifera‘Kyoho’或Vitisviniferacv.Kyoho。

四、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

o真花学说、假花学说

o真花学说:

以美国植物学家柏施及哈利尔,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为代表的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特别是拟苏铁(Cycadeoidea),其孢子叶球上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叶演变为雄蕊,大孢子叶演变为雌蕊(心皮),其孢子叶球轴则缩短为花轴。

o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Euanthiumtheory)。

根据此说,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被认为被子植物较原始类群。

o假花学说:

以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为代表的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假花学说球花完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一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子植物麻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