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715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母鸡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母鸡》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母鸡》

执教者

李书英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16课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情分析

这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可以先让学生自渎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7个生字。

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难点

指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教师的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切合时机的引导。

阅读、

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质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让学生体会课文内涵,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分钟

 

6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一、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孩子。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课文,谈谈老舍先生家的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

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3.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

(1)“一向”是什么意思?

作者讨厌母鸡的什么?

作者听到母鸡没结没了、如怨如诉的叫声讨厌它。

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

(2)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其它原因吗?

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出:

欺软怕硬。

(3)体会“发了狂”“恨不能”“聋子也被吵得受不了。

聋子能听到吗?

作者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夸张。

非常生动,有意思,写出了母鸡拼命炫耀自己的功劳。

4.品过渡段: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从什么时候有了改变?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一段是两种不同情感的过渡,叫过渡段,承上启下)

三、示范阅读,传授阅读方法。

1.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课文中有一段话概括了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你能找出来吗?

齐读这段话。

2.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5、6、7、8)

3.指导学生共同品读第五自然段。

师:

我们先从第五自然段入手。

4.师生共同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在课件中标出,记录下自己的体会

(1)抓住“挺”“警戒”“歪”“预备作战”等词语体会母鸡的勇敢。

(2)鸡妈妈就是这样每时每刻都提着一颗心,为的是鸡宝宝们的安全。

你觉得这位鸡妈妈怎么样?

(负责、勇敢!

在课件上记录体会)

(3)母鸡只有在鸟儿飞过或什么东西响了一下的时候才这么警惕、负责的吗?

还可能什么情况下非常负责?

(4)读完这段课文,我有个问题:

鸡妈妈每天这么担心忙碌着,难道她不累吗?

(课件上标注)

5.阅读方法总结:

有感觉的词语划出来,有感受就写下来,头脑中冒出问题马上记录下来。

四、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6、7、8自然段,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划出有感觉的词语,写下自己的感受,记录下你的问题。

2.个同学的阅读体会(出示他在文中的批注),大家交流一下。

抓住“紧叫”“啄”“消瘦”来体会母鸡的细心、慈爱;

抓住“多少次”“一声也不哼”来体会母鸡不厌其烦、不辞劳苦的教。

体会母鸡的慈爱。

问题“它半蹲着难道不累吗?

”联系生活体验一下。

3.推荐一位同学读第七段,读完本段,谈谈体验:

鸡妈妈们感觉怎么样?

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引导学生体会:

鸡妈妈就这样半蹲着,一分钟、一小时、甚至整个晚上,都这样半蹲着,翅膀酸了,腿麻了,它还像雕塑一样半蹲着,为的就是让她的儿女得一点儿温暖。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看到了鸡妈妈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预设:

(1)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鸡雏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慈爱)

(2)在夜间若是有了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负责、辛苦)(3)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对比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6.看到这一切,老舍对母鸡的感受不一样了,再听到那细声细气、如怨如诉的叫声,他还讨厌吗?

此时此刻,作者对母鸡不敢再讨厌了,变成对鸡母亲的崇敬了。

所以老舍先生这样赞美鸡妈妈。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为什么作者对鸡母亲会有这样深刻而丰富的情感?

2.默读老舍的《我的母亲》节选,你会有所感悟

(老舍先生就有这样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板书:

母亲

一起和老舍先生赞美他的母亲,课件出示:

她……

学生提前收集关于小动物的习性的文章

 

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并说说母鸡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厌烦的情绪。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概括出讨厌母鸡的另一个原因:

欺软怕硬。

 

学生总结概括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有感觉的词语或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

 

让学生体会母鸡对鸡宝宝的爱

 

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体会

 

其他同学当一次鸡妈妈,撑开翅膀,半蹲着,让鸡宝宝们挤进来。

 

让学生去总结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引导学生背诵第九段(板书: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通过老师的泛读让学生初步整体感悟对母鸡的印象

 

深切感悟讨厌为后面的不敢再讨厌做铺垫

 

让学生体会作业夸张的写作手法。

 

通过教学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进一步感受作者思想上的变化。

 

让学生体会鸡妈妈的爱及母爱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示范鸡妈妈的动作体会鸡妈妈的辛苦和无言的爱

 

深切体会母爱

 

通过作者写作方法的讲解,让学生收到教育的同时也学习老舍的写作方法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2分钟

《母鸡》之所以打动我们的心,在于它用最渺小的形象,用最质朴的语言,用最简单的叙述,向我们展现了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这就是语言大师的功底。

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上各有哪些特点?

布置作业

1分钟

七、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三斤水》、《藏羚羊的跪拜》、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向讨厌

母鸡我看见……(负责慈爱母亲

勇敢辛苦)

不敢再讨厌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时,抓住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这一情感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我将把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母鸡的讨厌之处与可敬之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

重点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并读读体会体会。

我抓重点词品读,理解“教多少次”一词,让学生联系小资料来体会母鸡的辛苦,“半蹲着”让学生说说透过“半蹲着”你看到了什么?

“一声不哼”通过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母鸡的慈爱。

让学生在品读字词中感受母鸡的慈爱,辛苦。

在学生细读了一个个小细节后,读赞美母鸡的第9自然段就水到渠成了。

此时在学生的心目中这已不是一只普通的母鸡,而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是一篇选学课文,可是自己因为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而舍不得丢掉一些,反而使课堂容量过大,课最后来不及上了,还有自己上课讲得太多,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提升对母爱的认识。

不过由于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没留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谈感受,有走过场的感觉。

不过,我在朗读指导方面花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效果不是很明显,课堂灵活性还不够,还有待今后在课堂上加强。

此外,还有就是在品评母鸡可敬之处时过细,未留有更多空间让学生发挥。

在朗读教学时,朗读形式太过单一了,因此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就该多种形式朗读,重视朗读的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