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3814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docx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B.将8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D.在标况下,20mLNH3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答案】D

【点睛】:

阿伏加德罗定律:

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一定有相同的分子数。

2.目前有四个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除去混在Cu粉中的少量Mg粉和Al粉,加稀盐酸后过滤

B.分离汽油和煤油 ,可用萃取的方法

C.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氢气

【答案】A

【解析】Mg粉和Al粉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故A正确;汽油和煤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C错误;氧气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D错误。

【点睛】:

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互溶的液体一般用蒸馏法分离。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2Fe+6H+═2Fe3++3H2↑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uSO4+2OH-=Cu(OH)2+SO42-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MgO+2H+═Mg2++H2O

C.硝酸银与氯化:

AgNO3+Cl-═AgCl↓+NO3-

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混合:

HCO3-+H+=H2O+CO2↑

【答案】D

【点睛】:

酸式弱酸盐电离写成酸式弱酸根离子,如:

NaHCO3=HCO3-+Na+。

4.关于有机物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4气体能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l4

B.CH2=CH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C.通常情况下,苯是无色气体,能在催化剂条件下与Br2发生单取代反应

D.乙醇和乙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

【答案】C

【解析】CH4气体能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故A正确;CH2=CH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通常情况下,苯是无色液体,故C错误;酯化反应可逆,故D正确。

【点睛】:

CH4气体能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生成有CH3Cl、、CH2Cl2、CHCl3、CCl4、HCl。

5.带有充满电解质KCl的饱和溶液盐桥的锌铜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做为负极,负极向外提供电子:

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B.盐桥中的K+会移向ZnSO4溶液,Cl-移向CuSO4溶液,使两个半电池保持中性

C.盐桥的引入,解决了Zn直接与CuSO4溶液反应降低原电池工作效率的问题

D.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形成的内电路构成环路

【答案】B

【点睛】:

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越小正极;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6.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H<0

A.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Y的转化率变大

D.此反应为熵减反应,△S<0

【答案】D

【解析】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Y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该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熵值减小,故D正确;

【点睛】:

减小压强时,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7.MOH是强碱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小,其所产生的盐水解的程度越大

B.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是A-+H2O

HA+OH-

C.有关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M+)>c(A+)>c(OH-)>c(H+)

D.该溶液是酸性

【答案】D

【点睛】:

根据盐水解规律:

有弱就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8.凯里一中2018届高一

(1)班的两名同学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烧碱溶液的浓度。

过程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硫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

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30秒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硫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时,且30秒种不变化,停止滴定。

(3)该小组在步骤中①错误是_____________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分别是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则其读数为_______mL。

(6)根据下列数据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答案】

(1).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红(3).无(4).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5).偏高(6).用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7).22.59或22.60(8).0.1000

(5)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大;(6)每次消耗硫酸的体积为滴定前后的读数差。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解答:

(1)为及时关闭旋塞减小误差,滴定操作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随着滴入锥形瓶中硫酸的增多,溶液的PH逐渐增大,酚酞从红色变为无色时,且30秒种不变化,达到滴定终点;(3)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步骤中①错误是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中碱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酸体积偏大,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4)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用待盛液润洗2~3次;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用待盛液润洗2~3次;(5)精确到0.01mL,读数为22.60;(6)两次平均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0.00mL,

C=0.1000mol/L。

【点睛】:

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震荡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用待盛液润洗2~3次。

9.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

其中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N2和O2反应所致:

N2(g)+O2(g)

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

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4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4mol,平衡时,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N2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

(2)恒容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N2)正=v(NO)逆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可逆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将会

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1、4.0×10-2mol·L-1和3.0×10-3mol·L-1,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6)火箭燃料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水。

已知:

N2(g)+2O2(g)=2NO2(g)△H1=+67kJ/mol

N2H4(g)+O2(g)=N2(g)+2H2O(l)△H2=-534kJ/mol

由此请写出发射火箭时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15mol/(L·min)0.15mol/(L·min)

(2).ADAD(3).ACAC(4).K=c2(NO)/K=c2(NO)/(5).增大(6).向正反应方向进行(7).2N2H4(g)+2NO(g)=3N2(g)+4H2O(l)ΔH=-1135kJ/mol

【解析】分析:

反应速率v=

(2)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消耗1molN2同时就消耗1molO2,还生成1molO2,则氧

到平衡状态,正确。

(3)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A正确;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但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NO的平衡浓度不变,因此B选项错误。

由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提高。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故C正确;(4)可逆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NO)/K=c2(NO)/。

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将会增大。

(5)(3.0×10-3)2÷=9.0×10-4<64×10-4。

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6)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氮气的反应速率v=

=0.75mol/L÷5min=0.15mol/(L·min);

(2)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消耗1molN2同时就消耗1molO2,还生成1molO2,则氧气的消耗速率与产生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因为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也不变,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密度不变,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C.因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质量也不变,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D.在任何时刻都存在:

v(N2)正:

(NO)正=1:

2;而2v(N2)正=v(NO)逆,则(NO)正=v(NO)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3)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A正确;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但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NO的平衡浓度不变,因此B选项错误。

由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提高。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故C正确;(4)可逆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NO)/K=c2(NO)/。

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将会增大。

(5)(3.0×10-3)2÷=9.0×10-4<64×10-4。

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6)①N2(g)+2O2(g)=2NO2(g)△H1=+6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H2=-534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

2N2H4(g)+2NO2(g)=3N2(g)+4H2O(l)ΔH=-1135kJ/mol

【点睛】: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

指的是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10.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

C.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l、Zn等金属

(2)目前的电路板,主要由线路和图面组成,线路是作为原件之间导通的工具,在设计上会另外设计大铜面作为接地及电源层,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

(3)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溶液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Cu2O中的Cu+不稳定,向Cu2O滴加稀硫酸,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变为蓝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火法炼铜的原理:

Cu2+O2

2Cu+SO2,在改反应中每生成1molCu,转移________mole-。

【答案】

(1).ab

(2).Cu2++2e-=Cu

(2)2FeCl3+Cu=2FeCl2+CuCl2(3).Cu+H2O2+2H+=Cu2++2H2O(4).Cu2O+2H+=Cu2++Cu+H2O(5).3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该电极上Zn、Fe、Ni、Cu失电子,精铜作阴极,该极上是铜离子得电子,阳极上铜以及比铜活泼的金属会溶解,而没有铜活泼的金属会从阳极掉落下,形成阳极泥;

(2)氯化铁溶液能把铜氧化为铜离子;(3)酸性条件下铜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铜离子;(4)Cu+不稳定,向Cu2O滴加稀硫酸,有紫红色Cu生成,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Cu2+生成;(5)Cu2S在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降低为0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

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3)酸性条件下铜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铜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4)Cu2O中的Cu+不稳定,向Cu2O滴加稀硫酸,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2++Cu+H2O;(5)Cu2S在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降低为0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生成1molCu,转移3mole-。

【点睛】: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该电极上铜以及比铜活泼性强的Zn、Fe、Ni、Cu失电子,精铜作阴极,只有Cu2+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

11.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NH4Cl②0.1mol/LNH4HSO4③0.1mol/LCH3COONH4

④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的混合溶液⑤0.1mol/LNH3·H2O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是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比较溶液②、③这C(NH4+)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或“=”)

(3)在溶液④中,__________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_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mol/L。

(4)室温下测得溶液③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或“=”),NH4+的水解程度,C(CH3COO-)__________C(NH4+)(填“>”、“<”或“=”)。

【答案】

(1).氖

(2).1s22s22p63s23p2(3).三(4).ⅫA(5).HClO4(6).3d64s(7).Mg

解答:

(1)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NH4++H2O⇌NH3•H2O+H+;

(2)②0.1mol/LNH4HSO4溶液中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③0.1mol/LCH3COONH4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铵根离子浓度②>③;(3)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变为0.1mol/L;根据氮元素守恒得到NH3•H2O和NH4+浓度为0.2mol/L;

(5)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说明0.1mol/LCH3COONH4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水解程度相同;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PH=7说明溶液中=得到:

=;

【点睛】:

物料守恒即元素的物质的量一定,如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变为0.1mol/L;N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2mol/L,NH3•H2O+NH4+=0.2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