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4072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docx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逻辑判断682

安徽省往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

逻辑判断(682)

第1题:

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

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

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

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

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来源】:

2012上海B

【解析】

本题为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

已知条件中乙、丁的话矛盾,在矛盾关系中必定有一真一假,只有一个人说真话,那么真话就被锁定在乙和丁之中,所以其余的就是假话,因此甲、丙为假,可知拿白球的是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2题:

甲、乙、丙、丁四对夫妇参加一场交谊舞会。

开始时,四位先生的舞伴都是自己的夫人,后来他们先后三次交换了舞伴:

①乙先生和丙先生交换舞伴;②甲先生和丙先生交换舞伴;③乙夫人和丁夫人交换舞伴。

问三次交换舞伴后,下列哪种舞伴搭配是正确的?

(____)。

A.甲先生和丁夫人

B.丙先生和乙夫人

C.丙先生和丁夫人

D.丁先生和甲夫人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根据题干的事实信息进行推导

第一次交换后:

甲先生和甲夫人,乙先生和丙夫人,丙先生和乙夫人,丁先生和丁夫人。

____

第二次交换后:

甲先生和乙夫人,乙先生和丙夫人,丙先生和甲夫人,丁先生和丁夫人。

____

第三次交换后:

甲先生和丁夫人,乙先生和丙夫人,丙先生和甲夫人,丁先生和乙夫人。

故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

甲:

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

乙:

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红的。

丙:

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

丁:

第三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白的。

戊:

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

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

由此可以推断:

(____)。

A.第一个盒子内的皮球是蓝色的

B.第三个盒子内的皮球不是黄色的

C.第四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白色的

D.第五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红色的

【答案】:

C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是每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

第一个盒子只有丙进行了猜测,因此肯定是正确的,即第一盒是红的,那么丙的另半句就是错的,即第五盒不是白的。

第二步:

由突破口继续往下推导

突破口得到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不是白的。

断定第五盒的只有丙和戊,丙的是错的,则戊关于第五盒的断定是对的,即第五盒是紫的,则第二盒不是黄的。

根据第一盒是红的,可以断定第四盒不是红的,因此乙断定的第二盒是蓝的是正确的,所以第三盒不是蓝的,因此丁的话第四盒是白的是正确的。

根据第二盒是蓝的,则甲断定第二盒是紫的是错的,因此甲的话第三盒是黄的是正确的。

第三步:

总结整个推导并选出答案

综上推导可知:

第一盒是红的,第二盒是蓝的,第三盒是黄的,第四盒是白的,第五盒是紫的,通过分析,故正确答案为C。

第4题:

某开发区发展委员会召开环境工作专题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委会所属的开发区环保局。

工业局的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他们八个人均匀地坐在一张会议圆桌旁,只有一个同部门的正职和副职的座位被分隔开了。

并且:

(1)委员会副主任对面的人是坐在环保局局长左边的一位局长;

(2)工业局副局长左边的人是坐在农业局局长对面的一位副局长;(3)农业局局长右边的人是一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坐在委员会主任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副局长的对面。

则座位一定被隔开的是:

A.环保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B.工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C.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D.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

【答案】:

B

【来源】:

2014年下半年河南行测真题

【解析】

第5题:

中央作出新一轮支援新疆的战略部署后,某单位很快组成由党办、人事处、业务处室参加的推荐小组,确定了援疆干部人选。

这三部门的推荐意见分别是:

党办:

从甲、乙、丙三人中选派出一至两人

人事处:

如果不选派甲,就不选派乙和丙

业务处:

如果不选派乙和丙,才选派甲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同时满足党办、人事处和业务处室的意见的方案是()

A.选派乙和丙,不选派甲

B.不选派乙和丙,选派甲

C.选派乙,不选派甲和丙

D.选派丙,不选派甲和乙

【答案】:

B

【来源】:

2011年917联考

【解析】

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已知:

①甲、乙、丙中选派1~2人;②不选派甲→不选派乙和丙;③不选派乙和丙←选派甲。

②和③可组成二难推理,或者选派甲,或者不选派甲,则必然“不选派乙和丙”;再根据条件①可知选派甲。

此题也可采用代入法解题。

第6题:

在司法审判中,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就是所谓的错放。

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____)

A.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B.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C.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答案】:

D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论据是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第二步:

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错判率要足够低,论据强调错判率和错放率都要低,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

第三步:

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错放、错判和司法公正根本原则一一对应。

后面结论说只看肯定性误判就行,前提就是否定性误判,即错放基本相等,D正确。

A中“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不能在论点和论据之间搭桥;B、C都是比较主观,不能很好地加强题干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第7题:

小张和小李来自两个不同的学校,但两人都是三好学生,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

所以,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是小张和小李成为三好学生的原因。

下列选项与上述推理最接近的是(____)。

A.全国各地的寺庙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都摆放着佛像。

小李家有佛像,所以,小李家是寺庙

B.蚂蚁能辨别气味和方向,但将其触角剪掉,就会像“没头的苍蝇”。

所以,蚂蚁依靠触角辨别气味和方向

C.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性格差异是由环境造成的。

所以,改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性格必须改变环境

D.某医院同时有不同的腹泻病人前来就诊。

当得知他们都吃了某超市出售的田螺时,医生判断腹泻可能是由田螺引起的

【答案】:

D

【来源】:

2015年天津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

【解析】

【解析】题干中推理形式为小张和小李得三好学生的原因是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即由果推因。

A项中有佛像推出寺庙,由因推果;B项中没触角无法辨别方向推出蚂蚁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与气味,属于对比实验推理方法;C项性格差异由环境造成推出改变性格必须改变环境,因果关系转为必要条件;D项中分析腹泻是由田螺引起,由因推果。

所以选项D选项。

第8题:

某实验室一共有3种类型的机器人,C型能识别颜色、S型能识别形状,X型既不能识别颜色也不能识别形状。

3类机器人都能根据简单命令拿起实验品。

实验室对l号机器人和2号机器人进行实验,当命令它们拿起红球时,1号拿起的是红方块,2号拿起的是蓝球。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哪项断定一定为真(____)

A.1号和2号都是X型

B.1号和2号都不是X型

C.1号是C型且2号是S型

D.1号不是S型且2号不是C型

【答案】:

D

【来源】:

2014年北京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S型能识别形状,而1号拿起的是红方块,形状不符合,因此1号不可能是S型机器人,同理C型能识别颜色,2号拿起的是篮球,颜色不符合,因此2号不可能是C型机器人,而X型既不识别颜色也不识别形状,拿的实验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1号与2号都可能是X型,也可能不是X型,因此A项、B项以及C项都是无法确定,故D项可以推出。

第9题:

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____

甲:

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____

乙:

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____

丙: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____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____)。

A.甲乙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答案】:

B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寻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的结论是上反对关系,两人的结论不可同真但可同假,因此必有一假。

第二步:

看其他人的话并判断选项

甲和乙的结论中必有一个为假,又因为本题只有一个结论为假,所以丙的结论为真,即“如意公司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B正确。

同时可知,甲的结论为真,乙的结论为假。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近年来,轿车是否可以进入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有人认为,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可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同时又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因此,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____)

A.交通事业将伴随着轿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

B.总是先发展汽车工业,后发展交通事业

C.近期内中国的道路状况不可能有根本改善

D.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答案】:

C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论据是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可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同时又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第二步:

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论点与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加强论点。

第三步:

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BD都属于削弱论点,说明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C说明近期内中国的道路状况不可能有根本改善,如果发展了汽车工业,情况会更加严重,加强论点,故正确答案为C。

第1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

“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由此可见(____)。

A.作为公务员最重要的是工作实绩,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表现

B.只要工作成绩突出,其他的都不怎么重要

C.作为公务员,德才是最重要的

D.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是同等重要的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关键词

题干强调“全面考核”、“重点考核”。

第二步:

逐一判断选项

B项“>其他的都不怎么重要”、C项“>德才是最重要的”表述不符合“全面考核”。

D项“>同等重要”表述不符合“重点考核”。

A项“>最重要的是工作实绩,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表现”满足“全面考核”、“重点考核”。

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

第12题:

或者所有客人尽情玩乐,或者有些客人隐藏他们的真实感受,没有坦率的人会隐藏他们的真实感受,所有客人都是坦率的人。

可见(____)。

A.只有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才能尽情的玩乐

B.有些客人隐藏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C.所有客人都尽情玩乐

D.尽情玩乐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答案】:

C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13题:

甲、乙、丙、丁四人大学毕业后分别选择了读研、留学和工作。

已知:

①甲和另外一个人选择了读研;其他一人留学,一人工作;

②留学的毕业成绩比丙的毕业成绩好;

③丁没有选择工作;

④丁的毕业成绩不如丙。

由此可知:

A.和甲一起读研的是丙

B.乙的毕业成绩不如丁

C.乙选择了留学

D.丙没有选择工作

【答案】:

C

【来源】:

2015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

【解析】

①甲读研,非留非工作②丙非留学

第14题:

2013年公布的结果显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总计220亿立方米。

天然气对全球能源的贡献占四分之一,以现在的消耗速率估算,仅能提供65年的能源供给。

因此,为避免遭遇无天然气可用的困境,必须开发更多的替代性能源。

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够反驳上述结论?

()

A.近年来,天然气对全球能源的贡献率正逐步下降

B.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大大高于以往

C.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能源的使用效率比以往已经有了一定提高

D.鉴于现代机械的设计习惯,天然气的能源地位无可替代

【答案】:

B

【来源】:

2015广州行测真题

【解析】

本题的论点为“为避免遭遇无天然气可用的困境,必须开发更多的替代性能源”。

B选项明确说明现在天然气储量大大高于以往,否定了“天然气不足”这个前提,为最强削弱。

C选项为“能源的使用效率”题干中为“消耗速率”偷换概念,且C选项为“一定程度上提高”,不如B的“大大高于以往”,因此为干扰选项。

第15题:

一次竞赛中,王明、李峰、赵梅分别参加一门科目的考试,但不知道他们每人参加的是什么考试,只知道这三门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

另外还知道下面一些情况:

(1)王明参加的考试全部用汉语答题;

(2)参加英语考试的人是校长的儿子;(3)赵梅是女生,她向三人中参加数学考试的同学借了一支钢笔。

由此可知,王明、李峰、赵梅参加的考试分别是(____)

A.数学、英语、语文

B.语文、英语、数学

C.英语、语文、数学

D.数学、语文、英语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本题可用列表法解决。

先列出表格,然后根据条件逐步推理,不可能的在相应的格中写“>0>”,可能的写“>1>”。

根据条件>

(1)>可知,王明不可能参加英语考试,就在相应一格中写“>0>”;由条件>

(2)>可知,参加英语考试的是男生,而由条件>(3)>可知,赵梅是女生,所以赵梅也不可能参加英语考试,在相应格中也写“>0>”;于是可知,李峰参加了英语考试,在相应格中写“>1>”。

____据此依次推理,可得如下表格:

所以,王明参加了数学考试,李峰参加了英语考试,赵梅参加了语文考试。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16题:

某城市一个居民小区2008年以前盗窃事件经常发生,2008年在小区居民的要求下,物业管理部门为该小区安装了技术先进的多功能防盗系统,结果该小区盗窃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多功能防盗系统对于防止盗窃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____

以下哪一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____)

A.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其他小区的盗窃事件有显著增加

B.该城市另一个居民小区也安装了这种多功能防盗系统,但效果不佳

C.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加强了治安管理,盗窃事件有所减少

D.采取其他的防盗措施对预防盗窃事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某城市一个居民小区多功能防盗系统对于防止盗窃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没有明显的论据。

第二步:

判断加强方式

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需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

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该城市其他小区的盗窃事件有显著增加“,而该小区>盗窃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说明>防盗系统很有作用,对题干起到了加强作用。

B项”该城市另一个居民小区也安装了这种多功能防盗系统,但效果不佳“说明多功能防盗系统没有起到作用,进一步削弱了论点。

C项”>该城市加强了治安管理,盗窃事件有所减少“和D项”采取其他的防盗措施对预防盗窃事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与多功能防盗系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属于无关项。

因此答案为A。

第17题:

最近公布的一项国家特别咨询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声明,在选择了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在名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是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人数的23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可信度很高的结论:

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____)

A.美国心理学界普遍有这样的认识: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B.“家无三代兴”,才能再出众也避免不了兴衰轮回的历史规律

C.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的表现方式与名人家族不同,需要另外的衡量规则

D.一个人的才能培养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答案】:

D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

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论据:

在名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是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人数的23倍。

第二步:

判断削弱方式

本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削弱论点。

第三步:

逐一判断选项

D项强调一个人的素质跟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直接否定“人的素质主要由遗传决定的”这一论点;A项说明跟教育相比,遗传对人的影响更大,支持论点;B项提到的兴衰轮回与遗传没有关系,C项中提到的表现方式不同不能说明遗传是否决定人的素质,B、C两项均属于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8题: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症和人体内寄生某些能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使他们呼出的气体味道更难闻。

加州洛杉机CS医学中心分析了792位体检者的呼吸,发现呼出甲烷和氢气量高的人的身高体重指数(BMI)比正常人要高2.4点,即属肥胖人群。

根据以上描述不能推出()

A.胖人体内可能寄生着某些产生特定气体的微生物

B.可以通过气体是否难闻来判定呼气者是否是肥胖症患者

C.呼出气体中甲烷和氢气含量高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更胖

D.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味道较难闻

【答案】:

B

【来源】:

2014年上半年联考

【解析】

我们只知道甲烷和氢气难闻,但是难闻的不一定是甲烷和氢气,也就不能判断是否肥胖。

所以选B。

第19题:

数据资料表明: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实施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确实明显提高了。

因此,得出结论:

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对上述论证的质疑力度最弱:

A.十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平均得分在同一时期出现了明显下降

B.只关注英语阅读和数学成绩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改革成果的标志,这是很片面的

C.改进教育体制确实很难,想要在这个带有极大惰性的庞大官僚体制上作一番改动,需要大量金钱、努力和时间

D.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逐年按基本相同的比例提高,这种状况早在法案通过前就出现了

【答案】:

C

【来源】:

2015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

【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是:

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A、B、D项都属于否定论据削弱,只有C项是无关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第20题:

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____)

A.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

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有些是教数学的

C.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中有些是男教师

D.有些青春中学的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分析题干信息

条件:

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与取得了硕士学位的关系,

结论:

青春中学的有些男教师与取得了硕士学位的关系。

第二步:

根据三段论特点得到以下步骤,直接得出结论

1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数学老师和男教师间搭桥;

2搭桥的方向:

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数学老师推出男教师;

3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

第三步:

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通过分析,只有A中的说法恰是第二步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A。

第21题:

某案的两名凶手在以下五人中,经过公安部门的侦查后得知:

>①只有甲是凶手,乙才是凶手>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③或乙是凶手,或丙是凶手>④丁没有戊为帮凶,就不会作案>⑤戊没有作案时间>这件案件中的凶手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丁和戊

D.丙和丁

【答案】:

A

【来源】:

暂无

【解析】

根据⑤戊没有作案时间,戊不是凶手;根据④,丁不是凶手;____根据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丙不是凶手;由③乙或者丙是凶手,凶手是乙;根据①,甲是凶手。

因此凶手是乙和甲。

答案选A

第22题:

某村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有一批帐篷捐助给受灾群众,但捐助人没有留下姓名就悄然离去。

事后,村民经过多方了解,得知以下事实:

(1)这批帐篷是由一辆大卡车送来的

(2)如果张华不参加这项捐助活动,王刚也不会参加

(3)李伟不会开大卡车

(4)捐助者在上述3人之中,没有雇佣他人

由此可以推出:

A.张华一定是捐助者

B.王刚一定是捐助者

C.李伟一定是捐助者

D.3人都是捐助者

【答案】:

A

【来源】:

2015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行测》真题试卷

【解析】

【解析】本题属于分析题目.

第23题:

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

“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

“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

“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

“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

“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才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____)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答案】:

C

【来源】:

2010年425联考

【解析】

本题为分析推理类;本题答案信息很全,可以用带入排除法作答。

A项小华第一,无人猜对;B项小闵第一,无人猜对;D项小闵第一,无人猜对。

所以选择C选项。

第24题: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研究十大攻破之一是:

通过对人和大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

由此推断(  )。

A.大脑记忆也许能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

B.大脑记忆也许能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C.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重要记忆中心

D.科学家发现挑战人类智力的记忆程序

【答案】:

C

【来源】:

暂无

【解析】

第一步:

抓住题干的对象并判断整体关系

题干阐述了科学发现了海马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和想象中心。

第二步:

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突出梳理过去,B突出想象未来,这在题干中都未涉及到,所以A、B错误;根据题干整体关系可知“海马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和想象中心”,所以C正确;D强调发现记忆程序,而题干强调发现了海马区的记忆功能,所以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5题:

某人说:

“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

”____

与以上判断的意思最相近的是(____)。

A.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

B.可能所有的人都不会投他的赞成票

C.必然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

D.必然有的人不会投他的赞成票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