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4451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2)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

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

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

(3)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

(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5)“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知能强化课Ⅰ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代

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代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

棉花、茶叶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帮”出现

二、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

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各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营,这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频繁,货币流通额增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

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

“交子”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市的位置、时间

政府监管

设市表现

宋朝以前

(1)在特定的位置设市。

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政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西汉都城长安城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朝时期

(1)城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2)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其中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最著名

2.城市发展

(1)北方:

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南方:

临安、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史学者说]

明朝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

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

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四、对外贸易

1.表现

(1)西汉:

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

广州成为外贸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3)两宋: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

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

(1)形式:

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3)趋势:

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

3.古代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

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

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2)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朝鲜、日本。

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3)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4)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

①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

②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

③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⑤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

 [史学者说]

明朝对外交流

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从事贸易活动,在那里他们用珍珠、宝石、香料、棉织品以及玳瑁壳、兽皮之类的异国产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产品,明朝初期还展示了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的中国海军,允许中国的商人参与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变化规律:

①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

②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③交易媒介的变化:

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北宋还出现纸币。

④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⑤经营领域的变化:

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影响:

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场类型多样:

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城市发达:

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

宋朝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业地位低下:

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

(1)从周至唐:

严格限制。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

逐步放松。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

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城市

功能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从商业

活动看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

从数量和

规模看

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从地区

分布看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聚焦主题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

“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

“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

解析:

选C 题干中该官员奏折的大致含义是:

岭南乡村,隔一天就会有集市,被称为“墟市”,请皇帝您降旨,让他们到城市里去进行交易;而宋太宗回答得很干脆:

你这就是在扰民,不要去改变这种情况。

“间日”是隔一天的意思,而A项强调的是“每天”,故排除A项;乡村市场的繁荣是材料所述的现象,不是反映的实质,故排除B项;君臣之间的一问一答,看似简单,实质上蕴含了两种不同的管理经济的手段,即大臣想要“严管”,遭太宗反对,即太宗走的是“宽松”路线,故选择C项;本题与“坊市制”无关,故排除D项。

2.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会聚于城镇,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饭馆、酒馆、娱乐服务业等。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选B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增加,这是与该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故选B项。

江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影响,A项错误;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明清时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呈现分立态势。

[思维升华] 宋元明清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

从宋元到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时期,高考对其考查相对较为集中。

上述两题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隐性考查这一时期的三次商业革命。

宋代至明清发生了三次商业革命分别指的是:

(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如第1题);出现全国性的著名城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如第2题);出现商帮。

(3)第三次商业革命是指晚清出现的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3.《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解析:

选B 材料信息“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说明民间私发纸币出现弊端,故B项正确。

A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交子”由民间富商首先发行,D项错误。

4.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

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这种状况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扩大贫富差距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错误。

5.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

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

B.大量国际金银流入中国市场

C.民众缺乏对纸币价值的认可

D.纸币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解析:

选A 中国古代纸币未成为主要货币,除官方滥发纸币失去民心等直接原因外,更有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明清社会趋向封闭保守,经济活跃性衰退,对货币流通量需求减少,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思维升华] 与纸币相关的历史知识

对于纸币这一历史知识,教材仅提到:

北宋“交子”产生,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因为纸币的产生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所以,这一知识点备受命题者青睐,比如上述三题分别考查了宋、元、明清纸币发行状况及影响。

(1)纸币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

纸币的功能一是促进国家商品流通,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是纸币作为统一国家市场的基本形式的工具;三是纸币为彰显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的存在。

古代中国纸币的发行的现实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确实起到上述功能,二是纸币发行成为掠夺社会财富的手段,其作用必然削弱其政权的发展基础。

(2)古代纸币难以通行原因:

发行纸币的目的应该定位于方便市场流通、活跃和完善金融市场,而不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或者临时用来聚财敛财的工具。

所以,发行程序应当极为严格,发行额度应当科学计算,没有计划和节制的滥发其实是把纸币变成了一种面向整个社会的强迫性公债,必然使其失去信誉,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混乱。

因此,元明两朝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最终以恢复实物货币告终。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

解析:

选C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虽然占主导地位,但已受到手工业、商业的较大冲击,对于人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江南纺织业部门中,对于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大都市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7.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有的“先儒后贾”,有的“先贾后儒”,有的“亦贾亦儒”。

这表明当时徽州地区(  )

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B.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C.社会结构发生变动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中“先儒后贾”“先贾后儒”“亦贾亦儒”等信息,可得出这些商人兼有士人身份,打破了士农工商分立的阶层限制,即出现了士商结合的新群体,故选C项。

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排除A项。

商人兼有士人身份不等于官商勾结,故排除B项。

新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排除D项。

[思维升华] 市镇经济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

第6题则是以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热点切入考查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影响。

(1)分类:

明清时期大量涌现的市镇基本上可分三类:

手工业市镇、商业市镇、交通市镇。

(2)影响:

市镇经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市镇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生联系的媒介;

②市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进程;市镇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产生冲击。

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8.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

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

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了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解析:

选C 由“开封市民”可知其直接推动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D项错误。

9.“从宋代直到20世纪,尽管有了长途贸易和意义重大的城市化过程,却不存在政治上活跃的商人阶级。

”造成这一状况的政策原因在于(  )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C.士人阶层对商业的鄙视和排斥

D.历代政府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选D 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以来商业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而商人却没有参与到国家政权中。

A、B两项与此无直接联系,排除;C、D两项都属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居主导地位,符合题意,排除C项,答案为D项。

10.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解析:

选C 材料中徽州之所以出现“田少而值昂”的情形,是因为徽商固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价值观念,将大量金钱用来购置土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必然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C项正确。

A项是徽州土地价格上涨的原因,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原因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原因型选择题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

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

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如第8题)。

在分析原因类试题时还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如第9题,虽然政治层面的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但设问中有明显的限定词“政策”,故审清设问再分析原因是关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厘清题干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如第10题,要求分析的是“果”,而不是“因”。

因此,备考时明确这种因果、主次、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更是关键一步。

五、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 唐宋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的例证

[思考] 

(1)根据图1、图2分析,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理念?

(2)图2与图1相比,在城市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1)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

(2)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知能强化课Ⅱ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的问题。

(2)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表现

(1)战国首倡:

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2)西汉时期:

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

(3)明清时期:

①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②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4.松动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如商人参加科举,宋代的榜下“捉婿”之风等。

5.影响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学者说]

“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

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再析

——以西汉为例》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闭关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不许片板下海

三、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相同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相同点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