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4847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园地3课时教案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

教具

制作课件,准备雷锋叔叔的故事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生齐唱。

师:

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

雷锋叔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

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

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

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

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

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板书:

你在哪里)

  二、自读课文,弄准字音。

  师:

同学们,让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吧。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课文,师巡查。

指名一人一节读,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

  师:

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把句子读的通顺了,那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

(屏幕出示词语:

冒着曾经泥泞泥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生读词语,师相机纠正指导。

  师:

词语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老师把生字挑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生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师:

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

  1.学习一、三小节

师:

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

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

(板书:

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师:

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说发现

  师:

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

  师:

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

生回答。

  师:

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着急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啊!

  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

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二、四小节

  

(1)师:

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

(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

(来过)来干什么了?

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

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

(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

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指导“冒”字的写法,生跟写,互评,师巡视指导。

师:

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

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

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

  师:

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

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

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

  

(2)师:

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

 师: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

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

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3)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

(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的寻找啊!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

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处寻找)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

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

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师: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

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

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

《学习雷锋好榜样》)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布置作业:

1、朗读诗歌2、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6.千人糕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

教具

 PPT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

(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wèimǎijùɡānzhītiáncàiláo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1)读第一行生字: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出示:

ɡāotèmɑzhèáosuànxiāoshòudíquèyīnɡ

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

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①加一加:

“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②减一减:

“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

“熊”减掉“灬”就是“能”。

“真”减掉“十”就是“具”。

③换一换:

“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④猜谜语:

“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

”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找朋友”。

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我指你认”。

一个学生指生字。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米粉米稻子农民

糖甘蔗甜菜农民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6千人糕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

教具

 PPT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

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B讨论:

这句话是什么句式?

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

(这句话是反问句。

它可以改说成:

它的味道并不特别。

C指导读句子。

读出反问的语气。

D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2)自由读6-9自然段。

回答下列提问:

A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

种子、农具、肥料、水……)

B糖是怎么来的?

(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C熬糖需要什么工具?

(工具、火)

D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包装、送货、销售)

E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6-9自然段。

3.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比较词语:

平常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

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

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6千人糕

米粉米稻子农民

糖甘蔗甜菜农民

熬糖锅煤工人

米糕包装送货销售商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妹妹前后的对比,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领悟法

教具

 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匹出色的马)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导入:

让我们看看是这匹马是指什么?

怎么“出色”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pǐbōwénxiànɡjǐnɡliànqiúshě

匹波纹像景恋求舍

“纹、恋”前鼻音,“像、景”后鼻音,“舍”翘舌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舍”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

(课件出示)

郊外泛起葱绿柔软绿毯异常一株骑马跨上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3)多音字。

(课件出示)

散sàn(散步)舍shè(宿舍)

sǎn(松散)shě(舍己为人)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①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

②我喜欢四肢全伸开,松散()地躺在大床上。

③我们宿舍()住着六个人。

④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

(2)“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

(一根柳枝)

提示:

总结全文,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

匹波纹像景恋求舍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板书设计:

7一匹出色的马

之前的妹妹:

要人抱抱

之后的妹妹:

高兴地第一个跑到家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感情朗读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妹妹前后的对比,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领悟法

教具

 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匹出色的马)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

看到了哪些美景?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郊外景色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②“碧绿碧绿”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

③仿写句子:

一阵清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C.朗读指导:

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

(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出示)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一边,一边。

自由练习。

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

妈妈爸爸怎么做的?

(1)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课件出示)

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

“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B.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

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

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

预设一:

爸爸妈妈是在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

预设二:

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

②“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________。

(柳枝)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

男女生读。

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我早回来啦!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

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匹马。

预设:

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

(2)指导朗读:

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预设一:

爸爸说的“出色的马”,其实是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是坚强,是独立的精神。

预设二:

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五、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板书设计

7、一匹出色的马

之前的妹妹:

要人抱抱

之后的妹妹:

高兴地第一个跑到家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抄写文中好词好句。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喀什市第四小学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授课时间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