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315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8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docx

学生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精品推荐

学生家长必读

家长必读,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8句话教会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

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

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

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

“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

“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

”“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

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

“你的感觉如何?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

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认同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第三个问题:

“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第四个问题:

“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

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第五个问题:

“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

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第六个问题:

然后问他:

“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

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第七个问题:

“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

问他最后第八个问题:

“结果怎样?

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99条建议,优秀的孩子就是这样培养的!

告诉你的孩子什么最重要?

1、旅行比上课重要;

2、主见比顺从重要;

3、兴趣比成绩重要;

4、良知比对错重要;

5、幸福比完美重要;

6、信仰比崇拜重要;

7、成长比赢输重要;

8、察己比律人重要。

家里有小孩的务必留着,太全面了。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娱乐篇)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

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

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

古人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

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

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

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

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

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

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

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

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以免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

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

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八招做个省心而优秀的好妈妈

当家长有好当与不好当之分。

好当的家长,只管生养,其他难题,统统交给别人来管:

老师,金钱,上天,婆婆,妈妈,社会……因而,自己过得颇为潇洒自由。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便归咎于他人,推脱家长应负的责任。

不好当的家长,是想管孩子,却不一定能管好的家长,因而便沉沦在痛苦之中。

为了不使痛苦殃及自身,于是乎,有些家长升华了,有些家长放手了,有些家长依旧继续痛苦。

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有的孩子进步了,有的孩子退步了,有的孩子很阳光,有的孩子很内向,有的孩子依旧调皮,有的孩子照样不思学习……等到读初中,进入青春期了,才突然发现孩子没法教育了,根本就不听话了,于是有的家长依旧放任自流,有的亡羊补牢,有的不停抱怨学校教育,有的推脱责任给另一半……

  我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一年级,是一个极为古灵精怪的孩子。

在教育她的问题上,我头痛过,也幸福过,打过,也笑过,批评过,也鼓励过……凡此种种,难以一言以蔽之。

做家长之难,可见一斑。

当孩子诸多问题纷至沓来的时候,当众多琐琐碎碎的生活小事纠缠着我的时候,我也失控过。

当一个负责任的家长,真难!

可难归难,孩子终归是自己的,不可以放任不管。

教育孩子几年,也跟着其他孩子家长切磋学习了几年,渐渐地也悟出了一些道道来。

  孩子的素质源于家长

  家长朝夕与孩子相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的就是遗传和后天的言传身教。

因此,在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情绪;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也尽量不让自己过于激动。

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说话语气。

自己制造了垃圾,从不会随手扔在路上。

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我们要求孩子必须要和我们一起分享,而不是吃独食。

打扰了人家,或别人帮忙了,要说声谢谢……凡是我们能注意到的事情,都尽量自己带头做好。

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

如果我们对她的要求自己都不能做到,没过几天,她铁定跟我们一样。

家长难啊,时刻都得在心里按一个警钟,就怕一不小心误了孩子。

  陪着孩子,学会玩耍

  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玩乐。

可身处城市里的孩子因为独生子、因为套房、因为父母工作等原因,无法和乡野的孩子一样,自由地享受着儿时的快乐。

玩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带领着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它能让孩子在玩中慢慢熟悉世界的规则,以一个儿童的视野亲近这个社会;它能教会孩子如何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快乐……我们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山里,水边,或约她的朋友,或一家三口,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地成长着,她不再乱发脾气,不再独自一人乱生气,她变得更加地合群,也更加地快乐。

孩子需要这样的锻炼过程!

这个社会需要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个人需要的审美情趣、兴趣爱好等,都能在玩中慢慢积累。

为了带孩子出去玩,我们放弃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不把“学习苦累”挂在嘴边

  时下不少家长总说孩子学习辛苦,做了一点作业,就说孩子苦,读了一点书,也说孩子苦,更不用说放学回家了。

其实,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是不会觉得苦的。

如果家长总是把这“苦”字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孩子的潜意识。

到了初中,这种潜意识会凸显出来。

  我从不认为学习苦。

少年求学时代,做出一道难题,背下一篇文言文,看了一本课外书,知道一些生活赏识,心中便溢满了小小的得意。

如若此时有人给予我一些肯定,那份快乐便变得如天一般广阔。

因此,我常常在孩子独立思考之后,肯定孩子的思考价值;在孩子告诉我一些生活小窍门时,欣喜地抱住孩子……我要让孩子明白并牢记:

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无论学到哪方面的知识,都会成为她的本领。

有时,家长的溺爱会成为孩子前进的绊脚石,为何不学着放下一颗关怀备至的爱心,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呢?

  学会把事情放手交给孩子

  孩子的能力不是在家长呵护的手掌上形成的。

我们有时需要闭上如影相随的眼睛,放下效率优先麻烦不要的思想,给孩子一个锻炼的空间。

我家孩子七周岁未到,却能帮我做很多家务。

几天前,因我手划伤,孩子心疼得不得了,直问我:

“妈妈,有什么忙需要我帮的吗?

”我说了一个“不”字后马上后悔了,我看到孩子黯淡的眼神和颓丧的心情。

她愤愤地说:

“那我以后什么忙都不帮你了!

”这时,我赶紧纠正:

“不是这样,妈妈担心你累着。

”孩子这才开心起来,又积极地要帮我忙了。

那天中午,孩子独自一人,洗干净了碗筷,刷干净了铁锅,抹干净了饭桌。

当她扬起骄傲的小脸蛋时,我的心被满满的幸福填满了!

所以,当我听到有些家长说:

“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干……我只要求他认真读书……他怎么这么不争气……”每每听到这些话,我总是替那个孩子心疼,当初,他肯定也跟我家孩子一样,充满期待地想要做家里的小主人,想要以自己的双手赢得父母的赞许,享受劳动的喜悦与成就。

可惜,他的父母剥夺了他劳动的权利和最初的成就感,使他变得极为懒惰,而这种惰性慢慢地渗透进他的学习、工作上,最终使他成为一个惰性很强的少年。

  批评和表扬并重,惩罚和鼓励并存

  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鼓励孩子的。

刚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我特着急,很容易把事情夸大,加上其他因素,结果导致孩子在很多方面对自己的评价偏低。

意识到这点之后,我开始注意鼓励孩子,放大她的优点,缩小她的缺点。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

而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很可能会影响其综合发展。

比如,写字问题。

对于我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

有一次,她的作业做得很不干净,字也写得不好。

平时鼓励也罢,提醒也罢,始终无法使她认真写字。

于是,借着老师批评的东风,我在家狠狠批评了她,并且给予了一定的处罚。

当她写得好时,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虽然字的问题依旧存在,且经常反复,不过比起最差的那会来说,毕竟有些进步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坚持,孩子的这个问题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完全改变的。

单纯的鼓励和表扬会使孩子飘飘然,再也无法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同样,单纯的批评和惩罚也只能使孩子丧失自信,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有两者并重,才能在教育的天平上找到相对平衡的点。

  跟着孩子一起坚持

  人不是生来就有毅力的,他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

毅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无论多少,极少有能坚持下来的。

很多人认为这个与学习无关,放弃就放弃了。

其实不然。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影响孩子意志力的形成。

我家孩子在音乐方面有些特长,小时候一听到音乐,小手小脚马上就开始舞动。

在她6岁那年,她开始系统地学习舞蹈。

一年后,有些小朋友不学了,她也想不学,然后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上课的时间,能不去则不去。

这事我也曾心动过,老实说,每周接送,确实非常麻烦,时间被割裂成一段一段的,很多事情没法做。

但一想到这样可能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恒心时,我就不再犹豫,坚持次次接送,反复做孩子思想工作。

从那时到现在为止,孩子很少再说放弃的话,包括她在学习上遇到难题。

  答应孩子的事不可食言

  孩子每次提出的小小的要求,可能就是她心里想了很久的愿望。

幼儿园时,曾答应孩子给她买贴贴纸,结果忘记了。

孩子当时气极了,哭着对我说:

“妈妈说话不算数。

”听到这话,我尝试过解释,结果,越解释越糟糕。

孩子甚至说,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

这事可严重了。

我马上向她道歉,并且跟她说好,我会努力记得答应她的事情。

万一忘记了,她也要记得提醒我。

以后,无论事大事小,凡是答应孩子的事,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会尽量办到。

我不想失信于孩子,更不希望给孩子留下一个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以致将来无法教育孩子。

  生命教育重于一切

  无论在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孩子年幼,无知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社会不是安全岛,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在我们不经意间闯进孩子的生活。

有一次,我接孩子回家,到车库门前,孩子先下了车。

我叫孩子在旁边远点的地方等我。

正准备倒车,不经意间看了一眼,想知道孩子站在哪儿,结果发现孩子没在旁边。

叫了她几声之后,车后传来了她的声音。

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孩子的安全问题真该时刻拉响警钟。

写到此,心中依旧后怕。

安全问题太重要了:

过马路,遇到车辆,尽可能往旁边靠,不要着急,不要疾跑;坚决不闯红灯,即便路上没有一辆汽车;不可以伤害自己,人只有一辈子……

帮孩子建立自信的35个小贴士

1、给孩子一份真诚的赞美。

 

2、常对孩子说“请”、“谢谢”,也让他们学会对别人如此说。

 

3、和孩子共度一段愉快时光。

 

4、帮助孩子学习作决定——鼓励孩子玩需作决定的游戏:

下象棋、西洋棋,都可以让孩子们在不受父母的影响下,学习作决定。

 

5、问问孩子的意见——在谈话中记得问问孩子:

“你认为呢?

”、“你的看法呢?

”、“你对这事的感觉如何?

”、“你有其他意见吗?

” 

6、为孩子布置一个发表园地——用冰箱的门作为发表园地,或者在墙上钉一个框框,展示孩子作品。

 

7、帮助孩子结交朋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邀朋友到家里玩。

你可以选定几小时或几天,让孩子带几个朋友到家里玩。

 

8、教导孩子如何使用指导手册——让孩子有亲手组合新的孩童床或玩具火车组的经验。

让孩子从阅读指导手册中学会将东西整理就绪。

 

9、为孩子订定生活常规。

 

10、教孩子基本的急救方法——急救和意外预防技巧还能帮助你的孩子有处理紧急情况的信心。

 

11、尽可能回答孩子的问题。

 

12、遵守诺言——对孩子来说,遵守诺言也是爱和关怀的高度表现。

在孩子眼中看来,不遵守诺言就是说谎,就是不爱他。

 

13、教孩子基本的烹饪技巧。

 

14、鼓励孩子赞美他人。

 

15、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

 

16、鼓励孩子问问题——问问题需要有勇气、积极的自尊和自信,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和改进学业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孩子问问题。

 

17、尽可能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的理由。

 

18、尽量参加学校的家长会。

 

19、告诉孩子他的“当年勇”。

 

20、让孩子教你一些“新”事物——给孩子机会,让他教你一些他知道而你不知道的“新”事物,这将令他神采飞扬。

 

21、帮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拒绝——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品味、好恶、观念、价值观或者作风。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也许有些人和你的孩子一拍即合,有些人则不然。

 

22、让孩子学会“给予”——让孩子知道给予不是对不如已者的施舍,而是一种爱与关怀的表达。

让孩子知道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也是一种礼物。

 

23、教导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24、鼓励孩子结交可信赖的大朋友——鼓励你的孩子和他的祖父母、叔、伯、阿姨,建立良好的关系,让这些亲人成为孩子可信赖的大朋友。

 

25、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别人。

 

26、让孩子拥有一个账户。

 

27、和孩子一起尝试新事物。

 

28、孩子闯祸了,让他自己善后。

 

29、与孩子分享你的希望。

 

30、给孩子一份值得永存的遗产,不一定是金钱。

 

31、重视孩子的新发现。

 

32、让孩子养宠物。

 

33、勇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34、让孩子拥有意外的惊喜。

 

35、告诉他“我爱你”。

不能忽视孩子的这些坏习惯

导语: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因此,专家提醒父母:

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

1.打断谈话

为何不容忽视:

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

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

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

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

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

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为何不容忽视:

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

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

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

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

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

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

”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

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

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为何不容忽视: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

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

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

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

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

“好的,妈妈。

”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

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4.无视规则

为何不容忽视:

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

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

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制止方法:

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

“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

”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

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

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