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467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14

一、单项选择题

1.______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A.安全出口

B.疏散出口

C.撤退出口

D.避难出口

答案:

A

[解答]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2.有一住宅建筑,高度24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

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______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

A

[解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

3.有一住宅建筑,高度50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小于15m。

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______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

B

[解答]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

不符合上述要求,对该建筑内的每个单元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4.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______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

A

[解答]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5.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

满足一定条件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时,下列仓库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满足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350m2

B.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

C.地下、半地下仓库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

D.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

答案:

A

[解答]仓库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满足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300m2;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6.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______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普通

答案:

A

[解答]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7.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种因素有关。

有一6层民用建筑,3层人数最多为500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1.0m/百人,该建筑3层及3层以下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______m。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答]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8.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种因素有关。

有一座4层地下建筑,地下3层人数最多为500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1.0m/百人,该建筑地下3层及3层以上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______m。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答]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9.一座5层建筑,3层人数最多为400人,2层300人,其余各层均为250人,该建筑供疏散的首层外门的总宽度按______人计算确定。

A.650

B.400

C.300

D.250

答案:

B

[解答]首层外门的总宽度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10.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______m。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答]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

11.有一录像厅建筑面积500m2,疏散走道面积20m2,卫生间面积20m2,该场所人员密度按1.0人/m2计算,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至少为______人。

A.460

B.480

C.500

D.520

答案:

A

[解答]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计算疏散人数时,可以不计算疏散走道、卫生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只根据该场所内各厅室的建筑面积确定,题目中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按照460m2计算,人口密度1.0人/m2。

12.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______m2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50

B.75

C.120

D.200

答案:

A

[解答]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1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______人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15

B.20

C.25

D.30

答案:

A

[解答]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14.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2400人,至少需要设置疏散门______个。

A.7

B.8

C.9

D.10

答案:

C

[解答]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

即题目中的建筑需要设置的疏散门数量为:

2000/250+400/400=9(个)。

15.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2400人,人员疏散时间不大于2min,需要设置疏散门9个,单股人流通过能力按照40人/min计算,单股人流的宽度为0.55m,该剧院疏散门设置宽度______m较为合适。

A.2.1

B.2.2

C.2.3

D.2.4

答案:

B

[解答]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约为:

2400/9=267(人),按2min控制疏散时间计算出来的每个疏散门所需通过的人流股数为:

267/(2×40)=3.3(股),取4股,即需要采用4×0.55=2.2(m)的疏散门较为合适。

16.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______m。

A.1.1

B.1.2

C.1.3

D.1.4

答案:

D

[解答]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1.4m。

17.疏散门的宽度与走道、楼梯宽度的匹配性。

一般,走道的宽度均较宽,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______小于疏散门的宽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做要求

答案:

A

[解答]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当以楼梯的宽度为计算宽度时,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宽度。

18.一座容量为8600人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体育馆要求3.5min内完成全部人员的疏散,每个出口的宽度为2.2m(即4股人流所需宽度),单股人流通行能力按照37人/min计算,下列疏散门数量上不符合要求的有______。

A.16

B.17

C.18

D.19

答案:

A

[解答]观众厅的疏散门设计为16个,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为8600/14=614,通过每个疏散门需要的疏散时间为614/(4×37)=3.63(min),大于3.5min,不符合疏散要求。

其余选项疏散时间都小于3.5min。

19.建筑防火检查中,对疏散门的形式、间距和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检查中下列不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______。

A.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B.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保证火灾时有专人使用钥匙打开

C.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

D.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门完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答案:

B

[解答]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20.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

下列建筑防火检查中关于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说法中,不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______。

A.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

B.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5m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5m

D.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5m

答案:

D

[解答]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2m。

21.有一幼儿园,其耐火等级为三级,该幼儿园内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已知托儿所、幼儿园类建筑一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25m和20m。

该幼儿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______。

A.15

B.20

C.25

D.30

答案:

C

[解答]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

22.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______m2的防火分隔等问题的解决。

A.15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答案:

B

[解答]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防火分隔。

23.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通道,通常作为火灾疏散时第一安全地带。

下列建筑物疏散走道设置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的是______。

A.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

B.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0m

C.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

D.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0m

答案:

C

[解答]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1m。

24.疏散走道防火检查主要包括对疏散走道宽度、疏散距离、疏散走道的畅通性、疏散走道与其他部位分隔以及疏散走道的内部装修进行检查,下列建筑物疏散走道畅通性设置中不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的是______。

A.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

B.可以往返转折

C.不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

D.不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答案:

B

[解答]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不要往返转折,不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

25.疏散走道两侧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隔墙需砌至梁、板底部且不留有缝隙。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h。

A.0.25

B.0.50

C.0.75

D.1.00

答案:

B

[解答]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

26.地上建筑和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装饰材料燃烧性能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______级装修材料。

A.A

B.B1

C.B2

D.B3

答案:

A

[解答]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

27.当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______。

A.之和

B.之积

C.之差

D.最大值

答案:

A

[解答]当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28.有一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建筑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h。

A.0.5

B.1.0

C.1.5

D.2.0

答案:

B

[解答]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

29.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______m2,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A.5.0

B.6.0

C.7.0

D.8.0

答案:

B

[解答]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m2。

30.一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为60m,该建筑的楼梯间的形式为______。

A.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

C.敞开楼梯间

D.普通楼梯间

答案:

B

[解答]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采用防烟楼梯间;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

该建筑高度为60m,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31.一地下建筑,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2m,其疏散楼梯应采用______。

A.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

C.敞开楼梯间

D.普通楼梯间

答案:

B

[解答]地下或半地下建筑,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2.一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______m2。

A.4.5

B.6.0

C.10.0

D.15.0

答案:

A

[解答]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4.5m2。

33.一高层厂房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该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______m2。

A.4.5

B.6.0

C.10.0

D.15.0

答案:

C

[解答]高层厂房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该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10.0m2。

34.疏散楼梯的宽度是指梯段一侧的扶手中心线到墙面或梯段另一侧的扶手中心线到墙面之间最小水平距离。

其中厂房、汽车库、修车库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______m。

A.1.1

B.1.2

C.1.3

D.1.4

答案:

A

[解答]厂房、汽车库、修车库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1m。

35.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一建筑高度为150m的综合楼按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应至少设置______层避难层。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答]避难层的设置,保证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45m。

36.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一建筑高度为200m的办公楼按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应至少设置______层避难层。

A.3

B.4

C.5

D.6

答案:

C

37.一公共建筑建设工程,建筑设计高度为150m,按照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需设置避难层。

设计避难人员数量为200人,该建筑设计避难层的净面积为______m2。

A.500

B.1000

C.1500

D.2000

答案:

B

[解答]避难层的净面积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2计算。

设计人数200人,即避难层的净面积为1000m2。

38.下列有关避难层的设置说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

A.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B.避难人员一定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下

C.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D.避难层设有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防烟设施

答案:

B

[解答]避难人员不一定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下。

39.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2个。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

C

[解答]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40.高层病房楼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______m2确定。

当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需保证其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

A.15

B.25

C.35

D.45

答案:

B

[解答]高层病房楼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m2确定。

41.下沉式广场是大型地下商业用房通过设置一定的室外开敞空间用来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人员疏散的区域,总建筑面积大于______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可采用一定规模的下沉式广场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面积的区域。

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答案:

B

[解答]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可采用一定规模的下沉式广场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面积的区域。

42.对下沉式广场敞开空间防火检查中,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敝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______m。

A.11

B.12

C.13

D.14

答案:

C

[解答]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3m。

43.对下沉式广场敞开空间防火检查中,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供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得小于______m2。

A.121

B.144

C.169

D.196

答案:

C

[解答]下沉式广场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供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得小于169m2。

44.下沉式广场防风雨棚不得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要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得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得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______%设置。

A.60

B.70

C.80

D.90

答案:

A

[解答]下沉式广场防风雨棚不得完全封闭,其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设置。

二、多项选择题

1.避难走道是指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避难走道和疏散楼梯间的作用类似,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安全区域。

下列关于避难走道防火检查中,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______。

A.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少于2个,并设置在不同方向

B.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不得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C.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5m2

D.避难走道内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设置防烟设施

E.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

答案:

ABDE

[解答]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m2,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2.某商场地上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0m,总建筑面积36000m2。

每层建筑面积6000m,地下二层商场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1m。

该商场地下部分消防设计应满足______要求。

A.设置防烟楼梯间

B.设置带乙级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

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设置开敞楼梯间

E.设置防排烟设施

答案:

ACE

[解答]地下二层商场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1m,大于10m,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置防排烟设施,且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三、简答题

1.住宅建筑在满足什么条件下,每个防火分区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答案:

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

2)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

2.什么类型的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答案:

1)厂房库房。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2)民用建筑。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3m住宅;3层及以上或室内外高差大于10m地下半地下建筑。

3.简述避难层的设置位置。

答案:

避难层的设置,保证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45m。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