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634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docx

1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

1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

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

1

绪论

 

1绪论

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材料加工工艺(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又称材料成形技术,是金属液态成形、焊接、金属塑性加工、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粉末冶金、塑料成形等各种成形技术的总称。

它是利用熔化、结晶、塑性变形、扩散、相变等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使工件成形,达到预定的机器零件设计要求。

材料加工成形制造技术与其他制造加工技术的重要不同点是工件的最终微观组织及性能受控于成形制造方法与过程。

换句话说,通过各种先进的成形加工工艺,不仅可以获得无缺陷工件,而且能够控制、改善或提高工件的最终使用特性。

材料加工工艺与机械切削加工方法不同,在加工过程中机器零件不仅会发生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会发生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因此材料加工工艺的任务不仅要研究如何获得必要几何尺寸的机器零部件,还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工过程的控制而使零件具有设定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保证机器零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

 

图1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关系三角锥

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然而材料的应用最终取决于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加工。

因而,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是制造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中心环节,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中极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图11),也是促进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决定因素。

材料加工技术不仅在机械电子工业领域、而且对制造业中的纺织工业、资源加工业及其他工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机械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供的统计数字,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6%,国际上通常认为:

当一个产业的增加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即为支柱产业,我国机械工业长期以来高于此值。

我国的机械工业无论产值、利润、新产品产值、进出口总额都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

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全行业连续4年以2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

在主要机械产品中,2006年发电设备产量为1.1亿千瓦,比2005年创造的9200万千瓦的历史纪录又增加了1800万千瓦。

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金属切削机床,按销售额计仅次于日本、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在其他重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的还有大中型拖拉机、铲土运输机械、数码相机、复印机械、塑料加工机械、起重设备、工业锅炉、变压器、电动工具、金属集装箱、摩托车等。

以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电镀为代表的材料成形与改性加工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制造技术,它所提供的产品零件具有精密化、轻量化、高质量和高精度、形状复杂、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又能做到材料和能源消耗少、污染低,节约资源和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力量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在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中,铸件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全世界钢材的75%要进行塑性加工,65%的钢材要用焊接得以成形,80%以上的零件需经过热处理提高其性能;汽车重量的65%以上仍由钢材、铝合金、铸铁等材料通过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加工方法而成形。

铸造是制造业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行业都离不开铸件,从汽车、机床到航空、航天、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都需要铸件。

汽车中铸件重量占整车重量的19%(轿车)~23%(卡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许多照相机、录像机的壳体都是铝镁轻合金铸件。

我国铸件总产量2007年已达3127万t,超过美国和日本铸件年产量的总和,占世界产量的30%。

我国铸件出口数量呈逐年递升趋势,目前每年铸件出口总量占铸件总产量的1/10左右。

我国也是世界塑性成形的第一大国,我国锻造、冲压、零件轧制成形超过2000万t。

我国生产大型锻件的能力和拥有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数量、压力等级及大型锻件生产能力等均已跨入世界大型锻件生产大国之列。

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我国大型锻件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能提供如300MW核电机组及火电机组成套锻件和轧钢设备等用大型锻件,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

我国2007年粗钢产量达到4.8966亿t,成品钢材5.6894亿t,成为世界最大的钢生产与消费国,而焊接结构的用钢量也相当于美国或日本一年的钢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焊接钢结构制造国。

我国每年钢材热处理的总重量约为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0%,年实际热处理生产量超过1亿t。

我国现有热处理厂点约为2余万家,主要分布在钢铁和机械行业中。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制造一部好的机器,不仅需要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靠良好的制造工艺来保证,特别是要保证有好的零件毛坯;用劣质的、不良的毛坯是无法装配出优质的产品来。

现在我国生产的汽车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不在于设计水平,而在于制造工艺水平较差;汽车的使用寿命、耗油量、可靠性、安全性等无不与毛坯的制造工艺水平有密切关系。

所以,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材料加工工艺的展望

展望未来,材料成形制造技术一方面正在从主要制造毛坯向直接制造成工件即精确成形或称净成形工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控制或确保工件质量,成形制造技术已经从主要凭经验走向有理论指导的生产过程,成形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

近年来,精确铸造成形技术发展迅速,方法繁多,在诸多的工业领域中,轿车铸件的生产往往最集中地反映了精确铸造成形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为了提高轿车的运行速度和节约能源,轿车铸件生产朝着轻量化、精确化、强韧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国外正在研究3mm壁厚的灰铸铁缸体,3mm壁厚的耐热合金钢排气管和2.0~2.5mm壁厚的球墨铸铁件。

扩大铝镁合金的应用是轿车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国外汽车材料铝合金用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日本全部轿车缸盖已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生产,预计越来越多的汽缸体也将采用铝合金生产。

国外已经提出从近精确成形铸造向精确成形铸造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继续发展低压铸造及压力铸造等工艺外,各种新一代精确铸造成形技术应用也更加普遍,水平更高。

与此同时,各种铸造工艺的复合、传统铸造合金与新型工程材料的复合成为铸造生产的另一重要动向。

21世纪的金属塑性成形产品将朝着轻量化、高强度、高精度、低消耗的方向发展。

同时,要有效地利用能源、改善环境。

加工材料仍会是以汽车业为代表的大规模制造业所用的材料为主,但也有难加工的高价格材料的塑性成形。

上述客观需求将汇聚在精确塑性成形这个焦点上。

1997年,我国的锻件年产量为253万t,其中模锻件占151万t,占锻件总产量的59.6%。

而1991年日本锻件年产量就已达到243万t,其中,模锻件占70%,而冷温精锻件(不包括传统的紧固件和轴承)估计为70万t/年。

展望21世纪,焊接技术仍将是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重要的成形制造技术之一,从而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确焊接成形、特种材料及特种环境下的焊接技术、焊接过程的智能控制、胶接与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形是当今世界焊接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焊接生产自动化将突出表现为生产系统的柔性化和焊接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随着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各种新型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方式或多或少地遇到了困难。

与新的材料制备和合成技术相适应,新的加工方法成为材料加工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材料制备和材料加工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趋势。

新材料的发展与新的成形加工技术密切相关。

因此,要使材料达到极端状态,则往往要改变材料的原有属性。

从新材料的合成与制造来看,往往利用极端条件作为必要的手段。

如超高压、超高温、超高真空、极低温、超高速冷却及超高纯等。

激光加工技术多种多样,包括电子元件的精密微焊接、汽车和船舶制造中的焊接、坯料制造中的切割、雕刻与成形等。

有不同种类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如热处理、表面修整、合金化、打标等,使用的激光器主要是大功率CO2激光器、YAG激光器。

纳米材料是现代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为新的结构功能材料的纳米材料,其未来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纳米材料零件的成形技术的发展,以保证纳米微结构的稳定性,保留成形加工后的纳米团组良好的机械、磁学、固化性能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机械制造工业一场新的革命。

计算机模拟仿真或称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并行工程技术及虚拟制造技术的相继出现为成形制造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计算机模拟仿真是在人类的大量生产实践与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物理及数学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前沿领域。

因此,在大力发展成形制造过程仿真研究的同时,仍然要重视成形制造过程的机理及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

并行工程的出现正在改变着制造工业的企业结构和工作方式,而材料成形制造过程模拟技术将成为与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加工紧密相连、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环境与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两个重大课题。

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再制造”的4R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摆在材料加工领域的重要课题,所谓集约化制造和清洁生产是指整个制造生产过程中应满足对环境无害、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得到最大的产出和效益等几个要求。

因此,在材料加工工艺的应用和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对企业周边环境和工人作业环境、安全的保障。

1.3“材料加工工艺”课程的任务

“材料加工工艺”课程的任务是讲授材料加工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相关的工艺装备,使“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对材料加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与本门课程同时(或先后)讲授的另一门课——“材料加工原理”则主要阐述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从而揭示材料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共性现象。

这两门课程都是“材料加工工程”类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

由于学时的限制,本书不可能介绍所有的加工方法,只能有重点地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对其他方法只作简单介绍,学生如有兴趣或需要,可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或选修课来了解。

配合本门课程和“材料加工原理”开设的“材料加工系列实验”则向同学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通过一系列实验加深对各种工艺的感性认识和对课程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了解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在教材和课堂上没有介绍的其他材料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1柳百成,沈厚发.21世纪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与科学.香山科学会议第184次学术讨论会.北京,2002,1

2柳百成,李敏贤,吴浚郊,等.材料加工成形制造,国家自然科学资金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报告——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4~182

3石力开.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科技成果纵横,1996(5),25~27

4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5谢建新.材料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

6柳百成主编.工程前沿,第1卷:

未来的制造科学与技术.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2

液态金属成形

 

2液态金属成形

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2.1概述

液态金属成形,通常也称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形成零件的方法。

所铸出的金属制品称为铸件。

绝大多数铸件用作毛坯,需要经机械加工后才能成为各种机器零件;少数铸件当达到使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作为成品或零件直接应用。

2.1.1铸造生产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铸造方法几乎不受零件大小、厚薄和复杂程度的限制,适用范围广,可以铸造壁厚范围为0.3mm~1m,长度从几个毫米到几十米,重量从几克到500多吨的各种铸件。

铸件形状可以非常复杂,例如汽车发动机汽缸体铝合金铸件(图21)。

 

图21戴姆勒克莱斯勒12缸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汽缸体铸件

 

2.可制造各种合金铸件

用铸造方法可以生产铸钢件、铸铁件、各种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锌合金等铸件。

对于脆性金属或合金,铸造是唯一可行的加工方法。

在生产中以铸铁件应用最广,约占铸件总产量的70%以上。

3.铸件的尺寸精度高

一般比锻件、焊接件尺寸精确,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4.成本低廉

铸件在一般机器生产中约占总重量的40%~80%,而成本只占机器总成本的25%~30%。

成本低廉的原因是:

①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②可大量利用废、旧金属料;③与锻件相比,其动力消耗低;④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节约加工工时和金属。

2.1.2铸造方法

铸造方法有许多种,一个铸件到底选择什么铸造方法来制造,必须根据这个铸件的合金种类、重量、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批量、铸件成本、生产周期、设备条件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才能决定。

表21是一些铸件基本尺寸的公差等级(CT),表22是各种铸造方法应用范围,可根据铸造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

在所有各种铸造方法中,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广的方法,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大部分铸件(约为铸件总产量的60%~70%)是应用砂型铸造方法生产的,其次是熔模铸造、离心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等铸造方法。

因此,本章以介绍砂型铸造工艺为主,其他工艺方法为辅。

 

表21一些铸件基本尺寸的公差等级

mm

铸件基

本尺寸

铸件公差等级CT

6

10

0.1

0.14

0.20

0.28

0.38

0.54

0.78

1.1

1.6

2.2

3

4.4

100

0.15

0.22

0.30

0.44

0.62

0.88

1.2

1.8

2.5

3.6

5

7

10

12

16

20

400

0.64

0.90

1.2

1.8

2.6

3.6

5

7

10

14

18

22

28

4000

7.0

10

14

20

28

35

44

56

注:

此表为一些铸件基本尺寸所对应的公差等级举例,详细内容见国家标准GB/T6414—1999。

 

表22各种铸造方法应用范围

 

铸造工艺

适用合金

种类

铸件质量

范围

最小壁厚

/mm

铸件表面

粗糙度

Ra/μm

铸件尺寸

公差等级

CT

批量

1

砂型铸造

不限

不限

3

12.5~100

8~10

不限

2

壳型铸造

不限

几十克~

几十千克

2.5

1.6~50

6~9

中、大批量

续表

 

铸造工艺

适用合金

种类

铸件质量

范围

最小壁厚

/mm

铸件表面

粗糙度

Ra/μm

铸件尺寸

公差等级

CT

批量

3

熔模铸造

不限(主要是合金钢、碳钢、不锈钢)

几克~

几百千克

约0.5,

最小孔径0.5

0.8~6.3

4~7

大、中、小批量

4

金属型

铸造

不限(主要是非铁合金)

几十克~

几百千克

2~3(铝)

5(铁)

3.2~12.5

6~9

中、大批量

5

低压铸造

非铁合金

几百克~

几十千克

2(铝)

2.5(铸铁)

3.2~25

5~8

大、中、小批量

6

压力铸造

非铁合金

几克~

几十千克

0.3~1.0,

2(铜)

1.6~6.3(铝)

0.2~6.3(镁)

4~8

大批量

7

离心铸造

不限

管件、

套筒类

最小内径8

1.6~12.5

大、中、小批量

8

陶瓷型

铸造

钢、铁

中、大件

2

3.2~12.5

5~8

单件、小批

9

石膏型

铸造

以非铁合金为主

几克~

几百千克

约0.5,

最小孔径0.5

0.8~6.3

4~7

大、中、小批量

10

连续铸造

不限

坯料或型材

4

12.5~100

大批

11

真空铸造

不限

小件

5

中、大批量

12

挤压铸造

不限

几十克~

几十千克

1

1.6~6.3

5

中、大批量

13

消失模

铸造

不限

不限

2~3

3.2~50

6~9

不限

 

2.2金属的熔炼

液态金属的凝固成形,首先必须获得符合要求(化学成分、温度等)的液态金属(熔体),即把固态金属,例如生铁锭、铝锭、废钢、回炉料等在专门的熔炉里进行熔炼;然后进行必要的熔体处理,例如孕育、球化、净化、除气等,并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然后浇入铸型凝固成形。

2.2.1铸铁的熔炼

铸铁熔炼炉种类较多,主要有冲天炉和感应电炉,因为小型冲天炉造价低,上马容易,所以目前我国铸造企业中冲天炉应用更普遍。

1.冲天炉

冲天炉靠焦炭燃烧加热金属使之熔化,其结构见图22(a)。

从热交换角度分析,冲天炉的工作过程是焦炭燃烧放出热量和金属炉料吸热熔化并过热的过程;从冶金角度分析,冲天炉的工作过程又是各种元素或物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达到冶炼的过程。

冲天炉熔化后的铁液温度一般为1300~1500℃。

冲天炉内炉气气氛、炉气温度、金属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2(b)所示。

 

图22冲天炉结构(a)及其炉内温度、炉气成分分布曲线(b)

 

1—铁槽;2—出铁口;3—前炉炉壳;4—前炉炉衬;5—过桥窥视孔;6—出渣口;7—前炉盖;8—过桥;

9—火花捕集器;10—加料机械;11—加料桶;12—铸铁砖;13—层焦;14—金属炉料;15—底焦;

16—炉衬;17—炉壳;18—风口;19—风箱;20—进风管;21—炉底;22—炉门;23—炉底板;

24—炉门支撑;25—炉腿

 

为了实现冲天炉的节能、减排和冶金质量的提高,国内外近年来出现了热风冲天炉、水冷长炉龄冲天炉、外热式冲天炉等热效率高、烟气排放少的新型冲天炉。

图23就是带有炉气点燃、鼓热风、炉气冷却、布袋除尘器的冲天炉系统。

冲天炉排出的炉气温度在200℃左右,经过燃烧室时将CO点燃,炉气温度可达950℃,与新鼓入的冷风混合后的温度可达450℃。

需要排放的废气温度经过气体冷却器降温达到200℃以下,然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去粉尘颗粒再排放到大气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图23带有炉气处理的冲天炉系统

 

2.无芯感应电炉

感应电炉可用于铸钢、铸铁、各种有色合金的熔炼,是所有熔炼炉中应用最广的炉型之一,一般按电源的频率分为工频炉(频率为50Hz)、中频炉(频率为500~1000Hz)和高频炉(频率≥1000Hz);按炉型结构分为无芯(坩埚式)炉和有芯(沟槽式)炉,还可按变频技术、连接形式、调控方式、工作状态等进行分类。

对于铸铁合金的熔炼,大多采用静态变频的中频无芯(坩埚式)感应电炉(见图24),热转换效率高、铁液温度高、升温速度快、节省能源。

 

图24无芯(坩埚式)中频感应电炉结构示意图(a)和外形(b)

1—感应线圈;2—坩埚炉;3—金属液;4—金属液内部的运动;5—液面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