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797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每日一题

每日一题(4月17日-4月23日)

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理解不透侧,或者是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不会根据出行能耗与出行次数判断城市功能区,导致判断失误。

B

读图可知,甲区域出行能耗高,但出行次数少,不可能为公共服务设施;乙区域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此工作的居民上下班出行频繁;丙区域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少,说明其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近,但需求较少,服务范围应较大;丁区域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说明其距离居民区较近,且需求较多,应为服务等级较低的便利店等服务网点,不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解题必备】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局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第二,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和近郊区。

第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要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在盛行风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举例

具体要求与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距市中心的距离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历史、社会和行政因素

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因素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具体如图所示: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2题。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空气质量较好

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理解地租曲线的疏密和弯曲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导致判断失误;二是不理解地租对各产业的影响,或是不能据图判断甲地地租高低,导致出错。

1.C2.A

1.据图可知,该市北部地区地租等值线密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故北部地区地租梯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故A错误。

图中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故B错误。

西北方向上地租递减较慢,可能是因为西北方向上交通设施较好,距离市中心较远地段地租仍很高,故C正确。

空气质量越好的地区,地租越高,地租等值线间距会越大,故D错误。

2.图中甲地交通条件较好,是电子类产业布局的优势区,故选A。

钢铁、航空航天、汽车等产业园占地较广,不适合布局在甲地。

【解题必备】地租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等值线图、立体图等。

1.坐标图的判读

2.等值线图的判读

3.立体图的判读

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

读图,回答1—2题。

1.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A.小于E点地租B.等于E点地租

C.大于F点地租D.等于F点地租

2.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

C.交通用地D.农业用地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

A.0.5—5.8千米处转移到1.1—6.5千米处B.0.5—3.9千米处转移到1.1—4.5千米处

C.1.1—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D.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

4.2013年某大型国际连锁超市进驻距市中心4.5千米处,选址的原因可能是

A.市中心交通拥堵B.地租比周围地区低

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费D.逆城市化形势下,市中心人口减少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

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知道城市区位条件包括哪些方面,导致答案不全面;二是区域定位能力不强,不能根据图文材料判断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特征,导致失分。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城市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河流、地形、水源、气候、矿产)、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交通、文化、政治等)。

结合图文材料总结即可。

【解题必备】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二、城市区位分析的方法

1.城市区位的宏观分析

城市是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的聚居地,人口高度集中,是一定等级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区域的缩影和焦点。

自然环境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城市密集。

而城市的具体地址,易出现在一些特殊的节点位置上,如交通枢纽、港口、河口、河流汇合处、矿区附近、区域的中心位置等。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有资源、地形、气候、河流,人文因素有交通、政治、科技、旅游、宗教、军事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城市的影响不同。

2.城市内部的微观布局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主要受经济和环境因素影响,如交通、地租(由距市中心远近和通达度决定)、河流流向(地形地势)、风向等,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城市地域结构(其余的影响因素有历史、社会、行政等)。

一般而言,城市中心是中央商务区,这里交通便捷,人流汇聚,其余的商业区则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有的大城市还会出现几个副中心;住宅区位于中央商务区周围,并且有明显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高、上风处、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连;工业区一般位于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还需要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问题,但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区,可考虑接近高教园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

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沙掩埋背风坡B.水灾高地

C.水灾远离河流D.风沙掩埋迎风坡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较欠发达地区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

2.由图可知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集中在欠发达地区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多于欠发达地区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理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导致无从下手;二是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不能从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人口数量两个方面判断城市化特征,导致判断失误。

1.D2.B

1.据图可知,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A错;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B错;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城市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国家已接近90%,C错;目前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仅达到50%左右,仅接近发达地区1950年水平,D对。

2.由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

【解题必备】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

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

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

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市化阶段。

(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

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

(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

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和条件

特点或表现

图示

郊区城市化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

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逆城市化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再城市化

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

大城市人口再增加,规模扩大。

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

下图示意某城区空间形态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区空间形态的变化过程中,会出现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郊区城镇数量增多

③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图中显示聚落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B.公路交通的发展变化

C.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D.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读城市发展过程表,完成3—4题。

主要指标

人口增加数的差异

发展阶段

城区

郊区

整个都市区

1

2

++

+++

3

++

+++

4

++

5

±0

停滞期

6

——

7

——

———

8

——

———

9

——

10

+:

人口增加++:

大幅度的人口增加

—:

人口减少——:

大幅度的人口减少

3.表中Ⅰ、Ⅱ、Ⅲ、Ⅳ、Ⅴ依次表示

A.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B.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化

C.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D.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4.郊区化城市是一个

A.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B.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C.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

D.城区人口逐渐增加,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1—2题。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

00B.12:

00

C.14:

00D.18:

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理解单向拥挤路段的特点和成因,导致无从下手;二是不能针对具体的城市化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A2.D

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现象是由人口居住在郊区而在城区上班造成的。

图中拥挤路段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会处及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故图示时刻最可能为上班时间,即8:

00。

12:

00、14:

00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内,郊区路段一般不会拥挤。

18:

00为下班时间,此时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向郊区流动,出城的右侧车道拥堵的可能性大。

2.如果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而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会加重“钟摆”交通现象;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会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向中心城区,从而加重“钟摆”交通现象;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郊区流向城市的人口,从而缓解“钟摆”交通现象。

【解题必备】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

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鬼城是指

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

在我国,随着城

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虚假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区域定位能力不足,不会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判断区域地理特征;二是不能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分析农业区位条件;三是不知道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导致答案不全面,得分率较低。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1)分析气候的有利条件主要从热量、降水、光照等,结合茉莉的生长习性及横县与苏浙地区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更低,高温期较长;横县水热配合度更契合茉莉的生长需求;茉莉抗寒性差,而横县较苏浙地区受寒潮影响更小。

(2)从问题入手,抓住几个关键点(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旱地)进行具体分析,处在冲积平原,平坦的地形利于种植,且离河近,灌溉方便,加之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疏松;地势较高,利于防涝;旱地则满足茉莉生长的土壤湿度要求。

【解题必备】农业区位分析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主要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气候

光热、水分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指数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产,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适合水稻生产

地形

各种地形区由于水热条件及坡度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水热状况较好,地形开阔平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西北高原、山区草场广阔,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水源

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要考虑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

我国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而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世界许多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由于土壤肥沃而成为所在国的农业生产基地

土壤

土壤肥力高低、酸碱性、土壤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沃,农业高产;江南酸性红壤,有利于种植茶树;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需要改良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举例

市场

决定类型和规模

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畜牧业及园艺业,黑龙江省利用有利条件发展绿色农业、订单农业

交通

要求有方便和快捷的交通

交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