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59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学案唐山大地震 Word版含答案 高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相濡以沫:

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

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休戚与共:

彼此间祸福、忧喜都共同承受,指同甘共苦。

(4)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5)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4.选词填空

(1)包含·

包涵

①这是一个朝鲜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包含着痛苦和仇恨的刚强的声音。

②好在顾主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

解析 包含:

里边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

包涵:

宽容、原谅。

由于情有可原而宽恕某种过失、疏忽、失职或失败——用做客套话。

(2)磋商·

商量

陈云林一行随后下榻台北圆山饭店,当天下午,两会负责人首先举行了预备性磋商,商量有关协议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解析 “磋商”指反复商量,仔细讨论,用于较正式的场合。

“商量”指交换意见。

“磋商”后面不能跟宾语,“商量”后面可以跟宾语。

(3)强烈·

剧烈

从开发商疯狂竞价、“地王”频出,到开发商报价太低、土地流标。

近两个月来,北京的土地市场正在用一种颠覆性的剧烈变化,带给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们强烈冲击。

解析 “强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高、浓度大、使用范围广,能形容光线、色彩、气味、表现、对比、反映等,也能形容欲望、愿望、感情、要求等。

“剧烈”指猛烈、厉害,强调运动频率高,危害大,破坏性大。

本文主要叙写了灾难后几个“点”中的人们的反应和状况?

答:

 

答案 课文节选了原文第四章“在另一个世界”和第五章“非常八月”,叙写了灾难后的三个“点”(看守所、盲人居住区、“方舟”)中的人们的反应和状况,从而折射出非常时期人们的各种心态,将人类的本性呈现在读者面前。

看守所:

看守所里流血的士兵忠于职守,因犯罪而入狱的囚犯不顾自身安危、拼尽全力地去救人。

盲人居住区:

盲人凭听觉、触觉摸索着去救助幸存者,还用那些音调不准的乐器的合奏声去鼓励危难中的人们。

“方舟”:

大家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组成“大户”,又在不断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之后解体。

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单单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答案 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

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

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代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

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

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

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2.“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何而解体?

答案 “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

充满生命活力的大户因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

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

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

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

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3.本文所写唐山大地震留给人们哪些思考?

答案 本文所写唐山大地震破坏力之强是罕见的,其惨烈程度也是空前的。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

更重要的是在灾难来临之前人们应当做些什么,灾难发生后,怎样才能把灾难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是我们应当积极思考的。

作者也曾明确指出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明天留取一个参照物”,“给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学家、地震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留下关于一场大毁灭的真实记录”。

4.作者是怎样展现灾难中的人性美的?

答案 灾难是人性的试金石。

当空前的灾难降临到人们头上时,人们不仅没有倒下,反而仍旧忠于职守,仍旧奉献,仍旧团结,这就是《唐山大地震》告诉我们的事实。

在看守所,当看到军人们面对没有围墙、没有电网阻隔的众多的囚犯仍旧恪尽职守时,我们肃然起敬;

当看到囚犯们面对狼藉而空旷的废墟竟无人逃跑,最终主动请求加入救援大军时,我们感慨万千。

无论是军人还是囚犯,他们美丽的人性值得我们尊敬。

在盲人区,面对无边的废墟,盲人们又能做些什么?

但他们做了,他们用敏感的听觉、触觉、味觉,尽心地做着。

尤其在“一根古老的弦首先在废墟中昂扬地颤响了”以后,盲人乐队成立了。

“废墟上回荡着一种奇迹般的旋律”,慰藉并鼓舞着惨遭劫难的人们。

在“大户”里,“五室婶”把大家庭组织得井井有条,把那些苦涩的日子调剂得和睦而又温馨。

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人性美。

赏析本文的白描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 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

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

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将盲人的执着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后自评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嘈杂(cá

o)       骤然(zhò

u)

茫然(mǎnɡ)断壁残垣(yuá

n)

B.颤抖(chà

n)颤栗(zhà

惊愕(è

)影影绰绰(chuò

C.黑魆魆(xū)黝黑(yǒu)

磋商(tuō)战战兢兢(jīnɡ)

D.狼藉(jí

)慰藉(jiè

倒塌(tān)奄奄一息(yǎn)

答案 B

解析 A项“茫”应读má

nɡ。

C项“磋”应读cuō。

D项“塌”应读t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知所错 断壁残垣 战战兢兢 狼藉不堪

B.小心翼翼手忙脚乱跌跌撞撞不可思议

C.风雨同舟有条不紊惨不忍睹相濡一沫

D.休戚与共淹淹一息熙熙攘攘血迹斑斑

解析 A项不知所错—不知所措。

C项相濡一沫—相濡以沫。

D项淹淹一息—奄奄一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

B.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

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C.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

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D.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答案 C

解析 A项珠圆玉润:

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B项大而化之:

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C项波谲云诡:

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

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

D项不瘟不火: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最高营运时速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高速新线”,使营运时速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B.施用大量化肥和催生技术的各种绿色蔬菜,对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让人们能够吃到放心的蔬菜。

C.银川市部分公交线路早晚高峰期出现乘客上不了车的情况,许多市民希望能有直达线路可供选择,他们宁愿“一站到底”,也要挤成照片,决不肯轻易转车。

D.洪洞县里好人多,善良永远是社会的主流,我们需要冷眼热心看世界,一人被蛇咬,万众远草绳,那将是民族的悲哀。

答案 D

解析 A项“时速”和“每小时×

×

公里”重复。

B项“施用”和“催生技术”搭配不当。

C项不合逻辑,应该是“他们宁愿挤成照片,也要‘一站到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

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____。

废墟是课本,____________;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

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____,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①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②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③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④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⑤因此,废墟是手段 ⑥因此,营造是手段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D.①④⑥

解析 第一个空,从前文“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可选出①;

第二个空,从前文“废墟是课本”可选出④;

第三个空,从前文“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可选出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莫言没穿燕尾服

陈祖芬

诺贝尔文学奖发奖的几天后,我去参加中国作协的一个会,会上有莫言。

在电梯里,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一脸善意、一脸热诚、一脸崇敬地望着我:

你也是来开作家会的吗?

我明白他看到的不是我,是莫言。

这位电梯男说:

我真是太懊恼了,我来北京买到了莫言的一摞书,本来好高兴的,可是昨天刚寄回老家,就在这饭店里遇到了莫言!

唉,我要是没寄回去让他给我签个名多好!

幸亏我和他合了影。

说着他热热地看我一眼,我知道他看的还不是我,是莫言,但我还是很感动。

莫言获奖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譬如对这位电梯男,也譬如瑞典很多店里,瑞典文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红高粱》等,成为圣诞礼物在热销。

电梯男拿起手机就要给我翻找照片,不过电梯门开了,我要去会场了,那里没有照片上的莫言,但是有真人莫言。

作家们请莫言讲讲去瑞典领奖前后的种种。

开始我没有看到莫言,不是因为他坐在犄角旮旯,而是因为开会时我从来不大看得见他。

他不喧哗,少言语,而且他那衣着好像隐身衣似的能把他隐去,略去。

这位从来对衣着忽略不计的人,去瑞典前,他该穿什么服装,也成了一道公众讨论题。

他说:

如果满台燕尾服,就他穿对襟棉袄?

而且中装到底是什么?

是马褂,是长袍?

有人说是汉服,可是又有人说汉服类同日本和服。

领奖后就有人对莫言说要用双倍的钱买下他穿过的燕尾服,莫言当然不卖。

他戏言:

从赚钱的角度讲,做燕尾服也对了。

铁凝插话说,一位德国朋友来电告诉她,原先觉得莫言土得掉渣,领奖时穿起燕尾服竟是比很多人都精神。

莫言依然用他的低低的又非常高密的声音说:

在座各位都可以得这个奖,可是授给了我,我也没办法。

我看莫言,没穿燕尾服,没有系纯白坚挺的领结,身旁没有瑞典国王或者皇后,也没有他领奖时的《中国舞曲》。

原来,莫言还是莫言。

好像前些天没有去过瑞典,没有那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曾经”的辉煌,从来没有发生过。

一如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辛德瑞拉在宫廷与王子跳舞后,午夜十二点,又变回灰姑娘,又是灰头土脑地面对不尽的家务。

莫言更要面对不尽的事务,而且也变回“灰姑娘”:

他明显地瘦了,气色也不如赴瑞典前的一次会见。

那天是莫言和杨振宁的第一次握手,叫我感觉着诺贝尔奖在中国血统里的延续。

莫言西服潇洒,腰带挺拔,好像个头都长高了,作家里终于有了一个高富帅,真棒!

我想,人得了诺奖,气象有所改变,这是一种提升,一种升华。

可是,没有想到,莫言一下消瘦了不少。

毕竟,其实,这些日子,他太辛苦了!

诺奖绝不仅仅意味着燕尾服,还意味着辛苦和各种意想不到的付出。

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如果说这位高密农民过去的穿着好似隐身衣,那么现在他的隐身衣早被太多的聚光弄得荡然无存。

有某人七年前开的“莫言饺子馆”现在要拍卖店名,起价一百五十万元;

又有人在网上弄出一个叫“莫言醉”的酒名,拍卖千万元(比诺奖还高呵)。

莫言成了太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就兼有娱乐大众的功能了。

这当然太有悖他的初衷,如同有悖他的“莫言”二字。

无奈全民的、世界的关注,使那个诺奖光环的瓦数激增,叫我想起顶光环长翅膀的天使。

不过莫言不长翅膀,摘去光环,又穿上他的不会有回头率的服装,当然隐身功能是不再了,到处都有电梯男。

午饭时有人招呼我坐到莫言那桌,莫言坐在一个容易被目光省略的角落。

我其实不想坐到他那桌,我觉得对于他,安静就是幸福,保持一份内心的自由,就是阿弥陀佛。

他这桌显然之前有人用过餐,所以我们的盘子旁都有前人到此一吃的痕迹。

莫言见我们落座,并不言语,只拿起餐巾纸,给我俩一一擦去桌上的不洁。

我从来嘴笨,也不说谢谢,光是感动地看着他的手一下一下扎扎实实地擦桌子。

前几天,这双手刚从瑞典国王那里接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和证书。

我问他领奖那天的清晨是不是有一些小孩去为他唱歌?

他说有的,每人手里都捧着蜡烛,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说的时候,我穿越到十日的瑞典,看到在烛光的围绕中,在童声的歌唱中,那天使般的圣洁和美好,叫莫言那高密的脸上,滚动着红高粱般的热泪。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27日,有改动)

6.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本文表现的莫言的主要性格特点。

答案 莫言为人朴实厚道,行事谦逊低调,不引人注意。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后,不改本色,不事张扬,仍然谦虚朴实,友善待人。

7.文章开头部分为什么详写作者遇到“电梯男”的情况?

答案 ①“电梯男”是大众崇敬和追捧莫言的典型代表,借助这一形象表现了莫言得奖后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②为下文表现莫言的辛苦做了铺垫,也从侧面突出了莫言平静对待大众追捧的谦和性格。

8.文中写作者由莫言联想到灰姑娘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借灰姑娘的故事,说明莫言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突出了他诚实朴素、不炫耀自己的品格特征。

②作者借灰姑娘的故事,形象幽默地表现了莫言面对大奖的处境,突出了他的辛苦和因之付出的代价。

9.关于莫言“该穿什么领奖”的问题一度引起争议,不少人认为莫言应该穿民族服装,而莫言自己的选择是和其他获奖者一样,穿黑色燕尾服。

应该怎样评价莫言的这一选择?

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莫言选择穿燕尾服领奖是恰当的,这是入乡随俗。

莫言到西方去领奖,穿燕尾服是对对方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和吸纳。

如果莫言穿中式服装,可能会与周围环境不和谐,也会给人一种秀服装的印象。

(如果不赞成,言之成理即可)

三、语言表达

10.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

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能够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不要灾难 面对灾难的态度

解析 本题为压缩题和连贯题的综合题型。

既要压缩,不照抄原文;

又要注意符合句意,前后连贯。

第一空可概括所给材料分号前的内容,第二空概括分号后的内容。

11.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

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

要求:

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答案 时钟见证了5·

12汶川大地震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但是,灾难压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

四川挺住!

中国加油!

解析 一是要扣住题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二是要细致观察画面,特别要注意画面上醒目的时钟。

四、微型写作

12.唐山、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感受到了灾难的残酷和无情,更让我们体味到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感动。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片段,300字以上。

参考例文

最伟大是母爱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了

形,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中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后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看上去只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在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