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174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5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9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9页
亲,该文档总共1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docx

高考化学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

高考基础题强化训练400道

★※020907-1、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仑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

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

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

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起着溶解NH4NO3,发生吸热现象以启动反应的发生的作用;②每还原1molNO3-需氧化1molNH4+和1molZn;③成烟物质是两性氧化物小颗粒;④成烟物质是小锌粒,它由NH4NO3反应放热而蒸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020907-1答案:

B

Cu的反应要经过Cu(Ⅱ)→Cu(0)→Cu(Ⅰ)的过程,这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合价的跳跃),只能认为Cu(Ⅱ)→Cu(Ⅰ)一步完成。

所以本题采用化合价(电子得失)整体分析法,容易得答案B。

★※020908-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电解=Cl2↑+H2↑+2OH-

C、向Na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FeSO4溶液中加H2O2溶液Fe2++2H2O2+4H+=Fe3++4H2O

020908-1答案:

B.

对于A项,NH4+与OH-也发生反应,故A不对;C项由于加入的Ca(HCO3)2的量少,故应为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项电荷不守恒。

★※020909-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020909-1答案:

B.

★※020910-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NaH与水反应放出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溶于水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NaH跟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D、NaH中氢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020910-1答案:

D.

★※020911-1、将一定量的CH4、O2和Na2O2放入一密封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引燃混合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容器内压强趋于0(固体物质蒸发不计),其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放出。

(1)有关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H4、O2、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混合气体中CH4为0.1mol,充分反应后,向残余固体中加足量的酸,能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020911-1答案:

1、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依题意,最后产物只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尤其是CH4中C和H原子个数比为1:

4),可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6.

3、加酸后气体只有CO2,由C原子守恒可得,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020912-1、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特点,可将NaOH(固)、P2O5和CaCl2(固)归为一类。

从以下选项中选出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物质应该是()(单选)

A、浓H2SO4B、NaClC、碱石灰D、CaO

020912-1答案D,因为都是吸水剂,固体,纯净物

★※020829-1、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

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则x值为______,铁的化合价______,钴的化合价________。

020829-1答案:

假设Co为+3价,则铁为+2价。

则有3x+2(3-x)-2(3+x)=0(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x=0(无Co),不合理。

(据此即可判断应该是Co为+2价,铁为+3价,2x+3(3-x)-2(3+x)=0,解得x=1);当然,如果开始假设Co为+2价,则铁为+3价,则可直接得出结果。

★※020830-1、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Fe3+还原为Fe2+:

N2H5++4Fe3+→4Fe2++Y+…作为N2H5+离子的氧化产物Y可能是_______?

020830-1解答:

4个Fe3+获得4个电子,在N2H5+中2个N原子显-2价,共应失去4个电子而变为0价,即得N2.

★※020831-1、用足量的稀H2SO4溶解FeS和Fe(OH)3的混合物28.3g,可得到1.6g硫,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可能是多少克

020831-1解答:

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S+H+=Fe2++H2S

Fe(OH)3+3H+=Fe3++3H2O

2Fe3++H2S=2Fe2++2H++S↓由方程式可算出,要生成1.6g硫,须有m(FeS)=4.4g,m[Fe(OH)3]=10.7g,因4.4+10.7=15.1(g)<28.3(g),说明混合物过量。

所以:

①当FeS完全反应时,有FeS4.4g;

②当Fe(OH)3完全反应时,有Fe(OH)310.7g,则混合物中FeS的质量为28.3-10.7=17.6(g).

★※02090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10H2O),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

020901-1答案:

B.

解析:

本题结合实验操作考查对无机化合物精制方法的了解,题目设置了6个可供选择的步骤,意在增加对考生思维过程的干扰。

精制过程中,绝不可能用到金属钠。

因为金属钠与溶液中的水及Fe3+反应会产生副产物,致使芒硝不纯。

芒硝的化学式为Na2SO4·10H2O,加强热脱去结晶水,生成的Na2SO4不是芒硝,与要求不合。

由此可见凡涉及有②和⑤两个操作步骤的选项都是不正确的,这样可排除A、C、D,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020902-1、已知NaBiO3是黄色、微溶于水的固体;Bi3+为无色。

将NaBiO3固体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得紫色的混合溶液。

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020902-1解答:

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易出错的地方有①NaBiO3要写成分子式,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②NaBiO3的还原产物为Bi3+。

③Mn2+的氧化产物为MnO4-。

④配平时要注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答案:

5NaBiO3+2Mn2++14H+=5Na++5Bi3++2MnO4-+7H2O

★※020903-1、100L水煤气燃烧后共放出热量1143.3kj。

CO(g)+1/2O2(g)=CO2(g);△H=-282.85kj

H2(g)+1/2O2(g)=H2O(l);△H=-285.8kj

该水煤气是由H2、N2、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

通入60LO2中燃烧后得到65L气体,再与NaOH溶液振荡后体积变为20L(以上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这种水煤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020903-1解答:

本题应抓住3个关键:

一是热效应,4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H2和CO,二者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143.3kj;二是燃烧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可知CO和H2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均减少;三是被NaOH溶液吸收的是CO2。

而CO2的来源有二,其一是原来的,其二是由CO燃烧生成的。

---设100L水煤气中有H2xL,CO为yL。

由反应热可知:

CO(g)+1/2O2(g)=CO2(g);△H=-282.85kj/mol

1mol282.85kj

yL/(22.4L/mol)m

m=y/22.4×282.85kj

H2(g)+1/2O(g)=H[sub]2O(l);△H=-285.8kj/mol

1mol285.8kj

xL/(22.4L/mol)n

n=x/22.4×285.8kj

故得:

y/22.4×282.85+x/22.4×285.8=1143.3…………①

由体积关系有:

CO(g)+1/2O2(g)=CO2(g)△V

11/210.5

y0.5y

H2(g)+1/2O2(g)=H2O(g)△V

11/21.5

故得1.5x+y=100+60-65……………②

联立①②,解得x=50(L),y=40(L)

NaOH吸收CO2的体积为40L,所以原煤气中CO2的体积为45L-40L=5L,N2的体积为100-40-5=5L。

----答案:

100L这种水煤气中含H250L、CO40L、CO25L、N25L。

★※020904-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

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020904-1答案:

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

★※020905-1、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

Ag+、Ba2+、Fe3+、Na+、Cl-、CO32-、NO3-、OH-。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

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CO3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本题实质上是离子共存问题,根据题意,采用标号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将Ag+标记为1Ag+,则根据离子共存的规律,其他离子依次可以标记为:

2Cl-→2CO32-→2OH-→2Na+(∵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1Ba2+→1Fe3+→1NO3-。

然后对照选项,得答案D。

★※020906-1、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molCuSO4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是()

A、2/5molB、1/5molC、11/5molD、1/3mol

020906-1答案:

B.

首先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u的价态由+2→+1(还原),11molP元素中6mol化合价升高(氧化)、5mol化合价降低(还原),可见被氧化的6molP,是被Cu(Ⅱ)和另一部分P共同氧化的。

再分析电子得失数目发现,6mol被氧化的P共失电子30mol,其中Cu(Ⅱ)得15mol,另一部分P得另15mol.即,15molCuSO4所氧化的P为3mol,则,1molCuSO4氧化P1/5mol.

★※020913-1、欲观察氢气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A、钠玻璃B、钾玻璃C、石英玻璃D、铜管

020913-1答案:

C.

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在火焰下没有颜色。

★※02091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元素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氧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水解;

C、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020914-1答案:

C.

对于A,过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对于B,如碱金属的弱酸盐(Na2CO3)发生水解。

对于D,自然界中含钾的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如正长石、白云母等矿石)。

★※020915-1、每次焰色反应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盐酸

020915-1答案:

选D.A、B中含有Na+,会干扰焰色反应,C中硫酸不挥发,高沸点,其盐高温也不易挥发,洗涤时不可能洗净铂丝上粘有的物质。

而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

故选D.

★※020916-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16/6.02×1023g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g

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

020916-1答案:

B.

解析:

A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1mol氧原子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原子,而1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g,因此,1mol氧原子的质量约等于16/6.02×1023g,B正确。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而不是18g,1molH2O的质量才是18g,C不正确。

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1,而不是64g,D不正确。

★※020917-1、假定把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把24g12C含有的原子个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物质的量的概念不变。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此时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标况下44gCO2的体积为22.4L

C、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D、44gCO2和28gCO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E、标况下,1molO2为44.8L

F、40g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020917-1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对物质的量、相对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体积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可将一系列物理量分为两大类,即客观的,如质量、体积、微粒数、密度等,它们不随人为规定而改变;另一类为主观的,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原子量、分子量等均为人为规定,它们随人为规定的改变而改变。

而且原子量的标准改变会使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数值改变,而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的改变会引起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发生改变。

----本题中原子量的标准的改变实际上是将原子量的标准由12C原子质量的1/12变为12C原子质量的1/24。

所以将12C的原子量定为24时,物质的式量加倍。

而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由12g12C所含碳原子数变为24g12C所含原子个数。

所以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都应加倍,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均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分析如下:

A、正确,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没变,但标准却由12C质量的1/12变为1/24,所以16O的原子量由16变为32

B、正确,44gCO2客观存在,其标况下的体积22.4L也客观存在

C、正确,此时NA虽然由原来的约6.02×1023变为约12.04×1023,但对氧分子和氢分子而言,这种变化是一致的

D、正确,理由同C

E、正确,虽然氧气的体积是客观存在的,32g的体积就是22.4L,64g的体积就是44.8L,但此时32g和64g谁是1mol呢?

务必注意到“标准”的改变,显然此时的64g氧气才是1mol,体积44.8L

F、不正确,由于“标准”的改变,此时的40gNaOH已经不是1mol了,而是0.5mol!

!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020918-1、设氯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B、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C、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D、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17n/a

020918-1答案:

BD.

该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要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解答。

A、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的平均值

B、正确,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则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为aNA,那么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即为m/aNAmol

C、单位错误

D、正确,ng/ag即为ng该氯原子所包含的该氯原子的个数,每个该氯原子含电子17,则ng该氯原子所含电子为17×n/a

★※020919-1、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大小的是……()

A、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称取固体NaOH

B、洗涤刚才盛过溶质的烧杯的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内水分未干便注入了液体

D、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020919-1答案:

C.

解析:

A、×,NaOH易潮解,应在玻璃容器中称量,若用称量纸会将NaOH粘在纸上从而使结果偏低。

B、×,溶质没有全部转入容量瓶,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C、√,“C因为本来就要加水的,没干相当于先加了水,并没有影响。

D、×,当定容完成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有部分溶液粘在了刻度线上方,这并不影响刻度线下的溶液浓度,若再加水会造成溶液变稀。

★※020920-1、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5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

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⑨D、①③⑤⑥⑦⑧⑨

020920-1答案:

B.

计算:

2.0g/40g·mol-1÷0.10mol·L-1=0.5L=500mL(容量瓶的规格);烧杯50mL即可,过大使用不方便。

★※020921-1、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0.5mol·L-1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1HCl水溶液⑤50mL0.20mol·L-1蔗糖水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

020921-1解析:

本题所问是溶液中的离子、分子总数,应包括溶质、溶剂以及由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

五瓶溶液溶质的浓度比较小,故主要取决于溶剂的量、,而溶液体积分别为10、20、30、40、50mL,依次增大。

----这是98全国高考题。

点评:

同学们习惯上往往忽略溶剂只求溶质中的离子、分子总数而得出错误结论。

要认真审题,这是一道反常规思维的题。

从当年阅卷情况看,同学们更多的选取了C选项,就是这个原因。

一道全卷比较简单的题,答对率却很低。

★※020922-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C、氯水放置数天后,会因Cl2挥发而造成pH变大

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020922-1答案:

D.

解析:

氯水中除了含Cl2和H2O分子外,还含有HClO分子,故A错;光照氯水发生反应:

2HClO==2HCl+O2↑,逸出的气体是O2而不是Cl2;该反应进行后,弱酸(HClO)转化为强酸(HCl),溶液酸性增强,pH将变小,因此,B、C都错。

在氯水中因为存在着H+,所以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同时存在着HClO,可以漂白试纸,故D正确。

★※020923-1、在实验室中由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时,生成的气体一般让其通过两个洗气瓶,第一个洗气瓶中应该有……()

A、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碳酸氢钠D、浓盐酸

020923-1答案:

A.

首先要除去混有的HCl,因此先通过饱和食盐水,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

★※020923-2、实验中,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A、H2、O2B、O2、HClC、Cl2、HClD、O2、Cl2

020923-2答案:

C.

制氯气和氯化氢都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且都加热。

★※020924-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

020924-1答案:

B.

氯化碘这种化合物在初中没有学过。

但在本题题干中提供信息说它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

可以比照Cl2跟H2O反应进行思考。

思考之后会发现:

问题转到了ICl中谁是正价谁是负价的问题上了。

参照Cl2+H2O=HCl+HClO本题是I+Cl-+H+OH-=HCl+HIO,故应选择B是正确答案。

★※020925-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在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1)能选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_。

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四氯化碳

020925-1答案:

(1)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而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2)①CBDAGHEF

②AC

解析:

着重回忆萃取剂选择原则和分液操作顺序。

(1)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有四条:

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得多;二是萃取剂与水互不溶解能分成两层;三是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差别较大;四是萃取剂与溶质不会发生反应。

(2)萃取(分液操作)正确操作顺序应把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有漏液现象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倒入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溶质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剂中,再经过静置、分层,将两种液体分开,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注:

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能与溴或碘发生反应,若用直馏汽油就可以了;酒精不分层。

★※020926-1、如下各组物质:

①碘+砂子;②NH4Cl+NaCl;③红磷+Fe2O3;④硫磺+CaCl2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和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是……()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020926-1答案:

A.

解析:

①③④都可以用升华的方法加以分离,③④都需要隔绝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