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303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资料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的设计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401

学生姓名:

张良校学号:

1412110131

指导教师:

汤迎红

材料目录

序号

名称

数量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课程设计报告书

1

3

课程设计其它资料

1

4

1

5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的设计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401

学生姓名:

张良校学号:

1412110131

指导教师:

汤迎红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

2016年6月27日

目录

0.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2.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机构的选型·································

4.运动循环图的确定·······················

5.主方案印刷机构的尺寸设计与评定···········

6.动力系统参数,简图及工作流程图···········

7.参考资料································

8.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一、设计的任务与主要技术参数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的印刷机,适合于印刷各种8开以下的印刷平。

它的工作原理:

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签字版上,然后将装夹了白纸的平板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

其工作过程犹如盖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一次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

装有白纸的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签字版上上下滚动使油辊油墨均匀。

  

其余设计参数是: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有1600~1800r/h的印刷能力; 

(2)电动机的功率P=0.75kw、转速n=910r/min,电动机可以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的摆角为70°,印头的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杆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 

(5)油盘直径为300mm,油辊的起始位置就在油盘的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二、设计工作量 

要求:

对设计任务课题进行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进行执行机构选型,构思该机械运动方案,并进行的选择和评定,确定机械运动的总体方案,根据任务书中的技术参数,确定该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作出机构运动简图,对相关执行机构的具体尺度进行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3.主要参考文献:

[1] 朱理.机械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200 

[2]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5-25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6.27-6.29

构思该机械运动方案

2

6.30-7.1

运动分析及作图

3

7.2-7.3

整理说明书与答辩

主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2016年6月26日

 

1.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机构设计

1.1设计原理: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的印刷机,适合于印刷各种8开以下的印刷平。

它的工作原理:

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签字版上,然后将装夹了白纸的平板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

其工作过程犹如盖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一次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

装有白纸的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签字版上上下滚动使油辊油墨均匀

1.2设计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有1600~1800r/h的印刷能力; 

(2)电动机的功率P=0.75kw、转速n=910r/min,电动机可以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的摆角为70°,印头的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杆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的起始位置就在油盘的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2. 工艺动作分解

2.工艺动作分解

一、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

1.印头往复摆动(具有急回特性)

2.油辊上下滚动(以铅字版及油盘面作为凸轮形状) 

3.油盘转动(间歇运动机构)

平压印刷机机构的基本构造

注:

ψ为硬头摆角,β为油棍摆角

 

3.机构的选型

实现印刷功能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功能:

 

1印头需要有短暂的间歇以便于将白纸取取出。

 

2印头机构要有往复运动。

 

③ 油辊需要在印刷板上上下滚动且不能与印头的运动发生干涉,即印头离

开印刷板时油辊就开始进入印刷板进行刷油。

由目前所学的知识来说,实现上述运动用的机构可能会有:

四杆机构、凸轮机构、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

实现上述运动后还得考虑到如何使其运动得到更好的传递,

 

下表是可能用到的简单机构。

印头的摆动

优点

缺点

四杆机构

结构简单,制作精度低,运动精度高,可以承受较大压力

装配容易适合低速运动

效率较低,占用空间大

凸轮机构

结构简单

不能承受较大压力,制造复杂,适合高速机构运动

导杆机构

机构较小

较难做到较小的极位夹角,且用齿轮机构齿合变速体积大,质量大。

下表是油辊可能用到的机构:

油棍的摆动

优点

缺点

四杆机构

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运动精度高,可以承受较大压力,装备容易,应运于低速

为保证两转动的配合,制造教复杂,尺寸大机构效率低、

 

导杆机构

 

机构较小

凸轮机构的转角要小于

90度,故还需一个齿轮传动机构变换角度, 机构效率低 

凸轮机构

 

机构简单

转角要小于90度,故还

需一个齿轮传动机构变换角度, 机构效率低

 

4. 机构运动循环图的确定

4-1机构运动循环图

4.主方案印刷机构的尺寸设计

曲柄摇杆机构

4.1.根据给定的急回要求设计硬头

已知:

(1)摆角为70°

(2)极位夹角10°(3)要求硬头完成1600-1800次/h,即完成一次印刷需要2.118s(4)机架C越往上传动角越大,所以D点不能载劣弧上

4.2.油棍机架位置的确定

(1)E1,E2,E3三点位置确定O1的位置

(2)油棍摆角为110º,油棍载上极限位置时,恰好与油盘上边缘接触,油盘直径为400mm(3)印头与油棍在两处极限位置的传动角g≥[g]=40º

4.2.油棍的设计

(1)尽然避免油棍和硬头运动时发生干涉

(2)取极位夹角20º,ω与硬头方向相反

5最终设计简图:

平压印刷机结构简图

 

曲柄摇杆机构与槽轮的串联机构:

该机构工作原理:

印头和油辊的来回滚动由曲柄机构来完成,当印头印完后,油辊开始进入准备刷油,两者的角速度相反从而不会相互干扰。

 

优点:

机构简单 易于制造。

 

缺点:

印头、油辊需分别控制,传动性能差;运转速度不平稳,不利于涂墨均匀;

 

6.动力系统参数,分析图及工作流程图

模数m

直径D/mm

转速n/r/s

带轮1

30

带轮2

240.9

主动轴1

20

轴2

20

0.4721

轴3

20

1.8859

轴4

20

0.4721

齿轮B

5

300

0.4721

齿轮A

5

75

1.8859

齿轮E

1

20

1.8859

齿轮F

1

80

0.4721

圆柱齿轮C

5

200

1.8859

圆锥齿轮D

5

200

1.8859

动力传递分析图

工作流程图:

马达转动,通过带轮

的传递使主动轴开始

曲柄摇杆从极限

位置开始运动

硬头,油棍机构沿预轴3开始转动

定位置开始运动

圆锥齿轮带动4转动

轴5带动间歇机构

按照运动系数运动

经过2.118s,印刷完成一次

 

平压印刷机机构简图

7.参考资料;

[1] 朱理.机械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200 

[2]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5-250 

 

8.设计总结;

经过一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