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304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docx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摘要

综合布线系统又称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或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通常对建筑物内各种系统(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报警系统、电源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等)所需的传输线路统一进行编制、布置和连接,形成完整、统一、高效、兼容的建筑物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高速、大规模发展的产物,是布线系统的一项重大革新,它和传统布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

此外,综合布线系统还有以下特点:

实用性强,灵活性好,实行模块(即插接件用结构积木式标准件)化,这为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均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综合布线系统可扩充性强,可扩充新技术设备及信息,包括互连设备和网络管理产品。

关键词: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网络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一、综合布线的定义

综合布线这个词是个泊来品,它的外文翻译为GenericCablingSystem(GCS)。

国内定义为一个能够支持用户语音、数据、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的布线系统。

系统应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非屏蔽双绞线)、光纤、FTP(服务器)、STP(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

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表达它的含义,就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二、综合布线的特点

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兼容性:

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

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

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 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

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

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人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2)开放性:

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

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

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

3)灵活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

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 的。

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4)可靠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

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

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

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5)先进性:

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

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

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00MHz。

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

语音干线部分用钢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6)经济性:

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具有经济性优点,主要综合布线可适应相当长时间需求,传统布线改造很费时间,耽误工作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

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传统布线的定义与优缺点

一、传统布线的定义

所谓传统布线系统,是指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对多个子系统进行独立布线。

这给建筑物从设计到今后的管理都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例如:

  

1)各专业设计,在线路路由上存在过多的牵制,管理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2)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3)各子系统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4)不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导致布线系统的变化。

  

5)难于维护和管理,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来适应各自的需求。

  

6)难于扩展,或者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影响。

二、传统布线的优缺点

1.传统布线的优点

1)电话、计算机、网络设备、有线电视、安全保密设备、报警设备、空调、CAD工作站、生产设备和集中监控系统等各自独立,分别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和安装,布线也使用不同的线缆和插座。

2)安装新系统时,需要将新的线缆加入到已有的线缆中,这使得用户可能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线缆。

用户从一个系统改变到另一个系统时,通常要重新布线。

3)传统网络介质通常使用同轴电缆,采用总线型物理拓扑结构们,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就能进行布线。

2.传统布线的缺点

1)设计复杂,各系统互不关联,互不兼容,需要独立设计。

2)施工量大,任务经常变化,协调困难,工程造价高,工程管理困难。

3)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用不同的布线产品和设备,从而加大了集成难度。

4)个子系统基本独立,培训使用时间长,故障难找,维护难度大。

5)改变、移动都会导致布线系统的变化,代价高,影响原建筑的美观。

6)很难扩展,不适应智能建筑和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

1.3传统布线与综合布线区别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比较表

综合布线

传统布线

一套统一的配线系统,支持图、文、声、数、像

多系统、多网络,各系统独立,互相无联系

移动、搬迁、改变等很方便,只需将设备插到另一个信息电插座(TO),需要时可在管理子系统中作相应的变动

移动、改变或升级时将使整个布线系统改变,有的改动甚至不可能实现

终端硬件可根据需要改变,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而线路可不变并灵活搭配

硬件变化,布线也需改变

能满足各类性能等级层次的需要

一旦确定,性能升级不容易

可兼容许多厂商产品,实现系统集成,搭配方便

系统一旦确定,线路就专用,兼容性低

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高,初始投资少。

所含系统的数量越多,平均投资就越少

系统性能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造浪费大或无法改造。

系统配置越多,初始投资就越多

    1.4综合布线解决的问题

1.降低维护成本

2.网络布线系统可以在任意的设计等级进行

3.重新布局或设备搬迁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花费很少

4.系统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使未来的技术更新和应用扩充易于进行

第二章××交通银行办公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与原则

2.1设计依据

1.根据用户需求合理设计整个综合布线系统

2.本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标准、构局思路、计算依据、施工规范及验收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

ISO/IEC11801(2002.11)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

EN50173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

EIA/TIA-568-B.2.1(2002.6)100欧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TSB67-1995.10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

TIA-569路由线槽标准

TIA-606A综合布线标识及管理标准

EN55022/ClassB(电磁兼容)标准

EIA/TIA569商务楼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EIA/TIA570住宅及小型商业区综合布线标准

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CECS72-97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89-97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2.2设计原则

在网络的建设中,主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进行设计工作:

1.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前提,适当超前,统一规划;

2.先进性:

选择的产品要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高速率,能适应多媒体应用需求,及将来发展的应用;

3.可扩展性:

布线系统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4.便于升级: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系统的设计要便于升级;

5.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系统产品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6.标准化:

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并应是今后的发展主流;

7.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工作环境;

8.由于布线系统有很长的使用期,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消耗,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适当超前,一次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9.保密原则:

通过在办公室内设置两套网络系统,使办公楼内的办公局域网与Internet外网隔离,保障了楼内的信息保密和安全。

总之,我们将注重实用,不赶时髦,坚持开放性和标准化,利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来构建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3工程概况与需求分析

一、工程概况

××交通银行办公大楼是一座商务型的办公大楼,坐落于××新北区珠江路,整栋楼共22层,高99米,其中1到3楼为金融业务办理区,4到22楼为办公区,整栋楼应有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等于一体的智能化办公大楼。

二、用户需求分析

课题要求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大厦内部的数据的传输以及办公系统的管理等,并充分考虑到未来网络应用的发展。

1.布线系统应当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

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S11801及TIA/EIA568标准、

ISO/IEC11801建筑物通用布线系统标准、

EN50173通用布线系统欧洲标准、

EIA/TIA568A商务楼通信建筑布线标准、

EN55022/CLASSB(电磁兼容)标准、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2.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布线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解决方案。

整个布线系统为网络数据网。

3.整个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美国康普产品,以保证线缆和接插件的良好匹配,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

4.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和多媒体通讯。

5.所有接插件都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进行扩展。

6.能够支持100M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7.系统设计保留一定的扩容量,以要求将来需求变化时很容易安置设备。

8.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质保15年。

因此课题设计应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需求,构造不同的应用子网,采用不同的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

对整个网络采用虚拟网技和交换技术,以使整个网络具有更加灵活的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一个先进、快捷的网络环境,分享国内外技术资源信息,促进企业的提高与发展。

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1.总体需求

(1)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2)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  

(3)信息点功能可随需要灵活调整;

(4)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

2.功能需求

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当能满足下述通信需要:

 

(1)电话;

(2)计算机网络;

(3)具备实现B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

(4)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5)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3.性能需求

有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率、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等。

(1)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6类大对数双绞电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

(2)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

4.环境需求

主要指地理分布,用户数量及其位置,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群的组织特点,还有特殊的限制(如电缆等介质的布线是否有禁区)等;本工程中,布线主要在室内,在工地现场勘测时没有发现有特殊限制等。

5.广域网接入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与国际互联网连接,与国际交流信息;能够与CETNET国内各个单位进行信息交流。

第三章××交通银行办公大厦4-12F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的特点

对于××交通银行办公大厦4-12F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特点综述如下:

整个布线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信息模块采用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水平线缆采用高性能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信息插座采用双口和单口平面信息面板。

所有信息点端接在19英寸六类24口快接式非屏蔽配线架上,提高管理性能;垂直语音主干端接在110型50对配线架上。

在主配线间和楼层分配线间均配置2米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用于配线架和网络设备的安装;

楼层配线间至主配线间采用6芯室内多模光纤作为数据骨干。

光纤配线间采用19英寸机架式12口或24口ST光纤配线架,偶合器采用相同的ST接口形式。

设备间的数据跳线均采用六类成品跳线。

3.2系统设计

3.2.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由于4-12层为标准层,所以选择第五层为例(其层对于工作区子系统设计亦是如此)。

一、信息点数量的确定

由于平面图上已有家具的初步布置所以根据家具布置所设计的信息点具体分布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第五层点位表

房间号

内网点

外网点

语音点

0505配送

6

6

0506会议室

4

0508办公室

10

10

10

0509处长室

1

1

1

0510处长室

1

1

1

0512办公室

4

4

4

0513办公室

4

4

4

0515办公室

10

10

10

0516办公室

15

15

15

0517办公室

15

15

15

0519办公室

10

10

10

表3-1第五层点位表

房间号

内网点

外网点

语音点

0521电梯厅

1

0527弱电间

2

0530办公室

4

4

4

0531办公室

4

4

4

0532办公室

8

8

8

0533办公室

8

8

8

0407电梯厅

1

合计

94

108

100

则第五层网点共计202个,语音点共计100个即信息点总数M=94+108+100=302个。

二、信息插座数量的确定

计算应配置信息插座的计算公式为:

N=INT(M/A),

其中,INT()为向上取整函数

N为信息插座数量

M为信息点数量

A为信息插座孔数

由于设计中既有单个信息点布置又有多个网络信息点的布置,所以在既有外网又有内网和语音的办公桌上选择一个双孔信息插座和一个单孔信息插座,该类房间有0533办公室、0532办公室、0531办公室、0530办公室、0519办公室、0517办公室、0516办公室、0515办公室、0513办公室、0512办公室、0510处长室、0508办公室、0509处长室;在仅有外网和语音的办公桌选择双孔信息插座,该类房间有0505配送、;在会议室、电梯厅和弱电间中选择单孔信息插座,具体计算如下:

0505配送N0=(6+6)/2=6个

0506会议室N1=4个

0508办公室N2=(10+10)/2+10=20个

0509处长室N3=(1+1)/2+1=2个

0510处长室N4=(1+1)/2+1=2个

0512办公室N5=(4+4)/2+4=8个

0513办公室N6=(4+4)/2+4=8个

0515办公室N7=(10+10)/2+10=20个

0516办公室N8=(15+15)/2+15=30个

0517办公室N9=(15+15)/2+15=30个

0519办公室N10=(10+10)/2+10=20个

0521电梯厅N11=1个

0527弱电间N12=2个

0530办公室N13=(4+4)/2+4=8个

0531办公室N14=(4+4)/2+4=8个

0532办公室N15=(8+8)/2+8=16个

0533办公室N16=(8+8)/2+8=16个

0407电梯厅N17=1个

则信息插座数量为N=N0+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N13+N14+N15+N16+N17=202个

考虑系统应为以后扩充留有余量,因此最终应配置信息插座的总量P应为:

P=N+N×3%,

其中,N为信息插座数量

N×3%为富余量

则P=202+202×3%=209个

综上所述第五层共计有202个网点,100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09个数据模块及209个信息插座。

根据以上方法可算出:

第六层共计有225个网点,11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46个数据模块及232个信息插座。

第七层共计有225个网点,11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46个数据模块及232个信息插座。

第八层共计有59个网点,2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90个数据模块及61个信息插座。

第九层共计有36个网点,1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57个数据模块以及38个信息插座。

第十层共计有225个网点,11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46个数据模块及232个信息插座。

第十一层共计有225个网点,114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46个数据模块以及232个信息插座。

第十二层共计有227个网点,112个语音点,因此要订购346个数据模块以及234个信息插座。

因此4-12F共有1426个网点,706个语音点,共要订购2186个数据模块以及1469个信息插座。

三、跳线的计算

工作区的跳线选择每一芯都是由多股细铜线组成的软跳线。

跳线的数量L=P﹢P×3%,P=∑N

其中,P为信息点总数

N为需要跳线的信息点数

0505配送N0=6+6=12根

0506会议室N1=4根

0508办公室N2=10+10=20根

0509处长室N3=1+1=2根

0510处长室N4=1+1=2根

0512办公室N5=4+4=8根

0513办公室N6=4+4=8根

0515办公室N7=10+10=20根

0516办公室N8=15+15=30根

0517办公室N9=15+15=30根

0519办公室N10=10+10=20根

0521电梯厅N11=1根

0527弱电间N12=2根

0530办公室N13=4+4=8根

0531办公室N14=4+4=8根

0532办公室N15=8+8=16根

0533办公室N16=8+8=16根

0421电梯厅N17=1根

P=N0+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N13+N14+N15+N16+N17=208根

则第五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08﹢208×3%=215根

同样方法可算得第六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31﹢231×3%=238根

第七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31﹢231×3%=238根

第八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59﹢59×3%=61根

第九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36﹢36×3%=38根

第十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31﹢231×3%=238根

第十一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31﹢231×3%=238根

第十二层的跳线的数量L=P﹢P×3%=227﹢227×3%=234根

各楼层具体信息点情况如表3-2所示:

表3-2各楼层信息点分布表

楼层

网点

语音点

数据模块

信息插座

跳线(根)

五层

202

100

309

209

215

六层

225

114

346

232

238

七层

225

114

346

232

238

八层

59

24

90

61

61

九层

36

14

57

38

38

十层

225

114

346

232

238

十一层

225

114

346

232

238

十二层

227

112

346

234

234

合计

1424

706

2186

1470

1500

四、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

对于信息插座的安装选择暗埋的方式,既美观又实用,另外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以下安装规范:

1.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

2.安装在墙面上的信息插座底部离地的高度宜为30cm以上;

3.信息插座附近有电源插座的,信息插座应距离电源插座30cm以上。

3.2.2水平子系统设计

一、路由的确定

根据建筑的情况选择桥架的方式铺设线路。

二、线缆类型、长度和桥架型号、长度的确定

1.线缆类型的确定

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优先选择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2.线缆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