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494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docx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共7篇)

第1篇:

地质水文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灵山洞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灵山洞又称“灵山幻境”,为竖井式石灰岩分层溶洞,以“高大、雄伟、开阔、壮观”著称,洞内高大深邃,空阔显奇,回环交叠。

令人瞩目的天柱峰高24.5米,直径6米,占地面积12平方米,12人难以围抱,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溶洞石笋。

近50米长的天梯石栈构成洞中登山的情趣,在国内众多容洞景观中实属罕见。

仙桥洞即为“仙桥别境”距离灵山洞280米处,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地势险要,游览时要上下18次,绕过36个弯,充满探险趣味,扣人心弦。

在灵山幻境与仙桥别境之间,还有面容慈祥、背蓝天白云的“灵山大佛”,有20宇组巨大的乐器造型,自成一条“鼓乐之路”。

当您穿越这条山顶游步道时,会感到灵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也有一片温馨。

另外,更有尚未开放的天然山地大坞盆地。

它四面环山,环境幽静,树木茂盛,空气清新,被誉为西湖边的“世外桃源”,全国十大名茶的“九曲红梅茶”就产于此地。

灵山景区集天下溶洞景观于一身,融“风、水、云、瀑”于一体,堪称“西湖第一洞天”,如诗如画的石景,天然的生态环境,定能使你流连忘返。

灵山洞主洞厅高达100余米,另有小洞室100多个,分为上下两个大洞体、四层洞厅,洞道全长约400米。

洞内石笋高耸,石瀑飞泻,石钟乳触目皆是。

其中,居下洞中央的“天柱峰”大石笋,高24.5米,直径5~s米,气势恢宏,是浙江已发现溶洞中的大石笋之冠。

通过采集杭州灵山洞中更新世形成的钟乳石样品,对不同纹圈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测定,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利用不混溶气-水包裹体中最大密度判别和计算方法确定六个纹圈中精确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根据气-水-岩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方法,计算出CO_2成分浓度和古地下水中pH值及钟乳石样品形成过程中的CaCO_3饱和度等。

揭示了杭州地区更新纪古环境演化规律

xxxx吴梦生

2011/11/24

第2篇:

水文地质勘探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勘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水文地质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手段,主要应用在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领域,该课程除课堂讲授水文地质勘探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外,还要特别加强对学生野外实践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野外勘探的初步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方法及野外钻探实践。

2、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及抽水试验原理、现场抽水试验实践。

3、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

4、水文地质勘探实验报告编制。

三、实习地点简介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太行山深处井陉县境内,距石家庄市(负荷中心)直线距离为52km,公路里程77km,对外交通方便。

工程总投资为41.2亿人民币,是河北省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利用亚行贷款建设的公益性电力项目。

装机总容量为100万千瓦,安装4台25万kW的单级混流可逆式机组,以一回500kV线路接入河北南部电网,年发电量16.75亿kW/h,年抽水用电量22.04亿kW/h,电站综合效率为0.76。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为一等工程,上水库布置在山顶,开挖填围而成,正常蓄水位810m,总库容785.4万立方米,调节库容720万立方米,工作水深31m,坝顶高程812m,最大坝高57m,全库采用复式沥青混凝土全面防渗。

下水库利用已建的张河湾水库,在原有未完建大坝上加高完建而成,正常蓄水位488m,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水位471m,总库容8330万立方米,具有年调节性能。

拦河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坝顶高程490m,最大坝高77.35m。

水道和地下厂房系统布置在上下水库之间的山体内,设竖井高压管道,钢板衬砌;采用一管两机布置方式,主管长约570rn,尾水洞长约170m,电站距高比为1.58。

四、实习过程

第一部分:

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是用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分布及其性能的一种最重要、最直接、最可靠的勘查手段,亦是进行各种水文地质试验的必备工程,也是水文池质化探和水文地质测绘成果所做地质结论的检验方法。

(一)水文地质物探的重要性:

(1)工作方法一直接揭露(示)目的层(含水层、隔水层),因此最可靠,是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物探成果进行验证的唯一方法。

(2)在各种水文地质调查中,均应设计相应的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

(3)除可直接揭露地下水(含水层)外.还可兼作取样、试验、开采和防治地下水之用。

(二)水文地质钻探的任务:

1、研究地质、水文地质剖面,揭露和确定含水层位、厚度、埋深,岩石成分、岩性结构,含水层的空隙性等。

2、测定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确定含水层的水力性质,各含水层间以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采取岩心、土样和水样,测定岩石的水理性质和颗粒组成,测定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及气体成份。

4、利用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测定水文地质参数。

5、利用钻孔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和监测,预测其动态变化趋势。

6、在水文地质勘探中,有时除完成勘深任务外,还要为开采地下水兼做生产开采井。

(三)水文地质钻探的特点:

1、为获得一定的涌水量和在钻孔中抽水试验,必须在钻孔中安装抽水设备,在孔壁不稳定的钻孔中耍下过滤器,其孔径要大,一般达127㎜左右。

2、为了区别各含水层的水位、水温、水质和水量等基本水文地质资料,要对各含水层进行止水,隔离彼此之间的水力联系。

要求下套管、变换孔径,钻孔结构复杂化。

3、在水文地质钻探中,为不破坏含水层的天然状况(水位、水质等),冲洗液要求较为严格。

4、水文地质钻探除完成钻进、取心外,为了分层观测地下水的稳定水位,进行抽水试验,还要求下套管止水,安装过滤器和抽水设备及洗孔等辅助工作,因此钻探工序复杂,周期长。

5、观测项目多,钻进中除了描述岩性外,要观测孔内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以及涌水等多种项目。

(四)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

水文地质勘探孔:

又称一般水文地质孔,主要用于了解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如地层的岩性、构造、含水层数、厚度、埋深和结构等。

试验孔:

主耍用于抽水试验,也可用于了解水文地质情况。

观测孔:

主要用于指定层段抽水试验时地下水位观切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同时了解水文地质条件或采取水样、岩样。

开采孔:

主要用于地下水开采或矿区地下水水位疏降。

探放水孔:

主要用于探明掘进巷道前方一定距离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或用于矿井地下水疏降、井下水文地质试验等。

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和探放水孔统称专门水文地质孔。

(五)水文地质钻孔的布置

基本原则:

以线为主,点线结合:

以疏为主,疏密结合;以浅为主,深浅结合:

以探为主,探采结合:

一般任务与专门任务相结合;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即用最少的工程量、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水文地质资料。

(六)水文地质钻探的技术耍求一隔离止水

止水:

在水文地质钻探工作中,为封闭和隔离目的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所做的处理工作。

止水部位:

应选择在目的含水层与需隔离的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中,并尽量选择在隔水性能好、厚度大和孔壁较完整的孔段。

水文地质钻探的技术耍求一一冲洗液在水文地质钻探中,应尽可能地使用清水钻进。

在松散层和强烈破碎带,使用清水钻进技术上有困难时,仍需使用泥浆作冲洗液。

注意:

泥浆钻进后,要求在抽水试验前进行洗孔,以消除泥浆对孔壁周围岩层水文地质性质的影响。

第二部分:

抽水试验是指通过水文地质钻孔抽水确定水井出水能力,获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判明某些水文地质条件的野外水文地质实验工作。

抽水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评价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富水性,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矿井涌水量和制订地下水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一)抽水试验的任务

1、含水层的钻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之间的关系.

2、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和弹性储水系数等。

3、影响半径的大小,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

4、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5、判断含水层的边界条件以及隔水层参数等。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

1、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类型

2、单孔、多孔、互阻钻孔及区域干扰性抽水试验类型

3、完整井抽水和非完整井抽水试验

4、分层、分段及混合抽水试验

5、试验抽水、抽水试验和试验开采抽水类型按生产上对抽水试验目的和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

①试验抽水:

在钻孔中进行一次最大水位下降,时间短,作为初步水文地质评价资料,兼作冲洗孔功能。

②抽水试验:

通常是三次的水位下降,其中每次下降的抽水时间,取决于降落漏斗的形成速度,有时要达几天,水位恢复阶段。

③试验开采抽水:

主要用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为确定开采资源进行的。

(三)抽水试验的场地布置

观钡叮孔的平面布置

(四)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1、稳定流抽水的技术要求:

当钻孔抽水时,从天然水位到任一动水位的距离称为水位下降值,也叫降深或落程。

为研究井(孔)抽水特征曲线(e-S关系曲线),正确选择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一般耍三次降深。

其中最大降深主要取决于潜水含水层厚度,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动水位及抽水设备的能力.潜水最大降深介于1/3-1/2H(含水层厚度),承压水最大降深=3m。

其中三次降深关系可取S1=Smax,S=2/3Sm-,S=1/3Smax。

各次下降顺序与含水层岩性有关,一般松散砂质含水层为便于自然滤层形成,降深可由小到大:

对于卵石层或基岩含水层,应由大到小,可冲洗疏通渗流通道。

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非稳定流一般要求水量一定,水位是随时间改变的变量,有定流量和定降深两种,多采用定流量。

基本上同于稳定流观测,但具体有一些特殊情况。

(五)抽水试验设备

最常用的抽水设备是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又叫风泵,是煤田水文地质勘察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抽水设备。

空气压缩机抽水的工作原理:

将压缩空气压入钻孔中,通过混合器与水混合成一种乳状水汽混合物,因其比重比水轻,故沿水管上升溢出地面,达到抽水目的。

抽水时必须适当选取空气量和空气压力,保证抽水效果,小则水气达不到充分混合,为单纯气体,而大了则只出气不出水。

(六)抽水试验参数的计算

1、稳定流参数的计算

承压含水层抽水和潜水含水层抽水直接用公式计算

2、非稳定流参数的计算

(1)配线法:

泰斯(承压)、越流、潜水

(2)直线图解法计算参数

五、实习感受和收获

在实习之前,我对水文地质物探和水文地质抽水试验的认识完全源自教材及相关书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即使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给我们放映过相关的视屏,对它们也没有太深刻的认识.直到这次水文地质勘探实习,首次现场观摩了水文地质钻探和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对其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首先观摩的现场是水文地质钻探,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调查中最重要、最可靠的勘探手段和方法,亦是进行各种水文地质试验的必备工程,也是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化探和水文地质测绘成果所做地质结论的检验方法本次实习的项目是河北井陉张河湾水库断层导含水性探查.在现场我们参观了钻探的全套设备:

钻塔、钻机、泵、钻杆、套管、钻头和动力装置等(如图1所示)。

图1各种钻头

经理介绍了一系列工作流程及相关知识.本次钻探在落差190米左右探明断层导水性。

利用抽水试验检测水质,探明水是松散层的水还是下部灰岩的水,从而判定断层导水性及受哪种水补给.本项目沿断层走向布置了13个孔。

水文孔一般用来做断层抽水及水资源评价工作,地质孔用来做地质普查及煤层发育情况,其布置呈网状分布,为矿物开采服务,其中包括枚关煤矿开采安全的瓦斯工程。

做抽水试验时要注意止水检查,否则可能造成试验失败,导致所得数据失真此外我们还观看了所取岩心,其中包括风化泥岩、砂质泥岩等,岩性描述员还介绍了岩性描述的相关信息岩心如图

(2)所示

图2岩心

第二站我们观摩了水文地质抽水试验现场。

有所学可知抽水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评价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富水性,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矿井涌水量和制订地下水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依据.水文地质抽水试验一般历时9天,期间经历了洗井、试抽真抽阶段洗井合格的标志是水变清澈、水温变化单一。

试抽时,当单位涌水量q

通过水文地质勘探观摩实习,对水文地质钻探和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不再局限于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的理论认识,同时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由理论联系到实际,并且对于教材上忽略的细节有了新的认识,获益良多,也非常有意思由于夏季高温炎热,所以实习的时候被晒得有点晕,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野外工作人员,他们要在高温下坚持不间断作业,准确记录相关数据并保证其准确性,而且要及时完成预定的工作量,非常辛苦在施工过程中要佩戴安全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机器,保证施工安全我觉得自己要向他们学习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要更加用心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只有熟练的掌握了理论基础,才可能在实践领域更好的发挥、有所突破。

最后感谢老师的陪伴和教导!

第3篇:

水文地质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专业:

工程地质勘查学制:

三年班级:

地质0931组别:

第六组姓名:

钟雅丽实习动员一、实习名称:

水文地质实习

二、实训性质:

水文地质概论是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

水文地质实习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程之后,安排的野外实践课。

水文地质实践课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的补充,它以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为出发点,进行水文地质的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教学环节“理论与方法并重”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全面的考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研兴趣的有效尝试。

三、实习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掌握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水文地质概论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使学生自己能够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

2.任务:

(1)、了解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地质地貌描述,井泉描述与编录,河水(渠水、泉水)测流,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等;河水(渠水、泉水)流量计算,水源井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计算等。

(2)熟悉水文地质图件编绘方法——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的编制等。

(3)理解河水与地下水的密切联系——河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排关系和条件。

(4)了解水文、气象的观测方法及集中供水系统和渠道系统的布局方案。

(5)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

是在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构造、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含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远景。

四、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内容:

(1)调查:

a、三家店水源地机器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纵横剖面观察;b、永定河河水与地下水关系——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的认识,实测河、泉水流量;

c、水源井与地下水流量——水源井调查与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

(2)资料整理:

a、编制统计表——河水入渗量、地下水泄出量、水源井抽水试验数据等统计表;

b、编绘图件——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等;

2.方法:

野外实际勘查,实际观察和锻炼。

五、实训的成果:

六、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编写、水文地质图等。

七、主要参考书和资料

《水文地质基础》《水文地质手册》

一、门头沟的地质概况

1、地质

以沿河城断裂为界,分为两盘。

以北以古老的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以南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

16-8亿年的元古代沉积岩360平方公里。

占门头沟面积的四分之一。

火山岩面积610平方公里,占门头沟面积的60%。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门头沟境内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百花山系,九龙山系、南大岭都是火成岩。

2、地形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

境内总面积的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5%。

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160余座。

头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由四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脉构成。

自北依次为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卧龙岗。

形成宽山窄谷的景观。

北京最高峰灵山海拔2303米,永定镇四道桥子最低海拔73米。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总之:

门头沟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列山,夹着三条沟,一条河(永定河)大山连绵,沟谷纵横。

(图片演示:

门头沟著名高山、河谷地形、峡谷中的村落。

)3.永定河峡谷地质大观园

永定河从河北省官厅进入西山,在100余公里峡谷行程中穿越了16亿年的地质时空。

解剖了各种地质现象。

永定河峡谷向我们展示了元古代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震旦系地层;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新生代第四纪地层。

囊括了元古代以来除华北共同缺失的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以外的几乎所有地层。

永定河峡谷穿越了门头沟最重要的沿河城大断裂等四个主要断裂带。

是观察研究断裂带的理想场所。

永定河大峡谷穿透幽州背斜和髽髻山、九龙山向斜,既展示了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又展示了髽髻山、九龙山地形倒置,向斜成山的地质现象。

永定河大峡谷切穿老虎港、珠窝等侵入岩体,使我们观察到水火相容的特殊地质构造。

在永定河大峡谷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古老的河曲,诱人的地层剖面,奇妙的穹窿构造,神奇的古火山口,巨大的冰川漂砾,神秘的古洞,方形山、半拉山等各色山体,以及美丽的峡谷风光。

总之,进入了永定河大峡谷,您就进入了神秘的地质大观园。

二、门头沟的矿产资源

大自然造物主在门头沟创造了丰厚的物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20多种,矿产地70余处。

门头沟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现已探明的有:

煤炭、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陶粒页岩、耐火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紫砚石、白云岩、硅石、白花玉、紫页岩、石棉、冰洲石、天然石板、煤矸石、铜、锌、铝、铁、金、银等等。

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煤炭:

无烟煤北京市含煤面积1125平方公里,永定河大峡谷一带占近700平方公里。

累计探明煤炭资源27亿吨,约三分之二埋藏在大峡谷附近。

北京是全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位于大峡谷的门头沟区是北京最重要的煤产区,已累计生产2亿吨。

门头沟自辽、金时期就开采煤炭,用于龙泉务磁器烧造。

明、清时期“京城百万之家,皆以石炭为薪”,门头沟以生产煤炭,供应京城炊爨之需,而享有盛名。

永定河大峡谷的煤产生于3.5亿年-2亿年前的石炭纪、二叠纪和1.3亿多年前的侏罗纪。

是蕨类植物和恐龙繁荣的时代。

古人有“西山石为薪,黝黑惊射目”的诗句,说的是门头沟盛产煤炭。

在北京的发展过程中,它为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它和水与粮食一样,都是京城的命脉。

石灰石:

人们说,京西门头沟是“黑、白”两道,黑的是煤,白的就是石灰。

大峡谷的奇峰秀水之间见到最多、最普遍的是石灰岩,最俊秀、最雄伟的山是石灰岩山脉。

大峡谷内的石灰岩用途广、储量多,品质好。

据不完全统计,列入国家矿产储量表的熔剂用石灰岩矿区6处,占北京市总保有储量的67%,储量列全国第15位;电石用石灰岩3处,占北京市总保有储量的75.2%,储量列全国第十三位。

野溪和鲁家滩熔剂用灰石矿一直是首钢的原料供应地,50多年来为北京市的冶金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元代以来,朝廷就在门头沟设立了采煤和烧灰的管理机构。

潭柘寺镇的张家庄(东南北村)、石佛村、秋坡村、龙泉务村、灰峪村、军庄村、野西以及永定河两岸的村庄都长期为京城烧纸石灰,北村的石灰可以粘起七块砖,享有盛名。

清代三家店还有专为宫廷供应石灰的曹灰场。

门头沟留下了许多灰渣山,成为历史见证。

白云岩:

冶金用白云岩分布于野西、下苇甸、鲁家滩一带,矿层为寒武系昌平组,适宜与主要矿产熔剂用石灰岩综合开采利用。

冶金用石英矿体为脉状,矿石质量稳定,符合铁合金二级品要求,鲁家滩村曾开采矿石。

供应北京市的冶金企业。

花岗岩:

主要分布于沿河城一带,有白羊石虎花岗岩体、鸽子坨花岗岩体、碾台花岗岩体等。

颜色有浅红、斑黑、奶白。

这里花岗岩石已有数十年的开采历史,大块毛石用于港口建设,板材正在源源不断供应首都市场。

玄武岩:

主要分布在门头沟至潭柘寺的南大岭一带。

玄武岩有广泛的用途。

可以做“玄武岩铸石”,这种铸石具有一般金属不能达到的耐磨、耐酸和耐碱性能。

玄武岩铸石用于代替钢材、合金材料及橡胶。

铸石管可作为化工的输气、输液管道以及供水管道等。

还可以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砂石料。

潭柘紫石:

它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古老岩种。

它的产地在潭柘寺镇西部的高山上,这里至今矗立着明代刻石,上书:

“内官监紫石官塘界”,落款:

“钦差.提督马鞍山兼管理工程太监何立:

”早在明代,这里已经是宫廷生产紫石的窑场,由钦差大臣督办采石。

北京故宫太和殿宝座基石,乾坤殿的铜龟、铜鹤底座都是紫石建筑。

可见,紫石是宫廷钟爱的建筑材料。

紫石细润,扣之,声似金钟,抚之,如婴儿肌肤,颜色深紫,间有绿色条纹,是制作砚台的上乘原料。

传说明代在京西采石的钦差大人,精选紫石料让工匠雕刻成砚台进贡皇上。

砚台凝重典雅,紫光习习,若紫气东来,顿时龙颜大悦。

从此潭柘寺紫石塘便成了宫廷采石场,紫石砚也就成了皇家的用品。

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砚中就有一批潭柘紫石砚。

经科学鉴定,潭柘紫石属红柱石铁、泥质板岩,形成于距今2.6亿年前二叠纪红庙岭组地层中,石料原岩为铁、泥质板岩,与端,歙砚石料同属一大类。

由于其矿物组成略有不同,红柱石代替了石英,使研出的墨汁更加均细光亮,有些性能超越端、歙两种名砚。

潭柘紫石的重新发现,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紫石古砚珍品有了明确的“出身”,丰富了北京地区特种矿产资源品种,为古砚家族增添了新的光彩。

潭柘紫石的开发已列为北京市的星火计划。

使潭柘紫石砚这个古老的砚种焕发了青春。

潭柘紫石砚继承明清古砚风格,造型古朴典雅、经著名书画家朱学范、赵朴初、启功、肖劳、董寿平等试用鉴评:

潭柘紫石质地细腻、晶莹温润、研之无声、易于发墨而且经久不干,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毫等特点。

启功先生挥毫赞曰:

“巧斫燕山骨,名标潭柘寺。

发墨最宜书,日写千万字。

”潭柘紫石砚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收藏珍品。

叶蜡石:

白色,微带浅黄或浅绿,玻璃光泽,质地较软,具有油脂感。

产地在九龙山向斜南,潭柘寺镇阳坡元、赵家台村一带。

出露于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