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793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docx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大人国与小人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

(一)

  一、教材分析:

  1.辑指导思想

  ⑴本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大人国与小人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大人国与小人国》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⑵在学习方法上应当偏重与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

通过语言交流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路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进行想象,也可以从他们的嗜好入手。

如:

喜欢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等入手。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非常了解。

  2.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应会:

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⑶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

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水彩笔、油画棒、16开彩纸、16开白纸、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

  二、教学设计:

j}Sbk,i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教学意图

  一、认识大小

  二、启发想象

  三、表现技巧

  四、造型表现

  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

  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

  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请画在这张纸上。

  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

  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

  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

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我可以让这些树显得更高大!

  4.你们猜猜什么地方会有很多这么大的树?

  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

他是谁?

  5.今天我们就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游览一下吧!

  1.我们来到大人国和小人国时会遇到什么事呢?

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

我们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2.我们每个人到了大人国和小人国都会遇到不同的事,十节课也说不完,谁没有机会说都会失望,这样好了我们先把自己遇到的故事在小组中讲一讲吧。

  巡视小组,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准备代表发言。

(注意选择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地点的故事。

  4.选代表发言并适时给以肯积极举手表示。

  举手

  用线画一棵简单的树。

  一名学生画更大的树。

  比它大!

  比一比高矮

  比一比谁占的地方大。

  感受大小的反差。

  大人国的树。

  小人国的使者、探险家

  积极举手。

  一名学生发言。

  四人一组。

  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a。

  选一幅最喜欢的作品讲给身边的同学听。

  举出各种处理方法。

  (画出大人的一小部分局部,上面有很多做活动的小人……)

  单色彩笔

  演示纸

  范画,y

  彩笔

  彩纸

  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

  了解学生对表现大小认识角度。

  指导学生认识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

  渗透表现大小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

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材、构思、确定表现角度。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树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高矮的相互对比性知识。

  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路,展开大胆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故事内容。

  ③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对比关系,丰富表现角度,打破画面的单一性

  三、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是适当的自评。

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性评价,对特别精彩、独到的见解要给予特别的表扬、鼓励。

  2.评价点

  ①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

  ②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

  ③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

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④在交流与绘画过程中是否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过程与方法:

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以自身为主体,大胆想象巨人形象,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和远大目标的追求。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教学策略:

  本课是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

如: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

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演示探究——交流探讨——欣赏提升——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在教法上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

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格列佛,他曾经到过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吗?

  播放《格列弗游记》视频片段。

  

(二)根据片段提问:

  “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他变成了什么人?

”(巨人)到了小人国他又变成了什么人?

、假如你是格列佛,你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题)

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与小的对比,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演示探究

1.游戏一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请学生说说这片树叶大还是小?

  

(2)再找两名学生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

提问学生,请学生会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2.游戏二

  

(1)请学生在纸上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的大树,怎样看出你画的树是巨大的?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方法。

  3.教师演示:

  教师在一名学生的画上进行添画,画出小的房子和人,这样衬托出树的高大。

让学生理解通过比较才能知道大小。

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本环节设计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交流探究

1.今天我们就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游览一下吧!

.我们来到大人国和小人国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

我们之间能够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2.我们每个人到了大人国和小人国都会遇到不同的事,请学生把自己想的遇到的故事在小组中讲一讲。

  教师巡视小组,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代表发言。

(注意选择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地点的故事。

  3.请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说说各种处理画面的方法。

(如画出大人的一小部分、局部,上面有很多做活动的小人等等……)

指导学生认识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继续渗透表现大小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

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材、构思、确定表现角度。

欣赏提升

1.出示一些大小对比明显的图片欣赏。

 2.出示学生作品欣赏,看看同学们是怎样表现大人国和小人国有趣画面。

  3.欣赏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

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联想创作

作业要求:

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学生自编一个去大人国或小人国旅行的故事,用对比的方法画下来。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画题

1.画人与景的对比;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

3.画人与人的对比;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

  注意:

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分层设标和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都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根据自己的画面讲故事作评价;

3.交流评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感受或进行评价。

  4.给同学作品提些建议。

  5.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你认为画面中的哪一个细节处理得最出人意料?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鼓励式的小结,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延续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更大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