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8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最新】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孤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

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

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

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

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

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

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

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

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

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

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

快变了!

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

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

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

我突然激动起来,偷!

不,是拿!

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

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

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

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

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

“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

”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

那一刻,我很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

不能让他们饿死。

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

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

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

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

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没有谁替我高兴。

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

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做。

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

“孩子,不要跑了。

”女特务声音很温柔,“走,到屋里去说话。

”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

“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

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

”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

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

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

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救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孤儿”。

B.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

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D.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2.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

加上“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浙江省对古村落的开发保护值得各地借鉴。

以××市新叶村为例,该村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是国家文物局保护与利用综合试点推进的6个村落之一。

新叶村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经济补偿基础,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在保护过程中,积极采取“规划新区,保护老区,有序过渡,和谐共生”的办法,来降低老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引导村民发展相关的旅游事业。

材料二:

大量古村落因人去屋空而破败甚至消失,意味着文明的断裂,现代人在享受幸福生活时如果丧失了“文化之根”,这种幸福只能是不完整的,因此,国家肩负着保护古村落、振兴古村落的责任。

党的xx大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进,保护、振兴古村落自然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一个古村落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关键在于这个村落要能够人丁兴旺,只有有了足够的人气才能让古村落有生气。

一些列入了保护名录的古村落,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能够吸引到一些旅游资源,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样板,如江南地区的乌镇、周庄等古镇。

但是更多的古村落并不具备像这些名镇那样的丰富资源,很难吸引到足够的客流,而一些新造的旅游景点也不足以体现传统文化。

因此,保护古村落,更重要的是要让古村落能够留得住人,说得具体点,就是能够留得住在此居住、生活的人群。

(摘编自20xx年12月11日《澎湃新闻》)

材料三: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4153个传统村落。

然而,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平均每一个县被收录的古村落不足2处。

据调查统计,20xx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xx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

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相当于一天之内就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

至今,全国的自然村已只有约200万个。

面对急剧消失的古村,“救火式的奔走根本跑不赢古村消失的脚步”,公益组织的力量似乎分外薄弱。

20xx年11月,汤敏辞去城市规划师的工作,在深圳发起成立“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着手建立“全国古村落保护与活化联盟”,尝试用“互联网+公益”的方式为古村保护积蓄能量。

汤敏认为,在“互联网+”语境下,利用扁平化与便捷快速的社群链接,既让社会创新走向多维立体生态,也能让“古村之友”聚合出巨大的价值增量。

“一个人干出100分,就只是100分,一万个人干出70分,那就是70万分。

”汤敏说,如今,古村落保护不缺政府的支持,也不缺商业的力量,缺的是公众参与,“对古村落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让老百姓自己来保护,引导大众的文化自觉,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习惯。

而如今,互联网正让这一切变得更加容易和可能。

【注】汤敏,北大研究生毕业,近年致力于保护古村落,推动乡贤文化建设。

(摘编自20xx年1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摘编自中国高陵网)

4.下列关于“古村落保护”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古村落往往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之根。

B.保护古村落、振兴古村落是党的xx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肩负的历史重任。

C.古村落保护过程中人是关键因素,要让古村落拥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留得住在此居住、生活的人群。

D.大力增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是当前应对古村落急剧消失现状的根本之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大量同质化、低水平重复“造街”的做法,违背古村落保护初衷,属于过度开发,难以对古村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B.浙江省××市新叶村坚持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因而入选我国首批传统村落。

C.古村落破败消失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无关系,只要放缓城市化进程,就能有效遏制古村落的破败消失。

D.“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等网络组织的成立,使得“互联网+公益”的方式成为古村保护的主要途径。

E.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数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

6.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古村落。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

祖守斌,事太祖为龙捷指挥使。

父全美,事太宗为殿前指挥使。

崇勋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事真宗于东宫。

帝尝曰:

“闻若嗜学,吾授若书。

”崇勋自是稍通兵法及前代兴废之事。

真宗即位,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

雷有终讨王均,崇勋承受公事,以奏捷擢内殿崇班。

累迁西上阁门使、群牧都监,改副使,以左卫大将军、恩州刺史为枢密都承旨,寻提举枢密诸房、通进银台司事。

真宗久不豫,寇准罢。

入内副都知周怀政谋奉帝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复相准。

尝以谋访崇勋,崇勋以变告,丁谓得其辞,夜造曹利用,共议发之。

翌日,诛怀政,擢崇勋邓州观察使,不拜,乃以内客省使领桂州观察使,复兼群牧使。

初,群牧置使皆以文臣领之,崇勋曰:

“马者战备,虽无事,可去邪?

”崇勋性贪鄙,久任军职。

在藩镇日,尝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涂以丹白,舟载鬻于京师。

当真宗时,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仁宗即位,以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陈州,授殿前都虞候、真定府定州路副都总管、知定州,历马军副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使,拜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

宫中火,为修葺副使。

又历镇南、定武军、山南东道节度使。

章献与仁宗言,先帝最称崇勋质信,可任大事,乃进枢密使。

百官诣洪福院上章懿册,退而立班奉慰,宰相张士逊过崇勋园饮,日中期不至。

御史中丞范讽劾奏,与士逊俱罢,以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判许州。

翌日,改陈州。

景祐初,怀政家人讼冤,遂罢同平章事,知寿州,徙亳州,复知陈州。

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坐其子宗诲纳赇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改太子太保,卒。

赠太尉,谥恭密,寻改谥恭毅。

(选自《宋史·杨崇勋传》,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B.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C.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D.契丹将渝盟/朝廷择将备边/崇勋请行/复拜同平章事/判定州/既而/老不任事/徙成德军/又徙郑州/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在东而得名;又因是国储所居,名曰储宫,后代指太子。

B.藩镇,唐中期以后设立的保国卫边的军镇,“藩”意为保卫,“镇”指军镇,长官为节度使。

C.仁宗,宋朝皇帝赵祯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致仕,古代官员退休,官员以怎样的官职和待遇退休,与其功绩及皇帝对他的恩宠度有关。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崇勋非常喜爱学习。

他因嗜学很有名气,连皇帝都知道,皇帝因此亲自送书给他,他从此渐渐通晓了兵法以及前代兴衰之事。

B.杨崇勋仕途比较顺畅。

最初以恩荫入仕,一生历仕三朝,或在地方,或在朝廷,偶尔被降职,去世后还被赠太尉之职,获得谥号。

C.杨崇勋很受真宗信任。

真宗刚即位,就升他担任寄班祗候;真宗曾称赞他质朴诚实,可以担任大事,后来又提升他担任枢密使。

D.杨崇勋有贪鄙的一面。

他长时间在藩镇任职,曾役使兵卒工匠制造演木偶戏的木偶,涂上红白之色,然后用船只运到京城贩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勋以变告,丁谓得其辞,夜造曹利用,共议发之。

(2)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

②杜陵:

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

③梁州:

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

怀。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1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

请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无论是否身在朝堂,都会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

(2)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8小题,共29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掘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②自拍杆可与手机、照相机配用,但其发出的电磁波却可能对人体有害,于是遭到多国封杀,但我国许多市民却不以为然,依旧拍的不亦乐乎。

③韩国政府全然不顾民意,对中、俄等国的忠告也充耳不闻,执意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致使朝鲜半岛局势空前紧张。

④因主创人员对军事生活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往往粗制滥造,乏善可陈,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⑤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摘得总冠军,全场观众无不起立拍手称快。

⑥我不知道我们的研究到底能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不希望简单打理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B.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C.午睡姿势不当会导致视力下降、手臂酸痛、面瘫等多种疾病,特别是趴着睡觉会压迫眼球,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而且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D.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研制、建成、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人际互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蜂蜜是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它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新型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迅速抢占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智能化家庭的新宠。

D.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

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

神光。

____。

晴天的雪后容易出现“神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虹如出一辙。

A.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B.它的出现让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C.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D.它的出现让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你通过快递公司送过来的书籍我已于昨日收到,笑纳了,多谢!

D.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20.下面是雅安X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报》编辑部:

我是雅安X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

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

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

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xx年2月11日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20xx年

20xx年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389元

4607元

13.8%

几种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583元

4836元

12.3%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896元

7917元

9.3%

请根据图表列出的数据,写出一条结论和建议。

结论:

建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xx年5月3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乘动车到省城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列车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1.B2.①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②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③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

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3.①(情节上)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偷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②(人物上)烘托人物精神世界的富足,表现人物的美德,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旨上)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4.D5.AE

6.①保护、开发并举,相互促进、支撑,形成良性循环;②增强古村自身文化吸引力,保证客流量与住留人口;③利用“互联网+公益”创新保护形式,壮大公益力量;④引导大众文化自觉,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习惯;⑤健全和完善古村落保护相关制度,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

7.D8.C9.C

10.⑴杨崇勋把政变的阴谋报告朝廷,丁谓得到他的密报,连夜造访曹利用,共同商议揭发此事。

⑵杨崇勋每次奏对,总是肆意谈论朝廷内外大事,喜欢中伤别人,人们因此惧怕他。

参考译文: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

祖父杨守斌,事奉宋太祖,任龙捷指挥使。

父亲杨全美,事奉宋太宗,任殿前指挥使。

杨崇勋因父亲的荫庇,任东西班承旨,在东宫事奉真宗。

皇帝曾对他说:

“听说你很好学,我送你书籍。

”杨崇勋从此渐渐通晓了兵法及前代兴衰之事。

宋真宗即位后,他升任寄班祗候。

雷有终征讨王均时,杨崇勋在他手下做事,因为作战获胜,他被提升为内殿崇班。

积官升任西上阁门使、通进银台司事等职。

宋真宗长时间患病,寇准被罢相。

入内副都知周怀政谋划要立皇帝为太上皇,而传位给太子,再用寇准为宰相。

他曾拿这个计划咨询杨崇勋,杨崇勋把政变的阴谋报告朝廷,丁谓得到他的密报,连夜造访曹利用,共同商议揭发此事。

第二天,处死周怀政,升杨崇勋为邓州观察使,杨崇勋推辞不受,于是以内客省使身份兼任桂州观察使,仍兼群牧使。

当初,群牧使都由文臣兼任,杨崇勋说:

“马是用来备战的,虽太平无事,怎能抛弃呢?

”杨崇勋生性贪婪而浅陋,久任军队职务。

他驻守藩镇时,曾派兵卒工匠制造演木偶戏的木偶,再涂上色彩,用船运到京城贩卖。

当宋真宗时,杨崇勋每次奏对,总是肆意谈论朝廷内外大事,喜欢中伤别人,人们因此惧怕他。

宋仁宗即位后,杨崇勋以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身份任陈州知州,并被授真定府定州路副都总管、定州知州等职。

宫中失火后,又任修葺副使。

章献太后对仁宗说,先帝最称赏杨崇勋的质朴和诚实,他可担任大事。

于是升他为枢密使。

文武百官前往洪福院呈上章懿皇后的贺册,然后退下排队接受慰勉,当天宰相张士逊到杨崇勋的花园饮酒,到中午没有按时到洪福院。

御史中丞范讽上奏弹劾,杨崇勋因此与张士逊都被罢职,他改以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身份离京出任许州知州。

第二天,改任陈州知州。

景祐初,因周怀政的家人上诉冤情,杨崇勋又被免去同平章事的头衔,改任寿州知州,后调任亳州知州,最后又任陈州知州。

契丹将要背叛盟约,朝廷选将到边境备战,杨崇勋请求前去,因此又复任同平章事、定州知州。

后来,因年老不能担负重任,调为成德军节度,又降为郑州知州。

因受儿子杨宗诲受贿枉法的牵连,以左卫上将军职位退休,改封太子太保。

不久去世,追赠太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