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984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的构成和各章节负责人

各类型题目数量

章节(在考试中所占比例)

填空(20分,

0.5分/空)

选择题(10分,

1分/题)

名词解释(20分,

2分/词)

是非题(10分,

1分/题)

简答题(20分,

5分/题)

论述题(20分,10分/题)

负责人

绪论(5%)

20

5

5

5

1

1

张彩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0%)

40

10

10

10

4

2

阎亚丽

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8%)

32

8

8

8

4

2

阎亚丽

病毒和亚病毒(5%)

20

5

5

5

2

1

田强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0%)

40

10

10

10

4

2

韩克勤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15%)

60

15

15

15

6

3

张彩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0%)

20

10

10

10

4

2

韩克勤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0%)

80

20

20

20

8

4

田强

微生物生态(10%)

40

10

10

10

4

2

王素英

传染与免疫(5%)

20

5

5

5

2

1

王素英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2%)

8

2

2

2

1

王素英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使用说明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根据各种题型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和各章节的重要性拟定,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按照各种题型的总分数和每一小题的分数抽取相应数量即可。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库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拟定,对于食品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的考生,在抽取考题之后,必须由主讲教师审核,在加以适当调整的基础上使用。

 

微生物学课程组

 

普通微生物学试题(题库)

一、填空:

(20分,0.5分/空)

1.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

2.法国学者和德国学者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3.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

4.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时期和目前所处的时期。

5.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物种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

6.按微生物的应用领域来分的学科如,。

7.按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情况来分的新兴边缘学科如,。

8.按所研究的微生物对象来分的学科如,和原生动物学等。

9.按微生物所在的生态环境来分的学科如,等。

10.研究微生物本身的基本问题的基础学科如,

等。

11.在微生物学的史前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有了应用微生物作用来丰富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例如和等。

1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13.细菌细胞除具有基本结构外,有的还有诸如、、和等特殊结构。

14.溶菌酶对细菌的作用机理是水解细胞壁肽聚糖

和之间形成的β-1,4-糖苷键。

15.鞭毛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鞭毛与细菌的能力有关。

观察细菌是否生鞭毛可通过培养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6.细菌一般以为主要繁殖方式。

17.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18.除了支原体外,所有细菌都有。

19.抗生素的产生菌主要是_菌,其中50%以上是由菌属微生物产生的。

20.有些细菌含有脂多糖(LPS),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是细菌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21.放线菌的菌丝根据其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和。

22.放线菌可以通过和方式繁殖,在对放线菌进行摇瓶培养时,主要通过方式繁殖。

23.原核微生物的核糖体大小(沉降系数)为,

它由和两个亚基组成。

24.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称为。

25.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它呈三明治状,外层为_,内层为,中间层为。

26.酵母菌无性繁殖方式有、、,以产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27.霉菌的菌丝细胞有两种,一种是无横隔的,如霉和霉,

另一种是有横隔的,如霉和霉。

28.霉菌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请各举两例,前者有

和,后者有和等。

29.制备酵母细胞的原生质体一般使用酶。

30.在粗糙脉孢菌菌丝的成熟区,细胞壁构造由内至外相应地为

层、层、层和层。

31.真菌子囊果的种类有、、三种。

32.标出下面的图名和各部分的名称

构造图

构造图

构造图

构造图

33.温和噬菌体可以把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溶原性细菌。

34.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所含核酸为

35.病毒是一种无结构的生物。

36.病毒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只有在

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

37.根据噬菌体的形态可将其大体分成三类,即、球形

38.病毒的大小是以米为单位表示。

39.举出下列类型病毒的例子各一个:

螺旋对称的病毒:

,二十面体病毒:

,蝌蚪形病毒:

40.噬菌体的生长繁殖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_吸附、、

、成熟和裂解。

41.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它们是,,

42.元病毒是一类小型颗粒。

44.病毒包涵体是可以用观测到的病毒的形态。

45.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

无机盐和水。

46.有细胞构造的微生物,其营养方式都是营养型。

47.微生物通过、、和等方式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吸取营养物。

48.设计或选用培养基,应努力遵循、、

和4个原则。

49.设计培养基应努力遵循、、和4种方法。

50.培养基以对其营养成分了解程度来分,有、、

和3类。

51.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以为碳源,以为能源。

52.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使用凝固剂琼脂,其使用浓度为

53.水活度是指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含量。

54.培养E.coli常用的培养基是。

55.一般而言,真菌需要C/N比的培养基,细菌需要C/N比的培养基。

56.凡必须利用碳源的微生物,称为异养型微生物。

57.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或

而设计的培养基。

58.微生物加富培养的目的是。

59.常用培养基来培养真菌。

60.氨基酸异养微生物是指。

61.通过培养基内在成分可以调节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引起的培养基的pH变化,常用的调节物质是和。

62.在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物质吸收方式中,只有不需要蛋白载体的参与。

它微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63.成代谢是能代谢。

64.分解代谢是能代谢。

65.乳酸杆菌经途径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66.异养微生物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来自降解己糖的途径。

67.在酵母菌进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首先通过途径产生2分子。

68.细菌生长所需的戊糖,赤藓糖等可以通过途径产生。

69.磷脂是由脂肪酸和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合成的。

70.前体物在各种酶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合成微生物细胞的等细胞物质。

71.微生物的脂类物质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72.各种抗菌素对产生它们的微生物本身无害,但对它种微生物。

73.无氧呼吸是以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74.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可产生分子ATP。

75.兼性厌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在条件下发生的。

76.每一分子葡萄糖通过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可产生分子ATP。

77.德氏乳酸杆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每分子葡萄糖可产生分子ATP。

78.同型乳酸发酵的产物有。

79.在合成代谢中,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中的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80.微生物优先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81.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有两个来源,即和。

82.自养微生物所需能量来自或。

83.发酵的产能水平较高,呼吸作用的产能水平较高。

84.微生物可利用,为原料逐步合成脂肪酸。

85.大多数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是。

86.在化能营养菌中,异养微生物的能量来自。

87.厌氧型微生物可通过和产能。

88.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发酵类型有、

、等。

89.自养微生物吸收CO2途径有和。

90.乳酸发酵一般要在条件下进行,可分为乳酸发酵和乳酸发酵。

91.有氧呼吸是以为电子受体,还原产物是。

92.无氧呼吸中的外源电子受体有和等物质。

93.细胞物质的合成除了需要能量以外,还需要和。

94.细胞物质合成所需的还原力是指。

95.对于异养型微生物来说,单糖通常是产生的。

96.N-乙酰葡萄糖胺是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组成成分之一,它的形成过程为:

1-磷酸葡萄糖胺+→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

96.脂肪酸在微生物代谢中主要参与的组成。

97.酵母菌主要产生族维生素。

98.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毒素是。

99.红曲霉产生的红色素可用于腌制中着色。

100.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可以通过取得能量。

101.乙醇发酵是一种发酵,进行乙醇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有

和。

102.常见的作为前体碳架的有机物有等。

103.形成聚-羟基丁酸的起始物为:

乙酰。

104.完成下列反应式:

3-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二脂+。

105.N-乙酰胞壁酸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成成分之一,它的形成过程为:

UDP-N-乙酰葡萄糖胺+,+NADPH2UDP-N-乙酰胞壁酸+。

105.ED途径中关键性酶是。

106.HMP途径中的关键性酶是。

107.EM途径中关键性酶是。

108.在细菌中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反应是。

109.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和。

110.常见的小分子前体碳架物质中的磷酸糖有。

111.微生物细胞内外积累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

和。

112.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经EM途径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经过

进入TCA循环被彻底氧化成和,在TCA环中可产生分子ATP。

113.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然后在脱氢酶作用下,生成,再在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

114.1分子葡萄糖经丁酸发酵可产生分子ATP,经丙酮丁醇发酵可产生分子ATP,经混合酸发酵可产生分子ATP。

115.在微生物细胞中,当磷酸葡萄糖合成后,机体可通过单糖的方式合成所需要的其它单糖,并且这种过程大量是在的水平上进行的。

116.混合酸发酵的产物有、、等。

117.在发酵过程中,可供微生物发酵的基质通常是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它既是,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

118.EM途径,HMP途径,ED途径三者相比,产能最多的途径是,产还原力最多的途径是,产小分子碳架最多的途径是。

119.测定微生物生长量的方法有、和。

120.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和。

121.常用于培养细菌的温度为。

122.微生物在30~80%糖的溶液中,处于环境中,会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而死亡。

123.缺乏合成能力的微生物称为营养缺陷型微生物。

124.在一密闭容器中接种好氧菌和严格厌氧菌,菌首先生长消耗容器内的氧使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后,菌开始生长。

125.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和等。

126.微生物的群体生长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总和。

127.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器按控制方式分为和。

128.间歇灭菌常用的温度是,灭菌时间为,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次这样的操作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129.最低抑菌浓度是评定的指标。

130.维生素B需要通过方法除菌。

131.在加压蒸汽灭菌过程中,有时会形成碳酸盐等无机盐的沉淀,举出两种消除这种现象的措施、。

132.巴斯德消毒法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和。

133.举出两种干热灭菌的措施:

、。

134.目前认为严格厌氧菌缺乏酶和酶,不能防

止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故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135.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深层穿刺接种,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

生长环境。

136.表面活性剂通常通过和达到杀菌效果。

137.代谢拮抗物是一类在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相似,并可正常代谢活动的物质。

138.淡水湖中产氧绿藻通过过程产生碳水化合物

139.微生物通过利用主要来自细胞的有机物影响地球上的碳循环

140.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微生物是过程、过程、

过程和过程的主体

141.根瘤是和根系形成的共生结构,它利用酶将空气中的转化为。

142.菌根可以分为和两种类型

143.空气中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是、和

144.在泡菜制作过程中,通过优势菌群产生的,抑制腐败性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

145.举出三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和

146.目前研究较多的替代塑料薄膜的生物材料是

147.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与关系的科学。

148.通过测量或可以确定废水的污染程度。

149.人为接种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

称为

150.混菌培养有和两种方式。

151.蛭弧菌是寄生于的细菌。

152.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为有机物质的主要分解者,而是有机物质的主要生产者。

153.沼气发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54.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杂交育种的基础是。

155.化学诱变剂作用有许多方式:

①,②,③。

156.列举出4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质粒:

,,

,。

157.在筛选抗链霉素菌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链霉素,其目的是其起作用。

158.请写出以下常用诱变剂的中文名称:

①DES;

②5-BU;③NTG;④UV。

159.在实践上,有关防止菌种衰退工作已累积了很多经验,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

,。

160.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最低成分组合培养基,称作;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可称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需要的组合培养基,称为。

161.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应采用把菌种筛选过程分为

与两个阶段的筛选方案为好。

前者以

为主,后者以为主。

162.准性生殖常见于某些真菌,尤其是半知菌中。

其主要过程为

,,,。

163.国内在灰黄霉素生产菌Penicilliumurticae(荨麻青霉)的育种中,曾借用准性杂交的方法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主要步骤为

,,,,。

164.在细菌中,接合现象研究得最清楚的是E.coli。

根据对接合行为的研究,发现E.coli是有性别分化的。

决定其性别的是一种质粒,即。

165.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酵母,一般都是其双倍体细胞。

将不同生产性状的甲、乙两个亲本菌株(双倍体)分别接种到等产孢子培养基斜面上,使其产生子囊,经过减数分裂后,在每个子囊内会形成个子囊孢子。

用蒸馏水洗下子囊,经机械法或酶法破坏子囊,再行离心,然后将获得的子囊孢子涂布平板,就可以得到由单倍体细胞组成的菌落。

把两个不同亲本的不同性别的单倍体细胞通过离心等形式密集地接触,就有更多的机会出现种种的有性杂交后代。

有了各种双倍体的杂交子代后,就可进一步从中筛选出优良性状的个体。

166.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方法有,,三大类。

167.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

168.转座因子包括三种类型,即,,。

169.营养缺陷突变有关的遗传型个体有三类: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均称该微生物的;经诱变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这类突变菌株,称为;经回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称为。

170.DNA序列中单个碱基改变通常称为点突变(pointmutations)。

点突变中由一个嘌呤变为另一个嘌呤(A↔G)或一个嘧啶变为另一个嘧啶(C↔T)称为,嘌呤变为嘧啶和嘧啶变为嘌呤称为。

遗传型上一个碱基的改变在表型上的效应取决于突变的性质和在基因组点突变发生的位置,有四种点突变类型:

,,,。

171.化学诱变剂常以一定温度下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来表示。

在育种实践中,还常以来作诱变剂的相对剂量。

172.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称为。

这种现象与转导的不同表现在几个方面:

,,。

173.DNA的损伤对细胞可能是致死的,但微生物进化过程中已形成大量的DNA修复系统去修复诱变剂引起的损伤。

了解最清楚的是大肠杆菌紫外线损伤修复,至少有四个不同的系统:

,,。

174.微生物经诱变处理后,要经历一段培养时间才呈现表型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175.基因突变有以下7个特点:

,,,

,,,。

176.获得有活力和去壁较为完全的原生质体是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的先决条件。

在细菌和放线菌中制备原生质体主要采用

酶;在酵母菌和霉菌中一般可用酶和酶。

177.在实践上,有关进行复壮工作已累积了很多经验,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78.温和噬菌体感染受体菌后,其染色体会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从而使宿主细胞发生溶源化,例如λ噬菌体,其插入位点的二侧分别是和基因。

179.溶源菌因诱导而发生裂解时,在前噬菌体二侧的少数宿主基因,会因偶尔发生的不正常切割而连在噬菌体DNA上,由此产生了一类特殊的噬菌体。

这类噬菌体称作为。

180.大肠杆菌(E.coli)产生的细菌素为colicins(大肠杆菌素),而编码该细菌素质粒被称为。

181.利用菌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性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实验方法称作。

182.决定传染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和

183.抗原具有和两种特性

184.透明质酸通过帮助病原微生物在寄主体内扩散

185.条件致病菌是指引起的微生物

186.外毒素主要由产生,内毒素主要由产生

187.亚单位疫苗是保留了病原体中成分,去除了成分而制成的化学纯品疫苗

188.人工自动免疫类生物制品是一类专用于预防的生物制品

189.凝集反应是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

190.显性传染是具有一系列症状的传染

191.凡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均称为

192.用病原体的无毒株或微毒株制成的活微生物制剂,称为

193.典型的单价抗体分子呈字形结构,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生片段和片段

194.国际学术界公认把生物分为域、域和域

195.Bergey’sManualofDeterminativeBacteriology是最权威的

签定手册

196.举出两种快速鉴定细菌的方法、

197.在微生物分类中核酸杂交法是测定核酸分子程度和不同物种间的有效手段。

二、选择题:

(10分,1分/题)

1.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A.巴斯德B.柯赫C.吕文虎克D.别依林克

2.建立病原菌确认方法的学者是:

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别依林克

3.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真菌B.粘菌C.枝原体D.原生动物

4.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属于

A.介乎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B.介乎于真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C.介乎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D.介乎于真菌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

5.螺旋体(Spirochaeto)属于

A.介乎于立克次氏体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微生物。

B.介乎于真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C.介乎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D.介乎于细菌与原生动物(原虫)之间的微生物。

6.螺旋体(Spirochaeto)属于

A.没有细胞壁,是一群细长而柔软、波状成螺旋状的微生物。

B.有细胞壁的球状的微生物。

C.有细胞壁,是一群细长而柔软、波状成螺旋状的微生物。

D.有细胞壁的杆状的微生物。

7.目前能进行人工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

A.螺旋体(Spirochaeto)

B.衣原体(Chlamydia)

C.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D.支原体(枝原体)

8.微生物共有的基本特性除了个体微小,还有:

A.代谢旺盛、繁殖快,对环境敏感、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

B.代谢旺盛、繁殖快,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种类多、分布广,

C.代谢旺盛、繁殖快,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对环境敏感、易变异,

D.实验手段特殊,对环境敏感、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

9.下列那组微生物都是对人类有益的菌种

A.沙门氏菌、啤酒酵母、青霉

B.乳酸杆菌、浮膜假丝酵母、高大毛霉

C.黑根霉、醋酸杆菌、枝原体

D.粉状毕赤氏酵母、黑曲霉、蜡状芽孢杆菌

10.病原微生物是指:

A.只引起人的疾病的微生物

B.使人或动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

C.使人或动植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

D.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使人或动植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

1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A.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B.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细胞器D.真核生物不具备有丝分裂

12.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形态为。

A.长的线型构型B.X构型C.C型构型D.闭环构型

13.E.coli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A.氢键B.肽键C.甘氨酸五肽

14.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A.肽键B.甘氨酸五肽C.氢键

15.最主要的产芽孢细菌是:

A.革兰氏阳性杆菌B.球菌C.螺旋菌D.产甲烷细菌

16.细菌细胞中的P素贮藏颗粒是:

A.羧酶体B.淀粉粒C.聚-β-羟基丁酸D.异染粒

17.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源贮藏颗粒是:

A.异染粒B.肝糖粒C.淀粉粒D.聚-β-羟基丁酸

18.吡啶二羧酸钙是中特有的成分。

A.细菌芽孢B.G+细菌细胞壁

C.G-细菌细胞壁D.真菌细胞壁

19.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A.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B.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多核的原核微生物D.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20.自养细菌中固定CO2的场所是:

A.类囊体B.羧酶体C.异染粒D.淀粉粒

21.八孢裂殖酵母菌的生活史属。

A.双倍体型B.单倍体型C.单双倍体型D.双核体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