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423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docx

遂宁市高中届零诊考试高三语文

遂宁市高中2019届零诊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新的社会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分析大数据在国家治理领域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帮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水平,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存在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程度不足、情况发现和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运用大数据,可以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

对社会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也有助于更全面、快捷、直观地了解社会运行情况,从而使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有预见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将成为可能,通过分析用户的个人属性数据、网络行为数据、以往服务数据等,可以判断用户的需求特征,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大数据在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运用逐步深入,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然而,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的地方、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位,缺乏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二是大数据给国家安全、公民隐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大数据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数据收集、存储和应用模式,给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公民隐私保护等带来风险。

三是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面临诸多困难。

比如,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晰界定,一些地方、部门往往对能否共享数据、能否使用数据存在疑虑。

数据管理和交易规则仍不完备,对数据流转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

为了更好发挥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强化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也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应充分理解大数据的意义,加强对大数据的学习研究,增强运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识和本领。

其次,着力构建数据整合共享机制。

改革各自为政的数据资源管理模式,明确数据资源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责任分工,建设国家大数据平台,实现国家治理领域大数据资源的全面汇聚、整合、共享和应用。

进一步推进数据开放,适当吸纳社会力量进行政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政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成本,降低大数据工作的技术难度。

再次,尽快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优化组织体系,强化安全与隐私保护,规范大数据的运用与发展。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新的社会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

B.大数据的运用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快捷精准解决问题等优势,已能精准化、个性化提供公共服务。

C.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安全风险、数据整合共享等问题,无法深入推进。

D.大数据在当前国家治理中要发挥好作用,需强化大数据思维、构建整合共享机制、健全法律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通过大数据运用和传统治理模式情况的细致对比,有其突出的现实性。

B.文章论证了大数据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具有辩证性。

C.文章分析大数据的意义及研究探索阶段的困惑,指出大数据运用的远景,论证结构清晰。

D.文章立足国家战略的高度,论证了为更好发挥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的行政模式如果基于微观情况进行决策、监管和服务,就会使决策科学、监管充分、服务细致。

B.因为当前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晰界定,所以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面临诸多困难。

C.想要提高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程度、及时发现情况并处置,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精准治理。

D.大数据是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研究运用大数据的意义重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残秋下的弦月

施蛰存

夕阳从屋脊上消隐下去,小小的庭院中归于寂静了。

妻是患着种种可憎的病,淹滞在床上已经六七周了。

除了每天上午,他必须到距离五里外的一个中学校里去教书以外,从下午回家后一直到睡觉的时候,他总是在卧室里写着文章陪伴她的。

对于她的妄想①,他觉得有严厉取缔的必要了。

这种消极的思想,医生曾经说起过,对于她的病体是很有妨碍的。

她一天到晚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这反而容易加重了她的病,烦恼着的丈夫,这时几乎把因果颠倒转来,而认为她是因这样妄想而生病的了。

他站起来,走近床前去。

“谁教你想到这些的呢?

你不能静静地睡一会儿养养精神吗?

少想一点,病就更容易早好一点,那个时候,我们坐了马车去玩公园,红叶还不会掉下来呢。

她很注意地听着,眼睛里露出了特异的精彩。

但好像没有听到他说完,她又沉于自己的妄想中去了。

“我……我觉得……”

“怎么,你觉得?

“我觉得……我要你坐在这床边上。

“哦,我坐在那边陪伴你不好吗?

“不,我不是害怕。

我觉得你应该坐在这里的。

“但是,哎,你难道忘记了我正在写文章吗?

“哦,我没有忘记。

……但是,我要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你会不会告诉我,从前我们在公园里常常讲些什么话的?

这简直没有意思!

丈夫感觉到了愤忿。

是的,确实是有点按捺不住的愤怒了。

“难道这种都值得去回想的吗?

他忽然归了原位,重新抽理着他的计划。

为了要描写一个录事的纳贿行为,所以先应当想停当他是在哪一件关于公益事情的案子上做这种不检行为的。

哦,现在,就决定了那是为了倡设消防队的事情罢。

某一个绅士,因为在经手这种公益事业的时候,侵占了一笔公款。

是的,应该写成一件绅士侵占公款的案子。

……但是,她怎样了,好久不响了。

一想到病人,他不禁又回转头去。

她凝看着天花板,还在沉思。

微笑着,好像在她的眼睛里,神秘地看见一个乐园。

但他的关注,她并不是不觉得的。

她立刻就略微侧转头来,眼光触了他。

“我看见了采采了②。

他突然感到一阵恐怖。

他走到床边,凝看着她,好像她脸上浮现着邪气似的。

“怎么,你说什么?

“我说吗?

……我好像看见了采采。

“胡说!

这是胡说!

你一定是想起了她!

“但是我们几时给她埋葬呢?

“等你病好了!

他是恐怖,憎厌,又烦恼,所以语气不免粗暴了。

“哦。

”她漫应着,又沉思似的凝看着天花板,独白似的说:

“我们要葬得她很美丽呢。

坟上一定要一个小天使的,那种外国孩子坟上的小天使石像要多少钱一个呢?

“不要想到这些!

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再问!

现在你应该睡着了。

你不应该打搅我呀。

我今夜非把文章写出来不可的!

纵使你不替自己的病体着想,难道也不给我想一想么?

虽然他费了许多力说了这些话,但她完全没有听见。

她只管自己继续着述说她的妄想:

“哦,等我病好了我会得自己去办的。

我要给她做一个美丽的坟,用白石砌起来的。

四周还要种许多花。

……我应该种些什么花呢?

哦,蔷薇,月季,海棠,还有紫罗兰,那是外国花了。

晚上,让月光照在她的坟上,那又多少美丽呢?

哎,说起,今天是几时了?

……九月二十一,是的,月光该还有着哪。

你为什么要紧开了电灯呢?

喂,你把它熄了罢,并且把窗帘开了,我要看一会儿月光呢!

他是除了愤怒之外没有别的感情了。

决然地回复到他的座位上,大声地叱着:

“你给我睡!

不许想起那些!

我要写文章呢。

今夜如果再写不出来,下星期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这个你不觉得可怕么?

“但是,请你熄一刻儿灯也成。

我只要看一看月光,——这快要残尽的下弦月,只要一刻儿工夫,我一定会睡着的,我请求你,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丈夫静悄悄地站起来,熄了灯火,掀开了窗帘,甚至开了窗,沉下在一只大软椅中。

残秋的下弦月,流进了这幽寂的小室。

不知过了多少时光,丈夫觉得冷了。

他起来关了窗,下了窗帘,明了灯。

他走近床边去。

她已经睡熟了。

两颊显着绯红的颜色,微笑着,好像还在承受月光,又好像还在妄想着在花岗石上穿鞋子,坐了马车玩公园,为采采做一个美丽的坟。

他叹息着,替她盖好了棉被。

(有删改)

注:

①她的妄想:

之前,她看出他好像不愿意为她斟茶,便想起从前他什么都替她做,甚至肯给她穿鞋子。

她希望他从《肺病须知》为她查找病象;但他以写作为由让她自己查找,她便问他何时能再一起坐马车去公园玩。

②采采:

他们新死了的爱女。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夕阳的消隐之景,营造出了夜晚的寂静氛围,也暗示出白天的喧闹情景,两者形成静与动的鲜明对比,为“她”晚上躺在床上的胡思乱想作铺垫。

B.小说中的“他”是一位生活困窘的教师作家,每天上午要到学校去教书,下午直到睡觉总是在卧室里写着文章陪伴患病的妻子,表现出“他”对家庭有责任与担当。

C.小说结尾“他叹息着,替她盖好了棉被”这一情节,表现“他”叹息现实处境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同时也为自己先前对妻子的粗暴拒绝感到愧疚。

D.小说以丈夫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要急于写作、妻子只管自己妄想而时时念叨打搅丈夫这一矛盾冲突为线索,表现小人物遭受疾病、贫穷打击下的困窘状态。

5.小说中多次提到“妄想”,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妄想”的内容及折射的心理。

(6分)

6.小说以“残秋下的弦月”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芯片又被称为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主要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集成电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因而集成电路产业也被称为半导体产业。

现在大部分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都要采用半导体器件作为核心部件。

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芯片销售额为2994亿美元,到2017年已高达3970亿美元。

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粮食”,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是物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更是国防科技、国防安全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技术革新、资本驱动和各国战略的推动下,芯片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5G、物联、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成熟,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这些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也将会越来越智能,这将为产业链相关公司带来战略性机遇。

芯片广泛应用在导航、航空、航天、雷达、导弹等多个军事领域。

芯片的性能和安全对于信息化装备的作战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考虑到军工芯片的核心战略地位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已成各国共识。

(摘编自钟会民《物联资本论》)

材料二:

(摘自《财经新闻周刊》)

材料三:

基于芯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地位,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制造2025》详细地规划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关键技术等,并将其列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五大产业之首。

我国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还在逐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在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牵引的支持下,国内芯片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中,集成电路设计占比为34.44%,集成电路制造业占比为27.19%,集成电路封装占比为38.37%,已形成相对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并实现了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分支的首次大幅增长。

芯片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在美国发明起源——在日本加速发展——在韩国与中国台湾成熟分化。

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扶持,产、学、研一体的成熟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强大的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动下,芯片行业正迎来第三次产业转移,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摘编自宋清辉的《国产芯片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材料四:

在高端芯片领域,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代工”模式为主。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市场上盛传:

苹果一“饥渴”,其他品牌的手机就得“挨饿”。

因为高端芯片的供应有限,所以芯片厂商在选择客户时,都是优先选择苹果,而国产手机厂商只能“稍等片刻”。

SEMI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公司芯片需求与供应额正持续扩大,2017年中国公司仅能满足本土芯片需求的26%左右。

美国拥有高端芯片核心技术的绝对控制权,产业保护政策越来越严,竞争壁垒越来越牢,“受制于人”的局面更加困扰中国的半导体及整机企业。

而如今美国“芯片制裁令”的出现,使得“中国芯”国产化的呼声再起,中兴危机更激励自主芯片产业的崛起。

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一切进步都还需积淀。

换句话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不能破。

当前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但要抓住发展机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

首先是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重视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设计是产业链的前端,也是面向应用的最终环节;其次,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芯片行业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持续不断的人才供应;最后,需要对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指导和服务,并购重组有利于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刘斌的《“芯芯”向荣的半导体行业》)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其中进口量和出口量最大的是2017年,分别为3770.1亿块,2043.5亿块。

B.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量和出口量呈递增趋势,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都远高于同期的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

C.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出口量逐年增长,同期的进出口产品单价呈下降趋势,出口单价最低的一年是2014年。

D.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进口量和进口额与同期的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显示,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目前还要依赖进口。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芯片是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核心,全球芯片销售额仅2017年比2010年剧增近千亿美元,所以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已成各国共识。

B.我国芯片产业在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牵引的支持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相对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五大产业之首。

C.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较为合理,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分支近几年一直有较大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D.当前中国的高端芯片还受制于人,中兴危机更让中国坚定了自主研发芯片的决心,但是我们须坚持理性发展的原则,攻克很多难题。

9.当前我国研发“中国芯”有什么意义?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褒,字叔通。

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博雅疏通,尤好礼事。

常感朝廷制度末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

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入,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令县杀之。

褒敕吏曰:

“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

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

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

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

”遂不为杀。

后征拜博士。

会肃宗欲制定礼乐,褒乃上疏曰: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

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

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

”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

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

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

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

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

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

吏对曰:

“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

”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

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

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

永元七年,出为河内太守。

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

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

澍雨数降。

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

后坐上灾害不实免。

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

十四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感朝廷制度末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B.常感朝廷制度末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C.常感朝廷制度末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D.常感朝廷制度末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发,指扎结头发。

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的“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B.举孝廉,汉朝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由地方官向中央举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陈情表》里作者李密的“孝廉”由太守举荐。

C.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不同,如《张衡传》里的“连辟公府”的“公”指“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

D.永元,是东汉和帝的年号。

“永元四年”按干支纪年是壬辰年,那么“永元七年”就是乙未年;“十四年,卒官”,指永元十四年(甲辰年),他死在官任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褒潜心向学,博物识古。

睡觉时怀里抱着纸笔,走路时也背诵文书,他思考专注时,竟然忘记了要到哪里去,终成儒家宗师。

B.曹褒不畏权势,以德化人。

太守要求杀了入境的五个强盗,曹褒认为有违天意、刑罚过重,对强盗进行德化教育,最后抗旨未杀。

C.曹褒重视礼乐,勇于进言。

上书皇帝,建议兴作礼乐,但太常巢堪没有答应。

后曹褒再次上书,陈述礼乐的根本、制改的意愿。

D.曹褒体恤民情,治政有方。

疫情发生后,亲自巡察,为病人请医送药;河内大旱,粮价猛涨,到任即裁减冗员,辞退奸邪之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2)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

后坐上灾害不实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

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②理会:

通达事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三至六句续写宴会环境及心绪,清风送雨,池阁凉爽,高朋满座,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

C.九、十句诗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达到忘我的境界。

D.选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一体,详细描述聚会场景,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闲适的情趣。

15.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意蕴的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两句指出虽有实力但浮躁不专的结局,从反面举例论证学习专一的重要性。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童快乐自足的精神状态的两句是“▲,▲”。

(3)杜甫《登高》中的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精练传神地描写了风、天、猿等景物,意境高远阔大,而“▲”一句不着一秋字而抓住秋天特有的景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景的悲凉壮阔,同时寓情于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改革开放见证着我国铁路的发展。

改革开放加快了铁路建设的节奏,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这是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40年

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经过中国人民,开拓创造,中国的发展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我国铁路也逐渐由牙牙学语的稚童成长为能够、意气风发的少年。

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路网的现代化建设一日千里。

自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已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快、速度最高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40年里,我们必将迎来更伟大的新跨越、新辉煌!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且铁路飞速发展,又进一步使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了

B.而且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又进一步使铁路飞速发展了

C.反过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又进一步促进了铁路飞速发展

D.反过来铁路飞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步伐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辅相成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独当一面

B.相反相成波澜壮阔栉风沐雨独立自主

C.相反相成声势浩大栉风沐雨独立自主

D.相辅相成声势浩大筚路蓝缕独当一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初步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快、速度最高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B.自从我国初步建成“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令世人惊叹。

C.自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运营网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