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7448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docx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专题

【七年级上册】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孔子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论语)十则》中与“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论新旧知识联系的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论述学习应谦虚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2、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3、比喻一种社会现象,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15、《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友伟意镜,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或:

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16、《观沧海》中描写秋景的语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人从大处着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的诗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或:

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17、写岛上草本点染大海生机勃发的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8、《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指,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9、《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或:

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句子。

21、《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或:

给人乐观进取、各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或:

表明旧事物已经退去,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的句子。

2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4、《西江月》表现诗人陶醉于丰收喜悦之中的诗句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5、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方法,描写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或:

用互文方法写景的句子)

2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7、《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8、《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9个事物,18个字给我们勾出一个萧索、悲凉、孤寂场面的句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9、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两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写出来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0、曹操的《龟虽寿》中,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或:

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昴,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

3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或:

描绘山水静空灵,使人忘记了尘世的纷扰,赋予人一种沉静,愉悦的句子)

3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表现环境幽静优雅的句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或: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3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5、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或:

杜牧的《泊秦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或:

表现诗人的忧惠意识(借古设今)的诗句是)

40、《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怀》一词上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或:

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4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4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3、谈到写文章、做学问必须有生活积累,有新鲜的材料,才能进入较高的境界,人们常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名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或:

富有哲理的句子)

【七年级下册】

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许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原因是“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演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木兰诗》中最能概托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的东西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3、《木兰诗》中说明女子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

15、《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辞富贵,情重故乡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7、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9、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0、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修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7、韦应物《涂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8、韦应物《涂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

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2、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的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33、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堂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6、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7、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8、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39、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

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40、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诀别……,征夫们期待的权权是“回家”二字!

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1、小明署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

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

“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42、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

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

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43、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上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44、“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5、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请写出这首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6、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7、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8、“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

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

《诗经》中“者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词。

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即是此意。

二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49、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

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马上”,匆促之意也。

唐诗有“马上相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

“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八年级上册】

(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4、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

豁然开朗;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环境幽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

世外桃源;常用来比喻没有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

无人问津。

(二)《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比兴)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4、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爱莲说》

1、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牧丹之爱,宜乎众矣!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3、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主旨句)

4、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用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万千,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核舟记》

1、全文围绕着“奇巧”一词选择材料。

2、文中直接描写佛印的句子是: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3、文中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

居右者椎髫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护,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右攀右耻,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作者的感叹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8、《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话。

9、最能体现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0、核舟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五)《大道之行也》

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六)《杜甫诗首》《望岳》

1、远望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的句子是:

造化钟神秀,阴阴割昏晓。

3、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5、《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6、《望岳》中“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7、话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总写泰山雄伟壮阔景色的句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9、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通过《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也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

2、《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古名句)

3、《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石壕吏》

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二男新战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出入无完裙。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

独与老翁别。

5、《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

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7、《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8、《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9、写老妪家破人亡的句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七)《三峡》

1、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峡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啸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答谢中书书》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九)《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十)《观潮》

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是: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十一)

《湖心亭看雪》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十二)《诗四首》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4、描写诗人归田劳动情景的句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揭示全文主题的句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寨上》

1、《使至塞上》的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3、苏轼评价王维云:

“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写江上美景的句子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课外

1、《长歌行》是一首汉乐诗,最后四句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秋词》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乐观旷达,表现奋发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崔颢的《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概的句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