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7466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实。

2.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特点与结果。

3.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2.改革措施

(1)经济上:

①农业方面: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方面: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2)政治上: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

(1)进步性:

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易混易错] 赫鲁晓夫改革≠废除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全面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

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前期改革

(1)内容:

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

(2)作用

①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②使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后期改革

(1)状况:

改革步伐逐渐缓慢。

(2)结果

①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困境。

[易混易错]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三、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①内容:

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②结果:

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2)政治改革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1)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民族问题日益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2)苏联解体

①开始:

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加速: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

③解体: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

[易混易错]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思维点拨] 全面认识苏联的三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三次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史料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

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①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②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史料解读]

这段史料用赫鲁晓夫的墓碑及其解读,准确地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划线部分①指出了改革的意义,②指出了改革的局限性。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 进步的因素:

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反动的因素:

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史料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史料解读]

史料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8.4%”“7.1%”“2.8%”。

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

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 趋势:

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史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史料解读]

史料中划线句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问题思考]

据史料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1)目的: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内容:

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结果:

成效都不显著

一、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1)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外部因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2)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3)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角度: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史观角度: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

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

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1.有学者认为:

“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能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不顾苏联自然条件的现状,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是赫鲁晓夫“蛮干”的表现。

2.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  )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

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可知,减轻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

3.勃列日涅夫指出:

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的喧嚷的表现”。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考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可知是意识到计划体制的弊端,故选B。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做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答案 C

解析 “勃列日涅夫政府……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表明他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故选C。

开创苏联改革先河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也没有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A、B、D。

5.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

“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考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与认识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项。

[基础达标]

1.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考点】

【题点】

答案 B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1953年”及农业、工业比例失调,导致农业的发展滞后,这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判断这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体现,故选B。

2.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

A.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

B.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

C.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

D.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时间及图示可知,这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A项中“促进农业市场化”表达错误;B、D两项是斯大林时期的特点。

故本题选择C项。

3.赫鲁晓夫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

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

这一措施(  )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B

解析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中所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以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4.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

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

这一措施(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5.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

6.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改革,但是史学界认为有一个时期“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

这个时期执政的应该是(  )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契尔年科D.戈尔巴乔夫

【考点】

【题点】

答案 B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开苏联改革的先河,以农业为突破口;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与斯大林时期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极为相似;契尔年科执政仅13个月;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方面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另一方面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

7.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

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

这一措施(  )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

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故选C项。

8.某书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提到“在他的统治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70多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

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

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B.斯大林

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

考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及其影响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目中“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前期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故D项正确。

9.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  )

A.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B.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

C.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

D.推行政治多元化导致国家解体

考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与认识

答案 D

解析 “大规模垦荒”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是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是斯大林的措施,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措施;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中提出了“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导致国家解体,故D项正确。

10.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综合

答案 D

解析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A项错误;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B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C项错误;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1962年,有苏联经济学专家建议:

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中符合这一建议的是(  )

A.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B.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

C.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D.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在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即通过利润刺激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故C项正确。

1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鼓励私营企业发展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考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

题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1971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其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

13.(2017·呼和浩特高一检测)阅读下面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

年份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2年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

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C项正确。

14.为维持苏联超级大国地位,戈尔巴乔夫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采取新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这种新的方式的实质在于强化(  )

A.计划经济B.宏观管理

C.市场经济D.自主管理

考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C。

15.戈尔巴乔夫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见下图)封面主题词是:

“StartingOver”(重新开始)。

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

A.试图说明战后美苏争霸结束

B.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质疑

C.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

D.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考点】

【题点】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80年代苏联还未解体,战后美苏争霸还没有结束,故A项错误;“StartingOver”(重新开始)是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肯定和赞赏,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倡导“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使得苏联的改革走上歧途,但有助于西方思想的渗透,推行和平演变,因此在媒体舆论宣传上肯定赞赏他,故C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的矛盾无法消除,故D项错误。

16.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材料三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

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历史风云网

(1)从材料一看,两位人物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3)材料三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根本原因何在?

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

结果如何?

【考点】

【题点】

答案 

(1)作用:

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状况:

实际GDP平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陷入危机边缘。

(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他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阻碍。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