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563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industrialtelevisionsystem

GB50115-2009

主编部门: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10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44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115—2009,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

2.11,

4.3。

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

规范》GBJ115-—-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0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6)136号)要求,由中

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J115—87进行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广泛调查研究并总结工程设计和应用经

验,征求了科研、设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系统设计,设备选

择,设备布置,监控室,传输与线路敷设,供电、接地与防雷等.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比原规范增加了术语和监控室两章,增加了平面显示屏图像

质量指标,不同环境条件下摄像机防护罩选型和对摄像机采取的防

护措施,显示屏选型,图像信息保存以及显示屏安装结构形式等技

术要求.

2。

修订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设置场所,镜头选型,线缆选型,

特殊环境下线路敷设方式以及系统接地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

(地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街7号,邮政编码:

100176),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

主编单位: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祁亚东姜翠兰张昌军张宜张海桥

孙沁莹方丽明曹东刘燕

主要审查人员:

刘瑛张路明张力克朱立彤费锡伦

汪洋耿全德余耀

目次

1总则。

·······································

(1)

2术语········································

(2)

3系统设计····································(4)

4设备选择····································(6)

4.T摄像机、镜头与云台·······················(6)

4。

2摄像机防护·······························(7)

4.3辅助照明·································(8)

4,4显示与控制设备···························(8)

5设备布置·····································(10)

5。

1摄像机···································(10)

5。

2显示与控制设备···························(10)

6监控室,,·····································(12)

7传输与线路敷设·······························(14)

8供电、接地与防雷·····························(17)

$。

1供电·····································(17)

8.2接地与防雷·······························(17)

本规范用词说明·································(20)

引用标准名录···································(20)

1总则

1。

0.1为规范工业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

平,及时发现和排除生产事故隐患,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制定本规

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

对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应从实际出发,有效利用已有资源。

1。

0。

3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应满足生产和管理要求,并应采用

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合格产品,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

1。

0.4本规范规定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

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执行.

1.0.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

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1工业电视系统industrialtelevisionsystem

在工业企业生产操作、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中,利用电视技术

及其装备,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构成的电视监控系统。

2.0。

2图像质量picturequality

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

2.0。

3清晰度picturedefinition

人眼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清晰程度,用电视线(TVL)表

示.

2。

0.4图像分辨力pictureresolution

表征图像细节的能力,指显示屏单位距离上像素点的数目。

面显示器用整个屏幕能显示的像素点阵(水平X垂直)来表示。

2。

0。

5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

外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取向改变,以调制透过液晶的光强度,产

生灰度或彩色图像的显示屏。

简称;LCD显示屏.

2。

0。

6等离子显示屏plasmadisplaypanel

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引发紫外线,来激发红、绿、蓝荧光

粉,发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在其玻璃平板上形成彩色图像的显

示屏。

简称:

PDP显示屏.

2。

0。

7数字光学处理器digitaltightprocessor

采用半导体数字光学微镜阵列作为光阀的成像装置。

本规范

中简称为DLP投影显示屏.

2。

0.8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

能够将图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器件。

2.0。

9红外热图像infraredthermalimaging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探测装置分析其现场获得的信号的

光谱特征,寻找与黑体或已知背景的吸收差率而产生不同的红外图

像。

2。

0.10环境照度environmentalillurrx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

积的光通量.

2.0。

11阴极射线管显示屏cathoderaytubedisplay

由电子束器件构成,从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涂有荧光粉的玻

璃面(荧光屏)实现电光转换,重现图像的显示屏。

简称:

CRT显示

屏。

2。

0。

12基带base—band

信源发出的未经调制的原始电信号所占有的频带。

2。

0.13电缆均衡器cableequalizer

补偿电缆传输电视信号时的损耗和高频特性失真的装置.

2。

0。

14共用接地。

ommonearth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J)、等

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

接在一起的接地方式。

2。

0。

15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bonding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的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3系统设计

3.0。

1工业电视系统宜由前端摄像、传输、图像显示和控制等四部

分组成。

各部分配套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

3.0.2工业电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工艺流程、生产操作和管理等要求进行系统配置。

2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系统连续工作。

3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传送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

4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均应保证系统图像质量。

5与企业其他视频监控系统应资源共享.

6利用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传输时,应符合网络通信协议的

要求。

3.0.3工业电视系统类型应包括基本对应型、视频切换型、画面分

割型、视频分配型、矩阵切换型和网络交换型等。

系统设计时,宜按

一种类型设计或多种类型组合设计。

3。

0.4工业电视系统应在下列场所设置:

1生产操作中需要边监视边操作的生产部位。

2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监视的设备运行状况。

3生产和管理需要监视的目标。

3。

0.5工业电视系统应采用彩色电视系统。

无彩色要求的系统,

可采用黑自电视系统。

3。

0.6工业电视系统彩色电视信号应采用PAL-D制式;黑白电视

信号应采用D制式。

3。

0。

7工业电视系统图像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彩色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80电视线。

2黑白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500电视线。

3恶劣环境条件下,黑白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50

电视线。

4LCD显示屏屏幕尺寸为48.26cm及以下的图像分辨率,不

应低于1280x1024;48.26cm以上的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600x

1200。

5PDP显示屏屏幕尺寸为106.68cm及以下的图像分辨率,不

应低于1024X768;106。

68cm以上的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366x

768。

6DLP投影显示屏屏幕尺寸为127cm及以上的图像分辨率,

不应低于1024X768。

3。

0。

8工业电视系统图像质量等级与主观评价应按五级损伤制评

定,其图像质量等级不应低于四级.

4设备选择

4.1摄像机、镜头与云台

4.1.1工业电视系统摄像机应采用CCD摄像机。

4.1。

2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在llx以下的场合,宜采用低照度或红外

低照度摄像机。

4.1.3监视水下目标的场合,应采用高灵敏度摄像机。

4。

1。

4在多雾环境下,应采用具有透雾功能的摄像机。

4。

1。

5观察物体内部热图像的场合,宜采用红外热图像摄像机.

4。

1。

6观察钻孔孔底及孔壁的场合,应采用短焦距广角镜头摄像机.

4.1.7摄像机镜头的成像尺寸应与其靶面尺寸一致;镜头焦距的

选择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

4。

1.8监视目标有不同的摄取要求时,其镜头选型宜符合下列规

定:

1监视固定目标时,宜采用定焦距镜头。

2需要监视目标全景并兼有目标图像局部细节时,宜采用变

焦距镜头。

3监视目标照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宜采用手动可变光圈镜

头。

4监视目标视距较大时,宜采用长焦距镜头。

5监视目标视距较小且视场角较大时,宜采用广角镜头。

6在高温、热辐射强、粉尘大的场合,宜采用针孔镜头.

4.1.9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100倍以上或昼夜使

用的摄像机,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

4。

1.10变焦距镜头,其变焦和聚焦响应速度应与移动目标的活动

速度以及云台的移动速度同步。

4.1.11监视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采用半固定云台.监视多场景

目标时,摄像机应采用电动云台。

4。

2摄像机防护

4.2.1设置在环境温度高、含尘量大于10mg/m3等场合的摄像机,

其防护罩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境温度在+40℃及以下时,应采用防尘型防护罩。

2环境温度在+40℃以上时,应采用风冷型防护罩。

3环境温度在+80℃以上时,应采用水冷、风冷型防护罩。

4环境温度在+350℃以上时,应采用针孔型防护罩。

5环境温度在+800℃以上时,应采用高温型防护罩.

4.2。

2设置在环境温度高于+80℃高温区的摄像机,应设置工作

温度上限时的超温报警装置,并对摄像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2.3设置在炉壁上或炉内监视高温炽热物体的摄像机,应配置

专用高温透镜,采用具有冷却功能的防护装置。

4。

2.4设置在环境温度低于—10℃低温区的摄像机,应采用具有

保温性能的防护装置。

4.2.5设置在水下的摄像机,应配备密闭、耐压及渗水报警等防护

装置。

4。

2.6设置在钻孔孔壁的摄像机,应配备管状耐压外罩、牵引等防

护装置。

4.2.7设置在盐雾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配备耐盐雾腐蚀的防护装

置。

4。

2。

8设置在强腐蚀、剧烈振动等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采取防腐、

防振等措施。

4。

2.9设置在矿井下的摄像机,应采取防潮、防腐等措施。

4。

2。

10设置在室外的摄像机,应采用全天候防护罩。

爆炸危险介质相适应的防爆产品。

4.2。

12设置在其他特殊环境下的摄像机,应采用与环境条件相适

应的防护装置.

4。

2。

13摄像机采用压缩空气冷却防护时,应采用无水、无油的工

业用气.采用普通的压缩空气,应设空气净化装置。

根据现场条

件,也可采用氮气冷却。

冷却气源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摄像机所

在环境条件的要求。

4。

2。

14摄像机采用水冷却防护时,应采用洁净的工业用水。

根据

现场条件,可采用软化水.冷却水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摄像机所

在环境条件的要求。

4.2.15摄像机及其配套设备的IP防护等级,应根据环境条件确

定。

4。

3辅助照明

4。

3.1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能满足摄像机正常工作照度要求

时,应配置辅助照明设施。

辅助照明应优先采用节能灯具。

4。

3。

2监视目标处于雾气环境时,彩色电视系统摄像机的辅助照

明宜采用碘钨灯,黑白电视系统摄像机的辅助照明宜采用卤素射

灯。

4。

3。

3水下摄像机的辅助照明,应采用波长集中在520nm附近的

光源,在灯其结构上应装设使光源集中辐射的反射镜。

4.3.4爆炸危险区域的监视目标需设置辅助照明时,必须采用与

爆炸危险介质相适应的防爆灯具.

4.4显示与控制设备

4.4.1在不同等级的监控室,其显示屏选型宜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级监控室,宜采用43.18cm及以上的PDP显示屏、LCD

显示屏、CRT显示屏等或其单元组合。

2车间(分厂)级监控室,宜采用101。

6crn及以上DLP投影显

示屏、PDP显示屏、LCD显示屏等或其单元组合.

3公司(总厂)级监控室,宜采用127cm及以上的DLP投影显

示屏、PDP显示屏等或其单元组合。

4。

4.2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有记录和回放要求时,应设置录像设

备。

对设置录像设备的系统,其图像信息保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存原始场景的监视记录.

2监视记录应有原始监视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3重要系统或重要场所的图像信息存储或复制备份的资料,

其保存时间应在30天以上。

4一般系统的图像信息存储或复制备份的资料,其保存时间

应在7天以上。

4.4.3在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时,需同步监听现场声音的系统应

设拾音装置.

4.4.4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有切换、画面有合成等要求时,应配置

相应的设备。

4.4。

5有数据分析和处理要求时,应设置数据存储分析处理设备。

5。

1摄像机

5.1。

1摄像机宜布置在维护方便、不易受外界损伤及避开强电磁

干扰源的地方。

5。

1.2摄像机镜头应与光源同方向布置。

当必须逆光安装时,宜

降低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或采取能够减少逆光影响的相应措施。

5.1.3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

在镜头视场内不应有遮挡物。

5。

1.4在摄像机的邻近处可设置现场接线箱。

5。

1。

5摄像机应安装在稳定牢固的物体上,其安装件的强度,应满

足摄像机及其配套设备荷重和安装维护受力的要求。

5.1.6监视多场景或变化场景的照度有要求时,辅助照明灯具宜

安装在配有电动云台的摄像机防护罩外顶上或安装在与电动云台

同方向转动的其他装置上。

5.2显示与控制设备

5.2。

1显示屏屏幕应避免受外来光的直射。

观看屏幕方向不应有

遮挡物.显示屏与监视人员之间的距离,宜根据显示屏屏幕尺寸规

格、安装结构形式和房间面积大小等因素确定。

5。

2.2在不同等级的监控室,其显示屏安装结构形式宜符合下列

规定:

1现场级监控室,宜采用台架组合、柜内、吊挂、壁挂等。

2车间(分厂)级监控室,宜采用大屏幕显示屏(墙)、台架组

合、柜内、吊挂等。

3公司(总厂)级监视室,宜采用大屏幕显示屏(墙)或台架组

合等。

5.2.3显示屏。

与控制设备安装在工业电视控制台、机柜内时,其结

构设计应满足设备布置要求,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5。

2。

4显示屏应安装在稳定牢固的物体上,其安装件的强度,应满

足显示屏荷重和安装维护受力的要求。

6监控室

6.0.1监控室的设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级监控室,应与调度室或控制室等房间合用。

2车间(分厂)级监控室,宜设置设备间或与其他技术房间合

用。

3公司(总厂)级监控室,应设置设备间.

6。

0。

2监控室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面积应满足设备布置和操作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发展

余地。

2室内应采取防尘措施,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

双扇门

宽度不应小于1.50m,单扇门宽度不应小于1m.墙面应平整、不起

尘.地面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应满足最终设

备的承载要求。

3房间宜设吊顶.房间净高应满足尺寸最高设备的安装要

求。

4室内温度宜为180C~280C,相对湿度宜为40%~70%。

5室内应有良好照明。

以控制台计算距地高度为0。

80m时,

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100lx;以机柜计算距地高度为1。

40m时,垂直

面照度不应小于150lx.

6室内线缆的敷设,宜设活动地板。

7公司(总厂)级监控室应设置应急照明.

8监控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

6。

0.3监控室与其他技术房间合用时,其设备布置应与电气、计算

机等专业协调一致。

6。

0.4工业电视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

20m;侧面与

墙的净距不宜小于0.80m,当侧面为主要走道时不应小子1.50m.

机柜背面与墙的净距不宜小于0.80m。

7传输与线路敷设

7。

0。

1工业电视系统宜采用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

采用无线传输

方式时,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的使用频率、功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无

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7.0。

2工业电视系统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时,其线缆选型宜符合下

列规定:

1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时,宜采用外导体内径为5mm的同

轴电缆。

2传输距离在300m以外时,宜采用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

轴电缆。

3传输距离超过500m时,宜采用光缆。

4传输距离在100m以内时,可采用超五类及以上等级对绞电

缆。

7.0。

3工业电视系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时,传输衰耗及其部件应

满足下列要求;

1电视基带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净衰耗不宜

大于3dB。

2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电缆传输衰耗不平坦度

大于3dB时,应加电缆均衡器,校正后的群延时,不得超过士100ns。

电缆均衡器输出信噪比不应小于40dB。

3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电缆传输衰耗不平坦度大

于3dB时,应加电缆均衡器;达到6dB时,应加电缆放大器.电缆均

衡器输出信噪比不应小于38dB。

7.0.4工业电视线路路由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路由短捷,便于施工与维护。

2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源的地方。

3避开强腐蚀、高温、易使管线受机械损伤的地段或场所。

4避开穿越设备基础以及与其他管线或障碍物交叉跨越的地

段。

5在爆炸危险区域,应选择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

释放源的地方。

7。

0。

5室外工业电视线路,可采用沿建筑物、架空或地下管道等敷

设方式。

7。

0.6工业电视线路路由上有其他线路可利用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有弱电管道可利用时,应单独占用管孔。

2有电缆桥架、电缆沟或管道支架可利用时,宜同路由敷设。

7.0.7车间内的工业电视线路,宜采用配管敷设方式。

当同一路

由上配管根数超过6根时,宜采用线槽敷设方式。

7.0。

8在无机械损伤的建筑物内的工业电视线路,宜采用沿墙明

管敷设方式。

在要求管线隐蔽的建筑物内,应采用暗管敷设方式。

7.0.9在建筑物内的电缆竖井内、管道层、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的

工业电视线路,可采用线槽或桥架等敷设方式。

7.0。

10在腐蚀场所的工业电视线路,宜采用硬塑料管敷设方式;

采用金属管敷设方式时,金属管应作防腐处理。

在易燃场所的工业

电视线路,应采用金属管敷设方式.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场所的

工业电视线路,不宜采用塑料管敷设方式。

7.0。

11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或在电力电缆沟内敷设的工业电

视线缆,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或光缆。

7.0。

12在腐蚀场所敷设的工业电视线缆,应采用有防腐性能的材

质构成线缆外护层的线缆。

在水下敷设的工业电视线缆,应采用具

有抗拉、耐蚀、持续防水性能的线缆.在其他特殊环境下敷设的工

业电视线缆,应采用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线缆。

7。

0。

13工业电视信号线缆应与交流供电电源线缆分管敷设。

7。

0.14工业电视线缆严禁在建筑物的风道中、煤矿矿井机械提升

的进风的倾斜井巷和立井井筒中明敷设,严禁在溜放煤、矸等材料

的溜道中敷设.

7。

0.15当环境温度超过工业电视线缆允许的温度范围时,其管线

应采取隔热、保温等防护措施.

7。

0.16对处于高温环境下摄像机的引出线缆,应采用高温线缆或

对线缆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7。

0.17工业电视线缆穿越墙或楼板时,应穿管保护。

穿越防火墙

或防火楼板等处的孔洞,应作防火封堵处理。

穿越建筑物伸缩、沉

降缝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7。

0.18敷设工业电视线缆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

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光缆

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倍。

7。

0.19采用穿管敷设的工业电视线缆,其管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

40%;采用线槽敷设的工业电视线缆,其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

60%。

7.0.2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工业电视线路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

定执行。

8供电、接地与防雷

8.1供电

8。

1。

1工业电视系统供电范围应包括系统设备及辅助照明设施。

8。

1.2T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