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639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6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docx

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

10.21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10.21.1编制依据

21.1.1地方性的规定规范要求;

21.1.2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等;

2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1.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1.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1.1.9施工组织设计;

10.21.2编制说明

根据《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安办函【2009】87号)第五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针对支模的特点,经我们分析,支模的主要承重部分是支撑,而模板支撑的设计计算出自于脚手架设计计算,但它与脚手架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

一是承受垂直荷载大;二是在施工中砼输送、倾倒、振捣混凝土作业会增加垂直、水平荷载,使它产生较大的振摆;三是它无刚性连墙杆牵拉约束摆动,因此,这对模板支撑稳定,尤其是对高支模的稳定很不利。

支模坍塌事故均是由失稳破坏造成的,而且是先从局部坍塌,使钢筋混凝土牵动模板支撑往坍塌处倾倒,造成大面积坍塌。

因此,针对高支模承受荷载和结构特点,增大荷载分项系数,设置水平拉杆,设置剪刀撑、设置斜撑加固,以提高高支模的整体稳定强度,根据本工程不同部位高支模特点,以及代表性不同,我们对较大断面的梁进行构造设计及验算。

10.21.3支模情况

10.21.3.1工程主要支模部位梁板模结构尺寸

地上层

框架梁

主要结构尺寸

梁:

300×730、300×800、300×600、250×600

板厚:

140

10.21.4施工计划

10.21.4.1施工目标

确保支模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施工安全,保质保量完成图纸设计的全部内容。

10.21.4.2施工技术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如果局部与方案不符的地方,应由技术部负责人按方案要求及相关国家规范规定进行处理,不得擅自更改。

10.21.4.3施工质量要求

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使用合格材料,支撑系统构造要求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

10.21.4.4技术保证条件

(1)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小组,严格执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对高支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拆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本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半成品均应满足规范和安全施工要求。

(3)对施工方案之中所采用各种规范、规程、标准、图纸和政府文件等必须为现行及最新的指导性文件。

(4)本工程选用承插盘扣式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辅助)作为支撑体系。

(5)加强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7)在支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设专人负责进行安全检查,加强监控监测工作,发现隐情,立即停止施工并应采取应急措施。

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10.21.5施工准备

10.21.5.1图纸的审核

项目部技术部门及施工部门首先针对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核对,确保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无冲突,尺寸标注无误,技术人员、施工员和施工班组能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10.21.5.2方案的制定和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部技术部门应编制支模板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在方案的编制前,组织项目部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项目部的管理人员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施工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所引用的规范中有要求不一致的方面,按更严格规范条文的执行,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专项方案。

支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应按照建质[2009]87号文的相关要求审批,现场施工严格按审批后的方案执行,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

10.21.6材料设备配置计划

10.21.6.1材料的选择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

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型号选用Φ48.3×3.6mm的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等的偏差应符合表3.1;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大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对多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钢管尺寸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工具

1

外径

-0.5

游标卡尺

2

壁厚

-0.5

游标卡尺

3

立杆钢管弯曲

立杆弯曲

3m<L≤4m

≤12

钢板尺

4m<L≤6m

≤20

4

水平杆、斜杆弯曲

L≤6m

≤30

钢板尺

模板选用1830×915×18mm九层胶合板。

必须符合我国林业部规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专业标准ZBB70006-88中的规定。

木方选用经过刨制且质量较好的50×100mm木枋,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木材的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10.21.7施工工艺技术

10.21.7.1支撑体系的地基处理措施

本工程一层支模板支撑架架设在素土夯实地面上,且每根立杆下均铺设垫板;其余层支模均架设在混凝土板硬基层上,板厚度为140mm厚C30混凝土,最大面荷载8.0kn/㎡,承载力满足要求。

10.21.8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

10.21.8.1各种梁截面梁底支撑体系的设计

本方案将梁的支撑形式按照梁的截面尺寸划分为宽度小于300mm、高度小于800mm的梁,梁支撑系统详见附图。

10.21.8.2板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支模区域:

板厚为140mm,板底第一层龙骨50×100mm单木枋@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Ф48.3×3.6mm双钢管,立杆间距1000×1000mm,水平杆间距下部四步为1650mm,最上一步为1000mm。

10.21.8.3柱截面的设计

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沿模板短边设置50×100mm方木,木方与胶合板之间用钉子钉牢,模板就位后用短钢管临时固定,柱子模板用柱箍加固、对拉螺栓加固。

具体设计如下:

B、H方向对拉螺栓设置间距不大于450mm,沿柱高方向第一道距柱子底部200mm,以上每隔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直径为φ12,柱箍采用48.3×3.6mm的双钢管,竖向间距400mm;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B、H方向竖楞间距不大于320mm。

10.21.9模板的制作和安装

10.21.9.1模板制作

10.21.9.2木枋选材应统一规格尺寸,木枋宽、窄面均应刨平直,且宽面与窄面成直角。

10.21.9.3梁板模、柱模按图纸尺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下料。

10.21.9.4顶板施工

10.21.9.5顶板施工中应严格按前述施工数据进行满堂架、小楞、模板的施工。

10.21.9.6施工中应注意楼板厚度及板面标高,特别是冷库应注意板面降板高度。

10.21.9.7梁模板施工

10.21.9.8梁模安装先安装底模,底模安装时中心线准确,拉通线校正,底模应水平,然后安装侧模,侧模与底模成直角。

10.21.9.9按规定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应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且不超过3cm。

10.21.9.10梁的支撑架应与板、柱、墙的支承架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稳定、刚性良好的支承系统。

10.21.9.11柱模板施工

10.21.9.12为保证柱子的垂直度正确,柱子模板支撑必须与支撑承重架相连,防止砼浇筑时荷载影响造成位移。

10.21.10支撑体系搭设的构造要求

10.21.10.1立杆底座

每根立柱底部应加设木垫块,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长宽不得小于200mm,立杆应立在木垫块的中心。

10.21.10.2扫地杆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10.21.10.3剪刀撑

满堂模板支架体系,在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与模板支撑体系固定。

梁底沿梁纵向至少有一排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10.21.10.4连墙件、抱柱的设置

(1)先浇墙柱后浇梁板,以便满堂支撑架与墙柱抱箍在一起形成整体,增加架体刚度;应在架体周围外侧和中间有框架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每6m(4~6跨)、竖向间距每3m(两步)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当架体左右两侧均有墙柱时,固结点可采用水平杆将一端与架体主节点扣接,一端与墙柱顶紧即可;当架体只有一侧有柱时,固结应采用抱箍的形式连接。

(2)可调顶托

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0.21.11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10.21.11.1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控制

10.21.11.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模板支架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钢筋安装工程达到隐蔽的条件,安装预留完毕,天气条件许可,能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10.21.11.3浇筑过程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支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先浇筑高支模部位两侧的柱,待柱混凝土过到具备拆模强度时,在本方案中要求先浇筑柱混凝土,再将支撑系统与柱连接、抱紧或顶紧,然后浇梁板混凝土;

10.21.11.4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

使梁板下的立杆与柱有刚性连结,两者间隔72小时或柱强度达到70%以上,施工缝留在梁底一下50~100mm。

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支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10.21.11.5梁板按框架顺序浇筑,每框架内先将梁根据高度水平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不大于400mm,浇筑时对称浇筑。

悬挑板部位应先浇筑室内后浇筑向室外,楼面砼浇筑时混凝土的堆放高度不得大于400mm,推进方向应从中间部分开始向两边推进。

若采用砼泵输送,水平方向推进速度为每小时约6~8m。

大型梁砼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进行浇筑,浇筑速度每小时3~5m。

10.21.11.6主体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加强振捣;

10.21.11.7浇筑过程中要有木工、钢筋工值班,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10.21.11.11泵送混凝土时必须连续进行,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场,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10.21.11.12混凝土养护以湿保为主,可覆盖塑料薄膜。

10.21.12板的拆除

10.21.12.1强度要求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的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各种结构类型的拆模强度如表4.2所示:

表4.2各种结构类型的拆模强度

序号

模板名称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

1

底模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

侧模墙柱按混凝土强度表面及棱角能达到不受损坏

10.21.12.2拆模申请

拆除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填写拆模申请,方可拆模。

上层楼板浇砼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并对砼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能够安全承载。

10.21.12.3安全防护

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上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10.21.12.4技术要求

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

拆模应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洞盖严;拆除时不可用力过猛,模板及支撑拆除后要及时运走,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文明;

模板拆除后,要派专人负责除去板上的铁钉、板面粘结的剩余砼及涂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10.21.13安全管理体系

10.21.1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按需要建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首的生产安全管理小组,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

10.21.13.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安全交底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验收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安全奖罚制度等。

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10.21.13.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为了支模板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新老职工和新岗位职工必须接受及时和全面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特制定如下安全教育制度:

(1)凡新老职工进入本工程项目参加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三级教育(公司、项目部和班组),未经过安全教育的工人一律禁止上岗作业;新工人进场必须接受不小于50小时的安全知识等教育,并经书面考试合格后方可施工。

(2)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了解和熟练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未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人禁止上岗作业;

(3)班组必须在每天早上开工前或晚上收工后组织本班工人进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总结昨天或今天的安全情况,并征求工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更完善地做好安全工作;

(4)专业施工员必须每周召集班组组织全班人员进行本周安全总结和下周提出要求,集思广益,征求工人的合理意见和方法,做到每周有总结,有要求,有记录,有表扬,有批评,有奖罚;

(5)项目部对班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教育检查,发现有违反本规定,没有及时组织教育工作的行为,每次对班组长进行处罚;

(6)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规定、文件;重点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事故教育和法制教育;

(7)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加强高空、雨季、夜间和季节性施工及临时用电的安全教育,使职工正确认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10.21.13.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对在安全生产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落后的班组和个人应予处罚和教育,对事故责任者根据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或追究相应的责任;

(2)由项目安全主管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和策划办法,并由项目经理发布实施;

(3)对每次的安全检查进行评分,对于得分少于75分项目的责任者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对得分高于85分项目的责任者进行一定的经济奖励;

(4)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对成绩突出者进行一定的奖励;

(5)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没有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责任者,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10.21.13.5安全生产检查与验收制度

(1)安全检查:

定期检查:

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且各种节假日前均要进行一次检查,节后要复查,检查时要求由项目经理主持,安全主管主要负责,技术、工程、机械、后勤、保卫和班组长等各部门均要配合参加并落实整改责任。

临时性检查:

包括施工高峰期、机构和人员有重大变动、节假日前后、工伤和事故之后、上级临时安排的检查。

检查时生产经理主持,安全主管负责,各主管工长、班组长均要参加并落实相关整改责任。

验收性检查:

包括外脚手架使用前的验收,检查时由技术总工和安全主管负责,各主管工长、安装单位、机械、电工均要参加并落实相关整改责任。

专业性检查:

包括各专项施工方案等,在施工前由技术总工主持,木工工长、钢筋工长、模板班组长、钢筋班组长均要参加并严格按经批准后的专项方案要求施工。

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开出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进行复检,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位要责令停工整改,各相关责任人分别落实相应的责任,项目经理落实领导责任,项目副经理落实具体的实施领导责任,技术总工落实技术责任,安全员落实监督责任,主管工长和班组长落实各主管和承包范围内的整改责任。

(2)安全验收:

本工程坚持“验收合格才能使用”的原则进行施工安全验收,所有验收都必须进行记录并办理书面确认手续,否则无效。

10.21.13.6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

(1)安全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要做到有安全操作证才能上岗工作,这主要指塔吊司机、司索、架子工、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

10.21.13.7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实整改措施。

大、重大事故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及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10.21.13.8坚持安全交底制度

技术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10.21.1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0.21.14.1高支模板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10.21.14.2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常组织安全技术培训。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排架的搭设必须由持证架子工搭设;

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10.21.14.3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10.21.14.4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用部件(立柱、扣件等)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10.21.14.5模板工程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规定施工。

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

所有的交底必须落实签字手续。

10.21.14.6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方案中的要求;

10.21.14.7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10.21.14.8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

10.21.14.9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10.21.14.10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

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

10.21.14.11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

10.21.14.12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10.21.14.13对所用扣件应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

10.21.14.14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满堂模板不得超过12V。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

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

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

10.21.14.15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

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

10.21.14.16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

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10.21.14.17人员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

10.21.14.18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10.21.14.19六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

10.21.15质量通病的防治

10.21.15.1柱模板

防止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根部烂根,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防治措施:

(1)柱模位置事先放线,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后再安柱模板。

(2)对拉螺栓直径、间距竖楞的间距及围檩间距必须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3)模板阴角处贴双面胶条、四周斜撑要牢固。

(4)施工员要逐一检查,并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查力矩。

10.21.15.2墙模板

防止炸模,倾斜变形,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墙根跑浆、露筋。

防治措施:

(1)柱模位置事先放线,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后再安柱模板,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

(2)对拉螺栓直径、间距、竖楞的间距及围檩间距必须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3)模板阴角处贴双面胶条、四周斜撑要牢固;

(4)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砂浆内撑作撑头,上口用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5)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

(6)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10.21.15.3梁模板

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防治措施:

(1)梁侧模必须拉线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