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982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docx

初一上数学期末模拟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

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一、相信你一定能选对!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3的倒数是()

A.3B.

C.﹣3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不是单项式B.﹣ab2的系数是﹣1,次数是3

C.6πx3的系数是6D.﹣

的系数是﹣2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则与空白面相对的面的字是()

A.祝B.考C.试D.顺

4.在算式5﹣|﹣2⊗5|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能使最后计算出来的值最大()A.+B.﹣C.×D.÷

5.有16m长的木料(宽度不计),要做成一个如图的窗框.假设窗框横档的长度为xm,那么窗框的面积是()

A.x(8﹣x)m2B.x(16﹣x)m2C.x(8﹣3x)m2D.

6.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ab>0B.a+b<0C.

<1D.a﹣b<0

7.某书上有一道解方程的题:

+1=x,□处在印刷时被油墨盖住了,查后面的答案知这个方程的解是x=﹣2,那么□处应该是数字()

A.7B.5C.2D.﹣2

8.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

A.6B.7C.8D.10

9.一件羽绒服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50元.若设这件羽绒服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A.x(1+50%)×80%=x﹣250B.x(1+50%)×80%=x+250

C.(1+50%x)×80%=x﹣250D.(1+50%x)×80%=250﹣x

10.如图,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AOD,∠BOD=3∠DOE,∠COE=α,则∠BOE的度数为()

A.360°﹣4αB.180°﹣4αC.αD.2α﹣60°

二、你能填得又对又快!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化简:

(9a﹣6b)﹣(5a﹣4b)=__________.

12.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据测算,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减排二氧化碳3120000吨,把数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13.若|x﹣2|与(y+3)2互为相反数,则x+y=__________.

14.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__________°.

15.已知2a3+mb5﹣pa4bn+1=7a4b5,则m+n+p=__________.

16.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ab+1,则方程(3△4)△x=2的解应为x=__________.

17.几个同学共同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4棵树苗,则参与种树苗的同学人数为__________.

18.用完全一样的火柴棍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拼成“金鱼”形状的图形,则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第4个图形需要火柴棍__________根,拼成第n个图形(n为正整数)需要火柴棍__________根(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哟!

(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计算:

(1)(

+

)÷(﹣

(2)﹣14﹣

×[4﹣(﹣2)3].

 

20.

(1)解方程:

﹣1=

 

(2)若关于x的方程3x﹣7=2x+a的解与方程

x+5=6的解相同,求a的值.

 

21.如图物体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请你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它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22.

(1)化简与求值:

x2+2x+3(x2﹣

x),其中x=﹣

 

(2)已知A=2x2+4xy﹣2x﹣3,B=﹣x2+xy+2,

①求3A+6B的运算结果;

②若3A+6B的结果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试求y的值.

 

23.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OF⊥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

请写出三对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如果∠AOD=40°,求∠POF的度数.

 

24.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

(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七年级

(2)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50个或剪筒底120个.

(1)七年级

(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为了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学生剪筒身,多少名学生剪筒底?

 

2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

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相信你一定能选对!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3的倒数是()A.3B.

C.﹣3D.﹣

【考点】倒数.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3的倒数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倒数,倒数的定义:

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不是单项式B.﹣ab2的系数是﹣1,次数是3C.6πx3的系数是6D.﹣

的系数是﹣2

【考点】单项式.

【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的概念分别判断得出即可.

【解答】解:

A、2是单项式,故此选项错误;B、﹣ab2的系数是﹣1,次数是3,正确;

C、6πx3的系数是6π,故此选项错误;D、﹣

的系数是﹣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正确把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则与空白面相对的面的字是()

A.祝B.考C.试D.顺

【考点】专题:

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解答】解:

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考”与面“利”相对,“顺”与“祝”相对,“试”与空白面相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展开图的知识,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4.在算式5﹣|﹣2⊗5|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能使最后计算出来的值最大()A.+B.﹣C.×D.÷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大小比较.【专题】计算题.【分析】将各个运算符号代入计算,判断大小即可.【解答】解:

根据题意得:

5﹣|﹣2+5|=5﹣3=2;

5﹣|﹣2﹣5|=5﹣7=﹣2;

5﹣|﹣2×5|=5﹣10=﹣5;

5﹣|﹣2÷5|=5﹣

=4

则能使最后计算出来的值最大为÷.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有16m长的木料(宽度不计),要做成一个如图的窗框.假设窗框横档的长度为xm,那么窗框的面积是()

A.x(8﹣x)m2B.x(16﹣x)m2C.x(8﹣3x)m2D.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窗框的面积=一边长×另一边长=x×[(周长﹣3x)÷2],由此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

结合图形,显然窗框的另一边是

=8﹣

x(米).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

窗框的面积是x(8﹣

x)平方米.故选:

D.

【点评】考查了列代数式.特别注意窗框的横档有3条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6.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ab>0B.a+b<0C.

<1D.a﹣b<0

【考点】不等式的定义;实数与数轴.

【分析】先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确定a、b的符号和大小,再逐一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解答】解:

由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得:

a<b<0,|a|>|b|,

A、∵a<b<0,∴ab>0,故选项正确;

B、∵a<b<0,∴a+b<0,故选项正确;

C、∵a<b<0,∴

>1,故选项错误;

D、∵a<b<0,∴a﹣b<0,故选项正确.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两数相除,同号得正.确定符号为正后,绝对值大的数除以绝对值小的数一定大于1较小的数减较大的数一定小于0.

7.某书上有一道解方程的题:

+1=x,□处在印刷时被油墨盖住了,查后面的答案知这个方程的解是x=﹣2,那么□处应该是数字()A.7B.5C.2D.﹣2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方程的解x=﹣2,把x=﹣2代入未知方程,就可以求出被油墨盖住的地方了.

【解答】解:

把x=﹣2代入

+1=x得:

+1=﹣2,解这个方程得:

□=5.

故选B.【点评】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求方程中另一个字母的解,此题主要考查解方程.

8.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

A.6B.7C.8D.10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先根据AB=20,AD=14求出BD的长,再由D为线段BC的中点求出BC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AB=20,AD=14,∴BD=AB﹣AD=20﹣14=6,∵D为线段BC的中点,

∴BC=2BD=12,∴AC=AB﹣BC=20﹣12=8.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一件羽绒服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50元.若设这件羽绒服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A.x(1+50%)×80%=x﹣250B.x(1+50%)×80%=x+250

C.(1+50%x)×80%=x﹣250D.(1+50%x)×80%=250﹣x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根据售价的两种表示方法解答,关系式为:

标价×80%=进价+250,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

【解答】解:

标价为:

x(1+50%),八折出售的价格为:

(1+50%)x×80%,则可列方程为:

(1+50%)x×80%=x+25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售价的两种不同方式列出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如图,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AOD,∠BOD=3∠DOE,∠COE=α,则∠BOE的度数为()

A.360°﹣4αB.180°﹣4αC.αD.2α﹣60°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设∠DOE=x,则∠BOE=2x,根据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求出∠AOD、∠COD、∠COE的大小,然后解得x即可.

【解答】解:

设∠DOE=x,则∠BOE=2x,

∵∠BOD=∠BOE+∠EOD,∴∠BOD=3x,∴∠AOD=180°﹣∠BOD=180°﹣3x.

∵OC平分∠AOD,∴∠COD=

∠AOD=

(180°﹣3x)=90°﹣

x.

∵∠COE=∠COD+∠DOE=90°﹣

x+x=90°﹣

由题意有90°﹣

=α,解得x=180°﹣2α,即∠DOE=180°﹣2α,∴∠BOE=360°﹣4α,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的知识点,运用好角的平分线这一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二、你能填得又对又快!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化简:

(9a﹣6b)﹣(5a﹣4b)=4a﹣2b.【考点】整式的加减.【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

原式=9a﹣6b﹣5a+4b=4a﹣2b.故答案为4a﹣2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是解题的关键.

12.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据测算,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减排二氧化碳3120000吨,把数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2×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

将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2×106.故答案为:

3.12×106.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3.若|x﹣2|与(y+3)2互为相反数,则x+y=﹣1.

【考点】相反数;非负数的性质:

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

偶次方.【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列式,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

∵|x﹣2|与(y+3)2互为相反数,

∴|x﹣2|+(y+3)2=0,∴x﹣2=0,y+3=0,解得x=2,y=﹣3,∴x+y=2+(﹣3)=﹣1.

故答案为:

﹣1.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非负数,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4.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40°.

【考点】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可先设这个角为∠α,则根据题意可得关于∠α的方程,解即可.【解答】解:

设这个角为∠α,依题意,得180°﹣∠α+10°=3(90°﹣∠α)

解得∠α=40°.故答案为4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角的性质的灵活运用,根据两角互余和为90°,互补和为180°列出方程求解即得出答案.

15.已知2a3+mb5﹣pa4bn+1=7a4b5,则m+n+p=0.

【考点】合并同类项.【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m、n、p的值,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

由2a3+mb5﹣pa4bn+1=7a4b5,得

,解得

m+n+p=1+4+(﹣5)=0,故答案为:

0.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16.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ab+1,则方程(3△4)△x=2的解应为x=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新定义.【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已知等式,求出解即可得到x的值.【解答】解:

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

3△4=12+1=13,

代入方程(3△4)△x=2,得:

13△x=2,即13x+1=2,

解得:

x=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几个同学共同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4棵树苗,则参与种树苗的同学人数为7.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x人,根据题意由树的总棵数不变,可得出等式方程从而求出答案.【解答】解:

设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x人.依题意:

5x+3=6x﹣4,解得x=7.答:

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7人.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由种树的总棵数不变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用完全一样的火柴棍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拼成“金鱼”形状的图形,则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第4个图形需要火柴棍30根,拼成第n个图形(n为正整数)需要火柴棍7n+2根(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规律型:

图形的变化类.【分析】观察给出的3个例图,搭1条金鱼需要火柴9根,搭2条金鱼需要16根,搭3条金鱼需要火柴23根,即发现了每多搭1条金鱼,需要多用7根火柴…由此规律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

第1个图形需要火柴9根,第2个图形需要9+7=16根,第3个图形需要火柴16+7=23根,第4个图形需要23+7=30根,…第n个图形需要火柴9+7(n﹣1)=7n+2.

故答案为:

30,7n+2.

【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规律性,从简单图形入手,找到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猜想第n条小鱼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

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哟!

(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计算:

(1)(

+

)÷(﹣

(2)﹣14﹣

×[4﹣(﹣2)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析】

(1)根据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计算即可;

(2)先进行乘方运算,再计算括号里面的,最后进行乘法和减法运算.

【解答】解:

(1)原式=(

+

)×(﹣36)

=﹣

+

=﹣18﹣30+3=﹣45;

(2)原式=﹣1﹣

×(4+8)

=﹣1﹣

×12

=﹣1﹣4

=﹣5.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此题难度不大.

20.

(1)解方程:

﹣1=

(2)若关于x的方程3x﹣7=2x+a的解与方程

x+5=6的解相同,求a的值.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同解方程.【专题】计算题.

【分析】

(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求出第二个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解答】解:

(1)去分母得:

9x﹣3﹣12=10x﹣14,移项合并得:

x=﹣1;

(2)方程

x+5=6,

去分母得:

x+10=12,解得:

x=2,把x=2代入3x﹣7=2x+a中得:

a=﹣5.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同解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1.如图物体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请你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它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考点】作图-三视图.【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2,2,1;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俯视图有两列,每列小正方形的数目为3,1,据此可画出图形.【解答】解:

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排列,找到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画出图形即可.

22.

(1)化简与求值:

x2+2x+3(x2﹣

x),其中x=﹣

(2)已知A=2x2+4xy﹣2x﹣3,B=﹣x2+xy+2,①求3A+6B的运算结果;②若3A+6B的结果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试求y的值.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整式的加减.

【专题】计算题.【分析】

(1)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①把A与B代入3A+6B中,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②由结果与x值无关,求出y的值即可.

【解答】解:

(1)原式=x2+2x+3x2﹣2x=4x2,当x=﹣

时,原式=1;

(2)①∵A=2x2+4xy﹣2x﹣3,B=﹣x2+xy+2,

∴3A+6B=3(2x2+4xy﹣2x﹣3)+6(﹣x2+xy+2)=6x2+12xy﹣6x﹣9﹣6x2+6xy+12=6x(3y﹣1)+3;②由结合与x的值无关,得到3y﹣1=0,即y=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OF⊥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

请写出三对

①∠AOD=∠BOC②∠COP=∠BOP③∠COE=∠BOF

(2)如果∠AOD=40°,求∠POF的度数.

【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

(1)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①,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②,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③;

(2)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OP,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

(1)①∠AOD=∠BOC,②∠COP=BOP,③∠COE=∠BOF,

故答案为:

∠AOD=∠BOC,∠COP=BOP,∠COE=∠BOF;

(2)由对顶角相等,得∠BOC=∠AOD=40°,由OP是∠BOC的平分线,得

∠COP=

∠BOC=20°.由余角的定义,得∠POD=∠COD﹣∠COP=90°﹣20°=7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出∠BOC=∠AOD,又利用余角的定义得∠POD是解题关键.

24.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

(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七年级

(2)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50个或剪筒底120个.

(1)七年级

(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为了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学生剪筒身,多少名学生剪筒底?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

(1)设七年级

(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根据全班共有44人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设分配a人生产盒身,(44﹣a)人生产盒底,由盒身与盒底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

(1)设七年级

(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由题意,得

x+(x﹣2)=44,

解得:

x=23,∴男生有:

44﹣23=21人.答:

七年级

(2)班有女生23人,则男生21人;

(2)设分配a人生产盒身,(44﹣a)人生产盒底,由题意,得50a×2=120(44﹣a),

解得:

a=24.∴生产盒底的有20人.

答:

分配24人生产盒身,20人生产盒底.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分别总人数为44人和盒底与盒身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2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6,点P表示的数8﹣5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

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1)根据点A的坐标和AB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和点P的坐标;

(2)根据距离的差为14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3)分类讨论: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