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11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基本情况新.docx

矿井基本情况新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

基本情况简介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二日

 

一、矿井概述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离石区城北西属巴街道办事处袁家岭村西,经省煤资委以《晋煤资字(1998)第54号》文批准开办,于1999年开工,2002年投产。

2002年8月与孝义市楼东俊安煤气化公司联合经营,2006年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矿井,正在向一级标准化矿井迈进。

2009年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批复为90万吨级矿井。

山西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1876号文件批准我矿进行90万吨∕年矿井建设,于2010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工期为28月,设计采区两个斜井和两个竖井的开拓方式开拓,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1号回风立井(主立井)和2号回风立井(副立井)。

矿井井田面积:

井田面积5.6138km2,批准开采4#-10#煤层。

保有地质储量2512万吨,可采储量1263万吨,其中4#煤层地质储量735万吨,可采储量148万吨,10#煤层地质储量1777万吨,可采储量1115万吨,服务年限10年。

其中4#煤层服务年限3.5年。

矿井瓦斯等级:

属低瓦斯矿井,4煤层属II级自然,煤层具有爆炸性。

青磁窑煤矿始建于1957年,1963年正式投产,当时生产能力15万t/a。

1968年10月另开一个罐笼竖井,井深234.5m,直径6m,生产能力达45万t/a,1977年投产;1979年进行一期改扩建工程,1983年底基本建成,能力达60万t/a;1985年进行二期改扩建,能力120万t/a,1991年扩建完成,1992年达产;

2006年省煤炭工业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年。

二、井田境界及地理位置

青磁窑煤矿位于大同市区西12km,十里河下游北岸,地理坐标:

北纬40°06′~40°08′,东经113°08′~113°11′,大同市云冈旅游专线从矿办公楼门前通过,矿内有煤炭集运站一座,专用线接至云冈编组站,正线全长8.12km。

井田的北界、西界与晋华宫矿相邻;南界以十里河最高洪水位保安煤柱线为界;东部以煤层露头线为界。

井田南北长4.5km,东西宽约2.2km,面积10.8851km2。

三、矿井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的东北端。

总体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东部为青磁窑逆断层构成本井田的东屏障,是煤层的露头线。

区内构造较为简单,断层不多,断距不大(区内f1断层落差最大为12米,其它揭露的断层落差在2米左右);在历年的开采过程中共揭露8个陷落柱,已揭露的最大陷落柱的直径为75米。

2、煤层赋存情况

井田内含煤地层仅见于侏罗纪大同组。

大同组共含煤地层总厚度平均186米,共有15层煤,井田内2-2、3、7-1、11-1、12-2、14-2煤层稳定,厚度变化小,为可采煤层。

各个煤层的煤尘都具有爆炸性;自然倾向性为容易自然煤层;煤质为低硫、低灰、发热量高的优质动力煤。

水平名称

及标高

煤层名称

或编号

煤层

厚度

煤层

倾角

 

层间距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一水平876

2#

4.23

1.98-9.22

1°-18°

全区

可采

25.08

21.95-39.16

3

2.03

0.4-3.15

1°-18°

弱粘

结煤

全区分布大部可采

29.30

25.08-34.79

7-1

2.49

0.61-4.04

2°-22°

中粘

结煤

全区分布大部可采,北部分层

72.58

55.85-90.78

 二水平747

 

 

11-1

2.15

1.45-2.78

1°-19°

不粘

结煤

基本全区可采

南部有夹石

16.80

5.41-25.81

12-2

1.57

0.46-4.00

2°-24°

弱粘

结煤

全区分布中部有不可采带

7.4

3.83-11.67

14-2

1.09

0-3.90

1°-24°

弱粘

结煤

西南西北缺失中部有一不可采带

3、剩余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截止到2009年底,矿井工业储量6402.1万吨,可采储量3383.5万吨。

矿井剩余服务年限19年。

四、矿井开拓开采方式

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

共有5个通向地面的井筒,分别为主井(箕斗井)、副井(罐笼井)、新东山回风井、竹林寺回风井和材料斜井。

开采方式按水平进行集中开采,各煤层中部布置集中大巷,集中大巷的东、西两侧分盘区进行开采。

采煤方法:

全部垮落法采煤。

五、矿井开采情况

我矿批准开采侏罗纪2-2、3#、7-1、11-1、12-2、14-2共6层可采煤。

共分为两个水平进行开采。

一水平开采2#、3#、7#层。

2#层于1998年开采完毕;3#层于2009年6月开采完毕,现已封闭;7#层北部煤层还未开采,该地段7-1煤层分叉,变为两层煤,这两层煤的间距逐渐加大,下层煤较为稳定,厚度为1.2米左右;上层煤在分层线附近厚度为1米左右,向北逐渐变薄至尖灭;现已布置的703盘区北翼17307工作面,正处于煤层刚分层的地段,煤层结构为:

上分层厚1米左右,中间夹石厚0.9米-1.2米,下分层煤厚1.2米左右。

该工作面两层煤同时开采夹石厚、硬度大,开采相当困难。

经过多方面的探讨研究,决定上马薄煤层综采设备一套,丢弃上分层煤,只开采厚度较为稳定的下分层煤,具体主要设备型号为:

支架ZY6200/9.5/17刮板输送机SGZ-764/264采煤机为MG2×100/456-WD,首采面准备布置在7#层703盘区17307工作面。

现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正常。

二水平开采11-1、12-2、14-2煤层。

二水平延深建设工程从2006年正式开始,利用上水平的两个车场,通过开拓暗斜井的方式进行延深(主要井巷工程有:

2#-11#层轨道暗斜井、2#-11#层回风暗斜井、7#-11#层皮带暗斜井、11#-14#层皮带暗斜井、11#-14#回风暗斜井、11#-14#缓冲煤仓、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集中大巷、402盘区大巷、消防材料库等工程),现二水平已竣工验收,进入正式生产期间。

我矿井下现生产队组为:

两个综采队,一个回收队,六个掘进队和宏泰39、40工程队(外委队组)。

7#层:

综采一队、回收队、掘一队、掘三队。

其中综采一队开采7#层703盘区17307工作面,回收队开采7#层701盘区17119工作面,掘一队正在准备掘7#层703盘区3720顺槽,掘三队掘7#层703盘区3719顺槽。

11#层:

综采二队、综掘一队、综掘二队、掘四队、开拓队和宏泰39、40工程队。

其中综采二队开采11#层303盘区80301工作面,综掘一队掘11#层303盘区80302工作面大切眼,综掘二队掘11#层406盘区回风巷,掘四队掘11#层303盘区20303顺槽开口部分,开拓队掘11#层303盘区50303顺槽,宏泰39队掘11#层集中轨道巷,宏泰40队掘11#层集中皮带巷。

六、矿井通风

1、通风方式:

中央分列式

2、通风方法:

抽出式

3、通风系统:

现为两套系统,即服务于11#层402、303、406盘区的新东山风井系统和服务于7#层701、702、703、704盘区的北风井系统。

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

120万吨/年,上年度通风能力核定:

130万吨/年。

全矿井总进风量9434m3/min,总回风量保持在9655m3/min左右。

为了优化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2008年经集团公司批准,在矿仓储中心的西侧,铁路专用线的南侧新开凿一眼斜井,替代原来的旧斜井。

新井建成后,原来的旧斜井报废。

目前,现新进风斜井井工部分已经完工,已正常通风,配套的下料系统、暖风系统、提升系统及地面建设正在完善当中,预计2010年底新进风斜井工程全部完工,到期将2#层401巷及旧进风斜井全部封闭,消除了矿井的重大隐患,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优化了通风系统。

4、主扇参数:

东风井:

2k58-№24#型,两台,电机功率为800kw,主扇排风量5466m3/min;风井排风量5349m3/min。

等积孔:

2.53m2。

担负11#层402、303、406盘区的通风任务。

由于11#层303盘区的瓦斯涌出量增大,工作面配风量增加,该系统风量不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准备更换主扇,现正在设计中(原主扇已到服务年限)。

北风井:

AGF606-1.92-1.22-2型两台,功率均为450kw,主扇排风量4478m3/min;风井排风量4306m3/min。

等积孔:

1.65m2。

担负7#层701、702、703、704盘区的通风任务。

该主扇由于负担盘区多,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从去年开始一直处于高负压运行,矿正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目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需继续处理。

5、矿井瓦斯

2009年瓦斯鉴定等级结果为为低瓦斯矿井。

全矿井:

瓦斯绝对涌出量:

8.90m3/min,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

11.71m3/min。

从目前11#煤层的揭露情况看,该煤层的瓦斯含量较大,尤其303盘区为瓦斯涌出量大的盘区,矿已采取措施加强11#层局部通风管理。

6、局部通风

矿井局部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法。

局扇型号:

对旋风机FBD-2×30KW;对旋风机FBD-2×15KW。

局扇全部实现了“三专三闭锁”,双风机、双电源以及自动切换。

七、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KJ340,2008年8月改造升级完成,实现了对全矿井的所有采煤工作面有害气体,风机开停状态,远程控制断电,设备馈电状态的风量,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控,覆盖率100%,所有的采掘工作面都实现了瓦电闭锁,保证了矿井的安全。

八、消防洒水系统

煤尘具有爆炸性,各煤层爆炸指数为:

7#煤层:

34.59%。

11#煤层:

31.54%。

我矿防尘洒水系统完善,防尘设施无亏欠。

地面建有1000立方米的静压水池,井下安装防尘主管路9000米,支管路18000米,井下所有巷道内全部安装了防尘管路,并在主要大巷安装了多道自动水幕,各转载点安装了喷雾设施,按照标准要求安设了隔爆水棚等。

在井上、下按要求设置了消防材料库,并按规定在井下机电硐室、皮带头转载点配齐了消防器材。

九、防灭火系统

现采的7#、11#均为容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我矿2#煤层采空有多处火区。

火区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前几年受火区的有害气体的影响,矿井局部多次停产处理。

2009年矿在东风井建立了地面灌浆站。

现正在全力向2#层电车库火区进行灌浆,同时井下局部地段灌注石膏,目前电车库火区趋于稳定。

综采工作面后采空喷洒氯化镁阻燃剂。

建立了以预防性灌浆防灭火为主,凝胶防灭火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并建立束管监查系统。

1、地面灌浆系统:

集中灌浆站位于新东山风井井口附近,管道通过东风井井筒铺设到井下。

灌浆工艺流程为:

加压供水、拌制泥浆、添加胶凝剂、灌浆及井下脱、排水五个过程,使用的灌浆方法为采后灌浆。

泥浆输送方式为埋管灌浆。

2、束管监测系统:

配备JSG8型(20路)井下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对井下气体进行取样分析,为自然发火早期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掌握矿井自然发火的规律和可能性,可以早期预报煤炭自然发火,预防矿井火灾的产生。

3、喷洒阻化剂系统:

从2009年底开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喷洒氯化镁阻燃剂,防止或减少采空区的自燃发火。

同时在采掘方面合理布置,严格开采顺序,加强密闭工程质量的管理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新火源的发生。

十、提升、运输系统

1、主提升系统:

矿井主井为竖井,为单一提煤之井,井筒直径5.5米,采用多绳摩檫式双箕斗提升,箕斗容量为12吨,箕斗井位于876水平,在其下部设有主煤仓一座,主煤仓容量为500吨,系统提升能力最大为130万吨/年。

大于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我矿在2010年7月21日至7月29日对箕斗提升电控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换了TKDG-TLC电控一套。

2、辅助提升系统:

付井为罐笼井,井筒直径6米,井底位于2#层930车场,安装单层罐笼,只用于人员和小型材料的提升运输,2009年3月24日至3月30日更换了付井绞车主轴装置及减速器轴瓦,2010年3月29日至4月2日淘汰了原有电控设备,更换了TKDG-TLC电控一套。

旧主斜井为专用下料井,井下用的大型设备、长材料都利用该斜井进行运输。

新建进风斜井预计在2010年底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新井提升系统将符合《安全规程》规定,旧主斜井报废并封闭。

3、运输系统:

井下运输大巷、运输顺槽全部采用皮带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

辅助运输利用轨道、调度绞车运输。

十一、供电系统

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趟引至云冈110KV变电站,一趟引至兴旺110KV变电站。

矿自己有一座35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两台,一用一备,容量为10000KVA,型号为S10-10000-35/6.3,高压6kv入井,先进入井下中央变电所,再到各盘区变电所,输出低压660v、127V供各工作面。

中央变电所有3个,即930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876水平中央变电所、二水平11#层中央变电所。

盘区变电所有6个,具体为:

701盘区变电所、702盘区1#变电所、702盘区2#变电所、704盘区变电所、402盘区变电所、303盘区变电所。

十二、供水系统

矿区范围内缺水,在工业广场地面设有一个1000立方米的静压水池,井下用水水源来自矿井水。

矿井水在静压水池中经沉淀处理后,一部分经过管道导入井下,供井下各工作面、巷道防尘用水。

另一部分进入矿井水处理厂利用超虑反渗透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矿井水基本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地面建有蓄水池两个,处理后的水进入蓄水池供矿区职工生产、生活用水。

2009年对水处理厂的设施进行了改造,矿井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由1500m3/d增加到2000m3/d。

2010年计划再建一座处理能力为2000m3/d的矿井水应急处理厂,现正在招标。

为解决矿区居民的饮水问题,2006年在集团公司的协调下,和晋华宫自来水管网处接通,由局供水处定时供水。

十三、排水系统

1、井下水仓的分布及储水能力

①主水泵房有三个:

a、939水泵房:

安装150D-30×10型的离心式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沿副井井筒安装φ6寸排水管一趟,排水高度360米,水仓容量1000m3。

b、876水泵房,安装DF-155-67×6离心式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沿副井井筒安装φ6寸mm水管一趟,排水高度400米,水仓容量1600m3。

另一趟6寸管道从876水仓到930水仓。

c、11#层水泵房,安装三台D155-30×6水泵,排水管直径6寸,两趟;一趟排至876水仓,一趟排至930水仓,水仓容量1000m3。

②、辅助水泵房有一个:

107水泵房安装D85-45×7离心水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沿副井井筒安装φ4寸的排水管一趟,排水高度400米,水仓容量500m3.

2、矿井的排水能力

矿井现行的排水系统有两趟直径为6寸的水管及一趟直径为4寸水管将矿井水直接排至地面。

矿井正常的排水能力为250m3/小时,最大排水能力为400m3/小时,而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341m3/d,所以矿井综合排水能力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

十四、通讯系统

1、地面通讯系统

我矿共有两套通信线路:

一路是网通线路,共有电话15部。

另一路是局线线路,设HJD04—RM程控交换机一套,计费系统一套,宽带网络一套。

这一通信系统共有电话270部;

2007年矿成立了网络中心,所有的办公室及区队都装有电脑,相关信息,通过内部网络进行发布。

目前各种设备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矿内外通信畅通无阻。

2、井下通讯系统

我矿井下通讯系统总机设在调度室,主机型号为JSG-31-128,装机容量为120门,其中井下55门,井下电话型号为KTH17型本安电话机,线路约2万多米。

十五、压风系统

2009年建设一座用于自救的地面空气压缩机站及其压风系统。

该系统在地面设空气压缩机站,站内布置三台LGF18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两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电机功率为180kW,工作压力为0.7MPa,排气量为32.5m3/min。

压风管路分三种规格,即集中大巷安装直径为6寸的主管道、盘区巷安装直径为4寸的管道、顺槽及硐室安装直径2寸的分管道,每隔150-200米设置一个出气口。

压风系统现已使用并逐渐完善。

十六、其它系统

1、人员定位系统:

型号为KJ139,由考勤管理和人员跟踪定位两部分组成,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对井下人员实现实时跟踪。

2、产量监控系统:

型号为XK3120产量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功能。

3、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2008年在原有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投资对其进行了改造完善,将原来的各类控制子系统整合到统一的门户上,对主要生产设备、井下重点部位、人员、视频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重点增加了视频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在调度室就可以监查到井下各现场的情况,可以实现科学调度,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系统运行平稳正常。

4、电力监控系统

型号为Kj-137,实现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在地面集控中心显示和记录井下变电所所有的监控数据、视频图像,提高井下电网的自动化管理程度。

十七、煤炭洗选及外运

青磁窑煤矿配套有150万吨/年的洗煤厂一座,煤炭可经洗选后装车外运,由于煤质优良,洗煤厂一直未投入使用。

矿井铁路专用线由云岗支线的云岗编组站西端咽喉区外云11+728.82处接轨到矿区装车点,正线全长8.12公里。

经云岗、大同与全国连通,年发运能力最大可达250万吨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