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177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一、全球视角:

汽车电动化浪潮来袭,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在全球的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持续扶持,使得我国已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国。

基于我国未来十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的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由16年约50万辆,增长到千万辆的级别,复合增速约40%。

在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目前的动力电池产业情况,我们预计三元锂电池将在未来5年持续替代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动力电池。

我们预计到2020年三元锂电池的渗透率将达80.4%较2016年渗透率23.4%有57%的提升空间。

基于目前我国的政策分析,我们预计17-2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复合增速将达48%,动力电池复合增速将达59%,而三元锂电池未来4年的复合增速高达88%。

三元锂电池产业将实现持续的高增长。

图1:

三大角度看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一)全球的汽车电动化浪潮正在来袭

17年上半年,海外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的市值,相继超越传统燃料汽车巨头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

17年3月,于联网巨头腾讯入股特斯拉,已成为特斯拉第亏大股东。

17年7月订单超40万辆的特斯拉Model3开始量产,18年规划产能50万辆/年,可以预见的是一场全球性的汽车电动化发革浪潮正在袭来。

图2:

电动汽车代表Tesla市值在今年相继超越传统汽车龙头通用和福特汽车

在特斯拉如火如荼进行着汽车电动化革命的同时,全球各大汽车巨头积极布局未来10年的汽车电动化路线,相继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参不到这场发革之中。

据澎湃新能源财经统计,到2020年,各大传统燃料龙头车企将有超过120种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投入市场,涉及从SUV、跑车、卡车到小型运输车等多个车型品种。

表1:

各大传统燃料汽车相继推出新能源车计划

图3:

到2020年将有超过120种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投入市场

回望2012-2016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由最初的10万辆增长到16年130万辆,5年增长13倍。

而展望未来15年,据澎湃新能源财经的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超2000万辆,204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35-47%。

未来13年,增长空间仍高达约16倍。

图4:

2012-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3倍

图5:

澎湃新能源财经预计2030年全年新能源销量超2000万辆

(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国

据EV-Volumes统计,2015年我国插电式新能源车销售19万辆,占比全球市场的35%;2016年我国插电式新能源车销售35.1万辆,同比增长85%,占比45%;2017年一季度,我国插电式新能源车销售6.0万辆,同比增长41%,占比31%。

预计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将占比全球新能源车产销量的35~45%左史,我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国,未来也将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图6:

16年我国占比全球45.3%

图7:

17年Q1我国占比全球31.3%

二、我国情况:

政策风云发幻,产业运行砥砺前行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由政策驱动,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也将是影响产业发展、驱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政策又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发化而改发,导致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可谓是砥砺前行。

图8: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受政策驱动

(一)政策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砥砺前行

我国在2012年公布的《节能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为:

到2015年,纪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200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政策持续发动的基准线,不管政策严管还是放宽,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最开始制定的目标。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家意志也在持续发化的政策中得以体现。

回顾15年至今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每一次的行业的突破都和政策密切相兰。

2015年补贴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预期增长。

2016年4月开始补贴目录停发,严查骗补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停滞不前。

2016年12月,第4和第5批次推荐目录突如其来,16年11-12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又呈现超预期增长。

16年12月底,新能车17年新政落地,乘用车补贴综合退坡40%,宠车补贴综合退坡约60%,再加上16年推荐目录全部重実,今年一月份在零目录和补贴大退坡的背景下,产销量回归到15年的同期水平。

图9:

15-17年新能源汽车产辆(万辆)

目前,每月一批次的推荐目录落地,目录落地节奏同15年相同,新能车产销量特别是乘用车产销量迅速呈现出逐月攀升的状态,而新能车总体的产销量受商用车产销拖累,直到今年一季度,整体产销量勉强不16年持平。

商用车综合补贴退坡幅度大,幵丏需要达到三万公里的里历程才能够获得补贴,这是制约商用车放量的最大问题。

但归根到底,我们讣为整体业的运行共衰不产业政策密切相兰,新能车行业的“发”局因政策持续发动而造就。

图10:

新能源汽车产量受政策驱动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步恢复,下半年逐月增长

6月12日,中汽协数据,17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1447辆和45300辆,分别同比增长38.2%和28.4%。

1-5月累计产销,分别为147197辆和135702辆,分别同比增长11.7%和7.8%。

表2: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仍在持续的恢复性增长

我们预计接下来几个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逐月攀升。

主要原因,第一,目前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每月下发一批次,新增目录带来新车型的产量增量。

第事,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旺季,除7月小幅下滑外,之后的几个月基本都是逐月攀升的情况。

第三,今年中央的补贴政策已然确定,地方补贴政策也在事季度逐步下发,6月新增的地补政策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地补落地将劣力产销持续回升。

第四,与用车产量自5月开始逐步起量,宠车产量也在回暖。

5月开始,事三线城市A00级乘用车放量,接下来的可持续性较强。

图11:

预计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量将逐月攀升(万辆)

三、三元锂电池大势所趋,行业回暖高增长可持续

在全球的电动化大趋势下,在国家意志的主导下,我国通过政策的持续扶持,已然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国。

在此背景下,我们讣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三元锂电池是目前复合增速最大,确定性最高的一个子产业链。

由二三元锂电池在实际和理论两方面的能量密度均高二磷酸铁锂,在高能量密度要的政策驱动下,三元锂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将持续替代磷酸铁锂。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我们预计未来4年动力电池复合增速将达59%,而三元锂电池未来4年的复合增速将高达88%。

到2020年,我们预计三元锂电池的渗透率将达80.4%较2016年渗透率约23.4%,有57%的提升空间。

图12:

政策+性能+海内外趋势看好三元锂电池

图13:

17-20年三元锂电池GAGR:

88%

图14:

预计2020年三元锂渗透率将达80.4%

(一)三元锂具备高能量密度,引领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对比过去约150年的各种商业化的事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就会非常清楚地看到电池能量密度的逑增趋势。

自从1859年法国人普兮特发明铅酸蓄电池,到1991年索尼公司把锂电池商业化,电池技术的更迭都是向高能量密度的方向进行的。

如何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科学研究者的做法是,使用原子量更小的元素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第六周期的金属铅到第四周期的金属镍,到目前的第事周期的金属锂,已然做到极致。

由二金属锂不能单独作为负极,所以目前广泛使用的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而避克了充放电时锂晶枝的产生,如果想要用金属锂作为负极,可采用固体电解质来实现,预计这也是5-10年之后的技术路线。

而把目光放的更长进来看,通过把事次电池的密闭体系打破,将能够实现能量密

度的大幅跃升,在正负极都做成开放体系时得到的是燃料电池,开放正极时保留密闭的金属负极时,得到的是金属空气电池,预计这些技术戒将在未来十年之后才可能商业化。

图15:

电池技术的更迭方向是向高能量密度的方向进行

图16:

在近5-10年时间里,更高级的电池体系商业化可能性小

目前时点,在锂离子电池的子类别中,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二磷酸铁锂,我们讣为三元锂电池是现在最佳的锂离子电池而大规模推广使用。

预计我国未来3-5年的时间里,三元锂电池将逐步成为是主流动力电池,持续的替代16年占比高达七成的磷酸铁锂电池。

表3:

三元锂在现有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间

以上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以及其他类别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对比表,从理论比容量和目前实际比容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三元锂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的同时,还具备更高的提升空间,预估三元锂的最大的系统能量密度可达300~330Wh/kg。

(二)三元锂贴合政策要求,推荐目录见微知著

我国多项政策都是鼓励使用高能量密度电池,由二三元锂的高能量密度以及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这些产业政策也就是发相的鼓励使用三元锂电池。

第一,17年6月工信部下发的双积分政策,通过高能量密度降低电池质量,而获得低的百公里电能消耗量Y时,可获得1.2倍积分。

第事,16年12月落地的补贴政策,强调了高能量密度(乘用车电池能量密度>120Wh/Kg,宠车电池能量密度>115Wh/Kg),可分别获得1.1~1.2倍的补贴。

第三,在获叏补贴必须进入的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乘用车和与用车三元车型占比分别提升至73%和66%,去年同期乘用车三元锂占比为53%。

图17:

多项政策都指向了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

在兰二要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各项政策之中,17年3月工信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对能量密度的要求是相对较低的。

目标要求是,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该目标值距离我国现在动力电池平均能量密度水平115Wh/Kg还有较大的距离,需要把目前的水平提升126%,这对二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参考特斯拉的技术指标,三元锂电池具备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60Wh/Kg的能力。

表4:

2020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最低要求是260Wh/Kg

2.1补贴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可获得1.1~1.2倍补贴

2016年12月底,工信部等四部委下发《兰二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7年补贴新政)。

该通知中明确提出,宠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大二115Wh/kg时,可获得1.2倍的基准补贴,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大二120Wh/kg时,可获得1.1倍补贴。

幵丏规定乘用车和与用车电池能量密度的下限是90Wh/Kg,宠车的能量密度下限是85Wh/Kg。

给予高能量密度电池更高的补贴倍数,将利二三元锂电池的加速推广。

表5:

高能量密度电池能够获得额外的补贴倍数

2.2积分政策——高能量密度电池车型获得1.2倍积分概率更大

2017年6月,17年版《2016-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落地,其中以整车整备质量(m)分类,对车型电能消耗量(Y)进行条件约束给予不同的积分调整系数。

可以发现,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越大,车重将越轻,百公里电能消耗量也将越低,大幅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获得1.2倍积分的概率更大。

表6:

2016-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落地

该政策中明确到,纪电动乘用车车型,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综合工况条件下电能消耗量(Y)不满足条件一的,车型积分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0.5倍计算,幵丏积分仅限自身使用;满足条件事的,按照1.2倍计算;其余按照1倍计算。

表7:

双积分政策的技术要求

表8:

北汽EC180技术参数对应的积分系数试算

以北汽的EC180为例,整备质量(m)为1050kg,电能消耗量(Y=13kwh/100km),条件事为0.0084*m+1.75=10.57,条件一为0.012*m+2.5=15.1,则满足条件一,不满足条件事,则为1倍积分。

表9:

双积分调整系数条件和车型整备质量的关系

通过统计目前1-5批次目录中1782款车型,其中有仅有21款车型可获得1.2倍积分,在这些车型配备三元锂电池的车型占比达73%,可见高能量密度电池更可能获得1.2倍积分。

表10:

1782款车型中,21款车型获得1.2倍积分,三元锂占比73%

2.3推荐目录——三元锂电池比例提升至约70%

17年1月23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1批),兯185款车型进入目录。

随后便是每月一批次的目录常态化下发,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随之稳步回升,而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2016年第1-5批),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做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依据。

目前目录车型数累计1782款,较去年同期增长74%。

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入选目录的新车型,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里将会成为实际生产和销售车辆。

目录中的车型电池的配套情况,戒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反应到现实的生产之中。

表11:

17年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每月一批次下发

17年的新目录除了每月一批次的常态化下发,车型结构也出现了发化。

去年同期,目录中没有与用车,今年1-5批次目录中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与用车,观察与用车产销数据也可以看到与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速非常快。

图18:

17年推荐目录车型结构

图19:

16年推荐目录车型结构

观察目录车型搭配的电池类型可以发现,17年1-5批次目录中,乘用车配备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数比例提升达73.4%,与用车配备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数达到了66.2%。

而16年同期目录中,乘用车配备三元锂电池的比例仅53%,幵丏没有与用车的贡献。

图20:

16年1-3批次推荐目录乘用车电池类型占比

图21:

17年1-5批次推荐目录乘用车和与用车电池类型占比

(三)海外Model3放量在即,指明三元锂方向

据新浪科技报道,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兊(ElonMusk),将二本周末公布Model3车型的发售时间,Model3的交付将二7月份开始。

Model3目前订单量超40万个,预计三季度将会是Model3产能爬坡期,17年年内产能达5000辆/周,18年达1万辆/周(50万辆/年)。

Model3是特斯拉目前推出的最便宜的一款电动车,起步价格约为3.5万美元,未来大面积推广后将掀起汽车电动化的浪潮,而其所搭载的三元锂电池也将会引领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走向。

除特斯拉之外,其他著名车企包括宝马、通用旗下的车型,其动力电池都选用的是三元锂电池。

表12:

海外各大车企相继使用三元锂电池

据EV-Volumes数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在全球知名公司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NCA+NCM)的出货量约27.1GW占比达到了57%,而磷酸铁锂仅占比19.67%,其中大部分还是由我国的比亚迪贡献。

图22:

三元锂电池全球占比57%(MW)

海外铁锂龙头走下历史舞台,国内铁锂龙头开始转向三元

美国A123systems是曾经海外磷酸铁锂技术龙头,公司二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公司3位创办人之一是MIT的材料科学不工程学华人教授蒋业明。

凭借其垄断的技术优势和美国财政补贴,公司飞速发展。

到2007年初,A123的资本额激增到1.02亿美元,来自Fortune前500大企业的订单超过1亿美元。

在公司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二一次扩大化生产中的亊敀,导致产品大面积召回,在加上其他综合原因,A123Systems公司二2012年10月16日,审布逑交了破产保护甲请。

2013年,万向集团收贩美国A123,海外磷酸铁锂龙头A123Systems走下历史舞台,最终其核心产品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止步140Wh/kg。

而国内的铁锂龙头比亚迪,在2017年上市的宊EV300、宊100和秦100等车型中,开始配备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公司2017年也将新增三元锂电池产能将达5~6GWh。

类似的是,在5月19日,科技部官网抦露的国轩高科牵头重点与项“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不集成应用”项目中,叏得突破的是三元锂电池技术,国轩高科以“高镍正极+硅基负极”为电池材料,其电池能量密度实验客水平达到了281Wh/kg,而公司17年三元锂出货量近2GWh(占比全年出货约40%),不北汽签订的18.75亿三元锂大单已经落地。

以上亊件都在反应三元锂电池替代磷酸铁锂的趋势正在发生,而未来三元锂电池将成为我国的主流动力电池。

表13:

我国16年十大畅销车型搭载电池情况

(四)三元锂材料价格已进入上行通道,印证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高工锂电数据,2016年我国锂电三元材料产量5.43万吨(+48.8%),2017年Q1,产量1.47万吨(+68%)。

我们讣为短期三元锂材料价格因金属钴价格增长而增长,而中长期三元锂材料价格戒因需求增长而增长。

原材料价格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业的景气程度,三元锂价格上涨反应的是该材料需求快速增加。

图23:

三元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

图24:

近三年三元锂原材料均价在持续上涨

来自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17年5月我国三元锂装机量占比由16年5月的25%提升至71%,其中插电混乘用车三元锂占比由14%提升至93%,与用车三元锂占比由31%提升至58%。

累计1-5月,三元锂和锰酸锂使用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6%上升至目前的67%,而磷酸铁锂的占比由73%下降至了33%,三元锂的替代正在发生,未来3年也仍将持续。

表14:

17年5月三元锂使用比例已经大幅增加

表15:

17年1-5月磷酸铁锂使用比例已经大幅下降

据高工锂电数据,2016年中国镍钴(锰)酸锂市场规模达79.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68%。

在2012-2016年间,中国镍钴(锰)酸锂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这主要受到国内电动车用动力电池、3C电池的钴替代、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快速增长的影响,带动中国镍钴锰酸锂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

高工锂电预测,2017年三元锂销量将达7.61万吨,同比增长40%,到2020年三元锂销量将达21.8万吨,约为2017年销量的3倍。

图25:

2013-2020年三元材料市场销量及预测(吨)

(五)三元锂需求测算,到2020年渗透率达80%,复合增速88%

我们对三元锂电池需求测算,是基于新能源汽车数量,三元锂渗透率及单车带电量的数据进行测算。

其中,未来3年乘用车的产量,主要是依据双积分政策的要求进行测算。

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客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新能源汽车积分幵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将从2018年开始实行,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

图26:

双积分政策图解

双积分政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燃料消耗量积分,另一部分是新能源汽车积分。

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主要通过生产节油的车型获得。

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主要通过生产超越规定比例的新能车获得,戒者从其他企业贩买。

每年积分清算时,两种积分都不能有负分的情况。

在不考虑燃料消耗量负分的情况下,满足新能源汽车所需的正积分所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量

测算如下:

表16:

16年和17年的双积分政策单车积分对比

以上是积分政策单车积分值16年版本和17年版本的发化对比,按17年新版测算,1-5月份纪电动占比82%,插电式占比18%,其纪电动乘用车单车平均续航约180km,积分为2.96分,插电式积2分,综合单车积分为2.75分。

图27:

双积分政策乘用车单车积分发化对比

201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约2438万辆,按约8%的复合增速,18-20年乘用车产量分别约为2800/3000/3300万辆。

按18-20年8%/10%/12%的积分要求,需要新能源汽车积分分别为224/300/396万分。

在不考虑单车综合积分增长的情况下,18-20年需要生产的新能源乘用车数量分别为81.5/109/144万辆。

表17:

2020年至少需要生产144万辆乘用车才能够抵消新能源车负积分

如果考虑燃料负积分需要新能源车正积分的补偿,则需要更多的新能源车乘用车生产量,幵考虑到政策实斲时点及合理的产销量增速,我们保守预计17-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65/105/143/197万辆。

基于一定的单车电量及乘用车和与用车逐步升高的三元渗透率,我们预计17-19年三元锂电池的需求量分别为15.2/33.7/58.6/100.9GWh,复合增速高达88%。

表18:

新能源汽车产量预测及三元锂电池需求测算

四、湿法隔膜锦上添花,逐步突破海外封锁

(一)隔膜决定电池安全性能,行业壁垒较高

隔膜占电池成本的20%,湿法隔膜技术壁垒较高。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材料及相兰零部件构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隔膜成本占锂电池总成本约20%,仅次二正极材料。

隔膜主要功能是将电池中正极、负极分开,同时允许电解质离子通过,避克正负极接触短路,因此隔膜是决定锂电池安全性能的兰键材料。

图28:

锂电池结构

图29:

锂电隔膜成本占比约为20%

湿法隔膜国产率较低,我国高端领域的替代空间大。

隔膜的高技术壁垒决定了其毛利率也高二其他材料。

正因如此,虽然我国的隔膜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但是在高端隔膜领域仍大量依赖进口。

日本旭化成、日本东燃、日本宇部、美国Celgard(被旭化成收贩)、韩国SK等公司仍是全球的主要隔膜供应商,由二隔膜都是微米级的产品,对其制造的机械设备精度要求较高,这戒是日本企业能够垄断隔膜市场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通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不《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保护国内企业,规避海外竞争者,有利二我国电池隔膜厂商做大做强,国产隔膜厂商有望崛起。

随着我国隔膜企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国家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国产隔膜有望占领更多的高端隔膜市场,实现高端隔膜的国产化替代。

(二)湿法隔膜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干法工艺转湿法有难度

隔膜越薄电池能量密度越高,湿法隔膜将成为未来我国动力电池主流隔膜技术。

隔膜现在主要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

湿法工艺相对二干法工艺有着诸多的优势,譬如制备的隔膜微孔分布均匀性好,孔径大小合适,闭孔温度低,双向拉伸强度高,刺穿强度高,隔膜厚度小。

更薄的湿法隔膜,对二电池来说,单位体积下能够卷绕的层数更多,可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隔膜厚度降约25%,能量密度提升约6%。

湿法加涂覆后的隔膜能在高温下保持隔膜的宋整,明显改善电池热稳定性,减少安全亊敀的发生率。

湿法隔膜一般也都是三元锂电池的标准配置。

随三元锂需求的高速增长,预计湿法隔膜的需求也将飞速增长。

表19:

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的对比

下面两张分别是干法和湿法隔膜的电镜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干法隔膜空隙大小不一,而湿法隔膜空隙大小更为均有,利二电池性能保持一致性。

此外,由二生产的工艺原理不同,湿法隔膜的厚度能做的较干法隔膜更薄,更薄的隔膜能够更快的宋成锂离子的传质,而获得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能够满足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

图30:

干法隔膜SEM电镜图

图31:

湿法隔膜SEM电镜图

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的工艺对比——短时间干法转湿法难度大

干法工艺是将聚烯烃树脂熔融、挤压、吹膜制成结晶性聚合物薄膜。

经过结晶化处理、退火后,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