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316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7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docx

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一、认识图形

(二)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第2页――――第7页)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图形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立体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认识图形

(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准备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流程

旁记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

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

(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

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

想象:

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

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

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

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

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

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

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

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

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

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

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

(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

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

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

谁发现了?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

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

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

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

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

(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

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

他介绍得对吗?

”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

“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

”再出示圆:

“它叫什么名字?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

这是正方形。

师:

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

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

三角形。

师:

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

三角形

(2)提问:

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

想一想?

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学生回答。

③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

教师巡视

(3)交流。

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

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

(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

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头因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指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

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模型,提问:

“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

”老师把长方形轻轻拉动,提问:

“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再次演示)。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

篱笆、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楼梯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

2、练习一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拼一拼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准备

长方纸、正方纸若干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

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

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

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

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

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为什么?

2.提问:

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

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

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

演示。

(教师板书:

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

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

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

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第5题。

3.拼图(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4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七巧板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准备

七巧板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形,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发现了什么?

(都有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

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1、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

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

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

几个平行四边形?

几个正方形?

(5、1、1)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用2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投影仪展示)

2、生用2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

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要求生说:

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

拼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自由拼,集体展示。

四、练习巩固

1、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

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独立完成练习一第8题。

五、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8页――――第26页)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

1、例1………………………………3课时左右

2、例2、例3………………………3课进左右

3、例4………………………………2课时左右

4、例5、例6………………………………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进左右

约1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

教学流程

旁记

一、谈话引入

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老师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吗?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这里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帮助他解决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9=为什么要用15-9呢?

15-9怎样算?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强调:

减9想1,1加5等于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小结:

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11-9   16-9

 谁能说一说:

18-9=?

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2、看图写算式

◎◎◎◎   ◎◎◎

◎◎◎◎◎  ◎◎◎

板书:

9+6=156+9=15

15-6=915-9=6

二、变式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理解题意。

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算理,并且能快速计算十几减9的习题。

2、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能。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能对算法进行优化。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5-9=5+()14-9=4+()

17-9=7+()18-9=8+()

11-9=1+()12-8=2+()

2、填空

9+()=13()+9=129+()=16

13-9=()12-9=()16-9=()

9+()=189+()=179+()=15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二、提高练习

1.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9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思考题

(1)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画图法分析

三、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8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复习旧知

听算: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8+5    7+8    7+6   17-9   14-9

5+9    13-9    16-9   18-9   15-9 

二、探究新知

1.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强调:

减8想2,2加2等于4)

2.补充练习:

摆一摆,算一算。

 师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画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

(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8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

该怎样列式?

(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完成P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四、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7、6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学会“十几减7、6”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7、6”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旁记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总数—部分数=部分数)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

    (5)改变题意:

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