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347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8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饲料生产综合区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饲料生产综合区4家公司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图:

1、工艺流程方框图

2、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3、配电系统图

4、全厂自控图

5、给水排水系统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云南省的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诸国接壤,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通道,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之后,给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区域位置,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被历史性地推向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位置。

以昆明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40亩)、云南华伟牧业有限公司(50亩)、昆明滇农饲料有限公司(30亩)、昆明麦尤特饲料有限公司(30亩),共四家饲料生产企业决定在晋宁工业园区晋城片区饲料生产综合区内共同申请150亩土地,用于新建各自的新18万吨饲料生产线,建成后四家企业可以共享原料、物流等外部资源,这将大大提升企业以后的盈利能力。

项目所在地晋宁位于云南省中部,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坝。

属昆明市郊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40千米处,总面积1230.8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7.3万人。

晋宁是现代新昆明城市布局规划的卫星城和次级城市,离中心城市正处于30分钟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昆明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塞和商品聚散地。

云南省的饲料工业仍普遍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

已满足不了云南省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1.2.1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产业政策,满足晋宁县及昆明市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现有各种有利条件,并予以全面具体研究论证。

1.2.2原则

1、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在节能减排、环保、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法规、标准,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环保装备,切实做到“三同时”,确保三废排放达标。

2、切实贯彻“低投资、国产化”的建设思想,技术方案充分吸纳国内已投产生产线的成熟经验,以尽快实现拟建项目达标达产。

拟建工程的装备选型以可靠实用、节省投资、技术先进、节能降耗为原则,所有主机均选用国产化设备。

1.3研究范围和分工

1.3.1分工

云南华伟牧业有限公司、昆明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昆明滇农饲料有限公司、昆明麦优特饲料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有关资料,我院负责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及报告的编制。

1.3.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饲料生产综合区4家公司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4、昆明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5、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1.3.3研究范围

拟建工程为饲料生产综合区4家公司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内容包括:

⑴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配套方案的研究;

⑵辅助生产设施方案的研究;

⑶厂区总体布置方案的研究;

⑷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案的研究;

⑸节约能源方案的研究;

⑹企业组织、人员培训方案的研究;

⑺工程实施进度方案的研究;

⑻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

1.4建设方案及设备来源

根据四家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使用4套单产18万吨饲料/年的高效、可靠、节能简捷生产系统,共建设年产72万吨/年饲料的生产线。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表1-1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工厂建设规模

饲料产量

72万吨/年

1

年运转330天

2

生产方法

3

主要工艺工段

(1)

原料接收初清工段

(2)

粉碎工段

(3)

配料混合工段

(4)

制粒工段

(5)

成品包装工段

4

装机容量

Kw

3566

5

有功计算负荷

Kw

2598

6

年生产用电量

万kw.h/a

2824.61×104

7

全厂用水量

m3/d

1020

8

总平面布置指标

(1)

拟建厂区占地面积

ha

10.0

(2)

建、构筑物面积

m2

49496.8

9

投资

(1)

拟建工程建设投资

万元

30021.56

(2)

工程投资构成

建筑工程

万元

8032.40

26.76%

安装工程

万元

1411.64

4.7%

设备及材料

万元

14195.52

47.28%

其他费用

万元

6382.00

21.26%

10

定员

(1)

生产工人

300

(2)

管理、后勤人员

160

(3)

合计

460

11

劳动生产率

(1)

全员

吨/人.年

1565

(2)

生产工人

吨/人.年

2400

12

经济效益

(1)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4.81

全部投资

(2)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5.27

含建设期

(3)

投资利润率

%

26.22

(4)

投资利税率

%

26.22

(5)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43051

(6)

年利润

万元

11171

计算平均期(税前)

(7)

单位产品成本

元/万条

3243.9

计算平均期

1.6结论及建议

1、此项目采用技术先进、能耗低、产品质量好的工艺生产饲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同时也将推动晋宁县及周边地区饲料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2、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

3、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4、此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市场提供优质商品饲料,可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对饲料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资源丰富,质量优良;投资成本低,能够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厂址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

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云南省饲料行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

2.1全国饲料行业概述

2.1.1饲料工业状况

中国饲料工业处于稳定发展期,目前全国有饲料企业1.5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

中国饲料业改革开放后年平均发展速度保持在20%以上。

已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的飞越,成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产业规模大幅提高,总产量突破1.07亿吨;市场竞争加剧,利润趋于平均;行业盈利模式为更多依赖总量增长的盈利模式。

2006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饲料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83,760,018千元,比上年增长15.25%;全年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76,286,895千元,比上年增长15.35%;产销率为95.9%;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983,097千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累计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71,562千元,比上年增长2%;2006年资金利税率为13.62%,比上年略有上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4.48次;全年资产负债率为56.9%;人均销售为754,785.28元;累计全年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33,559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55%。

2007-2015年中国饲料行业将取得长足发展。

到2015年,世界营养不良的人口将削减一半,其间,肉制品将会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快猪肉和禽肉增长。

这将促进世界添加剂,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需求量的增加。

2010年中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努力达到38%。

饲料工业是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我国饲料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继续得以巩固和提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我国饲料工业的大力发展,为保障安全优质的畜禽及水产产品供给,促进粮食的增值转化,带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养殖产品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由数量的扩张、快速发展,转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所有制构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产品向名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在调整。

这些变化趋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明显。

中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具体目标:

配合饲料年双班生产能力达到1.7亿吨左右;浓缩饲料产量达到300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达到600万吨;秸秆饲用率达到50%。

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总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违禁药物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

我国饲料原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

全国每年可提供8000万吨以上的玉米、5000万吨以上的糠麸、2000万吨以上的糟渣和近3000万吨的薯类资源,还有各类饼粕约1500万吨以上。

除少量添加剂原料需进口外,绝大多数原料国内均能满足。

2.1.2饲料行业特征

中国饲料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联系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性工业门类。

(1)、饲料业本身属于食品业,饲料安全问题突出。

饲料本身的安全是生产绿色肉食品的基础,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被饲的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和健康。

(2)、饲料业受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的制约。

饲料业的发展除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等基础性条件之外,还需要物流、营销等作为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

(3)、人口的增长仍是(而不是动物产品人均消费量的增加,但鸡肉除外)推动饲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即使在国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肉品出口量增加仍有助于保持饲料的产量水平。

(4)、饲料产品是微利产品,企业的发展要靠规模求效益。

行业产品具有同质性,价格竞争和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5)、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生产要素易于获得,进出市场比较容易。

2.1.3宏观经济环境

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为塑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同比增长25.5%;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同比增长30.1%;

“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以改善住、行条件为特征的新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启动;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相当活跃,市场导向下的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明显。

这种由市场主导,以消费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特点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将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饲料产品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2.2市场分析

2.2.1行业状况

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改进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关系到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体质的大问题。

1993年国务院通过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其中规定:

90年代要重点提高动物性营养食品的消费水平。

到2000年,每年人均消费目标为:

肉类25千克,蛋类10千克,奶类6千克,水产品9千克,这些动物蛋白源都是“菜篮子”中的主要内容。

饲料工业的发展是养殖业发展,丰富人民菜篮子的基础。

按照世界先进水平计算,1千克禽蛋需3千克配合饲料;1千克奶需0.34千克配合饲料;1千克水产品需1千克配合饲料。

这样,要达到《纲要》所规定的目标,以2000年我国人口为12.5亿计,需要生产带骨肉3125万吨,蛋1250万吨左右,水产品1125万吨(以1/2为养殖量计),则需消耗配合饲料2.4亿吨,而2005年我国的配合饲料产量仅为1.05亿吨,这样大的配合饲料缺口必定要靠单一饲料——粮食和其他饲料资源来补充。

目前很多养殖户多直接用粮食及其副产品直接饲喂。

造成粮食的极大浪费。

如果说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尚能维持这一重负的话,到21世纪恐怕就会出现危机。

据测算,2010年,我国的商品配合饲料需求量将达1亿吨,浓缩料1000万吨,预混合饲料300万吨。

据国家饲料工业办在《1996-2020年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

到2020年,要求全国饲料工业每年提供配、混合饲料1.7—1.8亿吨,浓缩饲料1000万吨,预混料500万吨。

饲料工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粮食的转化率。

目前,在部分生猪主产区,配合饲料的入户率已达50%以上,而最先使用配合饲料、规模化程度最高的家禽业,配合饲料的入户率已达到60%以上,广东等沿海地区近100%。

据测算,饲喂配合饲料,比饲喂单一粮食饲料可减少粮食消耗25~30%,单从节约粮耗方面来讲,饲料工业的发展对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的国情来讲,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饲料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节约粮食,同时可使多种饲料资源得以开发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弥补粮食资源不足。

饲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广大农民致富,使用配合饲料可加快畜禽生长,通常一吨配合饲料可为养殖业创收100~200元。

2.2.2国内饲料市场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我国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消费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我国多数畜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只要加强扶持和监管,我国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很大。

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消费的不断增长必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以散养为主导的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

养殖方式的转变对饲料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饲料加工产品的需求将有大的增加,从而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2.3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饲料是畜禽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饲料成本约占畜禽饲养总成本的60%一70%。

近年来,我国饲料工业稳步发展,今后几年我国饲料行业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饲料占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对畜牧业的贡献率超过40%.中国饲料业改革开放后年均发展速度保持城20%以上。

已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的飞越,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据国家农业部组织专家预测:

2007-2015年,我国饲料行业将取得长期发展。

到2015年世界营养不良的人员将削减一半,期间,肉制品将会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快猪肉和禽肉增长。

这将促进世界添加剂,尤其是蛋氨酸需求量增加。

2010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努力达到38%。

表2-12005年和2015年我国主要畜产品发展指标单位:

万吨、%

项目

2005

2015

计划指标

增长速度

比重

发展目标

增长速度

比重

肉类

7000

3.0

100

9000

2.5

100

猪肉

4550

2.3

65

5580

2.1

62

牛羊肉

990

4.8

14

1350

3.2

15

禽肉

1400

4.0

20

1980

3.5

22

禽蛋

2400

2.5

3000

2.0

奶类

200

8.0

3300

10.0

羊毛

33

1.0

37

1.0

饲料产品消费主要是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根据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两个行业的发展规划,经测算,得出饲料产品的社会需要量。

 

表2-22005年饲料产品社会需求量

动物产品品种

产量

料比

工业饲料普及率

工业饲料需求量

猪肉

4526

3.5

30%

4752

牛、羊肉

986

2.5

20%

493

禽肉

1408

2.0

65%

1830

禽蛋

2400

2.5

40%

2400

奶类

1280

0.3

30%

115

海水养殖

1300

2.0

40%

1040

淡水养殖

1700

2.0

40%

1360

其它

100

合计

136000

12090

数据来源:

饲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

表2-32015年饲料产品社会需求量

动物产品品种

产量

料比

工业饲料普及率

工业饲料需求量

猪肉

5587

3.0

45%

7542

牛、羊肉

1352

2.0

30%

811

禽肉

1983

2.0

70%

2776

禽蛋

2926

2.2

50%

3218

奶类

3322

0.3

40%

398

海水养殖

1600

1.8

45%

1296

淡水养殖

1900

1.8

45%

1539

其它

200

合计

18670

17780

上述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得出国内市场的广阔。

2.2.4产业的SWOT分析及其成长性分析

1、SWOT分析

 

表2-4饲料业SWOT分析

有利因素

 

客观环境

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性的产业调整,畜牧、饲料很多方面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的畜牧饲料市场也正在重新划分,为中国饲料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民经济环境

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宽广

政策环境

国家对畜牧饲料十分重视,今年5月和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仍享受了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

 

饲料业本身

通过不断的资产重组,我国饲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资本关系为纽带,以饲料企业为龙头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集种养加、贸工农为一体的富有竞争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成为我国饲料工业的优势“排头兵”。

不利因素

 

客观环境

国际环境

各国对饲料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绿色贸易壁垒;世界经济的放缓;进入WTO后,外资更多进入,竞争加剧。

国民经济环境

宏观紧缩和发展速度放慢;加入WTO后最终要取消优惠的税收政策

政策环境

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行为。

条块分割、部门分治的情况,农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粮食部门、饲料管理部门各自为政,阻碍饲料工业的发展。

饲料业本身

行业集中度不高,饲料原料缺乏,饲料安全,饲料质量和技术水平等问题,

2、成长性分析

从上面的SWOT分析可看出,在这样的形势下,饲料工业要发展,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的条件:

一是市场要扩张,增加对饲料产品的需求。

二是质量水平要提高,保证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三是产业和产品结构要优化调整,能充分适市场需求。

中国饲料有广阔的市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对肉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饲料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城市化的水平将上升到2010年的38%;农村居民的肉食水平随着进入小康而相应增加。

这三种因素都为为饲料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2006年5月,我国生猪收购价格为5.96元,达到了近10年的低点,整条产业链几无利润可言。

但从此开始,我国生猪收购价格出现了恢复性和报复性的上涨,到2008年,已经突破17元。

猪价上涨大大改善了养殖户的处境,饲料涨价也成为必然,到今年5月底,畜禽饲料价格同比上升已经超过20%。

正是由于猪价的上涨,才使整条产业链的价值回复到正常的水平,消费者才可能享受到量和质都合格的产品,产业链才能健康的发展。

2.2.5销售市场预测

饲料加工业是国家扶植和免税行业,也是一门新兴工业。

在项目建成后,将在该区域形成一个饲料集中生产区。

四家公司将共享原料采购、供水、供电、物流等资源,这将大大提高四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从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都有明显社会竞争优势,且具有良好的品牌和信誉。

在参与社会竞争方面又有明显的安全质量优势,根据项目区、云南省和全国饲料发展趋势预测,该项目的生产成品有较好的市场销售前景。

因饲料加工属薄利产业,加之保存、运输等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出口。

2.3建设规模

根据饲料生产综合区建设项目的原料、建设场地、供配电、给排水等条件,再结合考虑到市场和资金情况,拟建规模确定为:

年产饲料78万吨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地

拟建项目的厂址位于晋宁工业园区晋城工业片区。

距昆明市区37公里,距晋宁城区20公里。

园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园区紧靠晋江公路、昆玉高速公路。

目前的道路的通过能力均可满足各种设备、原燃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的需要,交通运输方便。

3.2原料

生产饲料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米、米糠、豆粕、棉粕、菜籽粕、次粉,以及一些辅助原料。

我国饲料原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

全国每年可提供8000万吨以上的玉米、5000万吨以上的糠麸、2000万吨以上的糟渣和近3000万吨的薯类资源,还有各类饼粕约1500万吨以上。

除少量添加剂原料需进口外,绝大多数原料国内均能满足。

云南是我国主要的原料种植基地。

饲料加工所需的主要主、辅原料大多数可在当地和周边地区购得。

3.3水、电条件

3.3.1电源

本项目拟使用晋宁工业园晋城工业片区110kv变电站进行供电,供电量能满足生产需求。

3.3.2水源

因拟建项目耗水量不多,故只需晋宁工业园区晋城工业片区市政供水系统供水。

水质、水量能满足生产需要。

3.4交通运输

拟建项目的厂址位于晋宁工业园区晋城工业片区。

距昆明市区37公里,距晋宁城区20公里。

园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园区紧靠晋江公路、昆玉高速公路。

目前的道路的通过能力均可满足各种设备、原燃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的需要,交通运输方便。

3.5大件设备运输

大件设备运输主要指建厂期间饲料厂各类主机设备的运输。

目前云南省内基本没有生产饲料整套设备的能力,需从省外运入,辅助设备可由省内供应。

所有设备均由设备厂用汽车运输到现场。

根据目前的交通状况,公路运输完全可满足大件运输的要求。

3.6协作条件

昆明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等公司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机、电维修力量,可承担饲料厂部份机械设备的大部分维护、维修工作。

一般生产设备的维修可在厂内解决,大件修理或制造可与昆明市等地相关单位协作进行。

工厂运输车辆的维修,可委托当地汽车修理厂完成,公司只作一般性的维护保养。

3.7综合评价

昆明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饲料生产综合区4家公司72万吨/年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原料来源稳定,厂址交通条件优越,供水供电条件良好,建设条件有较大的优势。

该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