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4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伤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分析

重点

1、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喽》《雄鸡喔喔》《跳踢踏》。

2、快乐地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想想、玩玩中愉快地适应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生活。

难点

难点是“X.X|XXX”节奏。

教具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带、DVD机、电脑。

第一课时认识新朋友

一、师生对话,交流情感

启发学生观察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说说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如:

椅子高了,我长大了,有了新朋友,有专门锻炼身体的操场,老师也多了……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从朗读有节奏的名字开始,学会认识自己,认识新同学。

“X.X|XXX|XXXX|X0|

我叫黄家音我们握握手

教师友好的伸出手,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来介绍自己名字,然后两人一起握握手;

也可以改成“拍拍手”,用自拍、对拍等进行交流。

三、课堂常规的训练

1、用音乐旋律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的过渡音乐。

(1)“135135i”→“请站起来,快站好!

”的音乐

(2)“1.111|11.|5.555|55.|i.iii|ii.‖”

→“请安静,坐端正!

2、师生《问好歌》

(老师唱)1234|5—‖

小朋友们好!

(学生唱)i5.|i5.|5432|1—‖

您好!

您好!

黄老师您好!

3、师生《再见歌》

(老师)1234|5—‖

小朋友再见!

(学生)i5.|i5.|5432|1—‖

再见!

再见!

黄老师再见!

第二课时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1、跟着录音完整听唱歌曲《我今天上学了》

(1)在听歌曲前,要求学生学会“闭上小嘴,静静听!

(2)听之前提出问题:

歌曲的歌词讲了什么内容?

(3)听完歌曲,要求学生发言要先举手,被老师点了名才能发言。

(4)对发言积极,严格遵守课堂常规的学生,及时给与奖励(一个小红花)。

2、学唱歌曲《我今天上学了》

(1)分句跟琴模唱;

(2)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3)用暗示的方法,让学生听唱歌曲,如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

(4)听录音轻声默唱

3、歌曲学会后,可以让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个人上台表演唱;

(2)几个人上台表演唱;

(3)分组表演唱;

(4)全班表演唱。

第三课时唱唱、玩玩

一、抓常规训练

1、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

有没有把音乐书准备好?

有没有做端正?

小嘴巴有没有闭上?

眼睛有没有看着老师?

小手有没有动来动去?

……

2、听音乐站起来:

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迅速?

谁的凳子不移动,不发出很大的噪音?

3、师生唱《问好歌》,强调学生唱到最后一个“好”字的时候,师生互相敬礼。

4、坐下的时候:

比一比看谁最先坐端正?

二、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了》

1、要求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演唱歌曲时要求学生一听到音乐就要随着音乐的韵律动起来,会编动作的学生边唱边表演动作;

3、因为歌词有两段,所以要及时发现错误,提醒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记住歌词。

三、填词游戏:

(都是歌曲《我今天上学了》的旋律)

1、上课铃响了

“叮.零|丁零零|”“嘘—|嘘—|”

(1)由学生填词,老师接唱后半句来完成。

(2)表演时,让学生自编动作。

2、雄鸡喔喔

(1)老师唱“喔.喔|喔喔喔|”“雄鸡雄鸡……”老师做动作启发学生说:

“高声唱”。

以此类推,学唱其它几句。

(2)给新歌取个名字。

(3)演唱时,让学生学公鸡叫得样子。

(4)《再见歌》

第四课时游戏:

跳踢踏

二、复习《我今天上学了》复习《上课铃响了》《雄鸡喔喔》

三、游戏:

1、填词游戏

2、唱熟歌词

3、让学生围成圈,自由地做简单的走步和踢踏步,按照歌词的节奏跳起来。

4、分批进行,让座位上同学在歌唱时为其它同学拍手助兴。

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了》、《上课了》、《雄鸡喔喔》、《跳踢踏》。

板书设计

1、《我今天上学了》

2、《上课了》

3、《雄鸡喔喔》《跳踢踏》

教学后记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先要抓学生的课堂常规,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学习新的内容时,要以游戏相结合,使学生有兴趣学习。

第二课去同学家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双响筒)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

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1、音乐剧《去同学家》

2、认识三角铁、木鱼、双响筒,并用乐器参与音乐活动。

音乐剧《去同学家》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带、DVD机、电脑、三角铁、木鱼、双响筒。

第一课时认识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双响筒

一、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师生互相问好

二、认识打击乐器:

木鱼、三角铁、双响筒

1、看看:

拿出三角铁和木鱼,问孩子乐器的名字,有部分孩子认识这件乐器;

再拿出双响筒,问孩子乐器的名字;

孩子们不认识,让学生听听乐器发出的声音,然后给乐器取个名字;

最后老师介绍双响筒。

2、听听:

认识了这三件打击乐器,然后对比一下音色,让学生形容一下各乐器的音色。

3、敲敲:

让学生上台敲敲乐器。

4、想想:

三角铁和木鱼,哪个发出的声音长?

哪个发出的声音短?

用哪件乐器敲●●●合适?

用哪件乐器敲合适。

游戏规则:

用嘴模仿打击乐器双响筒的声音,双响筒有两种音色(高、低);

高音——用“可”表示;

低音——用“达”表示;

听老师用双响筒敲击节奏,然后学生用嘴模仿双响筒的声音来“敲”节奏。

1、可达达|可达|

2、可达可达|可达|

3、可达达|可达|

4、可达达|可达达|

第二课时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一、听辩敲门音乐

1、老师先用电子琴演奏一遍音乐,让学生来分辨:

音乐中哪个地方是模仿敲门的声音“嘭嘭嘭”?

然后让学生一听到敲门的音乐就用手做敲门的动作。

2、学唱歌词,唱熟歌词,就分角色来演唱。

3、老师和一个小朋友示范表演唱,然后小朋友之间进行表演唱。

二、熟悉场景音乐

1、讲要求:

听到场景音乐就有节奏的跳着慢跑;

2、请一名学生做示范表演;

请两名同学手牵手表演;

3、一组一组进行表演。

三、练习问候音乐

1、先让学生讨论:

怎样表达互相友好和礼貌的做法;

2、学唱歌词:

“哦!

哦!

你好!

3、请两个同学上台做表演;

全班表演:

同桌两个小朋友表演。

四、完整表演

1、老师讲清楚要求和注意事项:

旋律有两段,第一段场景音乐,第二段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

2、放录音,老师和两个小朋友示范表演;

也可一对一进行表演。

3、接龙表演:

每组上来一个学生当“客人”,听到音乐到本组选一个小朋友家去“做客”,然后两个人进行表演;

表演完刚才的“小主人”上台当“小客人”又接着进行表演。

复习《去同学家》这首歌曲

第二课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场景音乐

2、敲门音乐

3、问候音乐

在用嘴模仿双响筒的声音时,学生很容易不听指挥,只是自己在那里好玩,这个时候老师的组织教学很重要,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

第三课爱我的家

1、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

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2、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想想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的情绪的歌曲。

学唱《温暖的家》《爷爷过生日》《雁群飞》;

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师生问好。

二、导入

教师的问话和展开: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日是什么意思?

”“你生日是怎样过的?

”“你还知道哪些人的生日?

”“你参加过哪些人的生日庆会?

三、用听唱法学唱《爷爷过生日》

1、节奏伴奏,随老师朗读歌词。

2、学唱歌曲

(1)自信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

(2)教育学生尊敬老人。

(3)自编动作表演场歌曲。

四、改编歌词

1、以“你还想给谁过生日?

”为主题

2、让学生自由改编歌词唱一唱。

如:

《妈妈过生日》《奶奶过生日》等等。

五、创编活动:

为歌曲伴奏

拍手0X∣0X∣

左右跺脚XX0∣XX0∣

1、先是老师拍,学生模仿;

然后学生自编拍击方法为歌曲助兴。

2、小结,布置作业。

3、师生互相再见!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温暖的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爷爷过生日》

1、有感情、有动作的表演唱歌曲;

2、检查作业(11页第一题):

鼓励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盖“顶呱呱”章。

三、议一议:

1、最爱你的人是谁?

2、让学生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四、学唱《温暖的家》

1、放歌曲录音

2、让学生说说歌里都唱了什么内容?

3、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4、教育学生感受家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5、比较和感受两首歌曲《爷爷过生日》《温暖的家》的情绪。

五、小结

1、布置作业(11页第二题和10页贴一张‘全家福’相片)

2、师生互相再见。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雁群飞》

二、复习

1、歌曲《温暖的家》、歌曲《爷爷过生日》

2、检查作业,奖励盖“顶呱呱”红印章。

三、学唱歌曲《雁群飞》

1、老师范唱歌曲《雁群飞》

2、让学生认真听,说说“听到了什么?

3、老师简介大雁,了解鸟的一些习性。

4、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四、活动:

雁群飞

1、让学生模仿大雁的动作,边唱歌曲创编动作。

2、分组进行活动:

(1)先让一组同学排成一队,音乐一响就原地做动作,唱到“雁群飞”的时候,领头的“大雁”领着一群“大雁”开始做动作绕圈“飞”。

(2)注意:

要求领头的学生慢慢“飞”,其他表演的学生不许跑,不许掉队,不许拥挤,要一个跟一个的“飞”;

唱完后慢慢“飞”回自己的座位;

没有表演的学生在座位上表演唱。

五、小结,师生互相再见!

第四课时复习活动课

表演唱和对比《爷爷过生日》《温暖的家》《雁群飞》的情绪。

1、复习《爷爷过生日》《温暖的家》《雁群飞》;

2、书11页两题

1、《爷爷过生日》

2、《温暖的家》

3、《雁群飞》

1、唱《温暖的家》时,学生容易把第一段“最爱你…”和第二段“你最爱…”的歌词搞混了;

2、注意一年级学生演唱歌曲时,很容易喊;

要教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第四课国旗飘飘

1、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才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3、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

认识x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节奏的游戏活动。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小列兵》;

创编活动。

第一课时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一、欣赏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欣赏一遍《国歌》让学生听一听是什么歌曲?

2、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音乐庄严、雄壮的气氛;

2、联想星期一早上学校的升旗仪式,然后谈一谈《国歌》响起的时候,因该怎样做?

3、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的时候,应该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敬礼。

深情专注而庄重,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二、学唱《国歌》

1、读一遍歌词,讲解词意;

2、琴声一起唱歌曲,注意:

吐字要清晰,不要拖节奏和节拍;

唱得铿锵有力;

不要喊歌曲;

身体不能动,面对着国旗唱。

3、模拟学校的升旗仪式,全体同学按要求做一遍。

三、学唱歌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欣赏一遍歌曲,谈一谈国旗。

2、虽着琴的节奏声来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4、对接句的办法来熟悉歌曲。

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唱“真美丽”,并边唱边用动作演示。

5、认识唱名,布置课堂作业及时检查和奖励盖“顶呱呱”红印章。

(1)教孩子读唱名:

do

(1)re

(2)mi(3)fa(4)

sol(5)La(6)si(7)do(i)

(2)写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中的do;

教唱歌曲的唱名。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小列兵》

一、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表演唱歌曲;

2、复习唱歌曲的唱名

二、学写唱名“do”:

教学生写唱名“do”;

课堂作业:

写出16页歌曲《小列兵》中“do”的唱名,检查和奖励盖“顶呱呱”红印章。

三、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1、“X”——读(ta)2、“XX”——读(titi)

3、节奏组合:

XXXXXXXXXX

四、学唱歌曲《小列兵》

1、学唱歌曲的唱名

2、朗读歌词,感受节奏;

听唱歌曲学唱歌曲。

4、表演唱:

模仿鼓号队的动作表演唱歌曲

5、律动:

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

(1)快——快走

(2)慢——慢走

(3)强——大步走(4)弱——小步走

6、即兴填词,模仿音乐造型活动。

如“我是小鸭子,我是小鸭子,唱起歌来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我是提琴手,我是提琴手,手拉提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1、复习《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小列兵》。

2、学写“do”。

1、《国歌》

2、《国旗国旗真美丽》

3、《小列兵》

1、歌曲《国歌》学生虽然大概都会唱,但是歌词有唱错的地方,老师要反反复复的改正错的地方。

2、唱名的学习注意训练学生看谱的能力。

第五课动物世界

1、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不同长短的节奏;

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3、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

能学会用手板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

4、能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的音色;

用动作表达三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学唱《在农场里》《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

欣赏音乐片断,听辨音乐形象和乐器音色。

第一课时歌曲《在农场里》

一、课前准备:

1、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玩具

2、利用教室的黑板创设一个农场的自然场景。

1、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2、模仿农场里动物的叫声。

三、学唱歌曲《在农场》

1、用接唱法学唱:

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唱后半句。

2、演唱整首歌曲,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

四、认识音的长短

1、编歌词作业(19页),让学生想想:

这几个动物的叫声,哪个长?

哪个短?

2、初步认识“X”四分音符;

“XX”八分音符;

“X—”二分音符。

了解这三个音符的拍数。

3、读儿歌:

八分音符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四分音符小狗叫“汪汪汪汪”;

二分音符小猫叫“喵—喵—”。

4、玩玩19页:

分三组,每一组扮一个小动物的叫声,先分组练习,然后一起表演。

第二课时歌曲《青蛙合唱》

一、认识手板和蛙筒

1、看看乐器的形状,听听乐器的声音,谈谈乐器的声音像什么?

2、敲敲乐器,研究一下怎样使乐器发声?

1、欣赏一遍歌曲,提问:

“你怎样选择乐器用手板和蛙筒表现歌曲的声音?

”(21页)“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声有什么不一样的?

2、再欣赏一遍歌曲,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动作,配上打击乐器的声音(手板—小青蛙;

蛙筒—老青蛙)。

3、配上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用粗细廖仲不同的声音演唱。

三、认识音的高低

1、课堂作业:

写出歌曲第一句的唱名。

2、唱歌曲的第一句,尝试用手势动作来让学生体会音的高低;

2、演唱歌曲,老师用乐器伴奏,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第三课时音乐欣赏《动物世界》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一个动物联欢会的故事,用拟人化的方式引出音乐欣赏的主题。

二、欣赏音乐

1、《云雀》:

让学生戴上头饰,听到音乐模仿小鸟的动作;

2、《长耳朵—毛驴》:

学毛驴的叫声;

听听音乐中毛驴的叫声,模仿毛驴叫时的动作;

3、《公鸡和母鸡》:

听出母鸡下蛋的德叫声和攻击打鸣的叫声;

女同学模仿母鸡声音和动作,男同学模仿公鸡的叫声和动作。

4、《鸭子拌嘴》:

模仿鸭子的叫声和动作。

第四课时歌曲《小白兔乖乖》

一、故事导入

二、学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写出歌曲乐谱中“re—2”的唱名。

2、听老师范唱歌曲

3、学生在幼儿园学唱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的乐谱和幼儿园教的乐谱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为了改正学生原有的旋律,老师可以采用一下的方法教唱歌曲:

老师唱乐谱一句,学生随老师的旋律模唱歌词一句。

三、歌表演:

1、了解角色:

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2、设计动作

3、学会用不同音色来演唱歌曲

4、表演。

四、欣赏乐器演奏《小白兔乖乖》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音色和音乐形象。

1、复习《在农场里》《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

2、复习唱名、音的高低、长短。

第五课动物世界

1、《在农场里》

2、《青蛙合唱》

3、《小白兔乖乖》

进行活动时,注意课堂秩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和安全。

第六课我是好孩子

1、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2、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

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延长歌曲;

3、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创作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的救人的故事。

4、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学唱歌曲《我是好孩子》《是谁在敲》《小姑响咚咚》;

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还孩子要城市》

一、导入

1、用对话的方法引入课题:

“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读第一段歌词,然后让学生来猜猜:

是谁把花瓶打碎了?

3、让学生判断:

歌里的小主人会怎样做?

4、老师边读第二段歌词,变做动作。

二、学唱歌曲

1、听老师完整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随着琴的节奏声一起读歌词。

2、听唱歌曲。

学生先听老师范唱一遍歌曲,然后随琴声跟唱歌曲。

三、感受音的高低

1、复习音阶和唱名

2、作业:

把歌曲中的第一句乐谱的唱名写出来。

及时检查和奖励盖“顶呱呱”红印章。

3、动动:

歌唱歌曲的第一句,右手臂随音的高低做动作。

26页

4、跟唱歌曲的唱名。

四、复习:

随琴表演唱歌曲,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

第二课时欣赏《是谁在敲》

一、游戏:

1235是四个好朋友,让学生熟悉这四个好朋友,老师指到哪个音,同学们就要唱出这个音的唱名。

二、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1、作业:

写出歌曲的唱名

2、看谱唱唱名,熟悉歌曲的旋律。

3、随琴声演唱歌曲的歌词。

三、欣赏《是谁在敲》

1、聆听歌曲,让学生谈谈妈妈和弟弟哪个有礼貌?

2、谈谈歌曲中的力度。

3、认识力度记号:

f—强—声音大;

p—弱—声音小

4、做作业:

27页

5、按照歌曲的力度来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一、复习《好孩子要诚实》《是谁在敲》

二、范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1、听听歌词内容,问学生:

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做?

2、想想:

这首歌曲,那一段唱得强些?

那一段唱得弱些?

(1)复习“f”“p”力度记号;

(2)让学生把力度记号写在歌曲段落的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