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617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docx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

洞道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训

指导书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化工教研室

 

一、实训目的

1.学习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及临界湿含量的实训测定方法,加深对干燥操作过程及其机理的理解。

2.熟悉干湿球温度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学习被干燥物料与热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3.解干燥操作中废气循环的流程和概念。

4.掌握恒速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平衡湿含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二、实训内容

三、实训装置

(一)实训实训流程图

图1实训装置流程图

1.中压风机;2.孔板流量计;3.空气进口温度计;4.重量传感器;5.被干燥物料;6.加热器;

7.干球温度计;8.湿球温度计;9.洞道干燥器;10.废气排出阀;11.废气循环阀;

12.新鲜空气进气阀;13.压力变送器。

(二)设备简介

1.洞道干燥器:

空气流通的横截面积0.15×0.2=0.03m2

2.鼓风机:

BYF7132型三相低噪声中压风机,最大出口风压为1.7[kPa],电机功率为0.55[kW]。

3.空气预热器:

三个电热器并联,每个电热器的额定功率为450[W],额定电压为220[∨]

4.重量变送器:

量程0-200[g],精度0.1级,输出0-5[V],供电电源12[VDC]。

5.压差变送器:

量程0-10[kPa],精度0.5级,输出4-20[mA],供电电源24[VDC]。

6.显示仪表:

宇电无纸记录仪

7.被干燥物的试样。

四、实训方法及步骤

(一)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1.将被干燥物料试样进行充分的浸泡。

2.向湿球温度湿度计的附加蓄水池内,补充适量的水,使池内水面上升至适当位置。

3.将被干燥物料的空支架安装在洞道内。

(二)装置的实训操作方法:

Ⅰ.手动操作:

1.按下总电源开关的绿色按键,当显示仪显示数据时按显示仪密码,在弹出的对话窗中输入密码(111)。

按(确认)即可。

2.按显示仪的(开始)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数据表),此时显示仪显示实训设备的各点的数据,先按图中的(CH1)的数据,所弹出的示窗为实训设备的干球温度记录表,表的右上方分别有(PV)和(SV)两个数据,按一下(SV)数据,在弹出的对话窗中设定干球的加热温度后点(确认)键。

3.干球温度设定完后,按显示仪的(开始)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流程图),先按图中的(风机)上方的(红)色键启动风机,再按(加热)上方的(红)色键开始加热。

开始加热后按显示仪的(开始)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数据表)看空气的流量数据(CH4)的数据,利用进气阀,出气阀和循环阀调节空气流量在(1.05Kpa—1.15Kpa)之间。

4.干燥器的流量和干球温度恒定达5分钟之后(按下加热开关后半小时左右),即可开始实训。

此时,读取数字显示仪的读数作为试样支撑架的重量(CH5)。

5.将被干燥物料试样从水盆内取出,控去浮挂在其表面上的水份(使用呢子物料时,最好用力挤去所含的水分,以免干燥时间过长。

将支架从干燥器内取出,再将支架插入试样内直至尽头)。

6.将支架连同试样放入洞道内,并安插在其支撑杆上。

注意:

不能用力过大,使传感器受损。

7.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显示仪表上的显示值(CH5)。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3分钟)记录数据一次(记录总重量和时间),直至同样的时间下重量的减少是恒速阶段所用时间的8倍时,即可结束实训。

注意:

最后若发现时间已过去很长,但减少的重量还达不到所要求的克数,则可立即记录数据。

(3分钟内减少0.1-0.2克)

(三)装置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安装试样时,一定要小心保护传感器,以免用力过大使传感器造成机械性损伤。

2.在设定温度给定值时,不要改动其它仪表参数,以免影响控温效果。

3.为了设备的安全,开车时,一定要先开风机后开空气预热器的电热器。

停车时则反之。

4.突然断电后,在次开启实训时,检查风机开关、加热器开关是否已被按下,如果被按下,请再按一下使其弹起,不再处于导通状态。

(四)计算机控制实训:

1,打开计算机,用数据线将计算机和设备向连接以便数据的传输。

2,打开干燥程序,在实训流程界面上先开风机,后启动加热,启动加热时界面会自动弹出提示设定加热温度,将光标移到加热温度上单击,在弹出的对话窗中输入温度数值后确认即可开始加热。

3,加热温度达到所设温度左右后,开始实训,在所弹出的对话窗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后确认,将干燥物料放入干燥箱后,待物料重量数据不在变化后,点击自动采集,设定采集时间确定

4,点击流程图中数据报表可以看到计算机自动采集的数据,利用界面中相应按键可以得到计算结果和干燥曲线图及速率曲线图。

5,实训结束后,先停止采集数据,关闭加热,待干燥室的温度降低后关闭风机。

五、实训报告

1.绘制干燥实训原始及整理数据表;

干燥实训原始及整理数据表

空气孔板流量计读数R:

1.07kPa流量计处的空气温度to:

34.2℃干球温度t:

60℃

湿球温度tW:

28.4℃框架重量GD:

74.6g绝干物料量GC:

23.9g

干燥面积S:

0.139×0.078×2=0.021684m2洞道截面积:

0.15×0.2=0.03m2

序号

累计时间

总重量

干基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干燥速率

T(分)

GT(g)

X(kg/kg)

XAV(kg/kg)

U×104[kg/(s·m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3.绘制干燥曲线。

六、算例

(一)调试实训的结果

1.调试实训的数据表中符号的意义如下:

S─干燥面积,[m2]

GC─绝干物料量,[g]

R─空气流量计的读数,[kPa]

To─干燥器进口空气温度,[℃]

t─试样放置处的干球温度,[℃]

tw─试样放置处的湿球温度,[℃]

GD─试样支撑架的重量,[g]

GT─被干燥物料和支撑架的"总重量",[g]

G─被干燥物料的重量,[g]

T─累计的干燥时间,[S]

X─物料的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物料]

XAV─两次记录之间的被干燥物料的平均含水量,[kg水/kg绝干物料]

U─干燥速率,[kg水/(s·m2)]

2.数据的计算举例

以实训的第i和i+1组数据为例

(1)公式:

被干燥物料的重量G:

,[g]

(1)

,[g]

(2)

被干燥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

,[kg水/kg绝干物料](3)

,[kg水/kg绝干物料](4)

两次记录之间的平均含水量XAV

,[kg水/kg绝干物料](5)

两次记录之间的平均干燥速率

,[kg水/(s·m2)](6)

干燥曲线X─T曲线,用X、T数据进行标绘,见图2。

干燥速率曲线U─X曲线,用U、XAV数据进行标绘,见图3。

恒速阶段空气至物料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W/(m2℃)](7)

流量计处体积流量∨t[m3/h]用其回归式算出。

由流量公式[1]计算

其中,c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0.65

A0-孔的面积m2

d0-孔板孔径,d0=0.040m

-空气入口温度(及流量计处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3/h;

-孔板两端压差,Kpa

-空气入口温度(及流量计处温度)下密度,Kg/m3。

干燥试样放置处的空气流量

,[m3/h](9)

干燥试样放置处的空气流速

,[m/s](10)

(2)数据:

以表1实训数据为例进行计算

i=1i+1=2

GT,i=126.5[g]

GT,i+1=125.3[g]

GD=74.6[g]

由式

(1)

(2)得:

Gi=51.9[g],Gi+1=50.7[g]

GC=23.9[g]

由式(3)(4)得:

Xi=1.1715[kg水/kg绝干物料]

Xi+1=1.1213[kg水/kg绝干物料]

由式(5)得:

XAV=1.1464[kg水/kg绝干物料]

S=2×0.139×0.078=0.021684[m2]

Ti=0[s],Ti+1=180[s]

由式(6)得:

U=3.074×10-4[kg水/(s·m2)]

表1干燥实训原始及整理数据表

空气孔板流量计读数R:

1.07kPa流量计处的空气温度to:

34.2℃干球温度t:

60℃

湿球温度tW:

28.4℃框架重量GD:

74.6g绝干物料量GC:

23.9g

干燥面积S:

0.139×0.078×2=0.021684m2洞道截面积:

0.15×0.2=0.03m2

序号

累计时间

总重量

干基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干燥速率

 

T(分)

GT(g)

X(kg/kg)

XAV(kg/kg)

U×104[kg/(s·m2)]

1

0

126.5

1.1715

1.1464

3.074

2

3

125.3

1.1213

1.0962

3.074

3

6

124.1

1.0711

1.0439

3.331

4

9

122.8

1.0167

0.9916

3.074

5

12

121.6

0.9665

0.9414

3.074

6

15

120.4

0.9163

0.8912

3.074

7

18

119.2

0.8661

0.8410

3.074

8

21

118.0

0.8159

0.7887

3.331

9

24

116.7

0.7615

0.7364

3.074

10

27

115.5

0.7113

0.6841

3.331

11

30

114.2

0.6569

0.6318

3.074

12

33

113.0

0.6067

0.5816

3.074

13

36

111.8

0.5565

0.5335

2.818

14

39

110.7

0.5105

0.4874

2.818

15

42

109.6

0.4644

0.4414

2.818

16

45

108.5

0.4184

0.3975

2.562

17

48

107.5

0.3766

0.3536

2.818

18

51

106.4

0.3305

0.3117

2.306

19

54

105.5

0.2929

0.2720

2.562

20

57

104.5

0.2510

0.2343

2.050

21

60

103.7

0.2176

0.1987

2.306

22

63

102.8

0.1799

0.1674

1.537

23

66

102.2

0.1548

0.1423

1.537

24

69

101.6

0.1297

0.1192

1.281

25

72

101.1

0.1088

0.0983

1.281

26

75

100.6

0.0879

0.0795

1.025

27

78

100.2

0.0711

0.0628

1.025

28

81

99.8

0.0544

0.0460

1.025

29

84

99.4

0.0377

0.0314

0.769

30

87

99.1

0.0251

0.0209

0.512

31

90

98.9

0.0167

0.0126

0.512

32

93

98.7

0.0084

0.0042

0.512

33

96

98.5

0.0000

0.0000

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